事能知足心常泰 人到无求品自高是什么意思?
无求品自高,是清文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撰的一副联书,原文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里说的“无求”,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
这里的“无求”,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
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求”,是人生品格的体现,但为事在人,淡泊的人生虽然说没有轰轰烈烈扬名内外,也没有显赫的地位,可它的确是渴望而难及的境界。
人到无求品自高,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样高尚的品格
应该是无所求的人。
人果真达到了无欲无求了,其人格便会自动提高。
人格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超出了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
因此,能够遵循人格的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这才是“无求”的最高境界。
这种境界,也是一种胸怀,又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心态。
能做到这样的心境,很难。
这样的心境,需要时间的磨砺,也需要坎坷人生的锤炼,更需要坦荡心境平如水的淡泊心态。
这种淡泊的心态是无求中的平凡孕育着无尚的伟大,攘括着古往今来的忧思。
人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这样的淡泊便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更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
人到无求品自高,蜀相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无求就是一种淡泊。
面对复杂的人生,需要的是一无所求的淡泊。
人生,看淡世事无常,静观花开花落,需要经历人生坎坷崎岖中的颠沛流离,需要经历茫然失意中的迷惘困惑,需要经历风云莫测中的繁华盛衰,经历了人生的潮起潮落,才会有“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心境。
经历了人生的磨难,才会让自己在“人到无求品自高”境界中,让心灵慢慢得以升华。
人到无求品自高,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必为其所累,虽然都是好东西,切不必尽收囊中。
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名和利什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样。
人很难改变固有的观念,岁月的沉积,生活阅历的累积,使人越来越难回头看看自己固守的观念是不是对的
一个人做到无求的时侯,就是放弃了心中的杂念,清空了心灵里面的世俗生活积存下来的枯枝败叶。
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生命的自由、独立;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才能有了让生命一次又一次远行的条件。
当自己在某一天突然有所感悟掸去心灵封尘的时候,也许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是另一番景象。
人到无求品自高,是一种超脱,是一种淡然,是一种勇气。
超然物外,像白玉兰那样,卓尔不群,纤尘不染,带着某种孤傲与矜持,超然于世俗之上。
看过《品读人生》这本书,这本书选编了鲁迅、梁实秋、朱自清、巴金、徐志摩等数十位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们有关人生问题的散文随笔、杂文小品。
大师们从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两个方面对生命和人性进行了详尽的评论,让我受益匪浅。
从中体会到了一份恬静的心境,一缕清幽的书香,一樽甘甜的烈火酒,这些都是无求者的品行。
人到无求品自高,在苟活了四十多年后,我告诉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再乞求了,不再强求,尽管我一无所有。
因为我明白了人到无求品自高的真正内涵。
陶渊明的无求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范仲淹的无求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杨慎的无求是“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林则徐的无求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齐白石的无求是“人誉之,一笑;人毁之,一笑。
”一份份无求的境界,一份份高尚的品行,谱写的是一曲曲可贵的人生之歌。
在这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中,懂得了淡泊以明至,学会了宁静而致远,体会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味了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是一个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世上万事万物都归于一个“淡”字,清淡明志,雅淡抒节,平淡处世。
随缘而安,得之不喜,失亦无忧。
知道了先人们的无求,心中铭记“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句名言,用一份超然物外的静心,慢慢体味“人到无求品自高”里“无求”的境界,坐看云起,笑看沧桑,自己的人生一定会色彩纷呈
人只能活一次
这是常被人们遗忘的常识。
既然只能活一次,就应该讲究点“活法”。
又何必活得太累,自己去折磨自己呢
活的太累其实是心累。
处境不佳用不着痛心疾首,人生又哪来的时时都一帆风顺
为上司一个不满意的眼色又何必五分钟缓不上气来,在未来的生活中,你有的是表现的机会,何况“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这是千古不变的事实。
想想这些你就会变得坦然;看到别人的业绩突出也不必眼红肚涨,嫉妒有害健康。
只要自己尽力而为就行了。
既然人只能活一次,就应该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活得潇洒。
工作节奏太快,精神压力太大,争强好胜的心太强,生活太无规律,时间不长,精神和体力就会崩溃。
本来四十岁,心理和体力已近老年,钱多又有何用
莎士比亚曾诅咒过黄金:金灿灿的黄金啊,你是人类共同的娼妇
你可以使美变丑,也可以使丑变美;你可以使错误变成正确,也可以使正确变成错误;你可以使活人变成死人,也可以使死人变成活人
为了得到这金灿灿的黄金,良家女子当娼妇,善良 ,小伙成强盗
我诅咒你,可恶的黄金
马克思曾预言过:早晚有一天人们会用黄金去盖厕所
当然,一分钱可能难倒英雄汉,没钱不行。
但是,只要有保底的工资,又何必拼着身家性命追求更多的积累呢
要活得舒心,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就要学会知足,学会随遇而安。
知足、随遇而安就是幸福。
我们和有钱、有势、有权的人一样,都是人。
因为都是人,就没有必要仰人鼻息,笑脸求人
生活毕竟不是演戏,无须用太多的脂粉去涂抹自己,无须戴上“面具”去“逢场作戏”
想笑就笑,想唱就唱,挣多挣少都心地坦然,活得朴素自然,活得坦坦荡荡。
这就是舒心,这就是快乐,这就是潇洒
自己有多大“能量”,能干出多少成绩,应该有个自知之明。
当然,我们应努力,平淡的时候去争取辉煌;而在辉煌的时候,也应清醒地看到山外有山,并非“老子天下第一”。
这样就避免了浮躁,避免了错误。
能够创造辉煌固然可喜,但奇迹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天时地利人和加机遇,缺哪一样都只能是功亏一篑,这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
所以,只要我们一生都在脚踏实地去干事,即使创造不出什么辉煌,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追求的快乐,亦就能“得鱼固可喜,无鱼亦欣然”也
人生载不动太多的烦恼和忧愁
惟有内心泰然、坦然,才能无往而不乐。
如果我们能够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
做平常事,做平凡人,保持平静的心态,保持平衡的心理,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最美好的心情来对待每一天,则我们的每一天都会充满阳光,洋溢着希望 人只能活一次
千万别活得太累
快乐要懂得分享才能加倍快乐,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100条关于传播学的格言或者名言名句,积极的。
哲学家方海权名言一:人们最害怕的是无常变化,要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变化中另找创新,并不是停留在变化的痛苦中。
二:美丽的花虽然会凋谢,可是盛开的时刻值得欣赏。
要在美好的时候创造出美好的东西,人生才会充满意义。
三: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
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四: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
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
就会获福无边。
五:人生只有经历酸甜苦辣,才懂得人间的味道,因此也必须学会珍惜人生和珍惜感情。
六:蔚蓝的天空虽然是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切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七: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八: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
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九: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
我们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
十:同样一件事情的发生,有的人感到非常痛苦,有的人能够接受。
因为这两者的忍耐能力不同。
有忍耐能力的人才容易成功。
男人拼搏励志的成语
01、一身正气02、临危不惧03、光明磊落04、杯弓蛇影05、鹤立鸡群06、对牛弹琴07、如鱼得水08、鸟语花香09、万象更新10、习惯成自然11、一年之计(2013励志语)在于春12、手无缚鸡之力13、目瞪口呆14、手疾眼快15、耳闻目睹16、袖手傍观17、口出不逊18、头破血流(2013年最励志)19、眉清目秀20、手无缚鸡之力21、飞蛾扑火22、金蝉脱壳23、蚕食鲸吞24、蜻蜓点水25、螳臂挡车26、黄雀在后27、积蚊成雷28、蟾宫折挂29、胸无点墨30、头重脚轻31、手足轻深32、蛛丝马迹33、螳螂捕蝉34、千军万马35、亡羊补牢36、见多识广37、察言观色38、高瞻远瞩39、口是心非40、抱头鼠窜41、鸡鸣狗盗42、为虎作伥43、黔驴技穷44、鹤立鸡群45、鸡鸣狗盗46、鹬蚌相争47、蚕食鲸吞48、病笃乱投医49、外强中干50、乌白马角51、口是心非52、有头无尾53、前倨后恭54、蛛丝马迹55、龙争虎斗56、眼高手低57、千呼后拥58、东倒西歪59、眼高手低60、头重脚轻☻☎☞2013年励志名言精选推荐61、投入才有深入,付出才会杰出。
62、没有人为你的失败负责,只有人为你的成功喝彩
63、眼睛看到的是视线,看不到是眼光。
64、志正则众邪不生。
65、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66、眼光比能力重要,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67、用脑思考,用心琢磨,用行动证实。
68、观念决定穷富,思路决定出路。
69、富在深山有远亲,贫穷闹市无近邻。
70、相信是起点,坚持是终点。
71、成功不稀奇,关键是速度。
72、鸟贵有翼,人贵有志。
73、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
74、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75、一人立志,万夫莫敌。
76、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
77、志,气之帅也。
78、学习不够,认识不透,功底不厚。
79、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
80、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81、勤学,勤思,勤问,苦钻82、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
83、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
84、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85、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
86、你的梦想有多大,你的格局就有多大。
87、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
88、知道、悟道、做到才能得到。
89、四动:带动、推动、助动、自动。
90、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91、才自清明志自高。
92、远大的希望造就伟大的人物。
93、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94、强行者有志。
95、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96、不怕没机会,就怕没准备。
97、 知识可以助人成功,更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98、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99、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
100、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101、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102、二十一世纪唯一胜过别人的竞争力是胜过对手的学习力。
103、志坚者,功名之柱也。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104、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105、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
106、什么最可耻,贫穷最可耻。
人一时穷并不可怕,一辈子穷才最可怕。
107、困难挑战机会助我成功,时间效率健康帮俺成材。
108、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109、学习要快,市场反映力要快,决策要快,行动更要快。
110、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
111、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112、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易卜生113、天道酬勤 勤能补拙拼搏一年天高地阔114、芸芸众生,孰不爱生
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秋瑾115、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116、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郭小川117、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赫胥黎118、勇者,必以决斗之勇气与五张试卷一决雌雄;懦夫,概以鼠目之寸光量人生此战必输无疑
119、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
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
就会获福无边。
——方海权120、蔚蓝的天空虽然是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切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方海权2013预备经典励志成语发布于2012-10-06,喜欢,给我点个赞吧
有关于孔子或孟子劝人不要发动战争,与人为善的名言警句或者是文言文,小故事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中心论点:追求梦想,即使失败又何妨 帮我想几个名人事例
哲学家方海权名言 一:人们最害怕的是无常变化,要学习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变化中另找创新,并不是停留在变化的痛苦中. 二:美丽的花虽然会凋谢,可是盛开的时刻值得欣赏.要在美好的时候创造出美好的东西,人生才会充满意义. 三: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四: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五:人生只有经历酸甜苦辣,才懂得人间的味道,因此也必须学会珍惜人生和珍惜感情. 六:蔚蓝的天空虽然是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切是起落无从.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七: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 八: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 九: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 十:同样一件事情的发生,有的人感到非常痛苦,有的人能够接受.因为这两者的忍耐能力不同.有忍耐能力的人才容易成功.
金庸 人到无求品自高 作文读后感
金庸《人到无求品自高》读后感一: 金庸先生的《人到无求品自高》细细读来,感叹大师就是大师,文章词美意深,鞭辟入里,让人颇受启发。
但读后感觉文章虽精,却似有灰暗之调。
恰好日前笔者也以此题拼凑了一篇小文,现斗胆端将出来,以期引起大家共鸣。
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清朝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撰的一副联书,原文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里所说的“无求”,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住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脱物外的自在与宁静。
这里的“无求”,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人到无求品自高,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样高尚的品格
应该说是无所求的人。
人若果真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其人格便会自然地提高。
人格的伟大之处在于:它能超脱出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
因此,能够遵循完美人格的要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能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这种境界,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心态。
这样的心境,需要时间的磨砺,也需要坎坷人生的锤炼,更需要坦荡心境平如水的淡泊心态。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无求就是一种淡泊。
面对复杂的人生,需要的是一无所求的淡泊。
人生,看淡世事无常,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舒云卷;这种心境需要经历人生坎坷崎岖中的颠沛与流离,需要经历茫然失意中的迷惘与困惑,需要经历风云莫测中的繁华与盛衰,经历了这种人生的潮起潮落,才会有“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心境。
经历了人生的磨难,才会让自己在“人到无求品自高”境界中,让自己的心灵慢慢地得以升华。
功利名财,世间俗人的理想和追求。
这些虽然都是好东西,切不必尽收囊中。
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必为其所累。
一个人做到无求的时候,就能放弃心中的名利杂念,清空心灵里面的世俗生活积存下来的枯枝败叶。
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生命的自由与独立;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才能有了让生命一次又一次远行的条件。
当自己在某一天突然有所感悟掸去心灵封尘的时候,也许你会突然发现:生活原来还可以是另一番景象。
无求,是一个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
“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世上万事万物都归于一个“淡”字,清淡明志,平淡处世。
随缘而安,得之不喜,失亦无忧。
知道了先人们的无求,心中铭记“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句名言,用一份超然物外的静心,慢慢体味“人到无求品自高”里“无求”的境界,坐看云起,笑看沧桑,自己的人生一定会色彩纷呈。
金庸《人到无求品自高》读后感二: 人到无求品自高,是清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撰的一副联书,原文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里说的“无求”,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
这里的“无求”,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
而是告诫人们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求”,是人生品格的体现,但为事在人,淡泊的人生虽然说没有轰轰烈烈扬名内外,也没有显赫的地位,可它的确是渴望而难及的境界。
人到无求品自高,什么样的人才会有这样高尚的品格
应该是无所求的人。
人果真达到了无欲无求了,其人格便会自动提高。
人格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超出了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
因此,能够遵循人格的要求,有所为,有所不为,能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
这才是“无求”的最高境界。
这种境界,也是一种胸怀,又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心态。
能做到这样的心境,很难。
这样的心境,需要时间的磨砺,也需要坎坷人生的锤炼,更需要坦荡心境平如水的淡泊心态。
这种淡泊的心态是无求中的平凡孕育着无尚的伟大,攘括着古往今来的忧思。
人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这样的淡泊便是种崇高的境界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位。
人到无求品自高,蜀相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无求就是一种淡泊。
面对复杂的人生,需要的是一无所求的淡泊。
人生,看淡世事无常,静观花开花落,需要经历人生坎坷崎岖中的颠沛流离,需要经历茫然失意中的迷惘困惑,需要经历风云莫测中的繁华盛衰,经历了人生的潮起潮落,才会有“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的心境。
经历了人生的磨难,才会让自己在“人到无求品自高”境界中,让心灵慢慢得以升华。
人到无求品自高,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必为其所累,虽然都是好东西,切不必尽收囊中。
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名和利什么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样。
人很难改变固有的观念,岁月的沉积,生活阅历的累积,使人越来越难回头看看自己固守的观念是不是对的
一个人做到无求的时侯,就是放弃了心中的杂念,清空了心灵里面的世俗生活积存下来的枯枝败叶。
清空了心灵,才能最大限度的获得生命的自由、独立;才能收获未来的光荣与辉煌;才能有了让生命一次又一次远行的条件。
当自己在某一天突然有所感悟掸去心灵封尘的时候,也许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是另一番景象
人到无求品自高,是一种超脱,是一种淡然,是一种勇气。
超然物外,像白玉兰那样,卓尔不群,纤尘不染,带着某种孤傲与矜持,超然于世俗之上。
看过《品读人生》这本书,这本书选编了鲁迅、梁实秋、朱自清、巴金、徐志摩等数十位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们有关人生问题的散文随笔、杂文小品。
大师们从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两个方面对生命和人性进行了详尽的评论,让我受益匪浅。
从中体会到了一份恬静的心境,一缕清幽的书香,一樽甘甜的烈火酒,这些都是无求者的品行。
人到无求品自高,在苟活了四十多年后,我告诉自己可以什么都不再乞求了,不再强求,尽管我一无所有。
因为我明白了人到无求品自高的真正内涵。
陶渊明的无求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范仲淹的无求是“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杨慎的无求是“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林则徐的无求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齐白石的无求是“人誉之,一笑;人毁之,一笑。
” 一份份无求的境界,一份份高尚的品行,谱写的是一曲曲可贵的人生之歌。
在这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中,懂得了淡泊以明至,学会了宁静而致远,体会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体味了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是一个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世上万事万物都归于一个“淡”字,清淡明志,雅淡抒节,平淡处世。
随缘而安,得之不喜,失亦无忧。
知道了先人们的无求,心中铭记“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这句名言,用一份超然物外的静心,慢慢体味“人到无求品自高”里“无求”的境界,坐看云起,笑看沧桑,自己的人生一定会色彩纷呈
人只能活一次
这是常被人们遗忘的常识。
既然只能活一次,就应该讲究点“活法”。
又何必活得太累,自己去折磨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