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老师的名言
曹操 :宁可我下人
休叫天下人负我
“当歌,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生子当如孙仲谋
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于禁从孤三十余年,何其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焉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曹操 英雄论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又复何望哉
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也。
” -- --曹操 孤独的枭雄 曹操:我用兵三十余年,以及所听说过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没有能够这样长驱直入(长驱直入的由来)敌围的。
况且樊、襄阳之围,胜过以前的莒、即墨之围,所以将军之功,胜过孙武、穰苴。
曹操叹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啊
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遗诏;《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朕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
(《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
三国演义第五回 许劭: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徐晃:“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当以功自效,何用私誉为 不知道满意不
赞美老师的对联或名言
人生之事 —— 莫过于尽孝。
所谓“静而风不止,子而亲不待” , 故行孝当及时过机会,将是终身的遗憾
其次,做人亦当尽本分,谨言慎行,心存厚道。
一生无过,虽是平凡,确是现今社会中的不凡之人了。
※ 爱,可以长养慈悲,广爱善待众人。
人与生就具足善良的心,只因为习相远,才 把那善良的本性蒙蔽.故善念恒存你我心头,心念一转,刹那间就可得到
※ 生命虽然有限,但智慧却无有穷尽。
提高生活的品质,善用间暇充实自己,将是 迈向真善美慧、幸福人生必经之途。
※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根基稳固,才能受教有地。
而简单的应对进退,其 实就是家教的开始。
然而,有许多父母却忽略了这扎根教育的重要性,反而错失了奠定良好德性的先机。
损失之大,诚难估矣
※ 古来孝子行孝,莫不从顺从父母开始。
今虽时空不同,然而孝道之理千古不 易。
当夜阑人静,扪心自问,父母的教诲我们可曾做到几分
为人子女怎能不承欢膝下、主动为他们分忧解劳呢
※ 有人终身能牢记父母的教诲,有人却不曾忆起丝毫训勉。
前者在面对迷失与困 厄时,往往能悬崖勒马,知所进退,不敢愧对父母,让父母操心、蒙羞;而后者却经常惹事生非、得过且过令父母伤心。
※ “爱之深,责之切。
” 天下父母无不如是。
而为人子女者,却甚少能体会父母 这至深至爱之情。
犯了错,不能接受父母师长的教诲,反而阳奉阴违。
其实知耻近乎勇,改过迁善不是羞耻,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做到。
因而,我们更应感念父母不厌其烦教导、成就我们的苦心。
※ 古人对父母的关怀照顾,可谓无微不至。
今虽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产品,让父母 亲得到物质的享受。
然而你我心中可曾经常常惦记着孤苦寂寞、满身是病的双亲
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 - - 亲情的关怀
※ 晨昏定省,早晚能对父母关怀问候,是人间最幸福、温馨的乐事。
想想有一天 你我都会老,若现在能孝敬父母,子女也会效法。
知恩报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人生才有意义。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古今皆然。
尤其,当今社会染污严重,能让 父母了解子女的行踪,不但免去父母的挂心,亦可避免意外发生。
※ 古云“三十而立 ”,长大之后,应居有定所、作息有常、事业专注。
此刻,父 母才总算能稍稍心安。
孔夫子常言少而不学长无能。
为人子女于年少之时,既当努力自强,切勿荒废,空过一生。
※ 能克制自己的言行举止,不随心所欲,又能处处替人着想,所作所为自然合乎 于礼。
环视当今社会,最欠缺的就是礼节,因为大家都不懂得彼此尊重,才会为所欲为,擅作主张,造成今日的紊乱。
至诚感通。
※ 生命的目的是以所有的形式去表现爱。
※ 积德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 生命的荣枯全视你怎么去栽培。
※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 净生慧善生福,纯净纯善福慧圆满。
※ 本分成家眠也稳,亏心创业梦何安。
※ 修己以清心为要, 涉世以慎言为先。
※ 要无烦恼要无愁,本分随缘莫强求,无益语言休开口,不干己事少当头。
※ 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既是家。
※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无眼耳鼻舌身意一尘不染,如梦幻泡影露电万法皆空。
※ 去日之非不可留,今日之是不可执。
※ 精思生智慧。
※ 从来富贵都是梦,未有圣贤不读书。
※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 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
※ 心清水现月,意定天无云。
※ 会心不在远,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便居然有万里山川之势,片言只语 内便宛然见千古圣贤之心。
※ 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
※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
※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 心始现,事去而心随去。
※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 世间大福德人必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容。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 切实功夫须从难处做去, 真正学问都自苦中得来。
※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 神怡心静。
※ 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人人说好话,个个听好语,不道不善言,不说不实话,这样好话连连,净语 绵绵,是非人我即可免
※ 谚云:“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
”言语的伤害,往往锐胜刀 锋。
若能常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然话到嘴边更三思。
※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习气毛病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正;因 为,难就难在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而人一生最大的修行,也只在戒除习气毛病而已
※ 流言可畏,人皆知之。
小者毁人声誉,大者破坏团体和睦。
流言来去无影无 踪,危害却无穷。
细细探究流言何来,或许就是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所造成,不可不慎
※ 谚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一切的祸害没有比言语传播的迅烈。
了解言语攸关重大,开口之时,切要慎重,尤其说话有举足轻重者更应警戒
※ 承诺,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信誉。
但却常因碍于情面或一时之利而勉强答应, 结果除带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外,亦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故承诺之前当三思再三,切莫感情行事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
※ 有道是“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
”帮助别人之时,务要明辨是非、切勿 感情用事。
毕竟,凭一时好恶所决定之事,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憾事发生
※ 言语的表达,事关重大。
传达不清,会造成误会;条理不明,会不知所云。
因此在言语的互动中,当以清晰明白,充分传达了意为首要。
※ 人在一生中毁于急躁者不知凡几。
冷静想想,急于一时,也不过是短短的时 间而已,何不缓和情绪,让智慧与理性来作主。
毕竟,急躁,是很难成就大事的
※ 一切的过失,没有比道人是非来的严重
人的一生多少都曾受到流言的伤害, 知其可怕,就当从己身做起,戒谈人我是非
※ 人生最难得的享受莫过于享清福。
天天无事,日日无忧,这样自在的人生可 求得吗
答案是肯定的――看破、放下即可得到
※ 向善向贤的美德,人人皆有。
善学者能以“见贤思齐”来勉励自己,以“见 不善如探汤”来惕励自己
※ 勤能补拙,要相信自己也有一颗纯善之心,只要肯学习,自有善行圆融的一天
※ 人生百态犹如一面镜,见人过失易,不责人过失难。
虽然镜里的一切,清清 楚楚,明明白白。
但智者,可以借之反思警戒;而愚者,却入中看戏而沉迷不悟
※ 古人常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勉励向上。
何况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能改之,善莫大焉
重要的是自己有无反省工夫的能力。
※ 儒家教学首重德行,何以德行超越一切才艺学问呢
因为它是立身处世的明 灯,延续生命、安邦定国的根基。
※ 小看自己,往往会错失许多的机会。
相信自己,经过努力与历练之后,能力 与会增强。
所以,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自己
因为,人有无穷的潜能,正等待你去开发
※ 物质的享受,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它只有加深贪婪与放逸而已。
而真正喜乐的源头活水,则是来自内心没有一丝一毫的牵挂。
※ 智者,会努力充实自己,造福人群;愚者,常存较量之心,永远想跟别人比
※ 虽然拍马奉承的话不实,但还是深受大家的喜爱;逆耳之言,虽是真实,但 却没有雅量接纳。
人似乎永远喜欢沉醉在花言巧语中
※ 益友,如入芝兰之室般,久之亦能沾染其香;损友,如投入恶臭之池中,片 刻即能染其臭。
朋友的习染往往沈潜于无形,审慎的择友甚要
甚要
※ 赞美之语,人皆爱之。
闻之能思忖是否言过其实者少,大抵皆喜形于色,陶 醉其中。
批评之言,人皆厌之。
听之能为之动容,欢喜接受则少之又少,多半忿忿不平,甚至恼羞成怒大发雷霆。
圣凡之异,只在此观照功夫而已
※ 良师益友可遇不可求,有缘相识当要把握住,错失机会将永难再回
※ 人即使无心犯错,也会深受良心的谴责,更何况有心为恶,那更是造重罪呀
※ 作恶,不必形于外,举凡内心起了恶念,就已经是为恶了
更何况有心去造恶
※ 谚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失所造成的伤害与痛苦,深信在这一生 中都会感到无尽的遗憾。
与其深受良心的煎熬,不如痛定思痛,勇于承认,后不再造
※ 勇于认错,承担责任,并非懦弱。
直不认错,不敢面对现实,才是弱者
爱能化解仇恨、包容异己、感化人心。
爱能开拓胸襟,展露慈悲,温暖人间。
因为,爱有无穷的力量
※ 顶着蓝天绿地,你我都一样,就像大家庭一般,何须分彼此,相互争夺呢
※ 人生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清高的洁操,来自大公无私,故可以百代扬芬, 垂范后人。
人若能去除私欲,看淡一切的名闻利养,必能乐在随缘自在中
※ 貌美,虽得一时的欣慕与宠爱,但终难持久;惟有高洁的德性,才能令人永 恒的推祟与敬仰。
※ 有德有学之人,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其德望声名自然远播,犹如花香, 其馨自溢。
若苦苦追寻声名,无疑是缘木求鱼
※ 德行,能令人摄服于无形;威权,则致人敢怒不敢言。
吾人当学习自己谦卑 而尊人的胸襟,毕竟人生无常,惟有“和睦”才能恒久。
※ 富有,只有自己拥有,还是小有;小有,能施与大众,则能变成大有。
能把 自己所拥有的,乐于与人分享,你将成为最富有之人
※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优异的成就,是来自努力的耕耘。
当别人有如此 优秀的表现时,应不吝给予最高的喝采
※ 富足之时,当知惜福;贫困之时,当知自励。
因为,环境的优劣只是一时而已, 重要的是要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 喜新厌旧,是贪欲的滋长。
人生几何,应当惜福、惜缘
※ 考虑自己的同时,也要想到别人的感受
凡事能设身处地多为人着想,这不 仅是仁慈、体贴、礼貌,同时也是尊重
夫妻之间,尢应如是。
※ 静默,让自己休息,也让对方宁静。
切记
多言无益。
※ 缺点,人皆有之;揭人缺失,扬人之恶,乃为人所不耻
※ 瘾痛,虽是心中的伤痕;用爱,却足以疗伤止痛。
爱之,当有疼惜之心,不 忍再见其受到伤害
※ 礼赞善事,善益加善;张扬恶事,恶益加恶。
常说善语,与人和气,最能拉 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以善行化人,人心益善;以刻薄责人,人心益沉。
以勉励、宽恕替代责备, 不但能消弭敌意,同时也是化解对立、予以自新的最好方法
※ 善良,能感化一切;扬恶,则令恶更加激烈。
人虽无张扬恶事的意思,但却 很容易脱口说出。
切记
少说一句,即可避免口过的伤害。
※ 谚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坏事传播迅烈,所造成的伤害,更是 无有边际。
古者以“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来戒惕自己,实因口过之患、扬恶之害,足以酿造滔天大祸,不可不慎
※ 古云:“规过于室。
”在劝勉时,当于私室规劝,以保其尊严。
切戒公开指 陈令其难堪。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光明、有黑暗,良师益友往往是支撑的力量,我们应当珍爱这份得之不易的友谊
※ 益友之可贵,在能坦诚以对、在能相互切磋、在能勉励向善。
何况知心之交, 一生中难逢几位,肯面对面规过之友,犹要更加珍惜
※ 义与利之间的取舍,往往是很难把关的。
只有心地光明磊落,晓明义理之人, 才能大公无私,不为贪欲所迷惑。
※ 一切的苦难与祸害,莫不从贪欲中来。
明了世间无常,一切了不可得的道理 后,自能轻松的放下一切。
※ 尊重别人,就不可轻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凡事之开端,都要 细细地先问自己,有无危害到他人。
※ 把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是何等残忍
角色对换,我将何堪
※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
”这一生有恩于我们,不知凡几。
想想 父母养育之恩、国家赋予我们安定之恩、师长教诲之恩、众生努力生产之恩,这四种恩义,究竟我们感恩、回馈过多少呢
※ 当别人对我不好时,是否也曾想过,我亦曾欺负、刻薄于人。
同样的道理, 在面对委屈、受侮之时,只有能完全放下怨恨的人,才能从中体悟包容宽恕的伟大
※ 谚云:“上梁不正下梁歪”。
以身作则,最足以作育英才,教化于人。
毕竟, 言教远不如身教。
※ 古语:“仁者无敌”。
故仁者必能爱人、宽人、容人、恕人。
在上者,若能 体会属下之劳苦,常予勉励关怀,必能得其忠心。
而严正,虽足以树立威势,倘过于严苛,那是最损德折福的,不可不慎
※ 古云:“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主人与部属的关系,应当建立在彼此 的信任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惟有如此才能和睦共事,成就永续的事业。
※ 以势服人,非真服;以理服人,方无言。
尤其人在拥有权势之后,很容易迷 失方向,沉沦威权中。
此刻,最易树立敌人而不知;当知,权势不当足以造作无边罪业,可不慎乎
※ 人生境遇虽有不同,但努力向善又知勤学之人,往往能扭转劣势,创造自己 的命运。
怕的是仗恃优越,浑浑噩噩不知努力,而虚度此生
※ 芸芸众生中,平凡者居多,如何出类拔萃,非努力用功,无以致之
※ 仁者所散发出的威仪,自有一股摄人的力量。
那种发乎自然的敬畏,不是惧 怕,而是出自内心的折服与尊敬。
※ 美丽的言辞虽然好听,但未必能动人。
而真心所流露的肺腑之言,却最能感 人。
※ 在生命中,可以不间断地陪伴我们走完人生的仁者――圣贤经典。
因为它是 最真实的仁者,也是最永恒的仁者
※ 大学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鼓舞着我们学习的态度,应当每天 都要求进步,不可一日懈怠。
因为“勤有功,戏无益”,更何况“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善知识、好老师犹如明镜、类塔般,可以照见污垢、导引方向。
勤照勤学, 不但德业涵养与日俱增、身心也益见清净。
是故,老师、善知识,的确须臾不可离也
※ 君子目光远大,小人视见短浅。
有豁达开阔的胸襟,才有一番的作为,远离 小人,亲近仁者,这一生方不致于偏差。
※ 读书在求变化气质、明辨是非、成圣作贤。
故贵在能依教奉行,落实于日常 生活中;倘非如是,则读书仅是得些知识、技能而已,与没有读书丝毫无别
※ 务实学习的人,能得到真实的益处;好高骛远又不肯吃苦,只能永远沉醉在 梦想中
试看古今中外,凡成功者莫不历经千锤百链而后得
※ 人皆向往优雅的气质,而气质的变化,其实来自于勤向圣贤的学习与薰陶。
古云:“好学近乎智”,智慧与性德的结合,即是美丽的气质。
※ 人生最可叹的是,随心所欲造了一身罪业,犹浑然不知,这是何等的悲哀啊
而何以会如此,乃不读圣贤书之过
※ 读书无有窍门,惟专心与勤学而已
名人名言,成语典故【都要越多越好】
成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草木皆兵 马革裹尸 赤膊上阵 乌合之众 打草惊蛇 四面楚歌 用兵如神 有勇无谋 全民皆兵 声东击西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坚壁清野 揭竿而起 围魏救赵 四面楚歌 作壁上观 暗渡陈仓 城下之盟 五十步笑百步 杀身成仁 纸上谈兵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步步为营 望梅止渴 运畴帷幄 一鼓作气 再衰三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打草惊蛇 有勇无谋 全民皆兵 声东击西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揭竿而起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名言●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死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勃朗宁)
求助几句10字一内的名言
1.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 2.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浪淘沙·北戴河》) 3.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沁园春·长沙》)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沁园春·长沙》)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6.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国语·勾贱灭吴》) 7.寡人闻古之贤君,不患其众之下足也,而患其志行少耻也。
(《国语·勾践灭吴》) 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9.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1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11.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12.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1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跨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斤斧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食,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孟子·寡子之于国也》) 1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无过矣。
(《荀子·劝学》) 1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苟子·劝学》) 1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1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1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苟子·劝学》) 2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2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鸿门宴》) 2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史记·鸿门宴》) 2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陶潜《归去来兮辞》) 24.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潜《归去来兮辞》) 2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陶潜《归去来兮辞》) 2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潜《归去来兮辞》) 2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陶潜《归去来兮辞》) 28.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
(范仲俺诗) 29.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陶潜《挽歌》) 30.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刘勰《文心雕龙》) 31.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义列传》) 3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3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4.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5.苟活者在淡红色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7.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8.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39.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谒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0.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序》) 4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42.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王勃《滕王阁序》) 4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王勃《滕王阁序》) 44.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王勃《滕王阁序》) 45.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46.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47.呜呼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官赋》) 4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
(杜牧《阿房宫赋》) 4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伶官传序》) 5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 51.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苏轼《石钟山记》) 5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张溥《五人墓碑记》) 53.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54.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郑板桥的对联) 55.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从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鲁迅诗) 5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 57.暧暧远人衬,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 58.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短歌行》) 5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6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2.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6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秋兴八首》) 6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秋兴八首》) 6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秋兴八首》) 6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68.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石头城》) 69.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70.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 7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72.出师一表真名士,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7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7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7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7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7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 79.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80.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81.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8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扬州慢》) 83.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
(柳宗元《渔翁》) 84.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 8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86.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温庭筠《菩萨蛮》) 87.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88.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王安石《金陵怀古》) 89.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90.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9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9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9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苏轼《赤壁赋》) 94.寄蜉游于天地,渺沦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 9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96.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 97.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
(袁宏道《虎丘记》) 9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99.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智取生辰纲》) 100.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蜀道难》) 10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10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李白《蜀道难》) 10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10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将进酒》) 10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106.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将进酒》) 107.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杜甫《兵车行》) 108.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杜甫《兵车行》) 109.信是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杜甫《兵车行》) 110.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客至》) 11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11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 113.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 11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杜甫《咏怀古迹》) 11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杜甫《登岳阳楼》) 1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17.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1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教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1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120.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2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八首》) 122.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123.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司马迁《屈原列传》) 12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2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126.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陆游《钗头凤》) 127.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陆游《沈园》) 128.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 129.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王维《春游曲》) 130.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13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国语·召公谏厉王耳弭谤》) 132.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国语·召公谏厉王耳弭谤》) 133.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134.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13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136.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 137.以匡国致君为任,以安民济物为心期。
(罗隐《越妇言》) 138.尧有不慈之毁,舜有不孝之谤。
(皮日休《原谤》) 139.尧慈被天下,而不在于子;舜孝及万世,乃不在于父。
(皮日休《原谤》) 14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卖柑者言》) 141.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142.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143.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读〈山海经〉》) 144.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李白《古风(其十九)》) 145.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白《庐山谣寄卢待御虚舟》) 14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 14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148.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149.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 150.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记梦》) 15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5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谋政》) 15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15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5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15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157.庚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杜甫《戏为六绝句》) 158.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春日怀李白》) 15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160.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161.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布莱克《天真的预示》) 16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16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164.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诗》) 16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四首》) 166.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山园小梅》) 167.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丘迟《与陈伯之书》) 168.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 169.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老子》) 170.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 171.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斐诗) 172.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173.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出紫。
(王勃《藤王阁序》) 174.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题李凝幽居》) 17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州》)不能一个字一个字的查了,你自己随便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