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丽而不实用的名言
金舟不能凌阳侯之波,玉马不任骋千里之迹。
—— 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抱朴子·用刑》 社会只拿小丑取乐,没有其他的要求,一转眼就把他们忘了;不比看到一个器局伟大的人,一定要他超凡入圣才肯向他下跪。
各有各的规律:历久不磨的钻石不能有一点儿瑕疵,一时流行的出品不妨单薄,古怪,华而不实。
—— 法国作家 巴尔扎克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 战国末期哲学家 韩非 华而不实,脆而不坚。
—— 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关于诚信名人名言10个
1、失去了诚就等同于敌人毁灭己——莎士比2、没有一种遗产能像诚实那样丰了。
——莎士比亚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4、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5、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莎士比亚6、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高尔基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8、可终身而守约,不可斯须而失信。
——张弧《素履子·履信》9、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薛瑄10、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11、真诚与朴实是天才的宝贵品质。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2、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14、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鲁迅 15、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马克·吐温
20句经典名言警句
《周易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乾》 2、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
《乾·文言》 3、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乾·文言》 4、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乾·文言》 5、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乾·文言》 6、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乾·文言》 7、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相》 8、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坤·文言》 9、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坤·文言》 10、括囊无咎无誉,盖言慎也。
《坤·文言》 11、蒙以正养,圣功也。
《蒙·彖》 12、君子以果行育德。
《蒙·象》 13、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否·象》 14、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谦·彖》 1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谦·象》 16、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随·象》 17、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上九》 18、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
《大畜·彖》 19、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大畜·象》 20、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颐·象》 21、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大过·象》 22、君子以虚受人。
《咸·象》 23、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恒·彖》 24、君子以立不易方。
《恒·象》 25、君子以非礼弗履。
《大壮·象》 26、君子以自昭明德。
《晋·象》 27、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家人·象》 28、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家人·象》 29、君子以同而异。
《睽·象》 30、君子以反身修德。
《蹇·象》 31、见险而能止,智矣哉。
《蹇·彖》 32、君子以惩忿窒欲。
《损·象》 33、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益·象》 34、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升·象》 35、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困·彖》 36、君子以致命遂志。
《困·象》 37、君子以正位凝命。
《鼎·象》 38、君子以恐惧修省。
《震·象》 39、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艮·彖》 40、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艮·象》 41、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
况于鬼神乎
《丰·彖》 42、君子以朋友讲习。
《兑·象》 43、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小过·象》 44、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既济·象》 45、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系辞上》 46、乐天知名,故不忧。
《系辞上》 4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系辞上》 48、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系辞上》 49、劳尔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系辞上》 50、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系辞上》 51、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系辞上》 52、几事不密则害成。
《系辞上》 53、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
《系辞上》 54、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系辞上》 55、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系辞上》 56、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系辞上》 57、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系辞上》 58、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系辞下》 5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系辞下》 60、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以恶小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最大而不可解。
《系辞下》 61、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系辞下》 62、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系辞下》 63、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系辞下》 64、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序卦》 《毛诗》 65、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邶风·柏舟》 66、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邶风·雄雉》 67、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卫风·淇奥》 68、如日之恒,如日之升。
《小雅·天保》 69、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鹤鸣》 70、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小雅·节南山》 71、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小雅·正月》 72、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小雅·正月》 73、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小雅·十月之交》 74、凡百君子,各敬尔身《小雅·雨无正》 75、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小雅·小旻》 7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小雅·小旻》 77、夙兴夜寐。
无忝尔所生。
《小雅·小宛》 78、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小雅·小宛》 79、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
《小雅·小弁》 80、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大雅·板》 8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大雅·荡》 82、慎尔出话,敬尔威仪。
无不柔嘉。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大雅·抑》 83、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大雅·抑》 84、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大雅·烝民》 85、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周颂·敬之》 《尚书》 86、慎厥身,修思永。
《皋陶谟》 87、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皋陶谟》 88、无起秽以自臭。
《盘庚中》 89、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
《洪范》 90、沈潜刚克,高明柔克。
《洪范》 91、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洪范》 92、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酒诰》 93、节性,惟日其迈。
《召诰》 94、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无逸》 95、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它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如自其口出,是能容之,以保我子孙黎民,亦职有利哉。
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达,是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秦誓》 96、邦之杌陧,曰由一人;邦之荣怀,亦尚一人之庆。
《秦誓》 《伪古文尚书》 97、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大禹谟》 98、作善,降之百祥;做不善,降之百殃《伊训》 99、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太甲中》 100、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说命中》 101、学于古训乃有获。
《说命中》 102、帷敩学半。
《说明下》 103、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泰誓上》 104、同力度德,同德度义。
《泰誓上》 105、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
《泰誓中》 10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泰誓下》 107、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旅獒》 108、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旅獒》 109、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周官》 110、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君陈》 111、世禄之家,鲜克由礼。
《毕命》 《逸周书》 112、于安思危,于始思终,于迩思备,于远思近,于老思行。
《程典》 113、若农之服田,务耕而不耨,维草其宅之;既秋而不获,维禽其飨之。
人而获饥,云谁哀之
《大开武》 114、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
《武顺》 115、无转其信,虽危不动。
贞信以昭,其乃得人。
上危而转,下乃不亲。
《大戒》 116、谥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车服者位之章也。
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生于己,名生于人。
《谥法解》 117、惟祸发于人之攸。
《芮良夫》 118、以言取人,人饰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
饰言无庸,竭行有成。
《芮良夫》 119、敬思以德,备乃祸难。
难至为悔,悔将安及
《芮良夫》 120、文之美也,而以身剥;自谓智也者,故不足。
《周祝》 121、肥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周祝》 《春秋左传》 122、大义灭亲。
《隐公四年传》 12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庄公二十四年传》 124、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
《庄公二十四年传》 125、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僖公九年传》 126、量力而动,其过鲜矣。
善败由己,而由乎人乎哉
《僖公二十年传》 127、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
《僖公二十四年》 128、《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
德义,利之本也。
《僖公二十七年传》 129、敬,德之聚也。
能敬必有德。
《僖公三十三年传》 130、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
《文公元年传》 131、孝,礼之始也。
《文公二年传》 132、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犯而聚怨,不可以定身。
《文公五年传》 133、以私害公,非忠也《文公六年传》 134、君子之不虐幼贱,畏于天也《文公十五年传》 135、礼,身之干也;敬,身之基也。
《成公十三年传》 136、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
是以有礼义动作威仪之则,以定命也。
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
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
敬在养神,笃在守业。
《成公十三年传》 137、福祸无门,唯人所召。
《襄公二十三年传》 138、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襄公二十四年传》
关于修身做人的名人名言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2.智能的人珍惜拥有的一切,平庸的人认为得不到的东西最美 3.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4.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 5.人生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什幺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 6.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7.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8.功劳是老板的,官爵是一时的,只有身体是自己的,不要把一生心血精华卖给公司,留给家人的却是破铜烂铁 9.以健康为中心,潇洒一点,胡涂一点. 10.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天下作伪是最苦恼的事情,老老实实是最愉快的事情。
《韬奋文集》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冯雪峰 ●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伊索寓言》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至诚如神。
《礼记·中庸》 真诚的最高境界有如神灵。
●忠诚是人生的本色。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忠诚应是人生的本来面目。
●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
《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周易·家人》 言:言谈。
物:实际内容。
行:行为。
恒:恒心。
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
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
将:打算。
有为:有所作为。
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
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至诚则金石为开。
《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
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
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诚之所感,触处皆通。
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
真诚能感动一切。
●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
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
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
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
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窃:谦指个人的意见。
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神莫神于至诚。
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
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
行(háng):职业,事务。
●君子乾乾不息于诚。
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
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感人以诚不以伪。
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
伪:虚假。
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至诚无息。
《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
永远以真诚自勉。
●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
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
杂:杂乱。
为事:干事情。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
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虚名:空头的名声。
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
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新唐书·陈子昂传》廉:清廉。
贪:贪污。
信:诚实。
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
疾:憎恨,厌恶。
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天不容伪。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巧伪不如拙诚。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
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
心地:佛教语。
佛教以三界唯心,心如滋生万物的大地,能随缘生一切诸法,故称之。
为人以心地高洁为最重要。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宋·欧阳修《左氏辨》 容:仪表容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和:和顺。
同:随声附和。
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一事真,百事真。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 一件事属实,其余的事也不会虚假。
●一言不实,百事皆虚。
清·邱心如《笔生花》第28回 只要一句话说得不真实,那么,说许多事情别人都认为是虚假的。
●智者不愁,多为少忧。
汉·乐府古辞《满歌行》聪明、有才智的人,谋划周到,不用发愁,多做实事就少一点忧虑。
●百种奸伪,不如一实。
清·李光地《性理精义》再狡诈、虚伪,也不如诚实。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须少结实成。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外表光鲜好看,也不如有实际内容的好。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 比喻修养品德必须培养好心性。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宋·包拯《明刻本附录》 清心:摒除私心杂念。
直道:率直地为人。
无私和正直这是修养处世的根本。
●人之生也直,心直则身直,可立地参天。
明·王文禄《海沂子·真才》 直:刚直,坦直。
立地参天:脚踏实地而高入云霄。
心地刚直:可以光明磊落地自立于世。
●聪明正直者为神。
唐·柳宗元《骂尸虫文》 谓聪明正直的人为最好。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周:道义上的结合。
比:勾结。
君子在道义上合群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能在道义上结合。
●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淮南子·缪称训》为人纯正,行动坦直,所有的邪恶的行为就自然会止息。
●厉鬼不能夺其正,利剑不能折其刚。
明·谢榛《四溟诗话》 刚正耿直的品质不为邪恶威武所屈折。
●日间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行为正直,心无愧惧。
●立身制行,本诸一心,心正则为忠,为直,不正则为奸,为慝。
清·赵尔巽《清史稿》 立身:指为人。
制行:指处事。
慝(tè):奸邪。
为人处事,思想端正不端正,训有忠诚正直和奸狡邪恶的区别。
●心正不怕影儿斜。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正:纯正,端正。
思想纯正行为也就正派。
●正不容邪,邪复妒正。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回 容:让,允许。
复:再。
妒:妒忌,忌恨。
正直和奸邪互不相容。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比喻人的根基牢固,为人正直,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心正何愁着鬼迷。
明·周螺冠《锦笺记》第二十出 心地端正就不怕受鬼迷。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直:正直,合理。
宁可正当地去争取,也不可委曲地谋求。
●好谀是人生大病。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喜欢奉承是人的一大弊病。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公正无私,才能不怕人生道路的艰险。
●正者吉之路,邪者凶之征。
晋·傅玄《履铭》 品行端正使人吉祥,德行邪恶终归招致凶险。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崔彦昭传》 标:标杆。
心正必无恶行。
●君子以其身之正,知人之不正;以人之不正,知其身之所未正也。
宋·苏轼《私试策问》 身:自己。
人:别人。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五代·后周·冯道《偶作》 只要自己内心没有邪恶之念,就是在极险恶的环境中也能立身。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明·佚名《增广昔时贤文》 为人宁愿正直地安贞守拙,也不可靠邪门歪道谋取赢余。
●且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清·史襄哉《中华谚海》 把善良美好之心,传留给后代继承。
方寸:指心。
●宁为直伐,不为曲全。
明·王廷陈《矫志篇》 愿刚正不阿而遭杀戮,不卑躬曲节以求全。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明·张居正《翰林院读书说》 有修养有名望的人务求实际,而不图外表好看;致务于自身的修养锻炼,而不计较自身以外之物。
●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
汉·崔寔《政论》 不能违背人生准则以迎合时俗的好尚,不能以欺诈的行为以取得虚名。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 为人纯正,可以安定天下。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唐·孟郊《游终南山》山中的隐士,自身纯正,虽然艰险,心中也感到坦然。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唐·李白《古风三十二首》 难为桃李颜:很难具有桃红李白的鲜艳色彩。
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诚实守信的名言警句 越多越好
1.遵守诺言,恪守信用.是一切价值的.国无诚兴,家无诚信不荣.诚实是最大的财富.2.所致,金石为开.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源.做官凭印,做人凭信.失信之后是失败.3.虚伪恶之源,诚信人之本.制假贩假,害群之马.实言实行实心,无不乎人之理.诚实贵于珠宝,守信乃人民之珍.4.人无信不立,家无信必衰,国无信必危.一句谎言会毁掉一个正直的人的全部名誉.言必行,行必果,硷不然,小人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活得光明磊落.人生第一次要求,就是光明与真实.5.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君子不失信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吁于人.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6.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讲真话的人,有人不喜欢,但还讲。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他是一切智谋的基本条件。
国无诚信不兴,这无诚信不荣。
谎言比狼更可怕。
7.诚实守信是一个民族的根源。
诚实守信是传统美德。
诚实是人类最大的财富。
老实做人,诚实待人。
8.人无信不立,业无信必衰,国无信则危。
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
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9.诚实贵入珠宝。
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
宁可因为说真话负罪,也不要说假话开脱。
一个最怕是不老实,青年人可贵的是老实作风。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言忠信,行笃敌。
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话假话。
帮人要诚心,交友要真心。
10.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
-- 毕达哥拉斯 语言犹如枝叶,行为犹如果实。
- 洪都拉斯11.坦白是诚实与勇敢的产物。
----马克·吐温 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 富兰克林12.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 鲁 迅 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
----- 高 尔 基13.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
--- 刘 向 闪光的东西不一定都是金子。
----- 列 宁14.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
----- 毛 泽 东 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
----- 费尔巴哈15.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 西 塞 罗 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
----- 鲁 迅16.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
---- 陀思妥耶夫斯基 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
----- 别林斯基17.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
----- 塞万提斯 坦白真爽,最能得人心。
----- 巴尔扎克18.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 泰 戈 尔 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 拉罗什福科19.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赖里。
----- 爱 默 森 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
----塞万提斯20.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 坦白真爽最得人心。
-----巴尔扎克21.虚假的坦白实在是一个可怕的事情。
-----巴尔扎克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22.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福科有关诚实的格言你可以暂时蒙骗所有的人,也可也永久地蒙骗一部分人;但是,你不能永久的蒙骗所有的人。
——林肯 毅力、勤奋、忘我投身于工作的人。
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 世间最纯粹、最暖人胸怀的乐事,恐怕莫过于看见一颗伟大的心灵对自己坦诚相 ——歌德 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杰弗逊。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冯玉祥 诚实无须假手于笔墨,美丽无须借助于粉黛。
——莎士比亚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诚实是人生的命肪,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塞 诚者,物之终结,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礼记》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1、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3、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4、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李嘉诚5、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6、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8、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9、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本·富兰克林10、 难听的实话胜过动听的谎言。
———苏尤里·郁达列夫11、 坦白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西塞罗12、 即使开始时,怀有敌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实和诚实去接触,就一定能换来好意。
———日本 池田大作15、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康德16、 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卢梭17、 忠诚的高尚和可敬,无与伦比。
———裴多菲18、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19、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
——— 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孟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必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苏)高尔基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
——(美)马克.吐温对自己真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英)莎士比亚人际关系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而且要出自内心的真诚。
真诚在社会上是无往不利的一把剑,走到哪里都应该带着它。
——(中)三毛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德)康德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
——(英)哈伯特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法)巴尔扎克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
——(日)松下幸之助1、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
5、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
9、最大限度的诚实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11、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12、诚实是上策。
14、不诚则有累,诚则无累。
15、诚信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善于欺骗的人,永远到不了桥的另一端。
16、诚信,是一股清泉,它将洗去欺诈的肮脏,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洁净。
17、 诚信,让心灵无瑕,让友谊长存,让世界美好
19、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
诚而有信,方为人生.20、诚信,如一把钥匙,打开你我心中那扇门上的锁,让我们敞开心扉,沐浴那友谊的阳光。
21、诚信,是人类文明的阶梯;诚信,是填补人类间隔的碎石。
24、诚信比一切智谋更好。
25、诚信就像人身上不可缺的钙,没钙的还能算作人吗
27、诚信犹如一颗青涩的果,你咬一口,虽然很苦,却回味无穷,倘若你将它丢弃,便会终身遗憾
28、生活是需要诚信的,有了诚信才会有幸福可言。
29、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30、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31、诚实是一种力量的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32、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
33、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
34、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
35、诚信是人生之本。
36、诚信者,受人爱戴尊敬也。
37、诚信是友谊的必备条件。
38、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先导。
39、 诚信是人生路途中的第一准则。
40、 诚信是一种美德,会让你更加完美。
41、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42、 诚实守信,快乐人生。
46、不讲诚信的人,是可悲的、可怜的、可恨的,也是可怕的。
47、只有种下诚信的苗,才能结出诚信的果。
44、诚信,世界需要你。
45、诚信创造财富 50、人如以诚信为本,就能塑造完美人生。
诚 实守 信 格 言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出自《荀子大略》。
意思是:行为不实在的人,说话一定夸夸其谈;不诚实守信的人,往往装成诚恳的样子来说话。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出自 《孟子。
离娄上》。
意思是: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
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
——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朋友。
华而不实,耻也。
——出自《国语晋语》意思是:只开花不结果实,令人感到羞耻。
比喻徒有漂亮的外表,无实际内容。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自(汉)王充《论衡感虚篇》。
意思是: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又称“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君子诚以为贵。
——出自《礼记中庸》。
意思是: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
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
意思是:对人处事要敞开心胸,以诚相见。
没有什么可以躲避隐藏的。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 ——出自《论语李氏篇》。
意思是:孔子说:“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
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是有益的。
同档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是有害的。
”巧伪不如拙诚。
——出自《颜氏家训名实篇》。
意思是:精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真诚。
恩怨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怨恨是一种传染病,如果家庭中有人得了这种病,那么,全家所有的人都会染上它。
〔法〕巴尔扎克:《婚姻的心理学》忘恩负义永远是一种弱点。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有才干的人是忘恩负义的。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感恩和背信不过是同一行列的首尾两端。
〔美〕马克?吐温:《傻瓜威尔逊》德无细,怨无小。
〔中〕刘向:《说苑?复恩》仇边之弩易避,而恩里之戈难防;苦时之坎易逃,而乐处之阱难脱。
〔中〕洪应明:《菜根谭》处怨易,处恩难。
〔中〕申涵光:《荆园小语》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中〕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放于利而行,多怨。
〔中〕《论语?里仁》爱者,憎之始也。
德者,怨之本也。
〔中〕《管子?枢言》邪秽在身,怨之所构。
〔中〕荀况:《荀子?劝学》多许少与者怨。
〔中〕张商英:《素书》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
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
〔中〕史典:《愿体集》人的心理是:难得收到的礼,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临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
〔中〕傅雷:《傅雷家书》我痛恨人们的忘恩,比之痛恨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是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陷入的恶德还要厉害。
〔英〕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以怨报德的人应该是人类的公敌,他对待人类可能比他对待自己的恩人还要恶毒,因为世人没有施恩于他,这样的人根本不配活在世上。
〔英〕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人们往往忘记善行和恶举,甚至还会憎恨自己的恩人或是停止憎恨自己仇人。
对他们来说,报恩或报仇的需要就像是他们不情愿服从的暴君。
〔法〕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如果我们遇到一个受过我们恩德尚未报答的人,我们马上就会想到他所欠的债。
可是当我们遇到一个我们受过他的恩德但尚未报答的人,我们却常常想不起我们所欠的债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中〕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不怨天,不尤人。
〔中〕《论语?宪问》不念旧恶,怨是用(以)希(稀)。
〔中〕《论语?公冶长》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中〕《论语?宪问》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
〔战国策?中山策〕小怨不赦,则大怨必生。
〔中〕张商英:《素书》人有思于我,自当铭心,传之世世,不可忘报。
一切仇怨,不但自家当忘,亦不可示子孙留笔札。
〔中〕朱国祯:《涌幢小品》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
〔中〕洪应明:《菜根谭》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中〕洪应明:《菜根谭》若将恩报冤,如汤去泼雪。
若将冤报冤,豺狼重见蝎。
〔中〕冯梦龙:《醒世恒言》
关于一诺千金的名言警句
一言九鼎 言而有信 言必信,行必果 取信于民 取信于人 信誓旦旦 言而有信 言行信果 信守不渝 言信行果 一诺千金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另有: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
言而有信。
金口玉言。
君子说话,一言为定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名言警句】 苏联: 爱情的火焰需要不断添加忠诚的干柴。
清·顾图河: 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
帮人要帮心,帮心要知心,知心要诚心。
宋·苏轼: 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宋·周敦颐: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英国: 诚实不需假于笔墨,美丽不需假于粉黛。
诚召天下客,誉从信中 资治通鉴: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来。
【成语】 抱诚守真 诚至金开 赤诚相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闲邪存诚 修辞立诚 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
—— 马雅可夫斯基 84、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过受到的诱惑不足而已;这不是因为他们生活单调刻板,就是因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
—— 邓肯 85、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 列夫·托尔斯泰 86、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 87、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 88、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
—— 克雷洛夫 89、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
—— 黑格尔 90、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 贝多芬 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真者,精诚之至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巧诈不如拙诚(韩非子)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
(《大学》) ●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
(汉·韩婴《韩诗外传》) ●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
(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立信,乃会计之本。
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
(潘序伦) ●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
(潘序伦)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
(朱镕基) ●独立、客观、公正执业是我们注册会计师的天职,我们既然选择了做荷花,就要力求做到出污泥而不染。
(郭晋龙,深圳注协) ●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朱熹 ● 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
——卢照龄 ●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李嘉诚 诚信成语 抱诚守真 抱柱之信 达诚申信 表里如一 诚心诚意 襟怀坦白 光明磊落 开诚布公 一诺千金 拾金不昧 推心置腹 君子一言 快马一鞭 光明正大 海枯石烂 讲信修睦 竭诚相待 开诚相见开心见诚 传守不渝 口血未干披肝沥胆 披心相什 剖心析肝 歃血为盟 推诚相见 推诚不饰 物微志信 心虔志诚 信誓旦旦 信以为本 言而有信 言行一致 一言之信 以诚相见 忠信乐易 曾子杀豪 言必信,行必果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诚信警句格言 ⒈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当成宝物,而忠诚与信用才是宝 出自《礼记·儒行》。
⒉ 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言。
意思是:行为不实在的人,说话一定夸夸其谈; ⒊ 不诚实诚无不动者,修身则身正,治事则事理。
意思是:没有真诚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诚提高自己以养就能规范,从真诚去处理事情就能完美。
出自(宋)杨时《二程粹言·论道篇》。
4.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
出自《孟子。
离娄上》 5.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意思是:说话办事,信诚在先;欺骗与胡说,那怎么可以呢
出自《弟子规》。
6. 非直谅多闻之人,不能得直谅多闻之友。
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实、知识渊博的朋友。
出自(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7. 华而不实,耻也。
意思是:只开花不结果实,令人感到羞耻。
比喻徒有漂亮的外表,无实际内容。
出自《国语·晋语》 8.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意思是: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又称“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出自(汉)王充《论衡·感虚篇》。
9. 君子诚以为贵。
意思是:有修养的人把真诚看得非常重要。
出自《礼记·中庸》10. 君子一百,快马一鞭。
意思是:一句话说定,不再反悔。
出自《景德传灯录·卷六·道明禅师》。
11. 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意思是:失去粮食,失去兵器,也不能失掉信用。
出自(元)关汉卿《独赴单刀会》。
12. 受人之托,终人之事。
意思是:既然接受别人委托,就要把事情办好。
出自(元)高则试《琵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