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则名言警句和评析
求知可以作为消可以作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孤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
当你处世行 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 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 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 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 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这是一门技艺。
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 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 揣摩。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 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
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
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还原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
如果一个人只愿孤 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 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 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 可以通过运动为改善一样。
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 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
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 数学稍不仔细就去出错。
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 最讲究繁琐辩证。
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学,如此等等。
这种种头脑上的缺 陷,可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论爱情 舞台上的爱情比生活中的爱情要美好得多。
因为在舞台上,爱情只是喜剧和悲剧 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却常常招来不幸。
它有时象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象 那位复仇的女神。
你可以看到,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 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爱情而发狂的人。
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 情。
只有罗马的安东尼和克劳底亚是例外。
前者本性就好色荒淫,然而后者却是严肃 多谋的人。
这说明爱情不仅会占领开旷坦阔的胸怀,有时也能闯入壁垒森严的心灵-- --假如守御不严的话。
埃辟克拉斯间说过一句笨话:“人生不过是一座大戏台。
”似乎本应努力追求高 尚事业的人类,却只应象玩偶般地逢场作戏。
虽然爱情的奴隶并不同于那班只顾吃喝 的禽兽,但毕竟也只是眼目色相的奴隶,而上帝赐人以眼睛本来是有更高尚的用途的。
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
例如,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 那种浮夸谄媚的词令。
而在其它场合,同样的辞令只能招人耻笑。
古人有一句名言: “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的。
”----只有对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
因为甚至最 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
所以古人说得好:“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 作者: ☆星月夜 2006-7-27 15:55 回复此发言 -------------------------------------------------------------------------------- 2 培根随笔3则 持聪明。
”情人的这种弱点不仅在外人眼中是明显的,就是在被追求者的眼中也会很 明显----除非她(他)也在追求他(她)。
所以,爱情的代价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 爱,就会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这是一条永真的定律。
由此可见,人们应当十分警惕这种感情。
因为它不但会使人丧失其他,而且可以 使人丧失自己本身。
至于其他方面的损失,古诗人早就告诉我们,那追求海伦的人, 是放弃了财富和智慧的。
当人心最软弱的时候,爱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当人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和处境 窘困孤独凄零的时候,虽然后者未必能得到爱情。
人在这样的时候,最急于跳入爱情 的火焰中。
由此可见,“爱情”实在是“愚蠢”的儿子。
但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 爱,仍能约束它,使它不妨碍重大的事业。
因为爱情一旦干扰情绪,就会阻碍人坚定 地奔向既定的目标。
我不懂是什么缘故,许多军人更容易堕入情网,也许这正象他们嗜爱饮酒一样, 是因为危险的生活更需要欢乐的补偿。
人心中可能普遍具有一种博爱倾向,若不集中于某个专一的对象身上,就必然施 之于更广泛的大众,使他成为仁善的人,象有的僧侣那样。
夫妻的爱,使人类繁衍。
朋友的爱,给人以帮助。
但那荒淫纵欲的爱,却只会使 人堕落毁灭啊
论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 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
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
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
但这话也 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 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最 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曾经有两位 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 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
其实象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 本人喜欢。
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有许多脸型, 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
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 是最美好的。
”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 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 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参考资料:
名人名言及详细评析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博学多才,教学生“六艺”,但更重视人格的培养教育。
在其宏篇大论中以一个“仁”(恭,宽,信,敏,惠)贯穿始终,教导后人“仁”是一个人格高尚的人必备的基本品德。
即此文所诠释的恭敬就不受侮辱,宽厚就能得到别人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用,勤敏就会有功绩,慈惠就能使唤(指挥)别人。
箴言中首先提出了做人要给别人以庄重的良好印象,对别人要以恭敬的态度,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不至于被别人侮辱。
庄重是一种不随便、不轻浮的态度,是做人的基础,是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则。
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学会尊重别人。
对别人以谦恭之礼,举止淳化、得体。
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倡导人权平等以及人性化管理的今天是尤为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财富。
曾子说:“士不可不弘毅”,为人者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
“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宽厚、温柔、敦厚是足够包容万物的。
宅心仁厚了,心境自然也就宽宏了,心境宽宏了道路也就宽阔了,道路宽阔了于人于已都方便了。
从近代的伟人、学者即便是个基层的领导者们守则、训示里时常会看到“严于律已,宽厚待人。
”这样的座右铭,它也是千百年人类对于“宽”字的最好引申,对自已严格,对别人宽厚,是人与人交往的准则。
对别人宽容是一种何等的大器,是海纳百川之豪情,是英雄之本色。
做到了这些才能够真正得到别人的拥护和爱戴,才能积大成。
“君子诚之贵。
”诚信是我们与生俱来就接受的传统观念。
“人之初,性本善。
”“诚,善莫大焉。
”诚信是善良之本。
哲学家、思想家子思曾这样精辟地阐述:“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成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性之德也。
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即“诚”是自己成全自己,也就是人的本性使然,是真诚的人对自己的完善。
“道”是自己引导自己,是自己在为自己铺路。
真诚是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始终,没有了真诚,就没有了万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
真诚并非只是自我完善而已,要用来成就万物的的根本,就像一条引领自己前进的道路。
自我完善,是仁义的表现;成就万物,是智慧的体现。
天赋的真诚品德,是结合了天地内外的道理,所以是随时运用而无不适宜。
也许从“三顾茅庐”的典故中我们更能够了解诚实守信的可贵。
评析汉武帝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老师这么做的用意,就是要大家经过写评析的过程,培养对事情的看法,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你如果找人帮你做,老师那边是应付过去了,但对你一点好处也没有。
我给学汉语的美国学生布置的作业中包括每天写一篇中文日记。
比起他们来,你的作业容易多了。
我看你的文笔很流畅,思路也清晰。
写300字的评析绝对不难。
加油
自己来吧
关于成长的名言或句子(句子要有修辞)共15个,加上评析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华罗庚生活是欺骗不了的,一个人要生活得光明磊落。
----冯雪峰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马克·吐温趁年青少壮去探求知识吧,它将弥补由于年老而带来的亏损。
智慧乃是老年的精神的养料,所以年青时应该努力,这样年老时才不致空虚。
——达·芬奇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
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华罗庚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左拉智力决不会在已经认识的真理上停止不前,而始终会不断前进,走向尚未被认识的真理。
——布鲁诺你应该小心一切假知识,它比无知更危险。
——萧伯纳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鲁迅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
----裴多菲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
----雪莱如果人仅仅为给予的最需要的方面不在物质财富范围内,它存在于人性特有的领域。
----弗罗姆自己劳动,也许他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智者,卓越的诗人,但是他永远也不能成为真正完善和真正伟大的人。
----马克思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屠格涅夫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
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
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谁给我一滴水, 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 华盛顿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时间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深沟浅槽;会吃掉稀世之珍
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那横扫的镰刀。
—— 莎士比亚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 卡耐基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 周恩来两个人交谈,一个人可以洗耳恭听。
但是,三个人则无法互谈这人世最严肃而应深究的事。
—— 爱默生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 列夫·托尔斯泰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
—— 塞涅卡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对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对别人的痛苦极其麻木不仁,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
——池田大作对别人的意见要表示尊重。
千万别说:“你错了。
” —— 卡耐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毁灭了。
—— 伊 索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上人生的旅途罢。
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
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 鲁 迅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 鲁 迅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 —— 居里夫人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 列夫·托尔斯泰一个人应当一次只想一件东西,并持之以恒,这样便有希望得到它。
但是我却什么都想,结果是什么也抓不着。
每次我都发现,当一个所追求的东西唾手可得时,我正在追求别的东西。
太晚了。
—— 安德鲁·加德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
—— 歌德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托尔斯泰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罗曼·罗兰·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生如同故事。
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
—— 塞涅卡人只能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 爱因斯坦成名的艺术家反为盛名所拘束,所以他们最早的作品往往是最好的。
—— 贝多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 歌德 ·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 亚里士多德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 ,非久留之地。
归去来兮。
—— 华罗庚宿命论是那些缺乏的弱者的借口。
—— 拉罗什福科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历过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可能懂得人生的意义。
—— 杨朔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
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我一向憎恶为自己的温饱打算的人。
人是高于温饱的。
—— 高尔基人生就是学校。
在那里,与其是幸福,毋宁是不幸才是好的教师。
因为,生存是在深渊的孤独里。
—— 海德格尔真正的学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许多伟大的工作而生前并不因此出名。
—— 巴尔扎克 ·对人要和气,但不要狎昵。
—— 莎士比亚人生是没有毕业的学校。
—— 黎 凯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 布鲁诺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 刘向人生是短促的,这句话应该促醒每一个人去进行一切他所想做的事。
虽然勤勉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死亡可能摧折欣欣向荣的事业,但那些功业未遂的人,至少已有参加行伍的光荣,即使他未获胜,却也算战斗过。
—— 约翰逊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 奥斯特洛夫斯基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荀况 ·习惯是一条巨缆——我们每天编结其中一根线,到最后我们最终无法弄断它。
—— 梅 茵人生是一场赌博。
不管人生的财博是得是损,只要该赌的肉尚剩一磅,我就会赌它。
—— 罗曼·罗兰与其皱着眉头送人一件贵重礼品,不如面带笑容送人一件小礼物。
—— 无名氏不惜牺牲自由以图苟安的人,既不配享受自由,也不配获得安全。
—— 富兰克林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
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
—— 宣永光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陆游呵
高尚的风度
多可怕的东西
风度乃是创造力的敌人。
—— 毕加索人生就象弈棋, 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名言及赏析
庄子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 赏析---------第一种人正是认为短短的人生,若不及时行乐,岂不枉来人生一遭
他们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歌我笑如梦中”的态度,把时间都在嬉戏中度过,像寄生虫一般。
而第二种人深深懂得“盛年不在来,一日难再晨”,于是痛感“时不待我”,整天埋头于工作和学习中,使生命的分分秒秒都在充实,都在发光发热,这也正体现了爱迪生的一句话:“人生太短,要干的事情太多,我要争分夺秒”。
当然时间也会公正的给这两种以不同的结果:第一种,终日碌碌无为,落得两手空空,只留下无穷的悔恨;第二种,艰辛的劳作换来的是累累硕果,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国家作出巨大的贡献,社会肯定另外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也回以此自豪。
至此,谁又能说时间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呢
珍惜时间会让你做时间的主人;珍惜时间会让你的人生变得绚丽多彩 更多的名人名言赏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鉴赏: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鉴赏: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鉴赏: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鉴赏: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 (鉴赏: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鉴赏: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鉴赏: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鉴赏: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鉴赏: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鉴赏: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