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妈祖的诗句
一、《沁园春.纪念建军节》作者:佚名八一南昌,第一枪声,欲灭蒋朝。
建立根据地,挥师南下,长征北上,战火喧嚣。
解放三年,援朝抗美,铁马金戈撕战袍。
军旗上,帜红皆血染,多少英豪!少年壮志凌霄,十八岁,戎军卫华昭。
三载石山路,摸爬滚打,练兵建设,不畏辛劳。
战友情深,心怀玉宇,纵使归田志不消。
终无悔,可尧乡舜国,一代天骄!二、《写在建军节》作者:佚名从平原的小村庄健步走出回头告别那贫瘠的土地心想着抱病的老娘泪水没有停止流淌呼啸的列车奔腾在颠簸的路上都说山西好风光我却无心欣赏交织在一起的思绪激动、惆怅、无语、彷徨披着高原悠悠的长风穿过山地绕过太行划破原野的寂静疾奔向军号响起的地方三、《八一祝福》作者:佚名假如人的一生是一首长诗,军旅生涯就是最壮美的篇章,驰骋疆场就是最华采的诗行。
在八一节到来之际,让我们共同怀念那段难忘的岁月,永远珍惜那身草绿色的军装,永远纪念我们共同的节日吧!四、《八一建军节快乐》作者:佚名翻腾的军营那是绿色的海洋,火红的军旗那是用鲜血染成,挥师疆场那是军人的职责,战友情深那是生死的依恋。
让我们向军旗敬礼!向战友致敬!为我们那永不后悔的当兵的日子,祝八一建军节快乐!五、《忆江南·庆八一》作者:佚名八一到,祝贺好长城。
维护家园添喜色,扫清顽犯保安宁。
殊绩众夸称。
军民愿,鱼水一家人。
赤胆忠心常练武,任凭艰苦和劳辛。
华夏永长春。
六、《庆祝八一建军节》作者:佚名南昌起义举刀枪,威武之师意气扬。
万里长征播火种,八年抗战斩豺狼。
并肩共创千秋业,携手同修万里墙。
抢险救灾书美誉,和谐社会写华章。
七、庆八一——男儿志(新韵)雄姿威武壮豪情,万里沙场万里征。
碧血丹心旗帜烈,青天白日宇宙明。
保家尽显男儿志,卫国皆彰队伍精。
何惧前程风雨路,放歌纵马慰平生。
八、八一礼赞(新韵)八一礼赞颂精英,血染红旗业绩丰。
壮士抛头勤献阵,将军喋血勇冲锋。
狼烟烈烈吞云势,战火纷纷吐雾惊。
万代缅怀先辈志,千秋续写伟名封。
九、满庭芳.庆八一紫气升腾,曙光照耀,五星旗帜鲜红。
蓦然回首,强将万兵戎。
浴血沙场奋战, 除日寇、 排难重重。
谁能忘,雪山草地,岁月几峥嵘。
殊荣,千古颂,铮铮铁骨,浩浩奇功。
唱嘹亮军歌,响彻苍穹。
赤胆忠心史著,民安顺,国泰昌隆。
男儿气, 凌云壮志,华夏九洲雄。
电视剧妈祖主题曲的歌词
《妈(《妈祖》电视剧主题曲)演唱晶作词:易茗作曲季平歌词:大爱弥天 雨间 情通四海 香火 千年 大爱弥天 雨露人间 情通四海 香火 千年 远古的征帆已经不见 动人的故事说到今天 风里浪里 传来声声呼唤 有妈祖同在 有妈祖同在 来去 平安 圣洁的光环照亮海天 美丽的身影若隐若现 风里浪里 你救苦救难 你恩义昭昭 如日月高悬 如日月高悬 千里万里 风清云淡 天地祥和 岁岁 平安
关于赞美安徽的诗句,主持人开场白用。
谢谢
1. 华东西北,兼跨长江。
毓秀钟灵,物阜民康。
地灵人杰,世人景仰。
四季佳绝,负阴抱阳。
2. 安徽这里有美丽的风景。
著名的黄山名扬中外,那儿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境内崇山峻岭、连绵起伏,辽阔平原沃土无边。
3. 安徽四面环山,一年四季绿水长流。
这几年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山野更加浓绿了。
家乡山形状各异,有的像青龟,有的像骆驼,还有的像天鹅扑水。
4. 我的家乡在一个美丽而安静的地方——安徽。
那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没有了城市的喧嚣,没有了尾气的排放,没有了遍地的工厂,有的只是那春天的花鸟,夏天的虫鸣,秋天的稻香,还有那冬天的白雪。
5. 骄傲和光荣已成为历史,新世纪已经打开希望之门,如今的安徽黄梅戏又涌现出如马兰、黄新德等为代表的众多新人。
希望新一代黄梅戏传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用青春、美丽和智慧,创造新的灿烂……6.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源于湖北黄梅地区。
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明快抒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活泼;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
7. 有一个美丽而又充满神圣的地方,它非常纯洁,善良,它用心哺育着几千万人民。
他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安徽。
8. 九华山寺内的大雄宝殿,古色古香。
顶楼的琉璃瓦,宽深各五间。
殿前院落宽敞,由门至顶共四层。
游客可以在古树下停留眺望,一览山色。
9. 宏村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之中。
一下车,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楼院吸引了我。
我们漫步在曲径通幽的小巷,触摸着两边的青砖碧瓦,聆听着房前屋后潺潺的山泉声,我们仿佛看到了两百年前的小桥、流水、人家。
10. 黄山的石真美
由于地质变化,一些山峰巨石不断地被腐蚀,构成了堪称世界第一的壮丽景观,而飞来石便是其典范之一。
11. 安”寓意着安康与和谐,“徽”蕴含着善良与美好。
诚如斯名,安徽山川与文脉齐秀,地灵与人杰竞辉,造化之美与人文之盛相得益彰。
12. 黄山的松树真多啊,连绵起伏的山峦中,比比皆松,每棵都独具美丽;黄山的松树真绿呀,松针粗短,苍翠浓密,多像一颗颗绿宝石在山间闪亮,显得虎虎有生气。
1.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 巢湖好比砚中波,手把孤山当墨磨。
3.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4.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8.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9. 秀出云霄一杖探,诸峰高下护晴岚。
10. 雾开虎豹文姿出,松隐龙蛇怪状孤。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 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 (唐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
山中问答 (唐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汤泉 (唐 杜荀鹤) 闻有灵汤独去寻,一瓶一钵一兼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祭坛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肤语洗心。
题小华山 (唐 李敬方) 峰簇莲花小,分明似华山。
鱼符何入罢
深处掩松关
赞美党的诗歌
积善开示:佛教对妈祖信仰有何看法与定位
妈祖信仰在民间一直拥有广大的信徒,甚至一般佛教徒也把妈祖当成观音一样信奉。
妈祖是民间信仰中为最受人们崇奉的主神之一,外国人称之为“中国女海神”,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大多建有妈祖庙,尤其台湾是个海岛,四周环海,而妈祖属于海上守护神,故其信仰特别受到重视。
仅台湾地区的妈祖庙、天后宫即多达五、六百座,其中以北港朝天宫的香火最为鼎盛,每年进香的信徒人数高达百万人次;一年一度的大甲及北港的妈祖绕境出巡,更是动员数十万人,其信仰向心力之大,莫可言状。
妈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原名林默娘,福建莆田湄州屿人,生于宋建隆元年(九六○)三月二十三日,从小即吃素,信仰佛教。
据传能预知祸福,具有治病的能力。
经常乘船渡海解救渔民,被村民称为神女、龙女。
后来在一次救难中罹难身亡,村人于是为她修建祠堂祭拜。
妈祖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地位很高,根据史料记载,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曾对妈祖多次褒封,总计宋朝十四次、元朝五次、明朝二次、清朝十五次,封号从“夫人”、“圣妃”、“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等。
其中咸丰七年(一八五七)所封的“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竟多达六十四个字,可见妈祖受到朝廷的敬重之深。
此外,历代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更是写下大量的词章诗句来歌颂妈祖,如宋代学者陈宓题“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元代诗人张翥的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等,妈祖精神俨然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
妈祖信仰之所以能在民间及历朝政治上获得如此崇高的地位,我想除了如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所做的“妈祖文化”研究所说:“妈祖信仰与我国古代许多和平外交活动有密切关联,诸如宋代的出使高丽,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历访亚非四十多国,明、清两朝持续近五百年的对古琉球中山国的册封等等,都是借助妈祖为精神支柱而战胜海上的千灾万劫,圆满地完成了和平外交的任务。
”另外,历代的执政者莫不害怕人民思想反动,所以一直希望把人民导向妈祖等一般民间的信仰,不希望人民信仰佛教,因为佛教有教义思想,这是过去执政者所防范的,所以他们宁可让人民在没有思想之民间信仰上安顿身心,才不会反抗。
于是在政治力的介入下,民间有所谓“三月疯妈祖”,即农历三月是妈祖的生日,各地的妈祖庙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典。
不过,对于一般民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信仰妈祖,我想必然他有为人所需要的地方。
再说妈祖其实也是佛教徒,他是信仰观音的,所以现在妈祖庙也很有道义,很多妈祖庙都设有观音殿。
妈祖跟观音一样,都是有情有义、救苦救难;妈祖居于湄洲,是海城;观世音在普陀山,也是海岛。
妈祖在海上救度众生,观世音也是慈航普度。
甚至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说:“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为度化众生,观世音菩萨应化各种身,妈祖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应以妈祖身得度者,即现妈祖身而为说法。
所以佛教其实应该为妈祖定位,就如关公、伽蓝、韦驮、天龙八部、四大天王一样,在佛教里都有属于护法神应有的地位。
总之,佛教徒对民间信仰应该采取和而不流的态度。
过去佛陀住世时,天龙八部都能容纳,就中国佛教而言,韦驮、关公都能做护法,因此我觉得对于一些有历史可考的护法正神,佛教应该包容他们,进而净化他们、提升他们。
妈祖在中国历史上既有他一定的地位,佛教也应该为妈祖定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