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诗句很美
有关爱情的。
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求与美 有关的名言, 古文, 诗句
一、“五色令人目盲”: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主要 是依据他的朴素辩证理论,一般地讨论作为艺术美鉴赏对象的“五色”、“五音”, 如果变成了过分的感官享受和毫无节制的满足,就会失去鉴赏艺术美的初衷,甚至 会失去其审美价值,而成为一种事与愿违、伤害身心的精神负担和审美“灾害”。
老子的美学观,与其哲学观中“道”的学说和政治观中的“无为”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他认为凡是那种“服文采、带利剑”(五十三章)之美,就和一切有为的东西一样,只能对人有害,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十二章),都是说“有为”之美必然损害人的本性。
在老子看来,真正的美不在声色、富贵等外在的东西,而只能是自然本身,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之道才能体现。
这样的美,就表现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即是说,最完美的音乐是从没有声音处听到的,最美好的形象是从没有形象处显现的;一旦有了具体的声音、形象,反而破坏了自然的完美。
这就是合乎“道”的美。
老子的这些见解,接触到审美的境界问题,揭示出审美活动中一种超越对艺术的简单感知的审美体验,开了中国古代美学追求“自然”、“真美”、“意在言外”、“全声之美”等理论的先声,也奠定了与儒家美学双峰对峙的道家美学的基础。
二、“乐由心生”: 《乐记》中对音乐的本质有着精辟的论述,肯定音乐是表达情感的艺术,它认为: “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 荀子有《乐论》一书,可相印证。
以上都是可以各看到一个系统的,下面是些散句: 1、见舞《大武》,曰:‘美哉
周之盛也、其若此乎
’”《史记·吴太伯世家》“ 2、美,甘也。
——《说文》 3、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龚自珍《病梅馆记》 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 《论语·八佾》 5、钟嵘的《诗品》也从诗的角度系统地论述美。
他反对人为的声律,提倡自然声律,保持诗歌的自然美。
其“自然英旨”指的是自然精美,也就是真美。
有关“朦胧美”的诗句有哪些
《诗经 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佳人》 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有关鸟的诗句美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杜牧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芳》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宋·徐俯《春游湖》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宋·徐元杰《湖上》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宋·王令《送春》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春行即兴》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有关大自然的诗句,美一点
越多越好
古诗: 青溪 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缓慢。
卉木:草木。
萋萋:草茂盛的样子。
仓庚:莺。
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
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 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4、阳春白日风在香。
晋 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 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晋 乐府古辞《盂珠》 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秀:秀丽。
屯:驻,聚集。
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 谢灵运《登池上楼》 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
唐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海曙:海上日出。
梅柳渡江春:梅柳渡过江来,江南一片春色。
淑气:春天的和暖气息。
转绿苹浪:使水中苹草转绿。
四句意谓:彩霞伴着朝日在海面升起,梅花绿柳把春意带过了江面,黄鸟在和煦的春光中歌唱,阳光催绿了苹草。
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 贺知章《咏柳》 1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唐 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 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
唐 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唐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1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唐 李白《古风》 1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20、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唐 刘昚虚《阙题》 21、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唐 刘昚虚《积雪为小山》 22、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意为:道路被白云遮断,春景与青青的流水一样绵延不断。
唐 刘昚虚《阙题》 2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 李华《春行即兴》 24、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唐 杜甫《春运》 25、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26、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
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2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
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
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28、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9、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 30、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31、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32、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33、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35、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
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36、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37、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38、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3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
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
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0、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41、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42、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43、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4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 45、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4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4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5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朱熹《春日》 52、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 《渭城曲》 53、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4、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5、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现代诗: 大自然的语言 别以为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看见。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戴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点”
大自然在水面写着: 春天来到人间。
大雁在编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大树如果被砍到, 你会把年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圈,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你如果钓到大鱼, 鱼鳞上也有圆圈—— 一圈就是一岁, 这又是大自然的语言。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脉,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的 语言啊, 真是妙不可言。
不爱学习的看不懂, 只有勤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着翅膀, “**”,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好地去听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花里, 在每一滴水里, 在每一颗展开的谷粒里。
听听, 秋的声音, 从远方匆匆走来, 向远方匆匆走去。
听听, 我们听到了秋的声音。
美哉
无花果——献给那些默默无闻的劳动者 嘉陵渔樵 原创首发于2005-4-7 14:30:07 短篇·诗歌·现代诗 人气:1850 你没有牡丹的风姿绰约 你没有芙蓉的艳丽似火 你不肖牵牛花的媚态巴结 更不肖浑身带刺的玫瑰 处处喜欢表现自我 你深深扎根大地 默默孕育绿叶丛中 拼命吮吸大地母亲的乳汁 无须开花 只管结果 稳立枝头 笑傲风急雨恶 不为失去感到烦恼 却为真情奉献而快乐 朴实无华坦坦荡荡的潇洒 尽把世态炎凉忘却 只要春天常在 就有永远唱不完的希望之歌 《秋·丰收》 金黄金黄的一望无际的田地里 隐隐约约有几个黑点 原来是我们的劳动人民正在收割 看着这一大片稻谷 想着我们平时倒掉的饭菜 还真的为农民感到难过、辛苦 果园里 果实累累红彤彤 看着一个个红红实实的小胖子 果园里的工人全都流露出欣慰的表情 仿佛这工作是神圣的 这时刻 草儿黄了 花儿谢了 树叶也坠落了 仿佛世界变成了一片黄 孩子们手里拿着刚刚载的果实 正津津有味的吃着 仿佛那是人间美食 (写得不好哦啊,不要见怪o(∩_∩)o...) 中秋夜 思念 是记忆的秋风 在静夜如水的夜里 摇曳着冉冉的花香 落叶,纷飞的惆怅 倦了灯影里寂寞的目光 借一缕皎洁的月色 回眸爱情的方向 无言的憔悴,装点了脸庞 等待 是无奈缠绕的奢望 在中秋的夜里 把流星的寄语收藏 于灯下独醉余茶的残香 牵动着逝去而又留恋的过往 剪一缕朦胧的清影 把心事放入温润的手掌
谁有关与美与丑的诗句(两句),提出三个就行,偶急用呀,关系到偶被不被骂
环肥燕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东施效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