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张小锋的美文
张晓风是一位台湾女作家.余光中称赞她的散文柔婉中带刚劲.她具有细腻的情感,善于捕捉细小的事物。
她的散文总是以小见大,文风清新,情感丰富。
我读到她的第一篇散文是《不朽的失眠》,不禁对题目产生了疑问,为何失眠也可不朽
直至读完全文方知晓答案。
这散文写的就是一位失意诗人张继和他的一首传世之作——《枫桥夜泊》。
开头就告诉我们他落榜了,随即而来的便是一个忧伤的夜晚,难眠的夜晚。
世人皆睡惟张继独醒,他有满心的失落与空虚,然后写下了《枫桥夜泊》。
一首名诗往往是内心最真挚情感的流露。
诗人有敏感的神经,丰富的情感,但有时成就他们的是失意的生活。
他们因失落,因壮志难酬而转用诗来宣泄他们内心的压抑。
我们在审美的同时,也可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酸楚,甚至是近乎惨烈的心灵悸动。
也许只有当我们有类似遭遇是才会与诗人有了共鸣。
诗人也往往有高尚的品格,放荡不羁的性格,这也成为阻碍他们在政治上有所发展的原因。
然而正如上帝在关上一扇门时也会开一扇窗,那也正是诗歌创作的天地。
羁旅中的诗人会留下不朽之作。
当然,张晓风还有许多优美而且意蕴深远的散文,请大家欣赏
不朽的失眠 他落榜了
一千二百年前。
榜纸那么长那么大,可就是没有他的名字。
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画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
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使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
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
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
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
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
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
夜晚呢
在这样一个忧伤的夜晚,在异乡的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
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
唯有他,张继,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尽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
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
那月亮被它叫得更暗淡了。
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
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
在须角的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捕鱼吧
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
世路艰辛啊
……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
一般寺庙,都是晨钟暮鼓,寒山寺夜半敲钟,用以惊世。
钟声贴着水面传来,一记一记地撞在他的心坎上。
钟声那么美丽那么神奇,他推枕而起,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一气呵成那意象鲜明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榜单上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管他的;真正被人们记住的名字却是落榜者“张继”。
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
不
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晚不朽的失眠
春之怀古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掌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件柳的分号。
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郭都攻陷了。
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集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汗,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塘畔在江畔浣沙的手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
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
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点数。
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
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
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
穿越烟箩与烟箩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这样的春天一去不复返) 张晓风的成名之作:初雪 诗诗,我的孩子: 如果五月的花香有其源自,如果十二月的星光有其出发的处所,我知道,你便是从那里来的。
这些日子以来,痛苦和欢欣都如此尖锐,我惊奇在它们之间区别竟是这样的少。
每当我为你受苦的时候,总觉得那十字架是那样轻省,于是我忽然了解了我对你的爱情,你是早春,把芬芳秘密地带给了园。
在全人类里,我有权利成为第一个爱你的人。
他们必须看见你,了解你,认识你而后决定爱你,但我不需要。
你的笑貌在我的梦里翱翔,具体而又真实。
我爱你没有什么可夸耀的,事实上没有人能忍得住对孩子的爱情。
你来的时候,我开始成为一个爱思想的人,我从来没有这样深思过生命的意义,这样敬重过生命的价值,我第一次被生命的神圣和庄严感动了。
因着你,我爱了全人类,甚至那些金黄色的雏鸡,甚至那些走起路来摇摆不定的小树,它们全都让我爱得心疼。
我无可避免的想到战争,想到人类最不可抵御的一种悲剧。
我们这一代人像菌类植物一般,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我们的童年便在拥塞的火车上和颠簸的海船里度过。
而你,我能给你怎样的一个时代
我们既不能回到诗一般的十九世纪,也不能隐向神话般的阿尔卑斯山,我们注定生活在这苦难的年代、以及苦难的中国。
孩子,每思及此,我就对你抱歉,人类的愚蠢和卑劣把自己陷在悲惨的命运里。
而令,在这充满核子恐怖的地球上,我们有什么给新生的婴儿
不是金锁片,不是香摈酒,而是每人平均相当一百万吨TNT的核子威力。
孩子,当你用完全信任的眼光看这个世界的时候,你是否看得见那些残忍的武器正悬在你小小的摇篮上
以及你父母亲的大床上
我生你于这样一个世界,我也许是错了。
天知道我们为你安排了一段怎样的旅程。
但是,孩子,我们仍然要你来,我们愿意你和我们一起学习爱人类,并且和人类一起受苦。
不久,你将学会为这一切的悲剧而流泪——而我们的世代多么需要这样的泪水和祈祷。
诗诗,我的孩子,有了你我开始变得坚韧而勇敢。
我竟然可以面对着冰冷的死亡而无惧于它的毒钩,我正视着生产的苦难而仍觉做然。
为你,孩子,我会去胜过它们。
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过生命,你教会我这样多成熟的思想和高贵的情操,我为你而献上感谢。
前些日子,我忽然想起《新约》上的那句话:“你们虽然没有邮过他,却是爱他。
”我立刻明白爱是一种怎样独立的感情。
当油加利的梢头掠过更多的北风,当高山的峰巅开始落下第一片初雷的莹白,你便会来到。
而在你珊瑚色的四肢还没有开始在这个世界挥舞以前,在你黑玉的瞳仁还没有照耀这个城市之先,你已拥有我们完整的爱情,我们会教导你在孩提以前先了解被爱。
诗诗,我们答应你要给你一个快乐的童年。
写到这里,我又模糊地忆起江南那些那么好的春天,而我们总是伏在火车的小窗上,火车绕着山和水而行,日子似乎就那样延续着,我仍记得那满山满谷的野杜鹃
满山满谷又凄凉又美丽的忧愁
我们是太早懂得忧愁的一代。
而诗诗,你的时代未必就没有忧愁,但我们总会给你一个丰富的童年,在你所居住的屋顶上没有屋子这个世界的财富,但有许多的爱,许多的书,许多的理想和梦幻。
我们会为你砌一座故事里的玫瑰花床,你便在那柔软的花瓣上游戏和休息。
当你渐渐认识你的父亲,诗诗,你会惊奇于自己的幸运,他诚实百高贵,他亲切而善良。
慢慢地你也会发现你的父母相爱得有多么深。
经过这样多年,他们的爱仍然像林间的松风,清馨而又新鲜。
诗诗,我的孩子,不要以为这是必然的,这样的幸运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的。
这个世界不是每一对父母都相爱的。
曾有多少个孩子在黑夜里独泣,在他们还没有正式投入人生的时候,生命的意义便已经否定了。
诗诗,诗诗,你不会了解那种幻灭的痛苦,在所有的悲剧之前,那是第一出悲剧。
而事实上,整个人类都在相残着,历史并没有教会人类相爱。
诗诗,你去教他们相爱吧,像那位诗哲所说的: 他们残暴地贪婪着,嫉妒着,他们的言辞有如隐藏的刀锋正渴于仗血。
去,我的孩子,去站在他们不欢之心的中间,让你温和的眼睛落在他们身上,有如黄昏的柔霭淹没那日间的争扰。
让他们看你的脸,我的孩子,因而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让他们爱你,因而彼此相爱。
诗诗,有一天你会明白,上苍不会容许你吝守着你所继承的爱,诗诗,爱是蕾,它必须绽放。
它必须在疼痛的破拆中献芳香。
诗诗,也教导我们学习更多更高的爱。
记得前几天,一则药商的广告使我惊骇不己。
那广告是这样说的:“孩子,不该比别人的衰弱,下一代的健康关系着我们的面子。
要是孩子长得比别人的健康、美丽、快乐,该多好多荣耀啊。
”诗诗,人性的卑劣使我不禁齿冷。
诗诗,我爱你,我答应你,永不在我对你的爱里掺入不纯洁的成分,你就是你,你永不会被我们拿来和别人比较,你不需要为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而痛苦。
你在我们眼中永远杰出,你可以贫穷、可以失败、甚至可以潦倒。
诗诗,如果我们骄傲,是为你本身而骄傲,不是为你的健康美丽或者聪明。
你是人,不是我们培养的灌木,我们决不会把你修剪成某种形态来使别人称赞我们的园艺天才。
你可以照你的倾向生长,你选择什么样式,我们都会喜欢——或者学习着去喜欢。
我们会竭力地去了解你,我们会慎重地俯下身去听你述说一个孩童的秘密愿望,我们会带着同情与谅解帮助你度过忧闷的少年时期。
而当你成年,诗诗,我们仍愿分担你的哀伤,人生总有那么些悲怆和无奈的事,诗诗,如果在未来的日子里你感觉孤单,请记住你的母亲,我们的生命曾一度相系,我会努力使这种系联持续到永恒。
我再说,诗诗,我们会试着了解你,以及属于你的时代。
我们会信任你——上帝从不赐下坏的婴孩。
我们会为你祈祷,孩子,我们不知道那些古老而太平的岁月会在什么时候重现。
那种好日子终我们一生也许都看不见了。
如果这种承平永远不会再重现,那么,诗诗,那也是无可抗拒无可挽回的事。
我只有祝福你的心灵,能在苦难的岁月里有内在的宁静。
常常记得,诗诗,你不单是我们的孩子,你也属于山,属于海,属于五月里无云的天空——而这一切,将永远是人类欢乐的主题。
你即将长大,孩子,每一次当你轻轻地颤动,爱情便在我的心里急速涨潮,你是小芽,蕴藏在我最深的深心里,如同音乐蕴藏在长长的萧笛中。
前些日子,有人告诉我一则美丽的日本故事。
说到每年冬天,当初雪落下的那一天,人们便坐在庭院里,穆然无言地凝望那一片片轻柔的白色。
那是一种怎样虔敬动人的景象
那时候,我就想到你,诗诗,你就是我们生命中的初雪,纯洁而高贵,深深地撼动着我。
那些对生命的惊服和热爱,常使我在静穆中有哭泣的冲动。
诗诗,给我们的大地一些美丽的白色。
诗诗,我们的初 希望你能够满意,O(∩_∩)O谢谢
意兴阑珊近义词
希望对你有帮助:宋词的原因清代舆说:「有北宋, 犹诗之有盛唐.」宋是词的兴盛时期, 上自帝王卿相, 下至倡优歌妓, 莫不竞作新声.据唐圭璋《全宋词》辑入两宋词人一千二百馀家, 词二万一千六百馀首.可见, 宋代词人之多, 词作之富, 任何时代都不能与之比拟.宋词兴盛, 大致有以下诸方面的原因:(1) 经济的繁荣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治统治, 加强了集权制度, 抑制了地方势力的兴起, 使国内局势较安定; 宋室还采用一系列措施,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兴起, 城市经济颇为繁荣.北宋前期, 中原地区百馀年间没有受到兵祸, 与社会经济繁荣相适应的艺术文化也迅速地发展起来, 其中特别是形式简短, 以歌唱为特色的词, 如同盛唐之诗, 得到了非常突出的发展.(2) 教坊与歌楼的设立为了适应当时统治者的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需要, 不但宫廷内设有「教坊」, 大城市中都有歌楼妓馆, 贵族豪绅家中也多有歌妓舞女, 这都促使歌词更加普遍地发展.(3) 文学本身的发展诗歌发展到唐末, 无论长篇短制,古体律绝, 都达到成熟的阶段, 作家再难有新的突破, 另一种文体代之而兴, 而词正是代诗而起的新形式.词在晚唐五代专门摹写闺情, 而在宋代, 词则成为士大夫享乐的一部分.由於晚唐五代的词境界狭窄, 这便给宋代作家留下充分驰骋才情的广阔天地.他们运用自然而通俗的腔调, 表达著真挚而坦率的感情, 因此词的题材越加广阔, 词的体制也逐渐完备, 艺术风格上也呈现多样化, 可谓进入词的黄金时代.宋词的发展概况北宋前期北宋前期词坛的上层文人, 一般来说都是承袭南唐二主和冯延巳等人的词风, 并无多少新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词作家有晏殊,欧阳修,张先,晏几道,柳永,苏轼等, 而以柳永,苏轼成就较突出.晏殊词内容主要抒发歌乐宴饮以及惋惜时光流失的衰迟落寞之感, 其词作闲雅而有情思, 词风典雅清丽, 语言工巧, 音调和谐, 较有艺术特色.其《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等, 都是为人传诵的名篇.欧阳修词题材狭窄, 多写女子体态风姿,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交游饮宴等, 喜以俗语入词, 清新自然, 情意真挚缠绵, 其《踏莎行》最能代表这种风格.张先词内容多写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 对都会生活也有反映.他喜作慢词, 对词的形式发展有过一定的作用.柳永词的出现, 使北宋的词风为之一变, 他在创作中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和文人词的优良传统, 以其朴素自然的词风, 给婉约派词带来了新的面貌, 还发展了慢词的体制, 对后来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苏轼对词作进行了革新, 以诗为词, 使词诗化,散文化,议论化, 扩大了词的题材, 提高了词的意境.其词意境豪放雄壮, 使北宋词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 为宋词开辟了一条健康而广阔的道路.北宋后期北宋后期词坛, 在意境,声律方面有所开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是婉约派词人秦观,格律词派的始创者周邦彦, 其次是词风与秦观相近的贺铸.秦观词内容多写柔情,男女恋情,离愁别绪, 亦有感伤身世之作, 如《踏莎行 郴州旅社》,《满庭芳 山抹微云》等, 皆感情真挚, 风格纤弱, 语言工巧, 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周邦彦精通音律, 能自度曲, 所作词格律法度极为精审, 为后世词人的轨范, 影响巨大.贺铸词内容与词藻并重, 兼具婉约与豪放的风格, 为北宋后期重要作家.其作品多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 少数写人世沧桑与个人闲愁的作品较为出色, 如《青玉案》.南宋前期北宋末年, 北方女真贵族建立的金国, 占领了宋朝统治的北方广大地区.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偏安的小朝廷, 是为南宋.为了维持偏安局面, 他向金国称藩称臣.当时有正义感,有民族气节的人民和士大夫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精神, 这种伟大精神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 就汇成文学思潮中的爱国主义.南宋前期的词作家不少, 较著名的有李清照,张元干,岳飞,陆游,张孝祥,辛弃疾,陈亮,刘过等.李清照是南宋初年的杰出词人, 其词婉约清新, 在她颠沛流离的晚年作品中, 有意兴阑珊的消极情绪和感伤调子, 也有强烈的爱国思想.辛弃疾是一个爱国志士, 他既有文才, 又有武略, 其词慷慨豪放, 唱出了处在民族危难中的一个英雄豪杰奋发激越的恻怀, 表达了当时人民反抗女真入侵者的愿望.辛词抒情,写景,记事,说理, 无往不宜, 可说是当时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张元干词长於抒发悲愤之感, 为南宋爱国词人开辟了广阔的创作道路.他的《贺新郎 梦绕神州路》,《石州慢 雨急云飞》等都是为人传诵的佳作.其词豪宕悲壮, 直抒胸怀.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 被奸相秦桧所陷害, 死於狱中.其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是一首千古不朽的英雄诗篇, 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岳飞词风格粗犷, 音调激越, 感情真挚, 其他如《小重山 昨夜寒蛩》,《满江红 遥望中原》等, 也流传后世.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亦长於词.其词内容多抒发强烈的爱国思想,杀敌报国的雄心, 及对腐朽朝廷的不满, 如《诉衷情》,《卜算子 咏梅》等.南宋后期南宋后期, 统治集团因宋金南北对峙局面的相对稳定而更加习於苟安和享乐.当时文坛上逃避现实,雕章琢句的作品日益增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兴起了以姜夔,史达祖,吴文英为代表的格律词派.姜夔以清刚冷隽的词笔开创了体制高雅的格律词派, 是南宋婉约词派的重要作家, 他的词对后世, 尤其是明清词坛, 影响极大.史达祖词内容贫乏, 多写闲情逸致, 雕词琢句, 追求形式上的艳丽工巧, 缺少意境和气骨.他善於咏物, 以描写细腻见长, 如《双双燕 咏燕》.吴文英的词音律和协, 字句研炼, 但过於重视形式, 喜用典故, 令词意晦涩难明.其词内容贫乏, 多写统治者的豪华生活, 或抒发颓废感伤的情绪.其少数作品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意境也较高, 如《八声甘州 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宋词在体制上的演变词根据乐调上的变化, 发展出长短不同的篇章, 一般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 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 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宋初小令独盛小令又称「令曲」, 唐五代文人词多为小令, 少则十六字, 如《十六字令》, 多可至二百一十五字, 如《胜利令》.北宋前期欧阳修,晏殊等人所写的都是一些小令.中调长於小令, 一般又有「引」和「近」的称呼.「引」是引歌的意思, 原是指唐代大曲的先头部分,「引歌」做为词调填词, 比小令长.「近」又称为「近拍」, 也是长於令曲的词调.中调词一般在词牌上就加有「引」,「近」,「近拍」的字样, 如《清波引》,《翠华引》,《荔枝香近》,《隔浦莲近拍》等.长调又称「慢词」, 是词调中的长曲子.从词在文坛上的演化和发展上看, 最早出现的是大量的令词, 稍后才出现了大量的中调和慢词.唐五代词作中, 也有个别的长调作品.虽然唐代民间已有长调出现, 但文人很少仿作.由中唐至宋初, 文人词仍以小令为主, 及至张先,柳永出, 才打破小令独盛的局面.柳永大量创制长调北宋前期词人张先, 喜作慢词, 对词的形式起过一定的作用, 而柳永则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创制长调词的词人.此后,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词人也创作大量的慢词.在他们的努力下, 北宋词就由小令发展到慢词的成熟阶段.由於慢词的出现, 丰富了词的表现力, 能够把复杂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尽致, 所以它不仅影响了婉约词风, 也影响到豪放词的风格.周邦彦审定词的格律词的体制发展到北宋后期, 便进入了集成的阶段, 代表词人是周邦彦.在柳永的努力创作下, 长调篇目甚多, 但当时的长调, 在字句和音律上, 仍未达到严整的地步, 审诣协律的工作, 最后留待周邦彦去完成.周「好音乐, 能自度曲」, 并且「尽力于辞章」, 故其造诣之高, 无与伦比.他曾任职大晟府, 整理并创制词调, 尤其是他创制了《花犯》,《倒犯》,《绦闷》等诸调, 对宋词体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南宋后期, 以姜夔,史达祖,吴文英为代表的词人务求辞句雅正工整丽和音律谐协精密, 使词的体制更加完美.宋词在风格上的演变宋初词风绮丽婉约北宋初期, 词坛沿袭晚唐五代绮丽婉约的词风发展, 以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等为代表词人.他们的词作内容多写男欢女爱, 或上流社会闲逸生活和离情别绪.作品内容空虚, 辞藻华丽, 是《花间集》风格的延续, 形式上多是字数较少的小令.随著诗文革运动的兴起, 范仲淹,王安石等为宋词开辟了新境界.他们写词是为了即景抒怀, 打破了花间派词人托女性写艳情的的局面.柳永开拓词的内容词至柳永为一小变.他在都市的歌楼酒馆中致力於「变旧声作新声」, 反映都市繁荣, 以其不同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趣味, 制作了大量的慢词, 开拓了词的内容, 形成深婉含蓄, 感情真摰, 平易流畅的艺术风格.这样柳永便成为北宋婉约词派的早期代表.苏轼建立豪放派词风苏轼别开生面地建立了与婉约派相对立的豪放派词风.在词的语言上, 他以诗为词, 使词脱离音乐的束缚; 在词的风格和内容上, 他扩大了词的领域, 涤除了当时词坛上那种「绮罗香潭之态」, 使词和诗一样可以反映社会生活, 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开了先路, 对后世有著深远的影响.秦观博取婉约众家之长北宋后期词坛, 在意境,声律各方面有所开拓.其中秦观沿著婉约词派的道路, 博取婉约众家之展, 在艺术技巧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平易含蓄, 文笔淡雅轻柔, 虽然与柳永词同属婉约派, 但不像柳永那样尽情倾吐.,周邦彦讲究词的格律格律派词的创始者周邦彦则善於巧妙而自然地融化古人诗句入词, 尤其注重词的雕琢,章法的严整和声律的谐美, 於是形成了含蓄蕴藉,工整典雅的艺术风格.李清照词婉约中带豪放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是公认的婉约派正宗词人.她能在书写语言和口语基础上, 锻鍊出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 塑造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象.她是继秦观之后的另一个婉约派的大家, 却形成了婉约中带有豪放的艺术风格, 也是秦观所不能比拟的。
。
。
。
阑珊是什么意思
将尽、零落之意,这个不难,灯火阑珊就是灯火将尽的意思。
可以理解为夜晚的活动将要结束了,人们也将各自散去……
词成为宋代最高成就的根本原因
宋词兴盛的原因 清代潘德舆说:「词之有北宋, 犹诗之有盛唐.」宋是词的兴盛时期, 上自帝王卿相, 下至倡优歌妓, 莫不竞作新声.据唐圭璋《全宋词》辑入两宋词人一千二百馀家, 词二万一千六百馀首.可见, 宋代词人之多, 词作之富, 任何时代都不能与之比拟.宋词兴盛, 大致有以下诸方面的原因: (1) 经济的繁荣 北宋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治统治, 加强了集权制度, 抑制了地方势力的兴起, 使国内局势较安定; 宋室还采用一系列措施,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兴起, 城市经济颇为繁荣.北宋前期, 中原地区百馀年间没有受到兵祸, 与社会经济繁荣相适应的艺术文化也迅速地发展起来, 其中特别是形式简短, 以歌唱为特色的词, 如同盛唐之诗, 得到了非常突出的发展. (2) 教坊与歌楼的设立 为了适应当时统治者的娱宾遣兴,歌舞升平的需要, 不但宫廷内设有「教坊」, 大城市中都有歌楼妓馆, 贵族豪绅家中也多有歌妓舞女, 这都促使歌词更加普遍地发展. (3) 文学本身的发展 诗歌发展到唐末, 无论长篇短制,古体律绝, 都达到成熟的阶段, 作家再难有新的突破, 另一种文体代之而兴, 而词正是代诗而起的新形式.词在晚唐五代专门摹写闺情, 而在宋代, 词则成为士大夫享乐的一部分.由於晚唐五代的词境界狭窄, 这便给宋代作家留下充分驰骋才情的广阔天地.他们运用自然而通俗的腔调, 表达著真挚而坦率的感情, 因此词的题材越加广阔, 词的体制也逐渐完备, 艺术风格上也呈现多样化, 可谓进入词的黄金时代. 宋词的发展概况 北宋前期 北宋前期词坛的上层文人, 一般来说都是承袭南唐二主和冯延巳等人的词风, 并无多少新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词作家有晏殊,欧阳修,张先,晏几道,柳永,苏轼等, 而以柳永,苏轼成就较突出. 晏殊词内容主要抒发歌乐宴饮以及惋惜时光流失的衰迟落寞之感, 其词作闲雅而有情思, 词风典雅清丽, 语言工巧, 音调和谐, 较有艺术特色.其《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等, 都是为人传诵的名篇. 欧阳修词题材狭窄, 多写女子体态风姿,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交游饮宴等, 喜以俗语入词, 清新自然, 情意真挚缠绵, 其《踏莎行》最能代表这种风格. 张先词内容多写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 对都会生活也有反映.他喜作慢词, 对词的形式发展有过一定的作用. 柳永词的出现, 使北宋的词风为之一变, 他在创作中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和文人词的优良传统, 以其朴素自然的词风, 给婉约派词带来了新的面貌, 还发展了慢词的体制, 对后来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轼对词作进行了革新, 以诗为词, 使词诗化,散文化,议论化, 扩大了词的题材, 提高了词的意境.其词意境豪放雄壮, 使北宋词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 为宋词开辟了一条健康而广阔的道路. 北宋后期 北宋后期词坛, 在意境,声律方面有所开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是婉约派词人秦观,格律词派的始创者周邦彦, 其次是词风与秦观相近的贺铸. 秦观词内容多写柔情,男女恋情,离愁别绪, 亦有感伤身世之作, 如《踏莎行 郴州旅社》,《满庭芳山抹微云》等, 皆感情真挚, 风格纤弱, 语言工巧, 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周邦彦精通音律, 能自度曲, 所作词格律法度极为精审, 为后世词人的轨范, 影响巨大. 贺铸词内容与词藻并重, 兼具婉约与豪放的风格, 为北宋后期重要作家.其作品多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 少数写人世沧桑与个人闲愁的作品较为出色, 如《青玉案》. 南宋前期 北宋末年, 北方女真贵族建立的金国, 占领了宋朝统治的北方广大地区.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偏安的小朝廷, 是为南宋.为了维持偏安局面, 他向金国称藩称臣.当时有正义感,有民族气节的人民和士大夫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精神, 这种伟大精神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 就汇成文学思潮中的爱国主义. 南宋前期的词作家不少, 较著名的有李清照,张元干,岳飞,陆游,张孝祥,辛弃疾,陈亮,刘过等.李清照是南宋初年的杰出词人, 其词婉约清新, 在她颠沛流离的晚年作品中, 有意兴阑珊的消极情绪和感伤调子, 也有强烈的爱国思想. 辛弃疾是一个爱国志士, 他既有文才, 又有武略, 其词慷慨豪放, 唱出了处在民族危难中的一个英雄豪杰奋发激越的恻怀, 表达了当时人民反抗女真入侵者的愿望.辛词抒情,写景,记事,说理, 无往不宜, 可说是当时最杰出的代表作家. 张元干词长於抒发悲愤之感, 为南宋爱国词人开辟了广阔的创作道路.他的《贺新郎 梦绕神州路》,《石州慢 雨急云飞》等都是为人传诵的佳作.其词豪宕悲壮, 直抒胸怀.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 被奸相秦桧所陷害, 死於狱中.其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是一首千古不朽的英雄诗篇, 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岳飞词风格粗犷, 音调激越, 感情真挚, 其他如《小重山 昨夜寒蛩》,《满江红 遥望中原》等, 也流传后世.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 亦长於词.其词内容多抒发强烈的爱国思想,杀敌报国的雄心, 及对腐朽朝廷的不满, 如《诉衷情》,《卜算子 咏梅》等. 南宋后期 南宋后期, 统治集团因宋金南北对峙局面的相对稳定而更加习於苟安和享乐.当时文坛上逃避现实,雕章琢句的作品日益增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兴起了以姜夔,史达祖,吴文英为代表的格律词派. 姜夔以清刚冷隽的词笔开创了体制高雅的格律词派, 是南宋婉约词派的重要作家, 他的词对后世, 尤其是明清词坛, 影响极大. 史达祖词内容贫乏, 多写闲情逸致, 雕词琢句, 追求形式上的艳丽工巧, 缺少意境和气骨.他善於咏物, 以描写细腻见长, 如《双双燕 咏燕》. 吴文英的词音律和协, 字句研炼, 但过於重视形式, 喜用典故, 令词意 晦涩难明.其词内容贫乏, 多写统治者的豪华生活, 或抒发颓废感伤的情绪.其少数作品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意境也较高, 如《八声甘州 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宋词在体制上的演变 词根据乐调上的变化, 发展出长短不同的篇章, 一般分为「小令」,「中 调」,「长调」三类: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 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 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宋初小令独盛 小令又称「令曲」, 唐五代文人词多为小令, 少则十六字, 如《十六字 令》, 多可至二百一十五字, 如《胜利令》.北宋前期欧阳修,晏殊等人所写的都是一些小令.中调长於小令, 一般又有「引」和「近」的称呼.「引」是引歌的意思, 原是指唐代大曲的先头部分,「引歌」做为词调填词, 比小令长.「近」又称为「近拍」, 也是长於令曲的词调.中调词一般在词牌上就加有「引」,「近」,「近拍」的字样, 如《清波引》,《翠华引》,《荔枝香近》,《隔浦莲近拍》等. 长调又称「慢词」, 是词调中的长曲子.从词在文坛上的演化和发展上看, 最早出现的是大量的令词, 稍后才出现了大量的中调和慢词.唐五代词作中, 也有个别的长调作品.虽然唐代民间已有长调出现, 但文人很少仿作.由中唐至宋初, 文人词仍以小令为主, 及至张先,柳永出, 才打破小令独盛的局面. 柳永大量创制长调 北宋前期词人张先, 喜作慢词, 对词的形式起过一定的作用, 而柳永则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创制长调词的词人.此后,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词人也创作大量的慢词.在他们的努力下, 北宋词就由小令发展到慢词的成熟阶段.由於慢词的出现, 丰富了词的表现力, 能够把复杂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尽致, 所以它不仅影响了婉约词风, 也影响到豪放词的风格. 周邦彦审定词的格律 词的体制发展到北宋后期, 便进入了集成的阶段, 代表词人是周邦彦.在柳永的努力创作下, 长调篇目甚多, 但当时的长调, 在字句和音律上, 仍未达到严整的地步, 审诣协律的工作, 最后留待周邦彦去完成.周「好音乐, 能自度曲」, 并且「尽力于辞章」, 故其造诣之高, 无与伦比.他曾任职大晟府, 整理并创制词调, 尤其是他创制了《花犯》,《倒犯》,《绦闷》等诸调, 对宋词体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南宋后期, 以姜夔,史达祖,吴文英为代表的词人务求辞句雅正工整丽和音律谐协精密, 使词的体制更加完美. 宋词在风格上的演变 宋初词风绮丽婉约 北宋初期, 词坛沿袭晚唐五代绮丽婉约的词风发展, 以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等为代表词人.他们的词作内容多写男欢女爱, 或上流社会闲逸生活和离情别绪.作品内容空虚, 辞藻华丽, 是《花间集》风格的延续, 形式上多是字数较少的小令. 随著诗文革运动的兴起, 范仲淹,王安石等为宋词开辟了新境界.他们写词是为了即景抒怀, 打破了花间派词人托女性写艳情的的局面. 柳永开拓词的内容 词至柳永为一小变.他在都市的歌楼酒馆中致力於「变旧声作新声」, 反映都市繁荣, 以其不同的美学思想和艺术趣味, 制作了大量的慢词, 开拓了词的内容, 形成深婉含蓄, 感情真摰, 平易流畅的艺术风格.这样柳永便成为北宋婉约词派的早期代表. 苏轼建立豪放派词风 苏轼别开生面地建立了与婉约派相对立的豪放派词风.在词的语言上, 他以诗为词, 使词脱离音乐的束缚; 在词的风格和内容上, 他扩大了词的领域, 涤除了当时词坛上那种「绮罗香潭之态」, 使词和诗一样可以反映社会生活, 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开了先路, 对后世有著深远的影响. 秦观博取婉约众家之长 北宋后期词坛, 在意境,声律各方面有所开拓.其中秦观沿著婉约词派的道路, 博取婉约众家之展, 在艺术技巧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的作品平易含蓄, 文笔淡雅轻柔, 虽然与柳永词同属婉约派, 但不像柳永那样尽情倾吐., 周邦彦讲究词的格律 格律派词的创始者周邦彦则善於巧妙而自然地融化古人诗句入词, 尤其注重词的雕琢,章法的严整和声律的谐美, 於是形成了含蓄蕴藉,工整典雅的艺术风格. 李清照词婉约中带豪放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是公认的婉约派正宗词人.她能在书写语言和口语基础上, 锻鍊出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 塑造出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象.她是继秦观之后的另一个婉约派的大家, 却形成了婉约中带有豪放的艺术风格, 也是秦观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