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结尾时的佳人诗和解释
汉武帝时期的李延年是宫廷词曲家,此句出之李延年的歌词。
史载武帝宠幸李夫人,这位李夫人就是李延年的妹妹。
而李夫人的得幸,则是靠了她哥哥李延年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初,(李)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
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上叹息曰:“善
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
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详见《汉书·外戚传》
杜甫的《佳人》诗词鉴赏
这首诗是写一个在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
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时,在安史战乱中,原来官居高位的兄弟惨遭杀戮,丈夫见她娘家败落,就遗弃了她,于是她在社会上流落无依。
然而,她没有被不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与草木为邻,立志守节,宛若山泉。
这种贫贱不移,贞节自守的精神,实在值得讴歌。
全诗文笔委婉,缠绵悱恻,绘声如泣如诉,绘影楚楚动人。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深寓生活哲理。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译诗 有一个美艳绝代的佳人,隐居在僻静的深山野谷。
她说:“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与草木依附。
想当年长安丧乱的时候,兄弟遭到了残酷的杀戮。
官高显赫又有什么用呢
不得收养我这至亲骨肉。
世情本来就是厌恶衰落,万事象随风抖动的蜡烛。
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
合欢花朝舒昏合有时节,鸳鸯鸟雌雄交颈不独宿。
朝朝暮暮只与新人调笑,那管我这个旧人悲哭
”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浑浊浊。
变卖首饰的侍女刚回来,牵拉萝藤修补着破茅屋。
摘来野花不爱插头打扮,采来的柏子满满一大掬。
天气寒冷美人衣衫单薄,夕阳下她倚着长长青竹。
题解 这首诗是写一个在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
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时,在安史战乱中,原来官居高位的兄弟惨遭杀戮,丈夫见她娘家败落,就遗弃了她,于是她在社会上流落无依。
然而,她没有被不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与草木为邻,立志守节,宛若山泉。
这种贫贱不移,贞节自守的精神,实在值得讴歌。
全诗文笔委婉,缠绵悱恻,绘声如泣如诉,绘影楚楚动人。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深寓生活哲理。
诗文赏析本首诗作于乾元二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
在此之前,杜甫被迫辞掉华州司功参军职务,为生计所迫,携带妻子,翻山来到边远的秦州。
杜甫对大唐朝廷,竭忠尽力,丹心耿耿,最后却落得弃官漂泊的窘境。
即便是在关山难越、饥寒交迫的情况下,仍始终不忘国家民族的命运。
这样的不平际遇,这样的高风亮节,和诗中女主人公是很相象的。
因此,本诗既反映客观存在的社会问题,又体现了诗人的主观寄托。
诗中人物悲惨的命运与高尚的情操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既让人同情,又令人敬佩。
诗人用「赋」的手法描写佳人悲苦的生活,同时用「笔兴」赞美了她高洁的品格。
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感人肺腑,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可谓佳作。
句解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有一位盖世无双的绝代佳人,幽居在空寂的山谷。
她说自己本是世宦人家的女儿,如今却沦落山野,与草木相依。
开头两句点题。
上句言其貌之美,下句言其品之高。
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悲,处境之苦,隐含着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
“绝代”,冠绝当代。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以上是第三人称的描状,笔调含蓄蕴藉;以下转为第一人称的倾诉,语气率直酣畅。
当年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兄弟们惨遭杀戮。
官位高又有什么用呢
他们死后连尸骨都不得收敛。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这里指长安。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
“官高”应上文之“良家子”,强调绝代佳人出自贵人之家。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世态人情总是厌恶衰落,万事都如风中的烛火飘忽不定。
娘家中落之后,轻薄的夫婿也看不起我了,新娶了一个美貌如玉的妇人。
这四句托物兴感,刻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宋代的刘辰翁评论说:“闲言余语,无不可感。
”“转烛”,以风中的烛光,飘摇不定,比喻世事转变、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夜合花还知道朝开夜合,鸳鸯也都是同飞共宿。
那负心的人,他只看得见新人的高兴欢笑,哪听得见旧人的悲痛啼哭
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写负心人的无义绝情,被抛弃的人伤心痛苦。
在倾诉个人不幸、慨叹世情冷漠的言辞中,充溢着悲愤不平。
一“新”一“旧”、一“笑”一“哭”,强烈对照,被遗弃女子声泪俱下的痛苦之状,如在目前。
“合昏”,即合欢,一名夜合,其花朝开夜合,故云“知时”。
“鸳鸯”,鸟名,多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泉水在山间时是清的,出山以后就浑浊了。
唉,世人该如何看待被遗弃的我
为买口粮,丫环替我变卖了首饰回来了,草棚漏雨,我和她一起牵引藤萝,修补茅屋。
这几句似悲似诉,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洁端丽之意。
同时,可见佳人居家环境的简陋清幽,生活的清贫困窘。
浦起龙评论说:“这二句,可谓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无此语也。
”它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
”但在本诗中,有多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
或以新人旧人为清浊,或以前华后憔为清浊,或以在家弃外为清浊,或以守贞为清、改节为浊。
还有人认为: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妇人为夫所爱,世人便认为她是清的;为夫所弃,世人便认为她是浊的。
另一种解释是佳人怨其夫之辞。
人之同处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之在山,无所挠其清。
佳人之夫出山,乃随物流荡,遂为山下之浊泉。
而她则宁肯受饥寒,也不愿再嫁,成为那浊泉。
这就像晋孙绰《三日兰亭诗序》所说的那样:“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
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
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
”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我信手摘了一枝花,却没心思插上鬓发;只是常常把那柏枝拣个满把。
天冷了,太阳落了,她穿着单薄的翠衫,静静地倚着那修长的竹树。
末两句以写景作结,画出佳人的孤高和绝世而立,画外有意,象外有情。
在体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
这种美,不只是一种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
诗句暗示读者,这位时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劲节的绿竹,有着高洁的情操。
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画出佳人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
“动”,每每。
“掬”,把,两手捧取。
评解以弃妇为题材的古典诗文不乏佳作。
如《诗经·卫风》中的《氓》,汉乐府里的《上山采蘼芜》等,而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写被废弃的陈皇后,其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娱”两句,正是杜甫《佳人》诗题的来源。
杜甫很少写专咏美人的诗歌,《佳人》却以其格调之高而成为咏美人的名篇。
山中清泉见其品质之清,侍婢卖珠见其生计之贫,牵萝补屋见其隐居之志,摘花不戴见其朴素无华,采柏盈掬见其情操贞洁,日暮倚竹见其清高寂寞。
诗人以纯客观叙述方法,兼采夹叙夹议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个在战乱时期被遗弃的上层社会妇女所遭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
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
第二段,佳人倾诉见弃于夫的大不幸。
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这首五言古体诗,从开篇一路下来,都是“说”,到了结尾两句,才以一幅画忽然结束。
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
他没有拿一个结局去迁就读者的胃口,而是用一个悬念故意吊着读者的胃口。
读过这首诗的人,一闭上眼睛,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绝世美貌却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风中,在黄昏里,衣裳单薄,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背靠着一丛竹,眼里流露着哀愁。
句解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有一位盖世无双的绝代佳人,幽居在空寂的山谷。
她说自己本是世宦人家的女儿,如今却沦落山野,与草木相依。
开头两句点题。
上句言其貌之美,下句言其品之高。
又以幽居的环境,衬出佳人的孤寂,点出佳人命运之悲,处境之苦,隐含着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
“绝代”,冠绝当代。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以上是第三人称的描状,笔调含蓄蕴藉;以下转为第一人称的倾诉,语气率直酣畅。
当年安史之乱,长安沦陷,兄弟们惨遭杀戮。
官位高又有什么用呢
他们死后连尸骨都不得收殓。
“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这里指长安。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
“官高”应上文之“良家子”,强调绝代佳人出自贵人之家。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世态人情总是厌恶衰落,万事都如风中的烛火飘忽不定。
娘家中落之后,轻薄的夫婿也看不起我了,新娶了一个美貌如玉的妇人。
这四句托物兴感,刻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宋代的刘辰翁评论说:“闲言余语,无不可感。
”“转烛”,以风中的烛光,飘摇不定,比喻世事转变、光景流逝的迅速。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夜合花还知道朝开夜合,鸳鸯也都是同飞共宿。
那负心的人,他只看得见新人的高兴欢笑,哪听得见旧人的悲痛啼哭
诗人以形象的比喻,写负心人的无义绝情,被抛弃的人伤心痛苦。
在倾诉个人不幸、慨叹世情冷漠的言辞中,充溢着悲愤不平。
一“新”一“旧”、一“笑”一“哭”,强烈对照,被遗弃女子声泪俱下的痛苦之状,如在目前。
“合昏”,即合欢,一名夜合,其花朝开夜合,故云“知时”。
“鸳鸯”,鸟名,多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泉水在山间时是清的,出山以后就浑浊了。
唉,世人该如何看待被遗弃的我
为买口粮,丫环替我变卖了首饰回来了,草棚漏雨,我和她一起牵引藤萝,修补茅屋。
这几句似悲似诉,自言自誓,有矜持慷慨、修洁端丽之意。
同时,可见佳人居家环境的简陋清幽,生活的清贫困窘。
浦起龙评论说:“这二句,可谓贞士之心,化人之舌,建安而下无此语也。
”它出自《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四月》:“相彼泉水,载清载浊。
”但在本诗中,有多种解释,都有一定的道理。
或以新人旧人为清浊,或以前华后憔为清浊,或以在家弃外为清浊,或以守贞为清、改节为浊。
还有人认为:佳人以泉水自喻,以山喻夫婿之家,意思是妇人为夫所爱,世人便认为她是清的;为夫所弃,世人便认为她是浊的。
另一种解释是佳人怨其夫之辞。
人之同处空谷幽寂之地,就像泉水之在山,无所挠其清。
佳人之夫出山,乃随物流荡,遂为山下之浊泉。
而她则宁肯受饥寒,也不愿再嫁,成为那浊泉。
这就像晋孙绰《三日兰亭诗序》所说的那样:“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
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
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
”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我信手摘了一枝花,却没心思插上鬓发;只是常常把那柏枝拣个满把。
天冷了,太阳落了,她穿着单薄的翠衫,静静地倚着那修长的竹树。
末两句以写景作结,画出佳人的孤高和绝世而立,画外有意,象外有情。
在体态美中,透露着意态美。
这种美,不只是一种女性美,也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一种理想美。
诗句暗示读者,这位时乖命蹇的女子,就像那经寒不凋的翠柏、挺拔劲节的绿竹,有着高洁的情操。
诗的最后两句,为后人激赏,妙在对美人容貌不着一字形容,仅凭“翠袖”“修竹”这一对色泽清新而寓有兴寄的意象,与天寒日暮的山中环境相融合,便传神地画出佳人不胜清寒、孤寂无依的幽姿高致。
“动”,每每。
“掬”,把,两手捧取。
评解 以弃妇为题材的古典诗文不乏佳作。
如《诗经·卫风》中的《氓》,汉乐府里的《上山采蘼芜》等,而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写被废弃的陈皇后,其中“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娱”两句,正是杜甫《佳人》诗题的来源。
杜甫很少写专咏美人的诗歌,《佳人》却以其格调之高而成为咏美人的名篇。
山中清泉见其品质之清,侍婢卖珠见其生计之贫,牵萝补屋见其隐居之志,摘花不戴见其朴素无华,采柏盈掬见其情操贞洁,日暮倚竹见其清高寂寞。
诗人以纯客观叙述方法,兼采夹叙夹议和形象比喻等手法,描述了一个在战乱时期被遗弃的上层社会妇女所遭的不幸,并在逆境中揭示她的高尚情操,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全诗分三段,每段八句。
第一段写佳人家庭的不幸遭遇。
第二段,佳人倾诉见弃于夫的大不幸。
第三段,赞美佳人虽遭不幸,尚能洁身自持的高尚情操。
这首五言古体诗,从开篇一路下来,都是“说”,到了结尾两句,才以一幅画忽然结束。
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
他没有拿一个结局去迁就读者的胃口,而是用一个悬念故意吊着读者的胃口。
读过这首诗的人,一闭上眼睛,就会在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一位绝世美貌却格外不幸的佳人,在秋风中,在黄昏里,衣裳单薄,孤伶伶地站在那里,背靠着一丛竹,眼里流露着哀愁。
以岸结尾的诗句。
杂诗 曹植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南国有佳人, 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 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 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 荣耀难久恃 七哀诗 王粲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望渭水 庾信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树似新亭岸,沙如龙尾湾。
犹言吟溟浦,应有落帆归。
钓鱼湾 储光羲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江南曲 丁仙芝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长干斜路北,近浦是儿家。
有意来相访,明朝出浣纱。
发向横塘口,船开值急流。
知郎旧时意,且请拢船头。
昨暝逗南陵,风声波浪阻。
入浦不逢人,归家谁信汝。
未晓已成妆,乘潮去茫茫。
因从京口渡,使报邵陵王。
始下芙蓉楼,言发琅邪岸。
急为打船开,恶许傍人见。
旅夜书怀 杜甫 详细内容 到百度里查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词名:无题二首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七律 类型: -------------------------------------------------------------------------------- 无题二首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岸&RR=&page=11
北方有佳人的古诗解析
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赏析 在武帝宠爱的众多后妃中,最生死难忘的,要数妙丽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则是靠了她哥哥李延年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初,(李)夫人兄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武帝爱之。
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动。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上叹息曰:“善
世岂有此人乎
”平阳主因言延年有女弟。
上乃召见之,实妙丽善舞,由是得幸。
(《汉书·外戚传》) 一阕短短的歌,居然能使雄才大略的武帝闻之而动心,立时生出一见伊人的向往之情。
这在我国古代歌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之例。
它何心具有如此动人的魅力呢
初看起来,这首歌的起句平平,对“佳人”的夸赞开门见山,一无渲染铺垫。
但其意蕴,却非同凡俗。
地国秀丽,其佳人多杏目柳腰、清艳妩媚;北国苍莽,其仕女多雪肤冰姿、妆淡情深。
此歌以“北方”二字领起,开笔就给所歌佳人,带来了一种与南方异的晶莹素洁的风神。
北方的佳人何止千万,而此歌所瞩意的,则是万千佳人中“绝世独立”的一人而已,“绝世”夸其姿容出落之美,简直是并世无双;“独立”状其幽处娴雅之性,更见得超俗而出众。
不仅如此,“绝世而独立”还隐隐透露出,这位佳人不屑与众女灵伍,无人知已而独立栏杆的的淡淡哀愁-那就不仅是超世脱俗,而且更楚楚可怜了。
这就是平中孕奇,只开篇两句,恐怕就令武帝企足引领,生出对佳人的心向神往之情了。
北方佳人既如此脱俗可爱,当其顾盼之间,又该有怎样美好的风姿呢
要表现这一点,就不太容易了。
何况在李延年之前,许多诗、赋中就已有过精妙的描摹。
《卫凤·硕人》表现后宫丽人,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之句,曾被清人姚际恒叹为“千古颂美人者无了其右,是为绝唱”(《诗经通论》)。
风流儒雅的宋玉吟咏东邻女子,亦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之赋,更见其绰约之姿、流盼之美(《登徒子好色赋》)。
在这种情况下,李延年欲赞北方佳人,倘若没有非常之辞,恐怕就只能罢舞辍歌了。
然而,这位富于才情的音乐家,却出人意外地唱出了“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奇句-她只要对守卫城垣的士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士卒弃械、墙垣失守;倘若再对驾临天下的人君“秋波那么一转”,亡国灭宗的灾祸,可就要降临其身了
表现佳人的顾盼之美,竟然发为令人生畏的“倾城”、“倾国”之语,真是匪夷所思
但如果不是这样夸张,又何以显出这位佳人惊世骇俗的美好风姿
而正因为这风姿美得令人生畏,才更让人心驰神往、倍加牵怀。
如果美好的事物都那么可近而易得,恐怕就没有这样摄人心魄的吸引力了。
这就是“不可畏也
伊可怀也”(《■风·东山》)的人生哲理。
此歌的结尾也耐人咀嚼。
上文对佳人的美好作了极度的夸张,结尾则突然一转,化为深切的惋惜之语:“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美好的佳人,常常给人君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见得还少吗
这似乎是要告诫人君,记取倾城、倾国的古鉴,不可为“佳人”所误。
但接着一句则又紧摄一层
纵然是倾城、倾国,也别失去获得佳人的良机-美好的佳人,毕竟是世所难逢、不可再得的呵
这二句故作取舍两难之语,实有“欲擒故纵”之妙:愈是强调佳人之不可近,便愈见其美;而愈是惋惜佳人之难得,就愈能促人赶快去获取。
作者的用意,正是要以深切的惋惜之辞,牵动武帝那难获绝世佳人的失落之感,从而迅速作出抉择。
这样收束,可谓一唱三叹、余音袅袅,令人闻之而怅然不已。
难怪琥帝听完此歌,不禁发出“世岂有此人乎”的喟然叹息了-李夫人在这样的时刻被荐举、召见,正适合于李延年这首非同凡响之歌所造成的情感氛围。
由此可见,这首歌表现佳人之美,不像《卫风·硕人》那样,以形象的比喻、生动的肖像描绘见长,而以惊人的夸张和反衬,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在表现方法上,倒是更接近于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
如果两者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此歌在动用夸张、反衬时,又紧紧抓住了人们常有的那种“畏”而可“怀”、“难”而愈“求”的微妙心理,终于产生出不同寻常的效果,打动了一代雄主的心弦。
这就是它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这首歌还有一点注意得,就是采用了大体整齐的五言体式(第五句“宁不知”三字实际上可以删除)。
这种体式,当时还只在民间的“俚歌俗曲”中流行。
李延年将其引入上层宫廷,配以美妙动人的“新声变曲”。
这对于汉代文人五言诗的萌芽和生长,无疑起了某种催化作用。
暖字结尾的爱情诗句,唯美一点,急急急,跪求帮助,收到请回复,谢谢
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
——《初日》唐*王昌龄
古诗《佳人》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写一个乱 世佳人被丈夫遗弃,幽居空谷,艰难度日的不幸遭遇。
她出身良家,然而生不逢 时,在安史战 乱中,原来官居高位的兄弟惨遭杀 戮,丈夫见她娘家败落,就遗弃了她,于是她在社会上流落无依。
然而,她没有被不幸压倒没有向命运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谷,与草木为邻,立志守节,宛若山泉。
此诗讴歌的就是这种贫贱不移,贞节自守的精神。
全诗文笔委婉,缠绵悱恻,绘声如泣如诉,绘影楚楚动人。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二句深寓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