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唐伯虎警世诗句翻译

唐伯虎警世诗句翻译

时间:2019-08-12 18:44

唐伯虎的《言怀》《警世》《花下酌酒歌》《阊门即事》的译文急求

走近唐寅,一缕馨香扑面;走近李煜,一丝悲情入怀;走近唐寅,一代奇才惊目;走近唐寅,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作为一代历史奇才,唐寅的诗有太多的美,太多的渲泄,太多的怅恨,太多的辛酸……从名动一时到阶下囚,再到出狱后的抑郁不得志使唐寅的一生都充满了悲剧色彩。

  最初被唐寅所吸引,是源于他那首《言怀》“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道出了唐寅怀才不遇的感慨。

细细品味,一丝哀愁在我的心头蔓延开来。

于是,我开始大量阅读唐寅的诗。

《桃花庵歌》中'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言志》中“闲来写就丹青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每一句都叩击着我的心灵,是一种美,一种悲情;别样哀愁。

然而当我一步步走近唐寅的时候,我越发感到一代风流才子背后的辛酸,也越发为唐寅的不幸鸣不平。

  历史不会重现。

走近唐寅,我看到的是一个放浪文人的才华;走近唐寅,我看到的是一个风流才子的无奈悲愤;走近李煜,我看到的是一代江南奇士的沧桑落幕。

     “昨朝花胜今朝好,今朝花落成秋草。

花前人是去年身,今年人比去年老。

……”。

就像《落花诗》中所吟唱的“衰老形骸无昔日,凋零草木有荣时。

和诗三十愁千万,肠断春风谁得知

”就让唐寅的才华,无奈,沧桑都随着历史的长河一直流下去,任人体味评说吧。

唐伯虎的一首诗

唐伯虎的原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日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晚年奉佛,号,吴县(今属江苏)人,出生在明中后期一个小商人家庭。

唐寅是我国古代典型的才子型文人,诗文书画兼擅,画与沈周、文徵明、仇英齐名,合为“明四家”,又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往来唱和,号称“。

”据本传记载,唐寅“性颖利”,博通经史,然“与里狂生张灵纵酒,不事诸生业” ,经祝允明规劝,乃闭户折节,并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29岁时举乡试第一,故人多称其为“唐解元”。

翌年,唐寅入京参加会试。

正当他踌躇满志,一心想中状元 “显亲扬名”时,却意外地牵连进科场舞弊案,羁囚诏狱一年,虽终不了了之,却也彻底断送了他的仕进之路,被谪往浙江为小吏。

唐寅耻不就任,归家后益放浪,终生以卖文墨为生,年五十四而卒。

桃花坞位于苏州城北,宋时曾是枢密章粢的别墅,后废为蔬圃,被唐寅看中,于正德二年(1507)建成于桃花庵别业,自号“桃花庵主”,那一年,他38岁。

唐寅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就隐居在这里,呼朋引类,诗酒度日。

是其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乃是自况、自谴兼以警世之作。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起首四行,有如一个长长的“推”的镜头,由远及近,将一个画里神仙陡然呈现在读者面前。

短短四行,重复用了六个“桃花”,循环复沓,前后钩连,浓墨重彩,迅速堆积出一个花的世界,使人一下子落入其所设定的情境之中。

不紧不慢的语调和语速,又加重了读者的亲切感和好奇心:这桃花仙人究竟过得是怎样的神仙生活

接下来的四行便展开一幅“醉卧花间”的美图:“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看这桃花仙人何等逍遥,何等快活,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醉酒赏花。

这里,花与酒,已不完全是诗人藉以谴怀的外物,简直是诗人生命的一部分,或者说也成了独立的生命个体,花、酒与人,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以上几句,可谓作者自况,意象生动、鲜明而有深义。

那个曾经幻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学子唐寅不见了,那个烟花柳巷醉生梦死的风流才子不见了,痛也痛过,乐也乐过,在经历了几年放浪生活之后,唐寅终于还是选择逃离闹市,为自己选定这一处世外桃源,和继娶沈氏,开始了相对平静的隐居生活。

虽仕进无门,毕竟身有所托,又值壮年,美景逸思,一咏成诗。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此一句承上启下,道出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与其为了荣华富贵奔波劳碌屈己下人,何如在花酒间快活逍遥:“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车尘马足”只是富贵者的趣味,而花和酒注定与贫者结缘。

如果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这两种人两种生活自然有着天壤之别,但换个角度去理解,那些富贵者须得时刻绷紧神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地过活,而所谓贫者,却能多几分闲情,多几分逸趣,反而活得更加自然、真实,更加轻松和快乐。

以上六行全用对比描写,感情在激烈的碰撞中展开,每一句中,因用韵的关系,前紧后舒,充分表现出诗人傲世不俗的个性,和居处生活的的超脱与释然。

然而此中真义并非人人悟得,君不见“别人笑我忒疯癫”

而“我”,却不以为然:“我笑他人看不穿。

”难道你们没有看到,昔日叱咤风云富贵至极的君王将相,如今又如何呢

不但身已没,势已落,连花和酒这些在他们生前不屑一顾的东西都无法奢望了,甚至连坟茔都不保。

如果他们在天有知,也只能无奈地看着农夫在自己葬身的土地上耕作了。

“不见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 一句收束,戛然而止,余味绵绵。

通观全诗,层次清晰,语言浅近,回旋委婉,近乎民谣式的自言自语,然而就是这样的自言自语,却蕴涵的无限的艺术张力,给人以绵延的审美享受和强烈的认同感,不愧是唐寅诗中之最上乘者。

这也正合了韩愈“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音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的著名论断。

这首诗中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意象是“花”和“酒”。

桃花,最早见诸文学作品,当于之篇,本意表达一种自由奔放的情感。

而至晋《桃花源记》一出,桃花便更多地被用来表达隐逸情怀了。

古代,桃还有驱鬼辟邪的意思,而“桃”与“逃” 谐音,因有避世之意。

在唐寅的诗中,“桃花”这一意象频频出现。

“酒”,在中国古代文化和古代士人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可以用来表达悲壮慷慨情怀,更与世事苍凉、傲岸不羁、独行特立结缘。

晋有刘伶、稽康,唐有“饮中八仙”,宋有东坡“把酒问青天”,而到了明代,又有了唐寅醉酒花下眠。

唐寅在世时声名已著,除在绘画史上拥有突出地位外,在诗词上亦有独创的成就。

其诗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语,意境警拔清新,在当时独树一帜,并以其独特超凡的个性和艺术气质,从一个侧面,给那个自由、开放近乎荒唐、混沌的时代做出典型、生动的诠释。

内容:唐寅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却年少失意,看破官场后唾弃仕途,最终采取了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相同的生活方式:消极避世。

这首诗就是体现这种思想的典型。

状若疯癫的高傲,看破红尘的轻狂,看似洒脱不羁,却又隐隐透出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意味,其深埋心底的怀才无处遇、抱负不可舒性情也可略见一斑。

技巧:始终的每一句几乎都是对偶句,整首诗对仗极为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感染力及情感冲击力极强;前三句还用了顶针手法,在诗歌开头清晰描写环境的同时,手法语境上颇耐人玩味,引人入胜的同时顺其自然的带出了后面的部分。

诗中也未用艳丽词藻,就像唐寅清高的为人。

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

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

疯颠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

关于这首诗的赏析还是与唐伯虎的个人背景相关。

在中国世俗社会中,唐伯虎这个名字称得上是家喻户晓。

唐伯虎的形象向以风流倜傥和潇洒不羁为其标准的民间定式,各种版本的唐伯虎故事所突出表现的也大抵不外他恃才傲物、游戏人间的才子本色,无论是明人冯梦龙的小说《唐解元一笑姻缘》,还是当代周星驰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其间一脉相传的无不是唐才子对传统道德的藐视和对世俗规范的颠覆,他的所作所为既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大相径庭,而他的风流韵事却又为一般大众所艳羡和津津乐道,其微妙之处的确耐人寻味。

比如这首广为人知的《桃花庵歌》,唐伯虎虽然在诗中以“桃花庵里桃花仙”自命,表现出一副安贫乐道的旷达胸怀和一种诗酒逍遥的人生境界,但他最终还是将时间看做了衡量人类一切希望和欲望的尺度,其结局也仍然不免要归结到虚无,归结到一个不可抗拒的人生宿命。

唐伯虎有一篇《伯虎自赞》如是写道:“我问你是谁

你原来是我,我本不认你,你却要认我。

我少不得你,你却少得我。

你我百年后,有你没了我。

”我们不妨把它看做是民间唐伯虎与现实唐伯虎之间的灵与肉的对话。

这首诗是唐伯虎此时的唐伯虎已经看透了仕途险恶,对科举再也不抱任何幻想之后创作的一首诗,因为科举制度深深挫伤了唐伯虎的自尊心,成了其内心无从摆脱的一个的大情结.有了这样的理解你就会他为什么这样写了! 回乡之后,唐伯虎对人间沧桑与世态炎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遂在苏州阊门内的桃花坞修建桃花庵别墅,退避其中,自称“桃花庵主”,过起了一种以卖文卖画为生的诗酒逍遥的个人生活。

表面看来,此时的唐伯虎已经看透了仕途险恶,对科举再也不抱任何幻想,但事实上,科举失利却无疑深深挫伤了唐伯虎的自尊心,成了其内心无从摆脱的一个的大情结。

否则,他也不会轻易为宁王朱宸濠的礼聘所动。

很显然,唐伯虎把宁王对自己的青眼看做了步入仕途的又一次机遇。

再加上宁王对他礼遇有加,既以百金为聘,又在南昌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套别墅,唐伯虎想要拒绝恐怕也难。

遗憾的是,命运又一次给唐伯虎开了一个绝大的玩笑。

宁王此举并非是真正看上了唐才子的才华,而只是为自己的谋反做一个礼贤下士的姿态。

唐伯虎当然也很快看出了宁王的谋反之志和他的别有用心,为求脱身,万般无奈之下只好装疯卖傻,既“佯狂使酒”,又“露其丑秽”。

宁王的手下前来馈赠衣食用具,唐伯虎竟然裸体盘膝而坐,且口出秽言,讥呵使者。

宁王哪里见到过这等才子

大失所望之下也只有放其还乡。

求唐寅的《警世诗》

唐伯虎诗选 警世但凡行事要知机 斟酌高低莫乱为乌江项羽今何在 赤壁周瑜业更谁赢了我时何足幸 且饶他去不为亏 世事与人争不尽 还他一忍是便宜贪利图名满世间 不如布衲道人闲笼鸡有食汤锅近 海鹤无粮天地宽富贵百年难保守 轮回六道易循环劝君早向生前悟 一失人身万劫难去岁残花今又开 追思年少忽成呆数茎白发催将去 万两黄金买不回有药驻颜真是妄 无绳系日转堪哀此情莫与儿郎说 直待儿郎自老来

唐伯虎的诗词

1、 明·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2、 明·唐寅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3、《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10》 明·唐寅一庭花月正春宵,花气芬芳月正饶;风动花枝探月影,天开月镜照花妖。

...4、《无题》 明·唐寅儒生作计太痴呆,业在毛锥与砚台。

问字昔人皆载酒,写诗亦望买鱼来。

...5、《无题》 明·唐寅领解皇都第一名,猖披归卧旧茅蘅。

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

...6、《无题》 明·唐寅残睡无多有滋味,中年到底没心情。

世人多被鸡催起,自不由身为利名。

...7、《无题》 明·唐寅人生在世数蜉蝣,转眼乌头换白头。

百岁光阴能有几,一张假钞没来由。

...8、《事茗图》 明·唐寅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9、《孟蜀宫妓图》 明·唐寅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徽。

花开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10、《无题》 明·唐寅铁肩担道义,生为人杰。

巨笔着文章,死亦鬼雄。

...11、《无题》 明·唐寅兴发总关情,自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12、《无题》 明·唐寅秋千荡舞腰肢嫩,窈窕娇娜与云平。

咯咯笑声郎仰面,竹林深处唤小名。

...13、《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春驴仙客到诗家,为赏临溪好杏花。

山佃驮柴出换酒,邻翁陪坐自捞虾。

...14、《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长夏山村诗兴幽,趁淡多在碧泉头。

松阴满地凝空翠,肯逐朱门褦襶流。

...15、《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芦苇萧萧野渚秋,满蓑风雨独归舟。

莫嫌此地风波恶,处处风波处处愁。

...16、《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一丛楼阁空江上,日有群鸥伴苦吟。

尽胜达官忧利害,五更霜里佩黄金。

...17、《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百尺松杉贴地青,布衣衲衲发星星。

空山寂寞人声绝,狼虎中间读道经。

...18、《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独木桥边倚树根,古藤阴里啸王孙。

白云红树知多少,鸡犬人家自一村。

...19、《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邓尉山边七宝滩,高低如画好溪山。

十年游赏经行遍,多少名题竹树间。

...20、《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绿阴清画白猿啼,三峡桥边路欲迷。

赖得泉声引归路,泉声鸣咽路高低。

...21、《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酒旗瘦马行人路,灯火荒鸡细雨中。

奔走十年才歇脚,偶看画景忽消魂。

...22、《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杨柳阴浓夏日迟,村边高馆漫平池。

邻翁挈盒乘清早,来决输赢昨日棋。

...23、《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红树青山飞白云,骖驔鞍马踏斜曛。

眼前景好诗难胜,炼不成词恼刹人。

...24、《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雪深山路滑于苔,自跨青驴得得来。

为是仙翁诗帖报,鹿场僧寺鲜莓开。

...25、《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端阳竟渡楚江湄,纨裤分曹唱健词。

画楫万枝飞鹢道,朱帘十二映娥眉。

...26、《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磬口山茶绿萼梅,深红浅白一时开。

分明蛮锦围屏里,露出佳人粉面来。

...27、《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草屋柴门无点尘,门前溪水绿粼粼。

中间有甚堪图画,满坞桃花一醉人。

...28、《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黄叶玲珑映落晖,木绵新补旧征衣。

乡关阴少悠悠思,立马边山看雁飞。

...29、《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班荆相对语劳劳,麻已沤成茧未缫。

又是一番春计了,瓦盆儿女共村醪。

...30、《无题》 明·唐寅若干生命若干春,有所丰收有所贫。

曾见趋炎堪炙手,宁抛伫艳敢成仁。

...31、《无题》 明·唐寅无风眼界白云悠,红雨心波漾尽头。

纷簌簌然丛脞弃,脏兮兮地秽淫流。

...32、《无题》 明·唐寅蔫红销骨乍攒堆,灌顶醍醐志未颓。

瘗葬偕愁无赖锦,倾斟饮辱有情杯。

...33、《无题》 明·唐寅培风鸟瞰只神游,闹罢琼枝又恁愁。

莫负心期飘泊路,岂知身锁静安楼。

...34、《无题》 明·唐寅便纵拼争反下游,随波逐浪讵惭愁。

庸夫碌碌惟虚灭,烈士昂昂岂罢休。

...35、《无题》 明·唐寅小院疏枝衬日西,阶前俯首莫沉迷。

碎红风里坚心守,衔绿檐头远景啼。

...36、《无题》 明·唐寅古春去也怅须臾,问尔能思几日无。

何必伤心催发白,会当动手补颜朱。

...37、《无题》 明·唐寅绿肥红瘦忆当时,年少朦胧慕燕儿。

金缕歌中无所悔,青蚨尾后有些私。

...38、《无题》 明·唐寅此身陷入酽寒中,血脉归心迓谷风。

雪妒冰猜情愈白,云酸日涩笑犹红。

...39、《无题》 明·唐寅秋声肃杀本天真,即事关心总动神。

簌簌肥辞删老调,萧萧瘦语寄恒春。

...40、《无题》 明·唐寅红粉啼妆对镜台,春心一片转悠哉。

若为坐看花枝尽,便是伤多酒莫推。

...41、《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9》 明·唐寅花开烂漫月光华,月思花情共一家;月为照花来院落,花因随月上窗纱。

...42、 明·唐寅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43、《一世歌》 明·唐寅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

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44、 明·唐寅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45、《短歌行》 明·唐寅樽酒前陈,欲举不能。

感念畴昔,气结心冤。

日月悠悠,我生告遒。

民言...46、《山水图》 明·唐寅青云台殿泉声隔,黄叶关河雁影来。

别有诗人好怀抱,西风双宾一登台。

...47、《落花图咏》 明·唐寅久阳芳草笛悠悠,春尽惊看又转头。

淅沥风光摇草树,骖驔时节逐川流。

...48、《落花图咏》 明·唐寅忍把残红扫作堆,粉粉雨里毁垣颓。

蛤蜊上市惊新味,鹈鴃催人在洗杯。

...49、《落花图咏》 明·唐寅能赋相如已倦游,伤春杜甫不禁愁。

头扶残醉方中酒,面对飞花怕倚楼。

...50、《落花图咏》 明·唐寅芝鞋布蚁罢春游,粉蝶黄蜂各自愁。

池面风回公簇聚,陌场人散鞠场休。

...51、《落花图咏》 明·唐寅溪水东流日转西,杏花零落草萋迷。

山翁既醒已然醉,野鸟如歌复似啼。

...52、《落花图咏》 明·唐寅春归不得驻须臾,恙落宁知剩有无。

新草漫生天际绿,衰颜又改镜中朱。

...53、《落花图咏》 明·唐寅蛰燕还巢未定时,村翁散社醉扶儿。

粉粉花事成无赖,默默春心怨欲私。

...54、《落花图咏》 明·唐寅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

鬓边旧白增新白,树底深红换浅红。

...55、《落花图咏》 明·唐寅崔徽自写镜中真,洛水谁传赋里神。

节序推移比弹指,铅华狼籍又辞春。

...56、《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明·唐寅红满苔阶绿满枝。

杜宇声声,杜宇声悲。

交欢未久又分离。

彩凤孤飞,彩...57、《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闺怨诗 明·唐寅雨打梨花深闭门。

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月...58、《春山伴侣图》 明·唐寅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

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

...59、《菊花图》 明·唐寅九日风高斗笠斜,篱头对酌酒频赊。

御袍采采扬妃醉,半夜扶归挹露华。

...60、《菊花图》 明·唐寅佳色含霜向日开,余香冉冉覆莓苔。

独怜节操非凡种,曾向陶君径里来。

...61、《菊花图》 明·唐寅飒飒金飙拂素英,倚栏璚朵入杯明。

秋光满眼无殊品,笑傲东篱羡尔荣。

...62、《山水图》 明·唐寅晚云明漏日,春水绿浮山。

半醉驴行缓,洞庭黄叶间。

...63、《山水图》 明·唐寅淡雾滃山腰,清风集树梢。

听泉人习静,伫立面平桥。

...64、《山水图》 明·唐寅落日山逾碧,孤亭景自幽。

苍江寒更急,客发自中流。

...65、《菊花图》 明·唐寅野菊日烂漫,秋风随分开。

寒香与晚色,消受掌中杯。

...66、《山水图》 明·唐寅空山绝人迹,阒寂如隔世。

泉头自趺坐,鹃声出枫树。

...67、《山水图》 明·唐寅秋月攀仙桂,春风看杏花。

一朝欣得意,联步上京华。

...68、《山水图》 明·唐寅潦净泉声涩,秋高木影疏。

天涯来旅雁,江上有鲈鱼。

...69、《山水图》 明·唐寅虚阁静潭潭,千山紫翠攒。

幽人无世事,终曰倚栏杆。

...70、《山水图》 明·唐寅寒溜浸幽壑,危亭点翠微。

忽惊双鹤泪,有客款荆扉。

...71、《山水图》 明·唐寅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

携筇出矶上,何以地行仙。

...72、《山水图》 明·唐寅山回水抱独往,路深树密迷家。

有客隔林借问,惊禽蹴落藤花。

...73、《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山亭寥落接人稀,泥补柴门叶补衣。

不起竹床头似雪,已无心去问襌机。

...74、《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系水接天三万顷,晚山连树一千重。

呼它小艇过湖去,卧看斜阳江上峰。

...75、《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桃李春风好放怀,斗鸡走狗夕阳街。

看花拼逐纷纷蝶,消得青丝几两鞋。

...76、《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松萝深径积莓苔,何事荆扉夜半开。

犬吠嘹嘹惊夜梦,月明千里故人来。

...77、《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桃花浪暖锦层层,勤尔渔郎莫下罨。

恐有鲤鱼鳞甲变,龙门三月要蜚腾。

...78、《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雪压江村阵作寒,园林俱是玉花攒。

急须沽酒浇清冻,亦有疏梅唤客看。

...79、《题画廿四首》 明·唐寅柴门深掩雪洋洋,榾柮能清此夜长。

最是诗人安稳处,一编文字一炉香。

...80、《短歌行》 明·唐寅尊酒前陈,欲举不能。

感念畴昔,气结心冤。

日月悠悠,我生告遒。

民言...81、《妒花》 明·唐寅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

...82、《言志》 明·唐寅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83、《警世》 明·唐寅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84、《警世》 明·唐寅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褔悠悠。

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85、《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 明·唐寅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

...86、《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二》 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87、《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三》 明·唐寅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

...88、《流水诗》 明·唐寅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

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89、《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1》 明·唐寅花正开时月正明,花如罗绮月如银。

溶溶月里花千朵,灿灿花前月一轮。

...90、《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2》 明·唐寅月转东墙花影重,花迎月魄若为容。

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

...91、《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11》 明·唐寅春花秋月两相宜,月竞光华花竞姿;花发月中香满树,月笼花外影交枝。

...92、 明·唐寅坐对黄花举一殇,醒时还忆醉时狂。

丹砂岂是千年药,白日难消两鬓霜。

...93、《庐山》 明·唐寅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浓复浓。

烧丹未住屏风迭,骑驴来看香炉峰。

...94、《西洲话旧图》 明·唐寅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95、《虚阁晚凉图》 明·唐寅虚阁临溪足晚凉,槛前千斛藕花香。

蔗浆满贮金瓯冷,复有新蒸薄茸霜。

...96、《高山奇树图》 明·唐寅高山奇树似城南,兀坐联诗兴不厌。

一自韩孟归去后,谁人敢把兔毫拈。

...97、《看泉听风图》 明·唐寅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

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

...98、《梅花图》 明·唐寅白贲谁为偶,黄中自保真。

相看经发改,独领四时春。

...99、《美人图》 明·唐寅春色关心万种情,酒杯聊寞可怜生。

折花比对佳人面,把臂相同觉命轻。

...100、《美人图》明·唐寅舞罢霓裳日色低,满身春倦眼迷离。

锦丝步帐繁花里,闲弄珊瑚血色枝。

...101、《流水诗》 明·唐寅浅浅水,断又续。

在山清,出山浊。

曲曲折折难回头,呜呜咽咽日夜哭。

...102、《美人图》 明·唐寅鸾钗压鬓髻偏新,雾湿云低别种情。

最是含羞无那意,故将结发试穿针。

...103、《花降图》 明·唐寅风暖香消翠帐柔,相逢偏喜得春稠。

怜卿自是多情者,犹有多情在后头。

...104、《花降图》 明·唐寅窗满蕉荫小洞天,香风时度竹栏边。

东君管领春无价,笑倩金蓬上玉肩。

...105、《花降图》 明·唐寅满树天香书掩门,无端春意褪红焜。

恩情只在牙床上,闲刹香闺两绣墩。

...106、《花降图》 明·唐寅蜀锦缠头气若丝,风流不减瘦腰肢。

多情犹恐春云坠,捱枕扶头倩小姬。

...107、《花降图》 明·唐寅逐逐黄蜂粉蝶忙,雕栏曲处见花王。

春心自是应难制,做出风流滋味长。

...108、《花降图》 明·唐寅夜雨巫山不尽欢,两头颠倒玉龙蟠。

寻常乐事难申爱,添出余情又一般。

...109、《花降图》 明·唐寅江南春色莺花老,又汲新泉浸芰荷。

春色后先君莫讶,后头花更得春多。

...110、《花降图》 明·唐寅春色撩人不自由,野花满地不忘忧。

多情为惜郎君力,暂借风流占上头。

...111、《美人图》 明·唐寅只为怜春色,新红折一枚。

余香盈翠袖,偏惹蝶蜂随。

梦断碧纱橱,窗外...112、《题画九首》 明·唐寅松间草阁依岩开,阁下幽花绕露台。

谁叩荆扉惊鹤梦,月明千里故人来。

...113、《题画九首》 明·唐寅三板桫船叶不如,随风漂泊在清渠。

游仙抛却丝纶坐,只有消闲不为鱼。

...114、《题画九首》 明·唐寅晃漾金银帆殿开,萧森杉柳隔纷埃。

只容逋客骑驴到,不许朝官引骑来。

...115、《题画九首》 明·唐寅秋老芙蓉一夜霜,月光潋滟荡湖光。

渔翁稳作船头睡,梦入鲛宫自渺茫。

...116、《题画九首》 明·唐寅东林寺前三峡桥,山泉汹涌水波涛。

当年到此曾携手,寒色今犹满布袍。

...117、《题画九首》 明·唐寅骑犊归来浇葑田,角端轻挂汉编年。

无人解得悠悠意,行过松阴懒着鞭。

...118、《题画九首》 明·唐寅雪满梁园谁解赋,当时只数谪仙才。

山翁要省千年事,吩咐家丁买酒杯。

...119、《题画九首》 明·唐寅烟水云山天地宽,尽容樵斧与渔竿。

麒麟阁上丹青笔,要画须看得见难。

...120、《题画九首》 明·唐寅万木号风疑虎吼,乱泉惊雨挟龙飞。

世疑龙虎茌驯扰,却许山人擅指挥。

...

唐伯虎的所有的诗

一、唐伯虎的诗:  【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

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

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

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

莫损心头一寸天。

  【警世】  世事如舟挂短篷。

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

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

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

半作痴呆半作聋。

  【警世】  万事由天莫苦求。

子孙绵远褔悠悠。

饮三杯酒休胡乱。

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

各自回头看后头。

  【花下酌酒歌】  九十春光一掷梭。

花前酌酒唱高歌。

枝上花开能几日。

世上人生能几何。

  好花难种不长开。

少年易过不重来。

人生不向花前醉。

花笑人生也是呆。

  【阊门即事】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咏鸡诗,题金鸡报晓图】  其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声啼散满天星;铜壶玉漏金门下,多少王侯勒马听。

  其二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其三  血染冠头锦做翎,昂昂气象羽毛新;大明门外朝天客,立马先听第一声。

  【题画师周东村之郊秋图】  鲤鱼风急系轻舟,两岸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阳归雁尽,白萍红蓼野塘秋。

  【伯虎扮乞儿,作诗骗酒】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

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

  【伤内】  凄凄白露零,百卉谢芬芳;槿花易衰歇,桂枝就销亡;迷途无往驾,款款何从将;  晓月丽尘梁,白日照春阳;扰景念畴昔,肝裂魂飘扬。

  【夜读】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夜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七律诗赠恩师梁储以表夺魁之志】  壮心未肯逐樵渔,秦运咸思备扫除;剑贵百金方折阅,玉遭三黜忽沽诸。

  红绫敢望明年饼,黄绢深惭此日书;三策举扬非古赋,上天何以得吹嘘

  【题沈石田壑舟图】  洞庭有奇士,楼室栖云霞;窗榻类画舫,山水清且嘉。

  【流水诗】  浅浅水,长悠悠,来无尽,去无休。

曲曲折折向东流,山山岭岭难阻留。

  问伊奔腾何时歇,不到大海不回头。

  【张梦晋改流水诗】  浅浅水,断又续,在山清,出山浊。

曲曲折折难回头,呜呜咽咽日夜哭。

  问伊伤心何其多,悔恨当初出幽谷。

  【题伍子胥庙壁】  白马曾骑踏海潮,由来吴地说前朝;眼前多少不平事,愿与将军借宝刀。

  【哭妓徐素】  清波双佩寂无踪,情爱悠悠怨恨重。

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月明花向灯前落,春尽人从梦裏逢。

再托生来侬未老,好教相见梦姿容。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  天姿袅娜十分娇,可惜风流半节腰;却恨画工无见识,动人情处不曾描。

  【题菊花图】  黄花无主为谁容,冷落疏篱曲径中;仅把金钱买脂粉,一生颜色付西风。

  【七律诗咏齐云山 】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

霜林著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

  面蘖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

塞翁得失浑无累。

胸次悠然觉静虚。

  【题齐云山石室壁】  齐云山与壁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

隔继往来南北雁,只容日月过东西。

  【题秋风纨扇图】  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情

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文徵明【怀子畏】  曲栏风露夜醒然,彩月西流万树烟。

人语渐微孤笛起,玉郎何处拥婵娟

  【游镇江登金山、焦山】  人间道路江南北,地上风波世古今;春日客途悲白发,给园兵燹废黄金。

  【唐伯虎与祝枝山联句咏奇石】  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於今定几年。

苔藓作毛因雨长,藤萝穿鼻任风牵。

  从来不食溪边草,自古难耕陇上田。

恨杀牧童鞭不起,笛声斜挂夕阳烟。

  【扬州道上思念沈九娘】  相思两地望迢迢,清泪临门落布袍。

杨柳晓烟情绪乱,梨花暮雨梦魂销。

  云笼楚馆虚金屋,凤入巫山奏玉箫。

明日河桥重回首,月明千里故人遥。

  【吾趋唐寅自述不惑之齿於桃花庵,画并书】  鱼羹稻衲好终身,弹指流年到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僧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冻春;自恨不才还自庆,半生无事太平人。

  后改  田衣稻衲拟终身,弹指流年了四旬;善亦懒为何况恶,富非所望不忧贫。

  僧房一局金藤著,野店三杯石冻春;如此福缘消不尽,半生落魄太平人。

  【题拈花微笑图】  昨夜海棠初著雨,数朵轻盈娇欲语。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

  【桃花庵歌】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赠日本友人彦九郎】  彦九郎还日本,作诗饯之,座间走笔,甚不工也。

  萍踪两度到中华,归国凭将涉历夸。

剑佩丁年朝帝扆,星晨午夜拂仙槎。

  骊歌送别三年客,鲸海遄征万里家。

此行倘有重来便,须折琅玕一朵花。

  正德七年壬申仲夏望日姑苏唐寅书  【题落霞孤骛图】  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骛渺无踪。

千年想见王南海,曾借龙王一阵风。

  【诗赠宁王】  信口吟成四韵诗,自家计较说和谁

白头也好簪花朵,明月难将照酒厄。

  得一日闲无量福,作千年调笑人痴;是非满日纷纷事,问我如何总不知

  【醉诗】  碧桃花树下,大脚墨婆浪,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

  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

何时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贫士吟】  十朝风雨若昏迷,八口妻孥并告饥。

信是老天真戏我,无人来买扇头诗。

  青山白发老痴顽,笔砚生涯苦食艰。

湖上水田人不要,谁来买我画中山。

  荒村风雨杂鸡鸣,轑釜朝厨愧老妻。

谋写一枝新竹卖,市中笋价贱如泥。

  书画诗文总不工,偶然生计寓其中。

肯嫌斗栗囊钱少,也济先生一日穷。

  白板门扉红槿篱,比邻鹅鸭对妻儿。

天然兴趣难摹写,三日无烟不觉饥。

  【爱菜词】  菜之味兮不可轻,人无此味将何行

士知此位事业成,农知此味食廪盈,  技知此味艺业精,商知此味货利增。

但愿人人知此味,此味安能别苍生

  我爱菜,人爱肉,肉多不入贤人腹。

厨中有碗黄齑粥,三生自有清闲福。

  【题陶谷赠词图】  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

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

  【五十言怀诗】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信腰间没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疑道是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寸天。

  【讽炼金方士】  破衣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

  君何不自烧些用,担水河头卖与人。

  【落花诗】  桃花净尽杏花空,开落年年约略同;自是节临三月暮,何须人恨五更风

  扑檐直破帘衣碧,上砌如欺地锦红;拾向砑罗方帕裏,鸳鸯一对正当中。

  【题倦绣图】  夜合花开香满庭,玉人停绣自含情,百花绣尽皆鲜巧,惟有鸳鸯绣不成。

  《绮疏遗恨》之尺  佛说空虚也可量,虚空比恨恨还长;银花宝钿金星尺,认得纤纤十指香。

  《绮疏遗恨》之刀  凤头交股雪花镔,剪断吴淞江水浑;只有相思泪难剪,旧痕才断接新痕。

  《绮疏遗恨》之针  乞巧楼前乞巧时,金针玉指弄春丝;牛郎织女年年会,可惜容颜永别离。

  《绮疏遗恨》之绣床  月沈花谢事堪伤,春树红颜梦短长;只有绣床针线在,残绒留得口脂香。

  《绮疏遗恨》之灯擎  三尺银擎隔帐燃,欢愉未了散姻缘;愿教化作光明藏,照彻黄泉不晓天。

  【临终诗】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祝枝山【挽诗】  少日同怀天下奇,中年出世也曾期;朱丝竹绝桐薪韵,黄土生埋玉树枝。

  生老病余吾尚在,去来今际子先知;当时欲印槌机事,可解中宵入梦想。

  二、作者简介: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后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三十岁时进京会试,涉会试泄题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

后游历名山大川,以卖文鬻画闻名天下。

早年随沈周、周臣学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

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

诗文上,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