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写人品格高尚的诗句

写人品格高尚的诗句

时间:2013-12-19 15:29

赞颂人的高尚品格的诗句

古诗:竹石竹 石(清 燮yo dng qng shān bù fàng sōng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

作者背景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

江苏兴化人。

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

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

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

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

干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

干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

干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

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

当年入秋又歉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

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

干隆十三年1748年,干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干隆东封书画史》。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

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

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

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注词释义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古诗今译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名句赏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佳。

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她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

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

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林逋《山园小梅》赏析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林逋(九六七—一O二八)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死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世称他为林和靖。

他的一生从未做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

他特别喜爱梅花,几十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

写出这样美的梅花诗,是有他的生活基础的。

《山园小梅》是一首咏物诗。

在中国诗史上,有许多诗是通过对物的吟咏,抒发诗人的感情的,通称为咏物诗。

它与情古诗一样,数量很多,成为古典诗歌中的一个大类。

咏梅,又是咏物诗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一个部分。

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都咏过梅花。

这么大量的咏梅作品中,最为历代读者称道赞赏的,林逋的这首《山园小梅》就是 其中之一。

诗的开头,先写梅花的品质不同凡花。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百花飘零凋谢,独有梅花却茂盛妍丽地开放。

小园中只有她占尽美好的风光。

歌颂梅花的傲雪耐寒,寄托诗人在逆境中坚贞不移的品格,这在古典诗词中虽然不算是创见,但是把梅花写得这样美,却是罕有的。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诗,历来被读者誉为咏梅的绝唱。

梅花的美,不同于牡丹的富丽,更不同于桃花的夭艳,而是一种淡雅和娴静的美。

在这一联诗中,正完美地表现出梅花的这种淡雅和娴静。

怎么能取得这样的艺术效果呢

作者不是简单直接地介绍,而是写她的姿态,写她的香气。

上句,疏疏落落的梅枝,纵横交错,映在清浅明澈的池塘中。

写的是姿态,但又不是直接写姿态,而是着重写水中的梅影。

所以,读者更加感到她的摇曳多姿。

下句,黄昏的淡月下,飘散着缕缕幽香。

这是写梅花的香气。

我们中国传统的欣赏趣味,讲究雅和韵,不要求强烈的刺激。

那种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韵味、情趣就不免略逊一筹。

这里所写的香气,正是那种淡淡的幽香。

所以很雅致,很有韵趣。

而姿态、气味之所以给人这样的美感,是因为作者把这些放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来写。

疏落的梅枝,是倒映在水中,读者感受到的是摇曳的梅影,着笔处是水,而且是清浅明澈的水;缕缕幽香,是在月下游动飘散,这里,月也是黄昏的初月,是在淡淡的月下。

这样写,环境气氛,与梅花的姿态幽香显得十分和谐协调,恰到好处。

可见,历代读者如此欣赏这一联诗是很有道理的。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是说霜禽、粉蝶对梅花的态度,从侧面加强前面一联描绘出来的梅花的美。

霜禽,既指寒霜中的飞禽,也指禽的毛羽洁白如霜。

霜禽想要在梅枝上停息,必须先偷眼看看。

这里写出了霜禽对梅花不敢随随便便,而是既爱且敬。

粉蝶如果知道有梅花,也一定是对她无限深情。

这样,梅花的美又从其他动物如何对待她的态度中表现出来了。

在写法上,上句,霜禽欲下当是实写;下句,梅花开放时并没有粉蝶,所以用“如”“合”这样假设猜度的语言,是虚写。

用词是十分讲究的。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与金尊”,这是说,可以亲近梅花的,幸喜还有低吟诗句那样的清雅;而不须要酒宴歌舞这样的豪华。

作者在这里赋予梅花以人的品格。

这个“人”,不是那种空虚庸下追求物质享受的俗人,而是品格高尚的风雅之士。

这样,诗中的梅花形象,就带有作者本人的浓厚的感情色彩。

诗人与梅花就不是客观的描写与被描写的关系,而是达到了精神上的无间契合。

这首诗的影响很深远。

后来词牌中的《梅花塘》以及《暗香》、《疏影》等,都从林和靖的这首诗中得到启发。

有哪些关于古诗的选择题,要答案

1、《七步诗》者是( C )。

A操 B.曹丕 C.曹植 2、“但使龙城飞将不教胡马度 (A )。

”出昌龄的《出塞》A.阴山 B.边关 C.燕山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A )的诗句。

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 4、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C )。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A )的诗句。

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A )。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绝句》 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 A )的《别董大》。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8、《塞下曲》的作者是( B )。

A、刘禹锡 B、卢纶 C、柳宗元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出自王维的( A )。

A、《送元二使安西》 B、《芙蓉楼送辛渐》 C、《鹿柴》10、“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是( C )写的。

A.王维 B.杜甫 C.杜牧11、唐朝李峤的《风》中“解落三秋叶”的下一句是( C )。

A、能开四月花 B、能开三月花 C、能开二月花12、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的下一句是( B )。

A、时鸣青涧中 B、时鸣春涧中 C、夜静春山空13、杜牧《山行》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的下一句( A )。

A、白云生处有人家 B、白云升处有人家 C、白云深处有人家14、“大漠少如雪,燕山月似钩。

”出自( A )的《马诗》。

A、李贺 B、李牧 C、王维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自( A )的《小池》。

A、杨万里 B、苏轼 C、贺知章1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 C )的《从军行》。

全诗格调悲壮,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气慨。

A、岑参 B、卢纶 C、王昌龄1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赞的是( A )。

A.梅花 B.菊花 C.莲花18“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是( B )的诗句。

A.王勃 B.叶绍翁 C.高适19、“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出自一首构思巧妙的咏( A )诗。

A、风 B、雨 C、雪20、“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出自王维的( A )。

A、《鹿柴》 B、《山中》 C、《鸟鸣涧》2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 出自( C )的《早发白帝城》。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22、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一句中有几个表示颜色的字。

( C )A、2个 B、3个 C、4个2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是唐朝诗人( C )的佳句。

A、李白 B、刘禹锡 C、柳宗元24、“故人西辞黄鹤楼”中的“故人”指的是( C ) A.李白 B. 杜甫 C.孟浩然25、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有一名句:“儿童相见不( B ),笑问客从何处来。

”A、相知 B、相识 C、相认2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出自孟郊《游子吟》,这是一首赞美(B )的诗。

A、父爱 B、母爱 C、师爱27、“春种一粒粟,秋收(C )颗子。

”出自李绅的《悯农》。

A、百 B、千 C、万28、李商隐《登乐游原》中“夕阳无限好”的下一句是(B )。

A、只是到黄昏 B、只是近黄昏 C、只是在黄昏29、“遍身罗绮者,不是养(B )人。

”是张俞的诗句。

A、蝶 B、蚕 C、蜂30、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明月何时照我还”的上一句是(B )A、春风吹绿江南岸 B、春风又绿江南岸 C、春风再绿江南岸31、“江上往来人,但爱(C )鱼美。

”出自范仲淹《江上渔者》。

A、鲑 B、鳜 C、鲈3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是的诗句。

诗人借写(C )的声音能传得很远来说明一个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他的名声也自然会流传四方。

A、鹰 B、黄鹂 C、蝉33、李白《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下一句是(C )。

A、孤帆一片天边来 B、孤帆一片江边来 C、孤帆一片日边来3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出自(A )的《绝句》A、杜甫 B、王维 C、王之涣3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的“佳节”是指( B )。

A、中秋节 B、重阳节 C、春节3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 B )在玉壶。

”是王昌龄的佳句。

A、丹心 B、冰心 C、真心37、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的“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上一句是( B )。

A、竹外桃花两三枝 B、竹外桃花三两枝 C、竹外桃花三五枝” 3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A )

”出自王翰的《凉洲词》。

A、回 B、活 C、生39、北朝民歌《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的下一句是(A )。

A、风吹草低见牛羊 B、风吹草地见牛羊 C、风吹草低现牛羊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