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古诗哪两句是描写春天的诗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咏柳中的一句诗说明了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最主要是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春天的柳树这首诗中哪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咏柳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叶谁,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题解】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赏析】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咏柳是描写春天的诗句吗
咏柳 \\\/ 柳枝词朝代:唐代作者:贺知章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是春天
咏柳中描写春天得两句是什么
1、描写春天的是前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原文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4、简析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咏柳这首诗是一首什么诗,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什么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拓展资料:1、原文:《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释义: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3、赏析: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4、诗人介绍: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
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
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在咏柳一诗中形象的比喻了春天到来的诗句是
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作者: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