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诗句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
——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
——《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回答者:Tanworld - 榜眼 十三级 9-10 08:09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杜牧在秦泊淮中揭露了统治者的腐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担忧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有个人行为影响国家命运的好句或好诗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就是所谓的自身、家庭、治国、平定天下,彼此间的关系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如果失去某一个,国家就会像一个人失去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残缺不完美。
所谓修身,指的就是自身道德问题。
中国是个讲美德的国家,也以美德而成名。
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对以往的人生道路起着重要的根蒂。
自懂事起,父母就会教自己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帮助他人,怎样以德去服人。
虽然不太懂,但也明白所谓的以德服人,就是以自身的道德去服众人,而不是以暴力去屈服天下人。
要想做到以德服人,首先就得以德服已,只有使自己服从自己的时候,才有这个权力去令人信服于你。
自身修养,不但关系于自己,且关系着国家与家庭。
当自己出国在外的时候,如果不讲美不讲德,在国外就会受得外国人的嘲笑与讥讽,想想清朝时期,清政府的腐败,中国人曾被外国人嘲弄为“东亚病夫”“支呐狗”,全国人们被蒙受这种侮辱的痛苦,自清朝后期,中国人们一步一步的向前攀,一步一步的努力,终于让那些曾经侮辱过中国人的外国狗另眼相看我们中国。
所以在跨世纪的新中国,我们新一代青年更应该要以美德为座右铭,以美德去服人。
家庭跟一个人的修身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有的人的家会好温暖,而有的人的家却像冰窖一样,冷冰冰。
为何同样的一个家庭,彼此间的距离相差这么远
这就是因为有的人在建立一个家庭后,都是和睦相处的,“所谓家和万事兴”只有和和气气的相处,才可以建立一个温暖的家。
如果每天都像公牛跟公牛一样斗牛角尖的话,呵,还会有太平的时候吗
一个家,对于孩子是最重要的,未成年人的心理是脆弱的,当自己在外受到委屈的时候,都希望在家里得到关怀与温暖。
父母的吵架,会迫使孩子做出好多傻事,例如离家出走,就是最典型最普遍的。
选择离家出走,是因为自己不想整天都面对自己的双亲你争我斗,自相残害的局面,唯有选择逃避,也许才是给父母给自己一个最好的选择。
如果懂得什么叫以德服已,以德服人的含义,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么多的破碎家庭。
所以说,自身修养,还关系着一个家庭。
治国,乃就是所谓的整治国家。
做为一个公民,都有爱国为国报忠的权利和义务。
要想治国,首先得要懂得治国的大意。
治国,就是要把一个衰落的国家整治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
以往的中国,蒙受太多的羞辱,那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
清朝后,中国出了一位“救世主”,才会有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
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中国,改变了中国人们的一切一切。
他的“人多力量大”等言论,改变了整个中国。
中国可以从一个衰落的弱小国家,成为一个繁荣倡胜的大国真的不易。
所以要想整治一个国家,并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得靠全天下的人们共同去努力。
因此,个人美德又与治国起着紧密的关系。
平定天下,就是安定整个世界。
全世界有无数个国家,也有无数个民族。
在旧时,世界各国都是厮打成一片,最后残害的只是无辜的百姓和孩童。
新中国的成立,不但使国家变的强大,且也建交了友好关系。
不会再以暴力去解决世事。
建立友好关系,不但可以使对国交互事物,且在人与人之间也建立了友好的关系。
平定天下,人人渴望和平,渴望停止一切的斗争。
所以说,平定天下,乃造福世人,天下苍生。
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或是一个国家的所有公民都是暴君或是暴民的话,呵,想要平定天下,那又谈何容易。
因此,修身不但跟齐家、治国有着关连,还与平天下有着紧密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逻辑性的,后者都是要以修身做前提,只有好开头,才会有好的结尾。
缺少前面的,后面的都不完美。
所以说,个人修身,关系着一个家庭,关系着一个国家,关系着全世界的和平与斗争。
自我修身,才是人们的主人,才是世界的领导人。
表达杜甫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忧虑的诗句
一、表达对统治者的不满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满壑
边廷流血成海水,开边意未已。
前年渝洲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
杜陵野老骨欲折。
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忧虑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南单于。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
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闻道并州镇,尚书训士齐。
几时通蓟北
当日报关西。
泊秦淮一诗古否令表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的 诗句是
《泊秦淮》一诗中表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句诗是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请写出描写古代诗人关心国家命运,抱有远大志向的诗句。
,后天下之乐而乐。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