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东西好吃而且珍贵的诗句
1、苏东坡既是的文人学者,也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接关系的名馔,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
《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
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
”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
“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著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
“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
“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
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
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家家户户剥春笋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其它人也有许多,如:张志和的《渔歌子》中不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宋代诗人秦少游的秀色可怜刀切肉,清香不断鼎烹龙唐宋诗人杜牧曾著有“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等等。
1、东坡肉:苏轼贬官黄州时,写下《猪肉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馍:苏轼写诗:“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
”古代称羊肉泡馍为羊羹。
3、腌笃鲜:金农有诗:“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
”腌笃鲜是江浙一带著名的本帮菜.4、种菜烹调:宋人有词:“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读jī音,指酸菜)。
肥葱细点,香油慢煼(同炒),汤饼如丝。
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
”这是描写在自家菜园自得其乐的画面,其乐融融,令人向往。
5、撒子: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曰:“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 粔籹读jù nǚ音,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撒子,由中原传到东莞后,为莞人喜爱并成为东莞传统贺年食品之一。
其中陆游所说“簇青红”,说明人们还把部分糖环还加上花米红染成好看的红色以示喜庆。
6、刀削面:民间有顺口溜形容“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7、酸梅汤:清代的郝懿行写得《都门竹枝词》写到“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然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老北京们在儿时常听到手敲冰盏的清脆声音,“泠泠有声,清远而浏亮”,那是卖冰梅汤的在走街串巷。
在炎热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齿,如甘露洒心一般”。
8、驴打滚:北京传统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红糖豆沙馅制成,《燕都小食品杂咏》:“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
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9、煮干丝和水晶肴肉:说起扬州,除了传说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风光,还有扬州大厨们引以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丝,将豆干劈成片再切成丝的过程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
俗语说扬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扬州人早晨去茶楼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丝。
《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
加料千毕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
”这首词说得正是扬州人日常生活的写照。
形容吃螃蟹的诗句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李白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苏轼蟹 唐彦谦 湖田十月清霜堕,晚稻初香蟹如虎。
扳罾拖网取赛多,篾篓挑将水边货。
纵横连爪一尺长,秀凝铁色含湖光。
蟛蜞石蟹已曾食,使我一见惊非常。
买之最厌黄髯老,偿价十钱尚嫌少。
漫夸丰味过蝤蛑,尖脐犹胜团脐好。
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堪尝。
一斗擘开红玉满,双螯啰出琼酥香。
岸头沽得泥封酒,细嚼频斟弗停手。
西风张翰苦思鲈,如斯丰味能知否
物之可爱尤可憎,尝闻取刺于青蝇。
无肠公子固称美,弗使当道禁横行。
咏蟹 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
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咏蟹 李贞白 蝉眼龟形脚似蛛,未曾正面向人趋。
如今饤在盘筵上,得似江湖乱走无。
贾宝玉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林黛玉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薛宝钗 桂霭桐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糟蟹 陆游 旧交髯簿久相忘,公子相从独味长。
醉死糟丘终不悔,看来端的是无肠。
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
—— 陆游
竹子有什么风水寓意
可即便这么爱吃肉,他“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宁是把竹价的这么高。
毕竟,苏老先生是文人,他可不是纯粹的吃货,怎么会不欣赏岁寒三友中的竹呢
实在是因为,竹子和国人的生活,联系太紧密了,与文人的联系,就更多了。
中国最古的书,就是写在竹子上的,称为“竹简”。
学富五车,那五车上拉的,就都是这样的书。
爆竹、竹马、竹夫人等等各种竹制品,更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流传下了很多与此有关的诗词歌赋等文字。
“青梅竹马”可谓是最经典的了吧。
古人在宅院的周围,喜欢种植竹子;今人也很喜欢在家中摆放各种竹子。
那么,竹子有什么风水寓意吗
一、竹子的谐音,寓意吉祥 “竹”与“祝”谐音,有美好祝福的寓意。
相传,爆竹最初是以竹子为原料造成的,点燃时,发出“呯呯”的爆破声,人们视作可以驱魔逐鬼,护佑人们平安和幸福。
且“爆”与“报”谐音,“竹”与“祝”谐音。
所以爆竹也就成为节日时必备的喜庆物品。
各种吉祥图案中,常有儿童燃放爆竹的画面,表示“祝福平安”;竹子与其他寓意吉祥的物品组合,也常常用来表达人们追求吉祥幸福的愿望。
诸如竹子与南瓜,长春花画在一起表示“天长地久”,“天地长春”;竹子与灵芝画在一起,则表示天然如意等等。
二、竹子的品性,让周边环境高雅竹子四季常青、青翠挺拔,有生机旺盛、生命力顽强的象征意义;竹子中空,表示谦虚;蓬勃向上的身姿,则具有“宁折不弯”的豪气和“中通外直”的度量;竹子有节,寓意节节高升;“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 的评价,竹子受之无愧。
即便是在严寒的冬天,竹子也与松树、梅花一起,傲然挺立,展示着勃勃生机,“岁寒三友”之称谓,足见人们的喜欢、景仰之情。
三、吉祥的竹子的名字,为家居风水更添吉祥如意竹子的种类很多,数不胜数,什么金镶玉竹、黄金竹、刚竹、翠竹、紫竹、早园竹、毛竹、淡竹、菲白竹、罗汉竹、黄纹竹、茶杆竹,小琴丝竹、菲黄竹、龟甲竹、佛肚竹、鸡毛竹、黄古竹、鹅毛竹、茶杆竹、黄槽竹、黄条早竹、花杆早园竹、橄榄竹、黄甜竹、高节竹、湘妃竹、绿槽毛竹、花毛竹、四季竹、金毛竹、楠竹、凤尾竹、小琴丝竹、佛肚竹、寒竹、冷箭竹、大箭竹、唐竹、泰竹、牛耳竹、方竹、龙拐竹、青皮竹、巨龙竹、水银竹、人面竹、斑竹、墨竹等等。
现代家居中的竹子的种植,更多的是名字吉祥如意的竹子。
诸如平安竹,富贵竹、开运竹、黄金竹、观音竹、佛肚竹、等等,这些名字,叫起来顺口,听起来舒服,看着好看,有谁会不喜欢呢
更别说它们还有营造吉祥气场的作用了。
形容时间过快的诗句
1、人在光阴似箭流—唐·罗邺《叹别》:北来几时休,人在光阴似箭流。
直待尽无路,始因抛得别离愁。
2、炎瘴蒸如火,光阴走似车。
——唐·白居易《和春深》原文:何处春深好,春深迁客家。
一杯寒食酒,万里故园花。
炎瘴蒸如火,光阴走似车。
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
3、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唐·白居易《秋晚》原文:篱菊花稀砌桐落,树阴离离日色薄。
单幕疏帘贫寂寞,凉风冷露秋萧索。
光阴流转忽已晚,颜色凋残不如昨。
莱妻卧病月明时,不捣寒衣空捣药。
4、流水光阴急,浮云富贵迟。
——唐·白居易《六十拜河南尹》原文:六十河南尹,前途足可知。
老应无处避,病不与人期。
幸遇芳菲日,犹富强健时。
万金何假藉,一盏莫推辞。
流水光阴急,浮云富贵迟。
人间苦无酒,尽合鬓成丝。
5、老嗟去日光阴促,病觉今年昼夜长。
——唐·元稹《送卢戡》原文: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
老嗟去日光阴促,病觉今年昼夜长。
顾我亲情皆远道,念君兄弟欲他乡。
红旗满眼襄州路,此别泪流千万行。
6、浮生已问空王了,箭急光阴一任催。
——唐·齐己《静院》原文:花院相重点破苔,谁心肯此话心灰。
好风时傍疏篁起,幽鸟晚从何处来。
笔砚兴狂师沈谢,香灯魂断忆宗雷。
浮生已问空王了,箭急光阴一任催。
7、百岁光阴如梦断。
——宋·吴潜《贺新郎》原文:扑尽征衫气。
小夷犹、尊罍杖履,踏开花事。
邂逅山翁行乐处,何似乌衣旧里。
叹芳草、舞台歌地。
百岁光阴如梦断,算古今、兴废都如此。
何用洒,儿曹泪。
江南自有渔樵队。
想家山、猿愁鹤怨,问人归未。
寄语寒梅休放尽,留取三花两蕊。
待老子、领些春意。
皎皎风流心自许,尽何妨、瘦影横斜水。
烦翠羽,伴醒醉。
8、光阴,驹过隙,髭髯如戟,容易成丝。
——宋·洪适《满庭芳》原文:春入花畦,雪迷筠坞,柳梢未肯低眉。
泥深路滑,车马往来稀。
平地琼琚盈尺,冰冻解、檐水如池。
皇华喜,增添泉货,不铸尚方彝。
光阴,驹过隙,髭髯如戟,容易成丝。
把诗盟长讲,酒病休治。
两两垂螺舞彻,藏羌管、人已潜知。
樯乌转,钱流地上,褒诏便刊碑。
9、百岁光阴弹指过,消得几番寒暑。
——宋·刘过《念奴娇》原文:并肩楼上,小阑干、犹记年时凭处。
百岁光阴弹指过,消得几番寒暑。
鹊去桥空,燕飞钗在,不见穿针女。
老怀凄断,夜凉知共谁诉。
不管天上人间,秋期月影,两处相思苦。
闲揭纱窗人未寝,泪眼不曾晴雨。
花落莲汀,叶喧梧井,孤雁应为侣。
浩歌而已,一杯长记时序。
10、千古光阴一霎时。
——宋·辛弃疾《卜算子饮酒败德》原文:盗跖傥名丘,孔子还名跖。
跖圣丘愚直至今,美恶无真实。
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
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
11、百岁光阴难挽,一笑欢娱易失,莫惜酒盈卮。
——宋·赵师侠《水调歌头》原文:韶华能几许,节物叹推移。
群花兢芳争艳,无奈隙驹驰。
红紫随风何处,唯有抟枝新绿,暗逐雨摧肥。
乔木莺初啭,深院燕交飞。
渐清和,微扇暑,日迟迟。
新荷泛水摇漾,萍藻弄晴漪。
百岁光阴难挽,一笑欢娱易失,莫惜酒盈卮。
无计留连住,还是送春归。
12、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
——宋·戴复古《贺新郎》原文:忆把金罍酒。
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
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
但东望、故人翘首。
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
天下事,公知否。
钱塘风月西湖柳。
渡江来、百年机会,从前未有。
唤起东山丘壑梦,莫惜风霜老手。
要整顿、封疆如旧。
早晚枢庭开幕府,是英雄、尽为公奔走。
看金印,大如斗。
13、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宋·苏轼《行香子》原文:昨夜霜风。
先入梧桐。
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锺。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14、百岁光阴弹指过。
——宋·蒲寿宬《贺新郎》原文:铁笛穿花去。
问长安、市上生涯,而今何似。
破帽青衫尘满面。
不识何人共语。
且面壁、听风雨。
惟我虚中元识破,笑人间、日月无停杼。
名与利,莫轻许。
人生穷达皆天铸。
试灯前、为问灵龟,劝君休怒。
心肯命通元有数,何幸知音记取。
季主也、应留得住。
百岁光阴弹指过,算伯夷、盗跖俱尘土。
心一寸,人千古。
15、怅过眼光阴似瞬,回首欢娱异昔,流年迅景。
——宋·方千里《西平乐》原文:倦踏征尘,厌驱匹马,凝望故国犹赊。
孤馆今宵,乱山何许,平林漠漠烟遮。
怅过眼光阴似瞬,回首欢娱异昔,流年迅景,霜风败苇惊沙。
无奈轻离易别,千里意,制泪独长嗟。
绮窗人远,青门信杳,叙影何时,重见云斜。
空怨忆、吹箫韵曲,旋锦回文,想像宫商蠹损,机杼生尘,谁为新装晕素华。
那信自怜,悠扬梦蝶,浮没书鳞,纵有心情,尽为相思,争如傍早归家。
16、过隙光阴还自催。
——宋·张纲《浣溪沙》原文:过隙光阴还自催。
生朝又送一年来。
宴堂深处强追陪。
眼眩岂堪花里笑,眉攒聊向酒边开。
与君同醉莫辞杯。
17、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元·马致远《双调》原文: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
18、百岁光阴如迅速。
——元·牧常晁《梧桐树》原文:参玄人,听付嘱。
百岁光阴如迅速。
转眼花开落。
大事因缘如未熟。
急须猛省开心目。
莫被邪师惑。
有哪些描写食物的古诗词文
古代又有哪些著名吃货
生活是平静的,但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香茗,没有醇酒的浓郁,没有咖啡的刺激,没有牛奶的醇厚,但它能让人品出一种淡淡的清香,回味无穷. 我们常常抱怨幸福离自己太远,那是因为你总仰望天上找幸福,因为你从不去注意身边的幸福,让我感到生活的充实;路过幸福,让我感到人生的快乐.朋友, 走在路上,请放慢你的脚步,瞪大你的眼睛,敞开你的胸怀…… 简评:本文作者对生活观察很细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画面:小孩、老大爷、少妇、农民、学生、美容院里的姑娘、幼儿园里的小娃娃……一个个生活中的特写镜头跃入我们的眼帘,让人感到,幸福就在身边,幸福就在心中.构思好,观点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