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这手古诗的意思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听蜀僧浚弹琴》李白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弹琴》刘长卿 鸣筝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听筝》李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竹里馆》王维 古诗简介: 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刘长卿的古诗《弹琴》的解释
泠七弦②上, 松风寒③。
古调虽, 今人多不弹。
【注释】 ①泠洋溢貌。
②七弦:古琴有七条弦,故称七弦琴。
③松风寒:松风,琴曲名,指《风入松》曲。
寒:凄清的意思。
【评析】
关于弹琴的古诗有哪些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简析:“绿绮”本是琴名,汉代有一琴,名叫绿绮,这里用来泛指名贵的琴。
开头两句把这位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钦慕。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挥手,钟期听声。
”“客心洗流水”一句暗用了“高山流水”的典故(见);“馀响入霜钟”一句也用了典,“霜钟”语出:“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
”注:“霜降则,故言知也。
”“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
“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之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里有“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话,在里用“馀音袅袅,不绝如缕”来形容洞箫的余音。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特点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这首五律写的是听琴,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浚的和尚弹琴。
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说明这位琴师是来自四川峨眉山下。
诗一开头就说明弹琴的人是自己的同乡 。
“绿绮”本是琴名 ,汉代司马相如有一张琴,名叫绿绮 ,这里用来代指名贵的琴 。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简短的十个字,把这位音乐家表现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 。
“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这两句以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如闻这极其铿锵有力的琴声。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 ,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仿佛被流水洗过一般地畅快、愉悦。
但它还有更深的含义, “高山流水”的典故,诗人借此表现蜀僧和自己通过音乐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交。
“客心洗流水”五个字,很含蓄且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
“馀响入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馀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
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觉天色已经晚了:“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诗人听完蜀僧弹琴,举目四望,发现不知不觉中青山已罩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
李白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独到之处在于除了“万壑松”之外,没用别的比喻形容琴声,而是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其实,“如听万壑松”这一句也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诗人从琴声联想到万壑松声,联想到深山大谷,其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受。
古诗弹琴中最后一句“今人多不弹”中的“弹是读什么音
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又长啸。
深深的山林中无人知晓, 皎洁的月亮从空中映照。
希望你能采纳。
古诗听弹琴表达了什么
诗题一作“弹琴《刘随州集》为“琴”。
中“静听”二字细题目以有“听”字为妥。
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
“泠泠”形容琴声的清越,逗起“松风寒”三字。
“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
“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超妙。
高雅平和的琴声,常能唤起听者水流石上、风来松下的幽清肃穆之感。
而琴曲中又有《风入松》的调名,一语双关,用意甚妙。
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
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
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
“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
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
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毕竟成了“古调”,已经没有几个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
“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
“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
有人以此二句谓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是很对的。
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遭迁斥,有一肚皮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
他的集中有《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曰:“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
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其中四句就是这首听琴绝句。
“所贵知音难”也正是诗的题旨之所在。
“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诗咏听琴,只不过借此寄托一种孤芳自赏的情操罢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