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的关于屈原的诗
戏为六绝句【作者】杜甫 【朝代】唐代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其中“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写的屈原。
描写屈原的著名诗句有哪些
关于屈原作品的评价,王逸说:“屈原之辞,诚博远矣。
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辞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
”刘勰说:“故、,朗丽以哀志;、,绮靡以伤情;、,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标放言之致;寄独往之才。
故能气往轹(利)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
”李白盛赞“屈平词赋悬日月(屈原的诗歌像高悬在天空的太阳、月亮一样光芒万丈)”。
杜甫立志“窃攀屈宋宜方驾(我要努力攀上屈原、宋玉诗词的高峰同他们并驾齐驱)”。
北宋邵博说:“《楚辞》文章,屈原一人耳。
”苏轼说:“吾文终其身企幕而不能及万一者,推屈子一人耳。
”明蒋之翘说:“予读《楚辞》,观其悲壮处,似高渐离击筑,荆卿和歌于市,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凄婉处,似穷旅相思,当西风夜雨之际,哀蛩(穷)叫湿,残灯照愁;幽奇处,似入山径无人,但闻猩啼蛇啸,木魅山鬼习人语来向人拜;艳逸处,似美人走马,玉鞭珠勒,披锦绣,佩琳琅,对春风唱一曲《杨白华》;仙韵处,似王子晋骑白鹤,驻缑(勾)山最高峰,吹玉笙作凤鸣,挥手谢时人,人皆可望不可到。
”清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如太空之中,不著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
古来可语此者,屈大夫以下,数人而且。
”王国维说:“大诗歌之出,必须侯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合而为一,即必通南北之驿骑而后可,斯即屈原其人也。
”鲁迅先生说:“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
逸响伟辞,卓绝于世。
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
”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肯定《史记》史学价值的同时肯定了《史记》的文学价值,与《史记》具有同等价值的是《离骚》。
郭沫若先生对屈原和屈原作品的评价,本书随处可见,下面的这段话更加耐人寻味,道出了屈原及其作品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楚人是把在政治上统一中国的功名和产生了一位屈原的功名兑换了。
……由楚所产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出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
中国人如果不灭种,中国文如果不消灭,《楚辞》没有毁灭的一天。
楚人的功劳是不朽的,屈原是会永远存在的。
”历代文人歌颂屈原的文艺作品,大量的诗词之外,小说、戏剧、美术作品都有,以沈亚之《屈原外传》,睢景臣《屈原投江》,陈洪绶《屈子行吟图》,萧云从《离骚图》,门应兆《补绘离骚图》较有影响。
当代歌颂屈原的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以郭沫若哈姆雷特式史剧《屈原》为最有名,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公演,激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投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战争。
描写屈原的诗歌
唐 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唐 杜甫:窃攀屈宋宜方驾。
宋 邵博:《楚辞》文章,屈原一人耳。
宋 苏轼:吾文终其身企幕而不能及万一者,推屈子一人耳。
明 蒋之翘:予读《楚辞》,观其悲壮处,似高渐离击筑,荆卿和歌于市,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凄婉处,似穷旅相思,当西风夜雨之际,哀蛩(穷)叫湿,残灯照愁;幽奇处,似入山径无人,但闻猩啼蛇啸,木魅山鬼习人语来向人拜;艳逸处,似美人走马,玉鞭珠勒,披锦绣,佩琳琅,对春风唱一曲《杨白华》;仙韵处,似王子晋骑白鹤,驻缑(勾)山最高峰,吹玉笙作凤鸣,挥手谢时人,人皆可望不可到。
清 沈德潜:如太空之中,不著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
古来可语此者,屈大夫以下,数人而且。
近代 鲁迅: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
有没有描写屈原的诗句
关于屈原诗5001江上吟李白(唐)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02笑歌行李白(唐)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曲如钩,古人知尔封公侯。
君不见直如弦,古人知尔死道边。
张仪所以只掉三寸舌,苏秦所以不垦二顷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谋此身,虚作离骚遣人读。
笑矣乎,笑矣乎。
赵有豫让楚屈平,卖身买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君爱身后名,我爱眼前酒。
饮酒眼前乐,虚名何处有。
男儿穷通当有时,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几上肉,洪炉不铸囊中锥。
笑矣乎,笑矣乎。
宁武子,朱买臣,扣角行歌背负薪。
今日逢君君不识,岂得不如佯狂人。
03祠南夕望杜甫(唐)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04端午文秀(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05题屈原祠(唐)洪州将军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柌堂小水滨。
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06屈原庙(唐)崔涂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葸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07春秋战国门.屈原(唐)周昙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08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唐)李嘉祐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
锵锵铜鼓芦叶深, 寂寂琼筵江水绿。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
月隐回塘犹自舞, 一门依倚神之祜。
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
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09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见寄(此公时贬舒州司马)(唐)李嘉祐自顾衰容累玉除,忽承优诏赴铜鱼。
江头鸟避青旄节,城里人迎露网车。
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
更枉新诗思何苦,离骚愁处亦无如。
10五丝(唐)褚朝阳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1涉沅潇(唐)李绅屈原死处潇湘阴,沧浪淼淼云沉沉。
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烟横日落惊鸿起,山映余霞杳千里。
鸿叫离离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
水灵江暗扬波涛,鼋鼍动荡风骚骚。
行人愁望待明月,星汉沉浮鬼长号。
屈原尔为怀王没,水府通天化灵物。
何不驱雷击电除奸邪,可怜空作沈泉骨。
举杯沥酒招尔魂,月影滉漾开乾坤。
波白水黑山隐见,汨罗之上遥昏昏。
风帆候晓看五两,戍鼓咚咚远山响。
潮满江津猿鸟啼,荆夫楚语飞蛮桨。
潇湘岛浦无人居,风惊水暗惟鲛鱼。
行来击棹独长叹,问尔精魄何所如。
12题武关(唐)杜牧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
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13太和初靖恭里感事(唐)许浑清湘吊屈原,垂泪撷苹蘩。
谤起乘轩鹤,机沉在槛猿。
乾坤三事贵,华夏一夫冤。
宁有唐虞世,心知不为言。
14夜泊湘江(唐)于武陵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
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
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15归山作(唐)护国喧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
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
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古坛。
何处论心怀,世上空漫漫。
16湘川怀古(唐)清江潇湘连汨罗,复对九嶷河。
浪势屈原冢,竹声渔父歌。
地荒征骑少,天暖浴禽多。
脉脉东流水,古今同奈何。
17赋(唐)李峤布义孙卿子,登高楚屈平。
铜台初下笔,乐观正飞缨。
乍有凌云势,时闻掷地声。
造端长体物,无复大夫名。
18听弹沈湘(唐)雍裕之贾谊投文吊屈平,瑶琴能写此时情。
秋风一奏沈湘曲,流水千年作恨声。
19芳草(唐)黄滔泽国多芳草,年年长自春。
应从屈平后,更苦不归人。
20古意二首(拟陈拾遗)(唐)孙郃其一屈子生楚国,七雄知其材。
介洁世不容,迹合藏蒿莱。
道废固命也,瓢饮亦贤哉!何事葬江水,空使后人哀。
21续幽愤(唐)曹邺繁霜作阴起,朱火乘夕发。
清昼冷无光,兰膏坐销歇。
惟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
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
匆匆鬼方路,不许辞双阙。
过门似他乡,举趾如遗辙。
八月黄草生,洪涛入云热。
危魂没太行,客吊空骨节。
千年瘴江水,恨声流不绝。
22三闾大夫(唐)刘威三闾一去湘山老,烟水悠悠痛古今。
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
竹移低影潜贞节,月入中流洗恨心。
再引离骚见微旨,肯教渔父会升沈。
23招屈亭(唐)汪遵三闾溺处杀怀王,感得荆人尽缟裳。
招屈亭边两重恨,远天秋色暮苍苍。
24屈祠(唐)汪遵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
25渔父(唐)汪遵棹月眠流处处通,绿蓑苇带混元风。
灵均说尽孤高事,全与逍遥意不同。
26三闾庙(唐)汪遵为嫌朝野尽陶陶,不觉官高怨亦高。
憔悴莫酬渔父笑,浪交千载咏离骚。
27过鄂州(唐)鱼玄机柳拂兰桡花满枝,石城城下暮帆迟。
折牌峰上三闾墓,远火山头五马旗。
白雪调高题旧寺,阳春歌在换新词。
莫愁魂逐清江去,空使行人万首诗。
28竞渡曲(唐)刘禹锡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29湘弦怨(唐)孟郊昧者理芳草,蒿兰同一锄。
狂飙怒秋林,曲直同一枯。
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诬。
灵均入回流,靳尚为良谟。
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
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
此志谅难保,此情竟何如。
湘弦少知音,孤响空踟蹰30楚竹吟酬卢虔端公见和湘弦怨(唐)孟郊握中有新声,楚竹人未闻。
识音者谓谁,清夜吹赠君。
昔为潇湘引,曾动潇湘云。
一叫凤改听,再惊鹤失群。
江花匪秋落,山日当昼曛。
众浊响杂沓,孤清思氛氲。
欲知怨有形,愿向明月分。
一掬灵均泪,千年湘水文。
31旅次湘沅有怀灵均(唐)孟郊分拙多感激,久游遵长途。
经过湘水源,怀古方踟蹰。
旧称楚灵均,此处殒忠躯。
侧聆故老言,遂得旌贤愚。
名参君子场,行为小人儒。
骚文炫贞亮,体物情崎岖。
三黜有愠色,即非贤哲模。
五十爵高秩,谬膺从大夫。
胸襟积忧愁,容鬓复凋枯。
死为不吊鬼,生作猜谤徒。
吟泽洁其身,忠节宁见输。
怀沙灭其性,孝行焉能俱。
且闻善称君,一何善自殊。
且闻过称己,一何过不渝。
悠哉风土人,角黍投川隅。
相传历千祀,哀悼延八区。
如今圣明朝,养育无羁孤。
君臣逸雍熙,德化盈纷敷。
巾车徇前侣,白日犹昆吾。
寄君臣子心,戒此真良图。
32读史五首(唐)白居易其一楚怀放灵均,国政亦荒淫。
彷徨未忍决,绕泽行悲吟。
汉文疑贾生,谪置湘之阴。
是时刑方措,此去难为心。
士生一代间,谁不有浮沉。
良时真可惜,乱世何足钦。
乃知汨罗恨,未抵长沙深。
33偶然二首(唐)其一楚怀邪乱灵均直,放弃合宜何恻恻。
汉文明圣贾生贤,谪向长沙堪叹息。
人事多端何足怪,天文至信犹差忒。
月离于毕合滂沱,有时不雨何能测。
34和万州杨使君四绝句。
竞渡(唐)白居易竞渡相传为汨罗,不能止遏意无他。
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
35浙西李尚书奏毁淫昏庙(唐)徐凝传闻废淫祀,万里静山陂。
欲慰灵均恨,先烧靳尚祠36湖中古愁三首(其二)(唐)李群玉昔我睹云梦,穷秋经汨罗。
灵均竟不返,怨气成微波。
奠桂开古祠,朦胧入幽萝。
落日潇湘上,凄凉吟九歌。
37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唐)李群玉雷奔电逝三千儿,彩舟画楫射初晖。
喧江雷鼓鳞甲动,三十六龙衔浪飞。
灵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
绿草斜烟日暮时,笛声幽远愁江鬼。
38咏史诗。
武关(唐)胡曾战国相持竟不休,武关才掩楚王忧。
出门若取灵均语,岂作咸阳一死囚。
39南游(唐)郑谷凄凉怀古意,湘浦吊灵均。
故国经新岁,扁舟寄病身。
山城多晓瘴,泽国少晴春。
渐远无相识,青梅独向人。
40旅中送迁客(唐)吴融天南不可去,君去吊灵均。
落日青山路,秋风白发人。
言危无继者,道在有明神。
满目尽胡越,平生何处陈。
41灵均(唐)黄滔莫问灵均昔日游,江篱春尽岸枫秋。
至今此事何人雪,月照楚山湘水流。
42吊灵均词(唐)皎然昧天道兮有无,听汨渚兮踌躇。
期灵均兮若存,问神理兮何如。
愿君精兮为月,出孤影兮示予。
天独何兮有君,君在万兮不群。
既冰心兮皎洁,上问天兮胡不闻。
天不闻,神莫睹,若云冥冥兮雷霆怒,萧条杳眇兮馀草莽。
古山春兮为谁,今猿哀兮何思。
风激烈兮楚竹死,国殇人悲兮雨飔飔。
雨飔飔兮望君时,光茫荡漾兮化为水,万古忠贞兮徒尔为。
43读离骚经(唐)贯休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一去呼湘君。
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
我恐湘江之鱼兮,死后尽为人。
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
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
千年波底色如玉,谁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题贡上国。
贡上国,即全胜和璞悬璃,垂棘结绿。
44南楚怀古(唐)刘长卿南国久芜没,我来空郁陶。
君看章华宫,处处生蓬蒿。
但见陵与谷,岂知贤与豪。
精魂托古木,宝剑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随晚涛。
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问,此心徒自劳。
独馀湘水上,千载闻离骚。
45离骚(唐)陆龟蒙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46端午日(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7霅溪夜宴诗(屈大夫歌)(唐)水神凤鶱鶱以降瑞兮,患山鸡之杂飞。
玉温温以呈器兮,因砆砆之争辉。
当侯门之四辟兮,墐嘉谟之重扉。
既瑞器而无庸兮,宜昏暗之相微。
徒刳石以为舟兮,顾沿流而志违。
将刻木而作羽兮,与超腾之理非。
矜孑孑于空江兮,靡群援之可依。
血淋淋而滂流兮,顾江鱼之腹而将归。
西风萧萧兮湘水悠悠,白芷芳歇兮江蓠秋。
日晼晼兮川云收,棹四起兮悲风幽。
羁魂汩没兮我名永浮,碧波虽涸兮厥誉长流。
向使甘言盛行于曩昔,岂今日居君王之座头。
是知贪名徇禄而随世磨灭者,虽正寝之死乎无得与吾俦。
当鼎足之嘉会兮,获周旋于君侯。
雕盘玉豆兮罗珍羞,金卮琼斝兮方献酬。
敢写心兮歌一曲,无诮余持杯以淹留。
48吊灵均(唐)王鲁复万古汨罗深,骚人道不沉。
明明唐日月,应见楚臣心。
49谒三闾庙(唐)窦常君非三谏寤,礼许一身逃。
自树终天戚,何裨事主劳。
众鱼应饵骨,多士尽哺糟。
有客椒浆奠,文衰不继骚。
50过三闾庙(唐)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的古诗各20首
20首太多,请百度。
各自奉上一首。
七绝·送孟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烟花三月州.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望岳唐 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离骚屈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注1)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佗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注2)“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夭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注3)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长.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绁马.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诒.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繣其难迁.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保厥美以骄傲兮,日康娱以淫游.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览相观于四极兮,周流乎天余乃下.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寤.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而与此终古?索藑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思九州岛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世幽昧以昡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览察草木其犹未得兮,岂珵美之能当?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巫咸将夕降兮,怀椒糈而要之.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缤其并迎.皇剡剡其扬灵兮,告余以吉故.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岂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既干进而务入兮,又何芳之能祗?固时俗之流从兮,又孰能无变化?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惟兹佩之可贵兮,委厥美而历兹.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和调度以自娱兮,聊浮游而求女.及余饰之方壮兮,周流观乎上下.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乎吾将行.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爢以为粻.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邅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扬云霓之晻蔼兮,鸣玉鸾之啾啾.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与.麾蛟龙使梁津兮,诏西皇使涉予.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屯余车其千乘兮,齐玉轪而并驰.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偷乐.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关于屈原,项羽,杜甫,孙中山的诗.急!!!!!!!
垓下歌 -作者(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评价项羽的诗: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乌 江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屈原·九歌 九歌:《楚辞》篇名。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
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国殇》一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
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
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
(《辞海》1989 年版) 九歌(一)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谬』①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缜』②,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③,莫桂酒兮椒浆; 扬『包』④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 注释: ①:字形应为“王”旁,音“求”。
②:字形应为“王”旁,音“阵”。
③:音“界”。
④:字形应带“木”旁,音“福”。
※※※※※※※※※※※※※※※※※※※※※※※※※※※※※※※※ 题解: 《星经》记载:“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天帝神,主十 六神。
” 《庄子·天地篇》云:“主之以太一”,成玄英注:“ 太者,广大之名。
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 囊括万有,通而为一,故谓之太一也。
”王逸注:“太一, 星名,天之尊神。
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
” 《汉书·郊祀志》曰:“天神贵者太一。
”“皇”是最 尊贵的神的通称,“太一”在楚人中是东方最尊贵的天帝之 神。
九歌(二) 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①;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澹』②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③,『飙』④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⑤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 注释: ①:音“央”。
②:字形应为“忄”旁,音“但”。
③:音“洪”。
④:字形应无“风”旁,音“标”。
⑤:音“服”。
※※※※※※※※※※※※※※※※※※※※※※※※※※※※※※※※ 题解: 本篇是一首祭云神的诗歌,云中之神为一男性,号“云 中君”,在神话中云神名叫丰隆,又名屏翳。
九歌(三) 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①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②,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③,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覃』④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挠』⑤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爰』⑥,隐思君兮『诽』⑦侧; ※※※※※※※※※※※※※※※※※※※※※※※※※※※※※※※※ 注释: ①:音“邀”。
②:音“琵”。
③:音“厘”。
④:字形应带“辶”旁,音“瞻”,转。
⑤:字形应为“木”旁,音“挠”,旗杆上的曲柄,用来 悬挂作为装饰旗帜的布条。
⑥:字形应带“氵”旁,音“员”。
⑦:字形应为“阝”旁,音“匪”。
※※※※※※※※※※※※※※※※※※※※※※※※※※※※※※※※ 桂『擢』①兮兰『世』②,『囗』③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④,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⑤; 捐余『决』⑥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 注释: ①:字形应为“木”旁,音“照”,意通“棹”。
②:字形应带“木”旁,音“易”。
③:字形难以描述,音“酌”,意为“敲击”。
④:音“间”。
⑤:音“护”。
⑥:字形应为“王”旁,音“决”,玉佩。
※※※※※※※※※※※※※※※※※※※※※※※※※※※※※※※※ 题解: 帝舜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他的两个妃子,帝尧的女 儿娥皇、女英闻讯,便去奔丧,亦死于湘江。
帝舜死后,天 帝封其为湘水之神,号湘君,封二妃为湘水女神,号湘夫人 。
在楚人心目中,他们是一对配偶神。
本篇是祭湘君的诗歌,描写了湘夫人思念湘君那种临风 企盼,因久候不见湘君依约聚会而产生怨慕神伤的感情。
九歌(四)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①; 『溺溺』③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③; 登白『烦』④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频』⑤中,『曾』⑥何为兮木上
沅有芷兮醴有兰⑦,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媛』⑧;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筮』⑨; 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 ※※※※※※※※※※※※※※※※※※※※※※※※※※※※※※※※ 注释: ①:音“于”。
②:字形应为“女”旁,音“鸟”,微风吹拂的样子。
③:古音“护”。
④:字形应带“艹”头,音“凡”,草名,似莎而大。
⑤:字形应带“艹”头,音“贫”,多年生水草。
⑥:字形应带“四”头,音“增”,捕鱼的网。
⑦:音“连”。
⑧:字形应为“氵”旁,音“员”。
⑨:字形应带“氵”旁,音“式”,水涯。
※※※※※※※※※※※※※※※※※※※※※※※※※※※※※※※※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①;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僚』②,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辟』③蕙『』④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⑤;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⑥;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谍』⑦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⑧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 注释: ①:音“记”。
②:字形应为“木”旁,音“疗”,屋椽。
③:字形应带“扌”,音“批”,剖开。
④:字形难以描述,音“棉”,隔扇。
⑤:音“航”。
⑥:音“民”。
⑦:字形应为“衤”旁,音“谍”,《方言》:禅衣,江 淮南楚之间谓之『谍』(如前注)。
禅衣即女子内衣 ,是湘夫人送给湘君的信物。
这是古时女子爱情生活 的习惯。
⑧:音“未”。
※※※※※※※※※※※※※※※※※※※※※※※※※※※※※※※※ 题解: 本篇是祭湘水女神的诗歌,和《湘君》是姊妹篇。
全篇 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 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杜甫诗全集 卷216_5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太多..不一一列举,相信请看: 孙中山诗——女人颂 女人是平凡的。
月朗星稀,是女人用晨炊点燃新的一天。
牵牵连连,是女人将零零碎碎补缝成一个美丽。
女人是不平凡的。
风雨交加,是女人为我们打开家门。
坎坎坷坷,是女人给我们关怀和温馨。
女人又是伟大的。
人们常把母亲比作美丽和博大的化身。
人类在生育女人的同时,女人也养育了整个人类。
世界少不了女人。
如果少了女人, 这个世界将失去—— 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七十的善,百分之百的美。
没有女人就没有人类
名家对歌颂、评价屈原的诗句有哪些
王逸原之辞,诚博远矣。
自终没以来,名儒之士,著造辞赋不拟则其,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李白:屈平词赋悬日月苏轼:吾文终其身企幕而不能及万一者,推屈子一人耳。
荀子: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
故怀负石而投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
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后人对屈原的评价: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
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
他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班固评论屈原辞赋”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
“评价屈原其人”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他指出,称屈原和《离骚》可“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
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
他以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
”他评价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
他也不同意屈原把大量的神话传说融入作品中,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正,经义所在。
王逸: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
刘勰的《文心雕龙》,又概括王逸的观点,写了《辨骚》一章,除证明屈原作品有异于《风》、《雅》的四点以外,也有同乎经典的四事。
洪兴祖是继王逸之后整理、注释《楚辞》的又一著名学者。
他曾得诸家善本,参校异同,成《楚辞补注》一书。
洪氏对北齐颜之推所谓的“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之说,甚为不满。
他从儒家伦理观念出发驳之云:“屈原,楚同姓也。
同姓无可去之义。
”而孔子是提倡士“见危授命”的。
因此,洪氏为屈原的自沉辩护说:“同姓兼恩与义,而屈原可以不死乎
”那么,屈原又为什么不离开楚国呢
洪氏以为,这是由于当时“楚无人焉,屈原如去国,则楚必从而亡”。
因此他说:“屈原虽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争强谏,死犹冀其感。
”(按:指楚王悟而改行)由此亦可见,屈原“虽死犹不死也”。
朱熹对《诗经》和《楚辞》极为推崇。
他为《楚辞》作的《集注》也足以媲美其《诗集传》。
朱熹注《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云,此乃是屈原“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
如此体会屈原眷恋楚国的思想情感,可谓深入了一层。
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郭沫若评价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一颗闪耀在“群星丽天的时代”,“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6] 闻一多评价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说:“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
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
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
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
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中国文学史》作者龚鹏程评价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主编胡乔木评价评价屈原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有关写屈原的诗词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吊屈原赋》--贾谊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
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呜呼哀哉
逢时不祥。
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
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
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
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
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
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
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
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
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
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
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
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江上吟 李 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