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但愿人长久
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
是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一零七六年苏轼贬官密州,时年四十一岁的他政治上很不得志,时值中秋佳节,非常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内心颇感忧郁,情绪低沉,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词。
其立意,构思,奇逸飘妙,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
在这里,词人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
这种表现不仅超凡脱俗,也构成了本篇的浪漫主义色调和超旷飘逸的风格。
但愿人长久,是出自哪首诗
但愿人长久出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 一作:偏向)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
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的全文
水调歌头【宋】苏轼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手持酒杯来寻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的那些宫殿,今天晚上又是那一年呢。
我想要乘长风飞回月宫,又怕那高耸的琼楼玉宇,让我难以忍受那种孤寒。
起舞翩翩玩赏月下清影,归返月殿怎比的人间。
但愿人长久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的宽大胸怀?
说明美景当前,睹物思人,引发无限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怀;也表达了苏轼不能与弟弟在中秋相聚的遗憾,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全天下的人都安好,与家人共赏明月,共团聚的美好祝愿。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诗句的作者是谁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什么诗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的诗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全部诗句是什么
虽然相隔千里,兼怀子由,此事古难全,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又恐琼楼玉宇。
明月几时有,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千里共婵娟,高处不胜寒,何事长向别时圆,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清影随人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人有悲欢离合。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
转朱阁,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所以说“归去”) 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
我欲乘风归去,今夕是何年,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把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照无眠,仿佛乘云御风。
但愿人长久,对月起舞。
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
不知天上宫阙,低绮户。
在浮想联翩中,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苏轼 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