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静”字诗句,越全越好,分有的是 另追加100
长水竹枝词 年代:【清】 作者:【黄燮清】 蚕种须教觅四眠,买桑须买枝头鲜。
蚕眠桑老红闺静,灯火三更作茧圆。
长安秋望 年代:【唐】 作者:【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后出塞 年代:【唐】 作者:【杜甫】 献凯日继踵,两蕃静无虞。
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
主将位益崇,气骄凌上都。
边人不敢议,议者死路衢。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年代:【唐】 作者:【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采桑子 年代:【唐】 作者:【冯延巳】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
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
目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同题仙游观 年代:【唐】 作者:【韩翃】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应天长 年代:【唐】 作者:【李璟】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
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
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琴歌 年代:【唐】 作者:【李颀】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
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木风入衣。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从此始。
捣练子令 年代:【唐】 作者:【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寻南溪常道士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晚次鄂州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喜外弟卢纶见宿 年代:【唐】 作者:【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题大庾岭北驿 年代:【唐】 作者:【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咏风 年代:【唐】 作者:【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古别离 年代:【唐】 作者:【王缙】 下阶欲别离,相对映兰丛。
含辞未及吐,泪落兰丛中。
高堂秋静日,罗衣飘暮风。
谁能待明月,回首见床空。
酬张少府 年代:【唐】 作者:【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鸟鸣涧 年代:【唐】 作者:【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诉衷情 年代:【唐】 作者:【韦庄】 碧沼红芳烟雨静,倚兰桡。
垂玉佩,交带,袅纤腰。
鸳梦隔星桥,迢迢。
越罗香暗销,坠花翘。
采莲舟 年代:【唐】 作者:【薛涛】 风前一叶压荷蕖,解报新秋又得鱼。
兔走乌驰人语静,满溪红袂棹歌初。
秋闺思 年代:【唐】 作者:【张仲素】 昨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踏莎行 春暮 年代:【宋】 作者:【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
红英落尽春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
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凤栖梧 年代:【宋】 作者:【柳永】 蜀锦地衣丝步障。
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
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
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如梦令 年代:【宋】 作者:【秦观】 门外绿荫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风弄一枝花影。
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年代:【宋】 作者:【苏轼】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浣溪沙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 绿柳藏乌静掩关,鸭炉香细琐窗闲。
那回分袂月初残。
惜别漫成良夜醉,解愁时有翠笺还。
欲寻双叶寄情骓。
踏莎行 年代:【宋】 作者:【晏殊】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消魂处。
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
垂扬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水龙吟 杨花 年代:【宋】 作者:【章楶】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霑琼缀。
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过秦楼 年代:【宋】 作者:【周邦彦】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
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
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叹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沈书远。
空见说、鬓怯琼梳,容销金镜,渐懒趁时匀染。
梅风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红都变。
谁信无聊为伊,才减江淹,情伤荀倩。
但明河影下,还看稀星数点。
满庭芳 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年代:【宋】 作者:【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佳树清园。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渌溅溅。
凭阑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漂流翰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卜算子 年代:【宋】 作者:【朱淑真】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
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剩。
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美人对月 年代:【明】 作者:【唐寅】 斜髻娇娥夜卧迟。
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
说与青天明月知。
落梅风 年代:【元】 作者:【马致远】 人初静,月正明。
纱窗外玉梅斜映。
梅花笑人偏弄影,月沉时一般孤零。
书庭蕉 年代:【明】 作者:【王过仁】 檐前蕉叶绿成林。
长夏全无暑气侵。
但得雨声连夜静。
何妨月色半床阴。
新诗旧叶题将遍。
老调疏桐恨传深。
莫笑郑人谈讼鹿。
至今醒梦两难寻。
念奴娇 孝陵 年代:【清】 作者:【郑燮】 东南王气,扫偏安旧习,江山整肃。
老桧苍松盘寝殿,夜夜蛟龙来宿。
衣冠,狮麟头角,静锁苔痕绿。
斜阳断碣,几人系马而读。
闻说物换星移,神山风雨,夜半幽灵哭。
不记当年开国日,元主泥人泪簇。
蛋壳乾坤,丸泥世界,疾卷如风烛残。
老僧山畔,烹泉只取一掬。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五 年代:【唐】 作者:【杜审言】 赏玩期他日,高深爱此时。
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
地静鱼偏逸,人闲鸟欲欺。
青溪留别兴,更与白云期。
蜀国弦 年代:【唐】 作者:【李贺】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塞下曲 年代:【唐】 作者:【李贺】 胡角引北风,蓟门白于水。
天含青海道,城头月千里。
露下旗蒙蒙,寒金鸣夜刻。
蕃甲锁蛇鳞,马嘶青冢白。
秋静见旄头,沙远席箕愁。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龙夜吟 年代:【唐】 作者:【李贺】 鬈发胡儿眼晴绿,高楼夜静吹横竹。
一声似向天上来,月下美人望乡哭。
直排七点星藏指,暗合清风调宫徵。
蜀道秋深云满林,湘江半夜龙惊起。
玉堂美人边塞情,碧窗皓月愁中听。
寒砧能捣百尺练,粉泪凝珠滴红线。
胡儿莫作陇头吟,隔窗暗结愁人心。
太湖秋夕 年代:【唐】 作者:【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入若耶溪 年代:【唐】 作者:【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昼寝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坐整白单衣,起穿黄草屦。
朝餐盥漱毕,徐下阶前步。
暑风微变候,昼刻渐加数。
院静地阴阴,鸟鸣新叶树。
独行还独卧,夏景殊未暮。
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宿翠微寺 年代:【唐】 作者:【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初秋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满江红 暮春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
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
流水暗随红粉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空相忆。
无说处,闲愁极。
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
尺素如今何处也
彩云依旧无踪迹。
慢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诉衷情 年代:【宋】 作者:【晏几道】 体裁:【词】 长因蕙草忆罗裙绿腰沉水熏阑干曲处人静曾共倚黄昏风有韵,月无痕暗消魂拟将幽恨试写残花寄与朝云送友生游峡中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
几年同在此,今日各驱驰。
峡里闻猿叫,山头见月时。
殷勤一杯酒,珍重岁寒姿。
狂夫 年代:【唐】 作者:【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鹦鹉 年代:【唐】 作者:【杜牧】 华堂日渐高,雕槛系红绦。
故国陇山树,美人金剪刀。
避笼交翠尾,罅嘴静新毛。
不念三缄事,世途皆尔曹。
感怀 年代:【唐】 作者:【张继】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
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病中书事 年代:【唐】 作者:【李煜】 病身坚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静居唯捣药,门扃幽院只来禽。
庸医懒听词何取,小婢将行力未禁。
赖问空门知气味,不然烦恼万涂侵。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钓竿篇 年代:【唐】 作者:【沈佺期】 朝日敛红烟,垂竿向绿川。
人疑天上坐,鱼似镜中悬。
避楫时惊透,猜钩每误牵。
湍危不理辖,潭静欲留船。
钓玉君徒尚,征金我未贤。
为看芳饵下,贪得会无全。
相和歌辞·长门怨 年代:【唐】 作者:【戴叔伦】 自忆专房宠,曾居第一流。
移恩向他处,暂妒不容收。
夜静管弦绝,月明宫殿秋。
空将旧时意,长望凤凰楼。
咏风 年代:【唐】 作者:【王勃】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春庄 年代:【唐】 作者:【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雾 年代:【唐】 作者:【李峤】 曹公迷楚泽,汉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静,丹山霁色明。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倘入非熊兆,宁思玄豹情。
冬日野望 年代:【唐】 作者:【骆宾王】 故人无与晤,安步陟山椒。
野静连云卷,川明断雾销。
灵岩闻晓籁,洞浦涨秋潮。
三江归望断,千里故乡遥。
劳歌徒自奏,客魂谁为招。
山夜闻钟 年代:【唐】 作者:【张说】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霜风吹寒月,窈窕虚中上。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别侍御严凝 年代:【唐】 作者:【沈佺期】 七泽云梦林,三湘洞庭水。
自古传剽俗,有时逋恶子。
令君出使车,行迈方靡靡。
静言芟枳棘,慎勿伤兰芷。
淇上田园即事 年代:【唐】 作者:【王维】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
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
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红牡丹 年代:【唐】 作者:【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渔父词 年代:【唐】 作者:【储光羲】 泽鱼好鸣水,溪鱼好上流。
渔梁不得意,下渚潜垂钩。
乱荇时碍楫,新芦复隐舟。
静言念终始,安坐看沉浮。
素发随风扬,远心与云游。
逆浪还极浦,信潮下沧洲。
非为徇形役,所乐在行休。
月下听砧 年代:【唐】 作者:【刘长卿】 夜静掩寒城,清砧发何处。
声声捣秋月,肠断卢龙戍。
未得寄征人,愁霜复愁露。
夏日 年代:【唐】 作者:【韦应物】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
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
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带有“静”和“祥”字的诗句 最好是跟美好的爱情有关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带静的八字句子,要唯美的句子
1、一寸相思千,人间没个处。
——李冠《蝶恋花》 2、之手,与子偕老。
——鼓》 3、深知身在情长在。
——《暮秋独游曲江》 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7、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木兰花》 8、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 9、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 1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蝶恋花》 13、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鹧鸪天》 14、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 15、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虞美人》 1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诉衷情》 1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旧题苏武诗》 18、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 1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寄人》 20、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1、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张可久《塞鸿秋》 22、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江陵愁望有》 2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24、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5、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徧唱阳春。
——《山亭柳》 26、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7、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2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 2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八六子》 30、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1、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3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新添声杨柳》 3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 34、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题春绮遗像》 35、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卜算子》 36、一行写入相思传。
——《塞鸿秋》 3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38、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辛弃疾《摸鱼》 39、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4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玉楼春》 41、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浪淘沙》 42、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 43、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琴歌》 44、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留别妻》 45、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吟咏唱和》 46、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曹雪芹《枉凝眉》 4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离思》 5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红豆词》 5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52、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53、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其三》 5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节妇吟》 5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 56、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千秋岁》 57、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58、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踏莎行》 59、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 6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秋风词》 6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鹧鸪天》 6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雨霖铃》 6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秋风词》 6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国风·周南·关雎》 65、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室思》 66、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台湾竹枝词》 67、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鹧鸪天》 6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69、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应天长》 70、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7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白居易《长恨歌》 7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欧阳修《玉楼春》
带有“内敛”意思的古文或古诗句,最好有“敛”字在内
《呻吟语》[明] 德性以收着为第一,收敛沉着中又以精明为第一大段。
收敛沉着人,怕含糊,怕深险。
浅浮子虽光明洞达,非蓄德之器也。
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
平居时有心讱言还容易,何也
有意收敛故耳。
只是当喜怒爱憎时发当其可,无一厌人语,才见涵养。
使人收敛庄重莫如礼,使人温厚和平莫如乐。
德性之有资于礼乐,犹身体之有资于衣食,极重大,极急切。
少年之情,欲收敛不欲豪畅,可以谨德;老人之情,欲豪畅不欲郁阏,可以养生。
敬对肆而言。
敬是一步一步收敛向内,收敛至无内处,发出来自然畅四肢,发事业,弥漫六合;肆是一步一步放纵外面去,肆之流祸不言可知。
《小窗幽记》[明]陆绍珩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才舒放即当收敛,才言语便思简默。
才人之行多放,当以正敛之;正人之行多板,当以趣通之。
《格言联璧》[清]山阴金 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理财之要,在经制。
足用之要,在薄敛。
处世而欲人感恩,便为敛怨之道;遇事而为人除害,即是导利之机。
正宗千锻出金精,薛烛犹惊弟子名。
秋水芙蓉光内敛,一挥头白不闻声。
---[清]黄遵宪。
。
。
曲女城头沸若澜,尘丝撩乱欲齐难。
精神内敛摇双笔,儒墨中央掉一丸。
辨马雄心从古夜,证龟狂胆自今寒。
嗟嗟侯白衔枚去,赤帜凭师扬宝坛。
。
。
。
《古赤铜刀歌》[淸]邹炳泰 天地起肃杀,蚩尤作五兵。
赤刀重天府,铸出昆吾精。
古来神物有显晦,兹刀何以鸣不平。
森森入手不盈尺,古制斑剥难知名。
建平永安年号阙,玉环金削无真评。
鹈膏冷土花涩,{列鱼}<鱼蔑>形蚀寒芒清。
赫连龙雀耀冰雪,苻坚神术埋榛荆。
何人新丰醉贳酒,何人燕市歌送行。
遂令三寸露光怪,神彩奕奕声铿鍧。
我把此刀重叹息,古光照人双眼瞪。
背嵌翡翠色闪灼,柄刻蝌蚪纹纵横。
胡为尘埋数千载,吹毛削玉功无成。
今兹出土尚完好,发硎一鼓挥长鲸。
吾闻宝刀贵大用,一脔之割非所争。
善刀而藏计亦得,锋锷内敛韬光明。
慎勿小试镆鎁钝,翻使牛刀笑武城。
。
。
。
。
。
。
实在太多了,先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