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表示提拔的说法有哪些
表示提升的词语:①擢、超擢:提升、选拔、破格提拔。
eg.“擢为后将军[后将军:武官名]。
”《汉书》 ②拔、甄拔:提拔。
eg.“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注意】一般“拔”指提拔没有官职的人,而“擢”指在已有的官职上再提拔。
③陟(zhì):提升、提拔。
eg.“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臧:好;否(pǐ):坏;宜:应该;异同:有差别]”《出师表》 ④升:升职;兼职。
eg.而符独耿介(耿直)不同于俗,以此遂不得升进。
《宋书?王符传》 ⑤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
eg.公车特征拜郎中。
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 ⑥超迁:越级破格提升。
eg.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贾谊传》 ⑦进:用于较高职务。
eg.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史记〃孙膑传》
古代表示升官的词有什么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
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 (1)拜。
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
(2)除。
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3)擢。
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 (4)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5)谪。
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6)黜。
“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 (7)去。
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8)乞骸骨。
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 (一) 表示任命,授予官职 ①拜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除 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除”是去旧职授新职。
(《〈指南录〉后序》) ③授 贾雨村授了应天府。
(《红楼梦》第四回) ④赏 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传》) 说明:“授”从授予印等物而来,“赏”从奖励而来,有赐予官职、爵位义。
⑤封 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 ⑥赠 赠谥美显,荣于身后。
(《五人墓碑记》) 同是君主授予,生时为“封:,死后为”赠。
”封“也有用于授予土地方面的,如“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六国论》)。
⑦通籍 通籍后,俸去书来。
(《黄生借书说》) “通籍”,出任、做官。
⑧守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守”为任命,意为“任……太守”,同理,“总督两广”即“任两广总督”。
(二)表示提升官职 ⑨升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
(《谭嗣同》) ⑩迁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 说明:“迁”一般指升官,但也有作一般调动讲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也有作降职远调的,如“迁客骚人”(《岳阳楼记》)。
{11}擢 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擢”为提升,“超擢”为破格提升。
(《谭嗣同》) {12}陟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陟”本为上升之意,此处为提升(官职)。
(《出师表》) (三)表示降(贬)低官职 {13}左迁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琵琶行》) {14}谪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岳阳楼记》) {15}迁谪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琵琶行》) {16}放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列传》) {17}出官 予出官二年。
(《琵琶行》) 说明:古代,右表示高贵的位置,左表示较低的位置,故“左迁”为贬官降职;“迁谪”侧重于“谪”,即降官远调;“放”有流放、放逐义,从色彩上讲,是贬职;“出官”是贬职调离,而“出为河间相”(《张衡传》)的“出”为出任(地方官) (四)表示一般调动 {18}徙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传》) {19}调 婿竟不调。
(《记王忠肃公翱事》) {20}改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
(《记王忠肃公翱事》) {21}转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张衡传》) 说明:“徙”是迁移之意,此处引申为调动;“改”为改换、调换 (五)表示辞官 {22}辞 轻辞古之天子。
(《五蠹》) {23}让 古之让天子者。
(《五蠹》) {24}乞骸骨 上书乞骸骨。
(《张衡传》) 说明:“辞”是辞退;“让”是禅让;“乞骸骨”,年老而申请退休。
古语升官怎么说
高升了,可以光宗耀祖,
活久见
给猪牛羊马升官晋爵,高纬还有哪些无法令人理解的行为
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言词语归纳表“授官、做官”的词语1:由中央官署征聘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6.授:授予官职。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9.复:恢复原职务。
如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征召,特指君招臣。
11.仕:做官。
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2.仕宦:做官,任官职。
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3.仕进:进身为官。
14.任:担负、担任。
二、表“调动、补任”的词语。
1.改:改任官职。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3.迁:调动改派。
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7.补:补任空缺官职。
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
三、表“升官、加封”的词语。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如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
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如成语“加官晋爵”。
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4.超迁:越级升迁。
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
6.超擢:破格提拔。
7.陟:提升官职。
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升:提升。
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如《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0.提:提拔。
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
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
②降职并外放。
2.窜:放逐、贬官。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
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7.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9.黜、绌:废掉官职。
如《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绌。
10.免:罢免官职。
11.夺:削去,罢免。
五、表“辞官”的词语。
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
2.解官:辞去官职。
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求“崔挺字双根”的翻译
除:任命,授予官职。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授予官职.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除:任命,授职.授:授给、给予官职.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仕:做官.仕宦:做官,任官职.仕进:进身为官.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罢:免去,解除官职.绌、黜:废掉官职.免:罢免.夺:削除.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擢:在原官上提拔.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迁:一般指提升.陟:进用.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贬:①降职.②降职并外放.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窜:放逐,贬官.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徙:一般的调动官职.调:变换官职.转、调、徙:调动官职.补:补充空缺官职.改:改任官职.出:京官外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