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的著名诗句
诗五月五日[宋]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宋]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明] 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明] 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午日处州禁竞渡[明] 汤显祖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
端午[唐] 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 端午[唐] 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唐]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词浣溪沙宋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宋 疏疏数点黄梅雨。
殊方又逢重五。
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
衫裁。
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
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荷香暗度。
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
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菩萨蛮宋 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
彩丝剪就交绒索。
樽俎泛菖蒲。
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
对景承欢宠。
何日玩山家。
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松。
等闲惊破纱窗梦。
念奴娇宋 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迁莺宋 黄裳 梅霖初歇。
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花心动宋 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
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
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
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此意凭谁向说。
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
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
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
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贺新郎宋 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
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
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
耳不听、湖边鼍鼓。
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
时展卷,诵骚语。
新愁不障西山雨。
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
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
漾不到、潇湘江渚。
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
君有语,但分付
描写一年12个月的诗句 及12月各自不同的花或节日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大堤曲 今日菖蒲花 -李贺 频频在星光下,帘影前 看到你蹙眉,犹带着 唇边一点微笑: 「总梦见是在天之涯 宽厚的胸和肩胂,多汗的…… 感觉你耳后草原如海水 熟悉而淡漠的气味」 头发稍稍长了些,微巷 如昔日菖蒲的花蕊 双眉依然是细小温柔 随时因为快乐而绉蹙 眼睛摇荡如招唤的灯火 所有想象和追寻 都在其中燃烧,焚尽 心中最后一滴幻与真 「在海角,遥远最遥远的 地方,春雨曾经倾斜过 乔木的新叶,和床头钟」 在人群当中,频频 以衣裳的颜色和体裁暗示 相约在木兰酒坊 在垂杨码头,在桃子之后 莲蓬以下,被单的中间 夕阳飞照大堤和彩缎 归鸟结队掠过你的眼 夏天已经过完了,夏天 隐入骨格碰撞的山峦 汗水汇注滚滚的河川 「然后体会分离,整个秋天 悉数属于你,我也在港上 默默思念着,属于你」 然后不知道为甚么 就将所有的诺言遗忘 醒来在陌生人的镜前 蹙眉微笑,四肢有些衰弱 「恁地惟悴只因梦中人」 1981 杨牧 八月的忧愁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 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 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 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 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 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 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 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林徽因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解读: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白居易《宴散》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山亭夏日》)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秦观《纳凉》)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陆游《幽居初夏》)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杨万里《夏夜追凉》) 安东尼奥·马查多〔西班牙〕 安东尼奥·马查多(Antonio Machado, 1875-1939),二十世纪西班牙大诗人,早年在西班牙自由教育学院学习,在马德里获得了博士学位,曾在巴黎大学深造,他还在巴黎听过亨利·柏格森的哲学讲座,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深受其影响。
后来在索利亚长期担任中学法文教师。
离开索里亚后,他先后在巴伊萨、塞戈维亚等地任教,并在塞戈维亚创办了“人民大学”。
1927年当选为西班牙皇家语言科学院院士。
共和国时期,他在马德里卡尔德隆学院和塞万提斯学院任教,西班牙内战结束后,独裁者佛朗哥夺取了政权,他不得不流亡法国,后来病逝于科利乌尔。
马查多的诗作主题为:土地、风光和祖国,早期作品有现代主义色彩,后来从单纯的表现内心转向关注外界事物的直觉型的“永恒诗歌”。
他以优美的笔调描绘西班牙自然风光,又关注社会政治生活。
他是西班牙著名文学流派“九八年一代”的主将,关心西班牙的命运。
他的后期作品大多显示出深邃的存在主义观点和诗人的孤独。
马查多的诗作语言新鲜朴素,近似易于朗诵的西班牙民歌;内涵深邃、描写细腻,但不事雕琢。
广场和明亮的桔子树 广场和明亮的桔子树 挂着浑圆而快乐的果实。
年青学生的喧闹 一阵阵混乱地传出学校-- 他们那清新的嗓音的快乐 充斥了广场的荫蔽部分的空气。
死城角落里的 儿童般的欢乐
我们曾经是某种我们依然看见 穿行这些古老街道的东西
● 钟敲响十二次......那是一把铁锹 钟敲响十二次......那是一把铁锹 铲动土地十二次。
......“轮到我了
”我叫喊......沉寂 回答我:别害怕。
你永不会看见最后一滴坠落 它如今在滴漏式水钟里颤抖着。
你将依然在这里的 海滩上睡眠很多时辰, 而你在一个清晰的早晨将会发现 你的小船系在另一条海岸上。
● 那长袍轻轻掠过疲竭的 那长袍轻轻掠过疲竭的 土地的微弱声音
来自古代之钟的 那么多的悲伤
奄奄一息的煤 在西方冒烟...... 雪一般的罗马幽灵 四处走动点燃星星。
“打开阳台门吧。
这是 让幽灵进入的时候...... 这个下午在打着盹 而钟声在沉睡。
” ● 我的灵魂在熟睡吗
我的灵魂在熟睡吗
这些在夜里劳作的蜂箱 停止了吗
而思想的 水车, 它干枯了吗,杯子空了吗, 转动着吗,仅仅携带着影子吗
不,我的灵魂并没熟睡。
它醒着,完全醒着。
它既没有睡觉也没有做梦,然而却观察, 它清晰的眼睛睁着, 遥远的事物,并且在 巨大的沉寂之岸倾听。
● 云层裂开;一道彩虹 云层裂开;一道彩虹 如今在天上微微闪烁, 田野完全裹在 雨水和阳光的玻璃之钟内部。
我醒来。
是什么覆盖着 我那梦幻的魔术般的窗户玻璃
我的心跳 震惊而又紊乱。
开花的柠檬树, 花园里的一排排柏树, 蓝色田野,太阳,水,彩虹
你头发中的水滴......
而这一切都消失回到内部 就像风中的一个肥皂泡。
● 现在没有关系,如果金色的酒 现在没有关系,如果金色的酒 在你的水晶杯里丰裕地浮起, 或者如果苦涩的果汁模糊那纯洁的玻璃杯...... 你知道那灵魂的秘密 通道,那梦幻所行之路, 和平静的傍晚 它们走向死亡......生命的善良而沉默的精灵 在那里等待着你, 而有一天它们会把你带到 一个永恒之春的花园。
参考资料: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
《诗经·小雅·四月》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
歇:盛及而衰。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
夏首:夏初。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杜甫《夏夜叹》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
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
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韩愈《送刘师服》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白居易《宴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
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
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
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贾弇《孟夏》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
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高骈《山亭夏日》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
花时:花开之时。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
可人:合人心意。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
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朱淑真《即景》:“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清风破暑连三日 元·王挥《过沙沟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 描写夏天的古诗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唐代诗人高骈《山亭夏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宋代诗人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宋代诗人秦观《纳凉》: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宋代诗人杨万里《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唐代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宋代诗人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南京 南宋诗人陆游《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夏意——〔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初夏绝句——〔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空,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孟夏——〔宋〕贾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居洛初夏作——〔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随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夏日杂题——〔宋〕陆游 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
参考资料: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杨万里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蔡确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高骈 别院深深夏席清, 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荫满地日当午, 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
求几首关于芍药的古诗
1、《兰花诗》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2、《浣溪沙》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3、《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4、《兰花》 明·刘伯温 幽兰花,在空山, 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
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 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
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5、《高山幽兰》 清·郑燮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6、《咏兰诗》 现代·张学良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研不浮花。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7、《兰花》 清·秋瑾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8、《咏兰》 现代·朱德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惟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9、《着色兰》 明·张羽 芳草碧萋萋,思君漓水西。
盈盈叶上露,似欲向人啼。
10、《兰花》 明·孙克弘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独。
东风时拂之,香芬远弥馥。
11、《兰花》 明·薛网 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
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
12、《兰花二首》 明·李日华 燕泥欲坠湿凝香,楚畹经过小蝶忙。
如向东家入幽梦,尽教芳意着新妆。
懊恨幽兰强主张,花开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13、《写兰》 明·景翩翩 道是深林种,还怜出谷香。
不因风力紧,何以度潇湘。
14、《折枝兰》 清·郑板桥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
15、《山顶妙香》 清·郑板桥 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
菖蒲的花语是什么
花语:仰慕的信·神秘的人种类:菖蒲科原产地:日本花色:紫花期:初夏自古以来,它就是一种常被运用在日本短歌中的花朵。
著名的藤原定家,就曾在他的作品(拾遗愚草)中歌咏菖蒲,由这一点就可以证明,日本人从很早很早以前,就十分喜欢这种花了。
当从一个神秘之人那儿收到一封「仰慕的信」时,你一定不会马上把它撕掉吧
我相信,大部份的人都会好好地保存下来,自始至终,一生都会加以珍惜。
★重点:菖蒲是代表端午节气的花,可以利用它直线的叶片,表现出初夏的清凉感觉。
拿它当礼物时,不妨选择三~四枝颜色清晰鲜艳的,扎成花束。
关于少林的诗句
幸少林寺应制 宋之问( 656年?~712年),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绀宇横天室,回銮指帝休。
曙阴迎曰尽,春气抱岩流。
空乐繁行漏,香烟薄彩斿。
玉膏从此泛,仙驭接浮邱。
游少林寺 沈佺期(约656~约714或715),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
长歌游宝地,徒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从驾幸少林寺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
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旂。
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
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
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
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
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登少室山寺 褚朝阳,唐诗人,曾登天宝进士第。
飞阁青云里,先秋独早凉。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华岳三峰小,黄河一带长。
空间指归路,烟处有垂杨。
少室晴雪送王宁 李颀(690-751),颇有诗名,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
少室众峰几峰别
一峰晴见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嵩山采菖蒲者 李白(此仙不用多说了吧) 神人多古貌,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
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
言终忽不见,灭影入云烟。
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
元丹丘歌 李白 元丹丘,爱神仙。
朝饮颍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
三十六峰常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我知尔游心无穷。
赠嵩山焦炼师 李白 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
中有蓬海客,宛疑麻姑仙。
道在喧莫染,迹高想已绵。
时餐金鹅蕊,屡读青苔篇。
八极恣游憩,九垓长周旋。
下瓢酌颍水,舞鹤来伊川。
还归东山上,独拂秋霞眠。
萝月挂朝镜,松风鸣夜弦。
潜光隐嵩岳,炼魄栖云幄。
霓裳何飘飖,风吹转绵邈。
愿同西王母,下顾东方朔。
紫书傥可传,铭骨誓相学。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 岑参(715—770),唐著名边塞诗人。
草堂近少室,夜静闻风松。
月出潘陵尖,照见十六峰。
九月山叶赤,溪云淡秋容。
火点伊阳村,烟深嵩角钟。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
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
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
久与人群疏,转爱邱壑中。
心淡水木会,兴幽鱼鸟通。
稀微了自释,出处乃不同。
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
游少林寺 戴叔伦(732—789),唐代中期著名的诗人,政绩卓著的地方官员。
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
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
屧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 韦应物(737~792),唐著名山水田园诗派诗人。
息驾依松岭,高阁一攀缘。
前瞻路已穷,既诣喜更延。
出献听万籁,入林濯幽泉。
鸣钟生道心,暮鹤空云烟。
独往虽暂适,多累终见牵。
方思结茅地,归息期暮年。
从龙潭寺至少林寺题赠同游者 白居易(772--846),生活于中唐时期,唐朝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山屐田衣六七贤,搴芳踏翠弄潺湲。
九龙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风飘管弦。
强健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
始知驾鹤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
早春题少室东岩 白居易 三十六峰晴,雪销岚翠生。
月留三夜宿,春引四山行。
远草初含色,寒禽未变声。
东岩最高石,唯有我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