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游依依不舍的诗句
横塘 范成大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赏析】南浦,泛指送别之处。
诗的前两句写送客之地的景物。
春到横塘,绿满平川,石桥横卧,朱塔屹立。
以南浦借指横塘,已揭示出离别之意。
石桥、朱塔都成了离别的见证者,诗人以景物依然,反衬人事之变化,物是人非,使人油然而生别离之情。
第三句直接写年年送客横塘,以“年年”一词表明送客频繁,横塘路春意勃发而人却分离,寓有伤感之意。
第四句诗人不直抒离情别绪,而是写横塘景中的与离情别绪更直接相连的细雨、垂杨、画船,细雨如丝,垂杨似线,画船待发。
以景物作结,烘托离别之情。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赏析】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
表达了游人对此怀着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诗离不开景物的描写,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景物来表现的。
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景物着手。
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这种意境。
此篇写惜春之情。
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
到了红日西斜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盘桓,欣赏着暮春景色。
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情,同他在《戏答元珍》中所说的“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以及他在《啼鸟》中所说的“身闲酒美惜光景,惟恐鸟散花飘零”,写的是同样的感情:这就是对美好春光的留恋与怜惜。
表达对美景的留恋对友人依依惜别的诗句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昔我往矣 , 杨柳依依
描写依依不舍的句子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别无名氏杨柳青青着地吹,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
送陈章甫李颀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描写人物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的句子
玩时是怎么的心情,离去是怎么的心情就可以了啊,以开玩的心情去写,结尾以离开的心情去写
用依依不舍造句
1、毕业了依依不舍的离母校。
2、我和他告别,看着他依依不离去。
3、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风景如画的地方。
4、我要住校了,临走前,母亲依依不舍的给我送行。
5、到了岔路口,我依依不舍的和同学告别。
6、母亲要出差了,我依依不舍的看着她远去的背影。
7、要从老家回来时,我看到奶奶依依不舍的冲我挥手,在阳光的照耀下,奶奶显得更加苍老。
8、和将要远去的朋友分离时,依依不舍的拍照留念。
(望采纳~~v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