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借古讽今的诗句

借古讽今的诗句

时间:2019-12-01 17:33

借古讽今的诗句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奔集起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

(心情很不愉快)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看到了无数间的宫殿都变成了泥土。

封建王朝建立百姓受苦;封建王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作家。

散曲是元代盛行的一种诗歌形式。

这首《山坡羊》是元代散曲的名篇。

  ①山坡羊——曲调名,决定这首散曲的形式;“潼关怀古”才是标题。

  ②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③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地势险要。

  ④西都——陕西长安,是汉代的西京。

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⑤踌躇——徘徊不定,心事重重。

  ⑥秦汉经行处——(秦朝京城咸阳,西汉京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⑦宫阙——皇宫建筑。

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

  诗人站在潼关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脚下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就像暴怒疯狂的兽群。

群峰高低参差地簇扔着,攒动着,仿佛集合到这里来接受检阅。

潼关,雄伟险要的潼关,古来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啊

  想起古代,诗人不禁向西方望去。

潼关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长字,从秦汉到隋唐,好几个朝代在那一带建过都。

落日苍茫之中,诗人一无所见,却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座座巍峨壮观的古都,一簇簇富丽堂皇的宫殿,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曾在那里龙争虎半,威震一时,然而如今踪影全消,剩下来的只有黄土一片。

西望长安,真叫人彷徨不止啊

  诗人只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不他最屿的是历代人民。

无论秦汉,无论隋唐,尽管改朝换代,人民的苦难却从来没有消除过。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对几千年历史一针见血的总评。

  这首散曲,从潼关要塞想到古都长安,又从古都长安想到历代兴亡,地域远近数百里,时间上下千余年,思绪驰骋纵横,最后归结为“百姓苦”一句,反复咏叹,兼有山水诗的意境和历史家的眼光。

  刘禹锡  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番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孙皓的千寻铁锁,并没有挽回东吴被灭亡的命运。

诗人的感叹中,深寓着历史的教训。

  「金陵五题。

石头城」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诗人笔下的石头城,已是一座荒芜寂寞的“空城”了。

六朝旧事随水而逝,早已化为缥缈的尘埃,散落在历史的脚后。

花开花落,云舒云卷,石城依旧,厮守着它的记忆……  「金陵五题。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写煊赫了二百年的王谢世族的没落  「金陵五题。

台城」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金陵五题。

生公讲堂」刘禹锡  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金陵五题。

江令宅」刘禹锡  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台城怀古」刘禹锡  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

  宫墙隐嶙围野泽,鹳鶂夜鸣秋色深。

  ——写梁陈的荒淫亡国,都是关系六朝历史的大事。

  「古词二首(一作讽古)」刘禹锡  轩后初冠冕,前旒为蔽明。

安知从复道,然后见人情。

  簿领乃俗士,清谈信古风。

吾观苏令绰,朱墨一何工。

  「咏史二首」刘禹锡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

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

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金陵怀古」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登司马错古城」刘禹锡  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

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

  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

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绿。

  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谷。

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遗镞。

  楚塞郁重叠,蛮溪纷诘曲。

留此数仞基,几人伤远目。

  「韩信庙」刘禹锡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虎丘寺见元相公二年前题名怆然有咏」刘禹锡  浐水送君君不还,见君题字虎丘山。

  因知早贵兼才子,不得多时在世间。

  「故洛城古墙」刘禹锡  粉落椒飞知几春,风吹雨洒旋成尘。

  莫言一片危基在,犹过无穷来往人。

诗人以汉喻唐,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来借古讽今

古代诗词的一般写作手法有哪些

比如借古讽今类似等等

写作方法属于艺术表现方法(即:艺术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常见的有:悬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也叫前后呼应)、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泊秦淮中作者借古讽今,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诗句是哪一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寒食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古诗对还是错

对,我认为这首诗选取典型的意象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是诗人借古讽今,含蓄表达了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的嘲讽。

也有意见认为由于作者未曾刻意求深,只是沉浸在打动了自己的形象与情感之中,发而为诗,反而使诗更含蓄,更富于情韵。

《泊秦淮》中借古讽今的诗句是

《泊秦一诗中表示诗人对国家命运忧的诗句是女不知亡国恨,犹唱后庭花。

这句诗是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泊秦淮中表现诗人的忧患意思(借古讽今)的诗句是什么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