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诗句 > 庄周梦蝶的诗句

庄周梦蝶的诗句

时间:2018-06-23 03:42

关于“庄周梦蝶”的诗词都有哪些

庄周的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

胡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词:卜算子 ——北宋词人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 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李商隐的‘锦瑟’是什么意思

(全诗解释)

解释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

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

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

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

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

题解这首诗历来注释不一,莫衷一是。

或以为是悼亡之作,或以为是爱国之篇或以为是自比文才之论,或以为是抒写思念待儿锦瑟。

但以为是悼亡诗者为最多。

有人认为,开首以瑟弦五十折半为二十五,隐指亡妇华年二十五岁。

这话未免有嫌牵强。

但是,首联哀悼早逝却是真实。

颔联以庄子亡妻鼓盆而歌和期效望帝化成子规而啼血,间接地描写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颈联以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隐约地描摹了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

最后抒写生前情爱漫不经心,死后追忆已经惘然的难以排遣的情绪。

典故锦瑟:瑟的美称。

无端:没来由的。

五十弦:古瑟有五十弦。

柱:弦的支柱。

华年:美好的年华,指少年。

两句写:听锦瑟的弦声,想起年轻时的往事,怅惘难言。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

“沧海明月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可是,梦想和相思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

晚唐诗人司空图曾引戴叔伦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蓝田山位于陕西蓝田,是著名的产玉之地。

传说此山在阳光之下,蕴藏其中的玉气,冉冉升腾,但美玉之精气远观如在,近观却无。

故“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恍如隔世了。

我最怕的就是最后一句,“已”一字,可怕至极。

若非年少无知,何至如此

然人人最感叹之事,便是少年时景。

全部注释1.朱注:《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

《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亦不同。

义山《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有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有雨打湘灵五十弦。

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此隐隐有悲伤之感,乃全诗之情感基调。

历代解义山诗者,多以此诗为晚年之作。

商隐享年不足五十,故此借五十弦起兴,暗喻生平,引发以下一弦一柱之思忆。

2.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3.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

……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帝升西山隐焉。

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

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蔡梦弼《杜工部草堂诗笺》一九《杜鹃》诗注引《成都记》:望帝死,其魂化为鸟,名曰杜鹃,亦曰子规。

4.沧海句:《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闫立本如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5.蓝田句:《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文选》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

6.可待:岂待,何待。

赏析此诗是义山诗之代表作,但颇难解说。

宋刘攽《贡父诗话》云:《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也。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十二引黄朝英《缃素杂记》曰:义山《锦瑟》诗云……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解其意,后以问东坡。

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

其声也适、怨、清、和。

'案李诗'庄生……',适也;'望帝……',怨也;'沧海……',清也;'蓝田……',和也。

一篇之中,曲尽其意。

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

元好问《论诗绝句》云: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以上咏青衣(艳情)说乃小说家言;咏锦瑟说颇得宋人赞同。

明人胡应麟于此二说皆疑之。

其后说者纷纭,大抵有自伤生平(清何焯、汪师韩、薛雪、宋翔凤)说、悼亡(清朱鹤龄、朱彝尊、何焯、冯浩、程梦星、姚培谦、近人张采田、孟森等)说、政治寄托(清杜诏,近人张采田、岑仲勉等)说、诗序(清何焯、王应奎、)说、寄托不明(清屈复、近人梁启超)说、自寓创作(钱钟书)说等。

其中持悼亡或自伤说者较多。

然悼亡实际上也是自伤的内涵之一,故自伤说似更圆通。

兹引刘、余《集解》以备参读:自伤身世之说,较为切实合理。

……首联谓见此五十弦之锦瑟,闻其弦弦所发之悲音,不禁怅然而忆己之华年往事。

……颔腹二联,即承'思华年'而写回忆中之华年往事,……'庄生'句系状瑟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用意在'梦'字'迷'字。

而此种境界亦即以象征诗人身世之如梦似幻,惘然若迷。

……'望帝'句系写瑟声之凄迷哀怨,如泣鹃啼血,着意在'春心'字、'托'字。

'春心'本指爱情之向往追求,常用以喻指对理想之追求。

……'望帝'句殆谓己之壮心雄图及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均托之哀怨凄断之诗歌,如望帝之化鹃以自抒哀怨也。

杜鹃即作者之诗魂。

……'沧海'句写瑟声之清寥悲苦……正含沧海遗珠之意。

……'蓝田'句似写瑟声之缥缈朦胧……或以喻己所向往追求者,皆望之若有,近之则无。

……要之,颔、腹二联并非具体叙述其华年往事,而系借瑟声之迷幻、哀怨、清寥、缥缈以概括抒写其华年所历之种种人生遭际、人生境界、人生感受。

……末联含义明白……谓上述失意哀伤情事岂待今日追忆方不胜怅恨,即在当时亦惘然若失矣。

注释古瑟有弦五十条。

柱,调整弦的音调高低的支柱;思读去声,因律诗不得一连出现三个平声。

蓝田:在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古代著名的美玉产地。

简析本诗属于一首晚年回忆之作,虽然有些朦胧,却历来为人传诵。

诗的首联由幽怨悲凉的锦瑟起兴,点明“思华年”的主旨。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

五十弦,《 史记·封禅书 》载古瑟五十弦,后虽一般为二十五弦,但仍有其制。

诗的一、二两句是说:绘有花纹的美丽如锦的瑟有五十根弦,我也快到五十岁了,一弦一柱都唤起了我对逝水流年的追忆。

诗的颔联与颈联是全诗的核心。

在颔联中,庄周梦蝶的故事见《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

”诗句中的“晓梦”,指天将亮时做的梦。

“ 迷蝴蝶”,指对自己与蝴蝶之间的关系迷茫。

面对群雄逐鹿,变化剧烈的战国社会,庄周产生了人生虚幻无常的思想,而李商隐则是有感于晚唐国势衰微,政局动乱,命运如浮萍而用此典故的。

用此典故,还包含着他对爱情与生命消逝的伤感。

他似乎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要把深深的痛苦与怨愤倾泄出来 。

望帝的传说见《 寰宇记》说 :“ 蜀王杜宇,号望帝,后因禅位,自亡去,化为子规 。

”子规即杜鹃。

诗人笔下美丽而凄凉的杜鹃已升华为诗人悲苦的心灵。

深沉的悲伤,只能托之于暮春时节杜鹃的悲啼,这是何等的凄凉。

颈联紧接颔联,《 新唐书·狄仁杰传》载:“(狄仁杰 )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

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少有才名,孙权谓其父瑾曰:‘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珠”、“玉 ”乃诗人自喻,不仅喻才能,更喻德行和理想。

诗人借这两个形象,体现自己禀具卓越的才德,却不为世用的悲哀。

诗的尾联,采用反问递进句式加强语气,结束全诗。

“此情 ”总揽所抒之情,“ 成追忆”则与“思华年”呼应。

可待即岂待,说明这令人惆怅伤感的“此情”,早已迷惘难遣,此时当更令人难以承受。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个性 ,运用了典故、比兴、象征手法,诗中蝴蝶、杜鹃是象征,珠、玉属比兴,它们创造出明朗清丽、幽婉哀怆的艺术意境。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

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

其实不然。

“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

此诗人之痴语也。

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

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

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

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

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

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

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

”(《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

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

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

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

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

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

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

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

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

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

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

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

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

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

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

一化三耶

三即一耶

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我们读唐人诗,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

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

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

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

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

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

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

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

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

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

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

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

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

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

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

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

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

……”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

循此以求,我觉得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我觉得这首诗完全可以不当做无题来解。

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正如上边所说。

如同琵琶行,全诗中间4句是描述瑟音繁复变幻,引动人的思绪烦乱。

庄周梦蝶之说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真是一只自在飞舞的蝴蝶,十分开心得意

不知道还有庄周的存在。

忽然醒过来,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僵卧不动的庄周。

不知道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呢

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

庄周与蝴蝶一定有所分别。

这种梦境所代表的,就称为物我同化。

人为什么会做梦

原因之一是要避开那一成不变的日常生活。

譬如,穷人梦见自己发财,就是常有的例子。

西方有一则寓言,说一个牧童白天工作劳累不堪,但是一睡着就梦到变成国王,乐不思蜀。

而一个国王白天享受荣华富贵,一睡着就梦到变成牧童,苦不堪言。

这二人处境相反,说明贵贱固然有先天注定的成分,但是做梦也有身不由己的特色。

真实人生有时要靠做梦来调适一番,算是减少一些不公平的比例吧

庄子并没有梦见自己发财,而是梦到了蝴蝶。

这表示他向往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是心灵可以摆脱世俗的牵绊,自由地与万物往还。

庄子并没有梦见自己发财,而是梦到了蝴蝶。

这表示他向往的不是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是心灵可以摆脱世俗的牵绊,自由地与万物往还。

可惜好梦易醒,庄子回到现实世界,发现自己就是那僵卧不动的庄周。

下面的问题比较有趣: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

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回首前尘往事,很少人会否定浮生若梦这句话。

既然如此,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从未来的眼光回顾,不也是一场梦吗

这种看似消极无奈的念头,很快就被点化了,因为庄子接着说:庄周与蝴蝶一定有所分别。

分别在于:当我梦见自己成为蝴蝶时,在梦中我不会质疑自己真是一只蝴蝶,但是当我醒来之后,却可以质疑自己真是庄周。

这种质疑的能力正是人的特色所在。

质疑表示人可以思考及选择自己要以何种态度面对生活。

譬如,不论生活如何困窘,庄子都可以坦然面对,他在提升心灵方面从不松懈,要努力修炼到与道同游的境界。

蝴蝶可以自在飞舞,但是没有心灵提升的可能性。

万物都是按照自然的法则在活动,只有人可以选择如何安排自己的活动。

这就是人与万物(包括蝴蝶在内)最大的分别。

这种分别是诅咒,还是祝福

庄子的答案很清楚,当然是祝福。

所以他最后说:这种梦境所代表的,就称为物我同化。

因此,在庄子看来,我与万物可以化为一个整体,这时我像蝴蝶一样可以到处飞舞,没有任何阻碍或限制。

而另一方面,我与万物的分别也很明显,那就是:身为一个人,除了有形可见的身体,还有无形的心智,可以从事思考活动,进而选择正确的修炼途径,让自己的精神真正像蝴蝶一般,无拘无束地活在世间。

这时世间的富贵或贫贱,得意或失意,荣耀或耻辱,以及种种相对的价值观,全都失去了对我的制约作用。

庄子的思想是一个万花筒,从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出其中的缤纷与瑰丽,同时也不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作概括说明。

庄周梦蝶是一则简短的寓言,却可以引发一些空灵的遐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