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乞巧节的诗句
1、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 3、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 4、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清.姚燮 5、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 6、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唐.祖咏 7、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唐.孟郊 8、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唐.罗隐《七夕》 9、天阶夜色凉如水,。
——唐.杜牧《秋夕》 10、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孟浩然《他乡七夕》
关于乞巧节的古诗
七夕【年代】:唐【作者】:白居易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乞巧节的习俗
旧时在民间七日是一个很热闹的节日,对这一天兴趣最大的,还是年轻女子。
穿新衣,拜双星,并乞巧。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
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
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
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
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
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
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
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
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
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
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
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
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
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
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
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
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
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按顺序标时间和农历阳历
夏历正月初一 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吃元宵、汤圆) 元宵节 夏历正月十五日 吃元宵,庆团圆 清明节 阳历四月五日左右 祭祖、扫墓 端午节 夏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 七夕 夏历七月初七 又称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 中元节 夏历七月十五 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 中秋节 夏历八月十五 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 重阳节 夏历九月初九 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 古尔邦节 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 宰牲节1月1日 元旦节 公历新年 放假一天 3月8日 国际妇女节 庆祝妇女为社会、政治、经济等做出的贡献 妇女放假半天 3月12日 植树节 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为纪念,1979年全国人大恢复 不放假 5月1日 国际劳动节 庆祝劳工运动为社会及经济等作出的贡献 放假三天 5月4日 五四青年节 纪念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 不放假 6月1日 国际儿童节 庆祝儿童福利的促进 儿童放假一天 7月1日 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 纪念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不放假 8月1日 建军节 纪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不放假 9月3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纪念1945年9月2日日本与盟国签订降伏文书 不放假 9月10日 教师节 庆祝教师为社会做出的贡献,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 小学、初中一年级教师和学生放假一天 10月1日 国庆节 纪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放假三天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 农历新年 放假三天 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 赏灯,吃元宵 不放假 农历二月初二 春农节 又称“农头节”,传说“二月二、龙抬头” 不放假 农历节气清明 清明节 扫墓祭祀 不放假 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 纪念屈原(存在争议),吃粽子,赛龙舟 不放假 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 又称“七巧节”、“乞巧节”,相传牛郎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中国的情人节 不放假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 又称“鬼节”、“盂兰盆节”、“七月半” 不放假 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 不放假 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 登高,老年节 不放假 农历十二月初八 腊八节 祭祖先神灵,祈丰收吉祥 不放假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 (或二十四) 小年 祭灶,送灶王爷上天 不放假 农历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天 除夕 岁末,守岁 不放假 回历10月1日 开斋节 又称“肉孜节”,斋月结束,伊斯兰教节日 不放假 回历12月10日 宰牲节 又称“古尔邦节”,朝圣次日,伊斯兰教节日 不放假
弱弱的问问东汉七夕节出名的诗句我急求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嘉兴因南湖而出名。
南湖是浙江的三大名湖之一,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
南湖原名马场湖,又叫东湖,嘉兴城西南有西南湖,原称鸳鸯湖,南湖成为旅游地后,人们多把南湖叫做鸳鸯湖,或将两湖合称为鸳鸯湖。
南湖由运河各渠汇流而成,上承长水塘和海盐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长纤塘,总面积624亩。
南湖由运河各渠汇流而成,上承长水塘和海盐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长纤塘,总面积624亩。
南湖四周地势低平,河港纵横。
据史籍记载,五代后晋天福年间(约936)以前,这里芦蒿丛生,尚无景观,此后吴越王钱镠第四子广陵王钱元五任中吴节度使时,在湖滨筑宾舍以为“登眺之所”,后才逐渐形成名胜。
以后沿湖建筑了潘师旦园、高氏圃等,从唐代起,其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成为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
明朝嘉靖二十七年,嘉兴知府赵瀛征民夫修浚城河,运土填于南湖之中,成厚五丈、广二十丈的湖心小岛,并于次年迁建烟雨楼于岛上,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观。
清明(南湖水会)、荷诞(荷花生日和观莲节)、七夕(乞巧节)、中秋湖上游人如织,画舫中歌舞不绝,好一幅江南胜景,此繁华状况一直持续到抗战前夕。
南湖以其朴素、醇厚的江南水乡风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赞誉。
宋代诗人苏东坡三过嘉兴,留下了“闻道南湖曲,芙蓉似锦张,如何一夜雨,空见水茫茫”的诗句。
清代学者朱彝尊对南湖情有独钟,一连写下一百首鸳鸯湖棹歌,把南湖的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以游山玩水著称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驻南湖,写下了十四首诗。
另外吴潜、杨万里、方回、张岱、钱谦益等都慕名来游,吟咏不绝。
近年南湖风景区有了巨大的变化,环湖建起春、夏、秋、冬四季公园和湖滨公园、揽秀园等,在南岸和西岸修建了烈士陵园、革命历史陈列馆,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成为风光旖旎、四季宜人的江南旅游胜地。
如今的南湖已成为以党的红色文化为纽带,以湖光绿色为基调,寓教于游,全国独创的高品位、高起点、高素质、全方位的具有浓郁吴越风情和水绿环境景观的多功能复合型风景旅游区。
瓶山公园 位于市区中山路建国路口,是嘉兴一个宋代酒库遗址,现已辟为瓶山公园。
瓶山高仅16米,上由瓶山阁、瓶山坊、灵光井、月波楼、八咏亭、枕峦亭和儿童乐园组成。
是禾城著名旅游胜地。
关于瓶山名称的来由,有三种说法,相传宋时置酒务于此,积瓶成山。
二是相传南宋高宗用御酒十万瓶犒劳抗金名将韩世忠、粱红玉及众军士于此,酒后积瓶成山。
三是相传春秋时期越王献美女西施到吴国,路过嘉兴时,曾遣侍女月波送酒3000瓶,至此饮宴,积瓶如山。
该处曾多次出土陶制酒瓶,人称“韩瓶。
据《嘉兴府典故纂要》记载:“瓶山,府治东北,相传宋时置酒务于此。
元废,积瓶而成。
”瓶山西侧旧有项襄毅公祠,祠前有石坊。
今仍保留着一口项家古井,汲用已数百年,大旱不竭。
一九八八年建亭勒碑,称“灵光井”。
据有关部门测定,其井水水质明显优于其他井水。
“瓶山积雪曾是“嘉禾八景之一,大雪纷飞时,这里白雪茫茫,俯看禾城,银装素裹,景色迷人。
山上除了亭台楼阁以外,还有桃、梅、李等树木。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是1959年在原铁路苗圃基础上建成的休闲性公园,位于铁路嘉兴站广场对面,占地50000平方米。
人民公园有大草坪、中日友谊树、荷花池、土山、桂花林、儿童乐园诸景点。
园中遍植百余种花木、数千枝乔灌木,春夏花木茂盛,绿荫覆地,秋冬桂花飘香,梅林萧疏,年游客量在50万人次。
园中的中日友谊树是1990年 5月13日为纪念嘉兴市与日本富士市缔结友好城市一周年而种植的一棵同是市树的香樟连理树。
此前的1989年1月15日在富士市中央公园也曾共同种植过一棵香樟连理树。
公园内还有桂花林、盆景园、聚景园等。
西北侧的为游乐区内设碰碰车、游船、赛场跑车等儿童游乐设施。
辛亥革命纪念塔 人民公园正门口的辛亥革命纪念塔是纪念为辛亥革命而献身的嘉兴籍烈士。
在辛亥革命中,嘉兴是革命势力较强的地区,光复会发起人龚宝铨、同盟会浙江支部长褚辅成等多是嘉兴人,敖嘉熊建立的温台会馆一度还是联络浙江会党力量的联络中心。
嘉兴的革命力量在反清革命中,有的被清政权杀害,有的积劳成疾病故。
其中最著名的有陈与义、敖嘉熊、龚宝铨、唐纪勋、姚麟、王家驹、徐小波等七人,当时被称为“辛亥革命七烈士”。
1931年在当时中山公园建“辛亥革命七烈士纪念塔”,1986年在现址重建,更名“辛亥革命烈士纪念塔”。
塔高14.5米,为三级式水泥实心塔,外形似灯塔,塔身有嘉兴辛亥革命纪念塔塔名和塔记,系民革中央主席屈武题写。
南湖革命纪念馆 記着某個秂、为您回答、请您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