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五有关的诗句
《还陕述怀》李世民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春日玄武门宴群臣》李世民韶光开令序,淑气动芳年。
驻辇华林侧,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佩满,丹墀衮绂连。
九夷簉瑶席,五狄列琼筵。
娱宾歌湛露,广乐奏钧天。
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
粤余君万国,还惭抚八埏。
庶几保贞固,虚己厉求贤。
《赋尚书》李世民崇文时驻步,东观还停辇。
辍膳玩三坟,晖灯披五典。
寒心睹肉林,飞魄看沉湎。
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
灭身资累恶,成名由积善。
既承百王末,战兢随岁转。
《咏司马彪续汉志》李世民二仪初创象,三才乃分位。
非惟树司牧,固亦垂文字。
绵代更膺期,芳图无辍记。
炎汉承君道,英谟纂神器。
潜龙既可跃,逵兔奚难致。
前史殚妙词,后昆沉雅思。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
川谷犹旧途,郡国开新意。
梅山未觉朽,谷水谁云异。
车服随名表,文物因时置。
凤戟翼康衢,銮舆总柔辔。
清浊必能澄,洪纤幸无弃。
观仪不失序,遵礼方由事。
政宣竹律和,时平玉条备。
文囿雕奇彩,艺门蕴深致。
云飞星共流,风扬月兼至。
类禋遵令典,坛壝资良地。
五胜竟无违,百司诚有庇。
粤予承暇景,谈丛引泉秘。
讨论穷义府,看核披经笥。
大辨良难仰,小学终先匮。
闻道谅知荣,含毫孰忘愧。
《咏雨》李世民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春台望》李隆基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
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
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
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
初莺一一鸣红树,归雁双双去绿洲。
太液池中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
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
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连延接未央。
周庐徼道纵横转,飞阁回轩左右长。
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
为想雄豪壮柏梁,何如俭陋卑茅室。
阳乌黯黯向山沉,夕鸟喧喧入上林。
薄暮赏余回步辇,还念中人罢百金。
《轩游宫十五夜》李隆基行迈离秦国,巡方赴洛师。
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
歌钟对明月,不减旧游时。
《幸蜀西至剑门》李隆基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途经华岳》李隆基饬驾去京邑,鸣鸾指洛川。
循途经太华,回跸暂周旋。
翠崿留斜影,悬岩冒夕烟。
四方皆石壁,五位配金天。
仿佛看高掌,依稀听子先。
终当铭岁月,从此记灵仙。
《中春麟德殿会百僚观新乐诗,一章,章十六句》李适芳岁肇佳节,物华当仲春。
乾坤既昭泰,烟景含氤氲。
德浅荷玄贶,乐成思治人。
前庭列钟鼓,广殿延群臣。
八卦随舞意,五音转曲新。
顾非咸池奏,庶协南风熏。
式宴礼所重,浃欢情必均。
同和谅在兹,万国希可亲。
《上元日二首》李昂上元高会集群仙,心齐何事欲祈年。
丹诚傥彻玉帝座,且共吾人庆大田。
蓂生三五叶初齐,上元羽客出桃蹊。
不爱仙家登真诀,愿蒙四海福黔黎。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宋若宪端拱承休命,时清荷圣皇。
四聪闻受谏,五服远朝王。
景媚莺初啭,春残日更长。
命筵多济济,盛乐复锵锵。
丰镐谁将敌,横汾未可方。
愿齐山岳寿,祉福永无疆。
《句》李煜迢迢牵牛星,杳在河之阳。
粲粲黄姑女,耿耿遥相望。
莺狂应有恨,蝶舞已无多。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病态如衰弱,厌厌向五年。
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
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
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
万古到头归一死,醉乡葬地有高原。
人生不满百,刚作千年画。
日映仙云薄,秋高天碧深。
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
凝珠满露枝。
游飏日已西,肃穆寒初至。
九重开扇鹄,四牖炳灯鱼。
忌觞无算酌。
倾碗更为寿,深卮递酬宾。
《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暮凭阑,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桁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沈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过白卫岭和韩昭》李衍先朝神武力开边,画断封疆四五千。
前望陇山屯剑戟,后凭巫峡锁烽烟。
轩皇尚自亲平寇,嬴政徒劳爱学仙。
想到隗宫寻胜处,正应莺语暮春天。
《丈人观》徐氏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
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包佶苍苍五老雾中坛,杳杳三山洞里官。
手护昆仑象牙简,心推霹雳枣枝盘。
春飞雪粉如毫润,晓漱琼膏冰齿寒。
渐恨流年筋力少,惟思露冕事星冠。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苏颋朝望莲华狱,神心就日来。
晴观五千仞,仙掌拓山开。
受命金符叶,过祥玉瑞陪。
雾披乘鹿见,云起驭龙回。
偃树枝封雪,残碑石冒苔。
圣皇惟道契,文字勒岩隈。
跟江有关的诗句
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时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小舟从次逝,江海寄余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野旷天低书,江青月近人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关于竹的古诗
咏竹的诗中认为最好的一首是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王安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另外,郑板桥的也不错:题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中带有竹字的诗就非常多了,列几首有名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跟隐者有关的诗句
采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饮酒(其五)》 王孙游兮不归,生兮凄凄。
--刘安:隐士》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左思:《咏史》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 《过故人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阮瑀《隐士》诗词 四皓南隐岳,老莱窜河滨。
颜回乐陋巷,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
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孰知富生祸,取富不取贫。
宝玉忌出璞,出璞先为尘。
松柏忌出山,出山先为薪。
君子隐石壁,道书为我邻。
寝兴思其义,澹泊味始真。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草木择地生,禽鸟顺性飞。
——孟郊《隐士》 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孟郊《怀南岳隐士》 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
——元稹 《寄隐客》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
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元稹《悟禅三首寄胡果》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白居易 《中隐》 今来招隐士,恨不见琼枝。
——李德裕《访韦楚老不遇》 近逢商洛客,知尔住南塘。
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
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
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许浑《寄题南山王隐居(一作王隐士居)》 磻溪连灞水,商岭接秦山。
青汉不回驾,白云长掩关。
雀喧知鹤静,凫戏识鸥闲。
却笑南昌尉,悠悠城市间。
——许浑 《题灞西骆隐士》 紫府丹成化鹤群,青松手植变龙文。
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隐士云。
——李商隐《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写真存焉》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
——韩偓《南亭》 江寺禅僧似悟禅,坏衣芒履住茅轩。
懒求施主修真像,翻经文是妄言。
出浦钓船惊宿雁,伐岩樵斧迸寒猿。
行人莫问师宗旨,眼不浮华耳不喧。
——杜荀鹤《题江寺禅和》 病后霜髭出,衡门寂寞中。
蠹侵书帙损,尘覆酒樽空。
池暗菰蒲雨,径香兰蕙风。
幽闲已得趣,不见卜穷通。
——李中《书蔡隐士壁》 烟萝拥竹关,物外自求安。
逼枕溪声近,当檐岳色寒。
药苗应自采,琴调对谁弹。
待了浮名后,依君共挂冠。
——李中《寄庐山庄隐士》 盛府宾寮八十馀,闭门高卧兴无如。
梁王苑里相逢早,润浦城中得信疏。
狼藉杯盘重会面,风流才调一如初。
愿君百岁犹强健,他日相寻隐士庐。
——徐铉《赠浙西顾推官》 仙人好负局,隐士屡潜观。
——张鷟《扬州青铜镜留与十娘》 千峰映碧湘,真隐此中藏。
饼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
风榸支酒瓮,鹤虱落琴床。
虽斅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贯休《怀南岳隐士二首(一作赠隐者)》
和国家有关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青。
——宋•文天祥<<丁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出塞>>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唐•李贺<<南园>>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唐·令狐楚<<少年行>>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马上作>>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与竹有关的成语与竹有关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 李峤《风》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 吴均《山中杂诗》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高骈《对雪》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
—— 卓文君《白头吟》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郑燮《新竹》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白居易《夜雪》 夜深风竹敲秋韵。
——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 柳宗元《渔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