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八山叠翠诗,谁知
??“八山叠翠诗”是宝塔诗的一种类型。
所谓“八山叠翠”,是指诗中有八个“山”字堆叠起来,句式参差,犹如一座山峰,竖立八行,行行有山,高低四层,层层亦有山,亦谐亦庄,甚是有趣。
清代龚炜载评,“高低写作四层,垒成山形”,“索转成文,清新可诵”,“巧制也”。
?? ??溯其本源,真正以“山”入题的宝塔诗始见于唐代令狐楚,首句为单字,其后每两句递增一字,自上而下顺读即可。
?? 山 ?? 耸峻 ?? 回环 ?? 沧海上 ?? 白云间 ?? 商者深寻 ?? 谢公远攀 ?? 山岩泉滴滴 ?? 幽谷鸟关关 ?? 对岛西连陇塞 ?? 猿声南彻荆蛮 ??世人只向簪裾老 ??芳草空馀麋鹿闲 ?? ??至明代嘉靖年间,昆山人邬景合开创“八山叠翠诗”这一体式,此后数百年间多有文人墨客为之,但真正传诸后世的仅有寥寥几首。
据史料记载,邬景合是一怪才,资貌平平,但却满腹经纶,因而被皇太后相中,以许之,于是他平步青云,成了的妹夫,官拜驸马都尉。
后于清馥殿在直诸臣俱行祝厘礼,因他不俟礼成而出,且放浪狂言,嘉靖帝怒之,削职归原籍。
隆庆二年复官。
卒赠少保,谥荣简。
逝者如斯,盈虚如彼,如今能让我们聊以凭吊的就只有他倾心所作的两首叠翠诗了。
“八山叠翠诗”是邬景和游览苏州半山寺之时,目睹山之秀美、寺之雄奇、景之清幽之后,诗兴蓬发而创。
此诗形状如山,读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第一二行连读,然后从第三行开始,每行拿出一半,向右盘旋而下,读至末行再向左,再盘旋而上,即成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诗,而且中间两联对仗工整。
??原诗: ?? 山山 ?? 远隔 ?? 山光半山 ?? 映百心塘 ?? 山峰千乐归山 ?? 里四三忘已世 ??山近苏城楼阁拥山 ??堂庙旧题村苑阆疑 ??竹禅塔留庄作画实 ??丝新醉侑歌渔浪沧 诗解: ??山山远隔半山塘,心乐归山世已忘。
??楼阁拥山疑阆苑,村庄作画实沧浪。
??渔歌侑醉新丝竹,禅塔留题旧庙堂。
??山近苏城三四里,山峰千百映山光。
?? ??此诗或写做前尖式,读法与上相同。
见下: ?? 山疑实沧 ?? 山世拥阆画浪 ?? 山塘归已阁苑作渔 ??山隔半心乐忘楼村庄歌 ??山远光百千三城题留侑 ?? 山映峰四苏旧榻醉 ?? 山里近庙禅新 ?? 山堂竹丝 ?? ??后来邬景和游览苏州吴县洞庭包山灵光寺时又写了一首变体山形“叠翠诗”,题为。
?? 山山 ?? 灵异 ?? 山邻有山 ?? 择后四神 ?? 山前山季游山 ?? 遍访都春是尽 ??山外野山山色映山 ??人至慕山山眼照山 ??乐因是归光如镜镜 ??真寻俗世贪不身随?? 此诗以九个山字在外,五个山字在内,暗隐“包”字。
读法同,读诗的“路径”迂回曲折,沿其吟读走向,大抵为一“亚”字状。
诗解: ??山山灵异有山神,四季游山尽是春。
??山色映山山照眼,山光如镜镜随身。
??不贪世俗寻真乐,因是归山慕至人。
??山外野山都访遍,山前山后择山邻。
?? ??由于此诗形制特殊,写之较为难能,故自明朝以降,所见作品不多。
我长期以来搜集到的仅有十数首,仔细研究后发现其中竟多有抄袭之作,现摘录三首,聊博一笑。
??第一首是清朝王尔烈所作: ?? 山 ?? 角下 ?? 山八青山 ?? 天到路角 ?? 山远我弯高山 ?? 天说都响水流 ??山间人人潺潺深山 ??此宿夜行般千语鸟 ??多艰险晓叫叫得行 ??涉跋途长难里万人 诗解: ??山下青山路角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千般叫,叫得行人万里难。
??长途跋涉多艰险,晓行夜宿此山间。
??人人都说天山远,我到天山八角山。
?? ??第二首清代某诗人写的,原诗如下: ?? 山山 ?? 外霍 ?? 山青是山 ?? 路曲讲名 ?? 山青弯我好山 ?? 流水响说道东 ??山深潺潺人人关三 ??百鸟声声为夜半定 ??行上路叫俗客湖江 ??人万里难劝君莫作 诗解: ??山外青山路曲弯,青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声声叫,路上行人万里难。
??劝君莫作江湖客,俗为夜半定三关。
??人人说道东山好,我讲名山是霍山。
??(注:霍山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山(五岳五镇)之一。
古时华夏名山有五岳、五镇,五岳为、、、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镇为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无闾山、中镇霍山。
“中镇霍山于霍州”,名排五镇之首。
) ?? ??第三首见于江西宜黄县二都石巩寺石壁和浙江东康县一座名山上的一块诗碑。
除所述山名不同,余皆一致。
石巩寺壁上题为《铁牛山》诗,抄录于下: ?? 山 ?? 牛下 ?? 山铁青山 ?? 狮到曲路 ?? 山好我弯高山 ?? 狮说尽响水流 ??山关人人潺潺深山 ??守神有夜呀呀鸟百 ??亏心事半叫路上行 ??做莫人为难分十人 此诗读为: ??山下青山路曲弯,高山流水响潺潺。
??深山百鸟呀呀叫,路上行人十分难。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有神守山关。
??人人尽说狮山好,我到狮山铁牛山。
?? 从以上三首可以看出三者皆为因袭而来,由于成诗年代久远,所出不详,故也无法判断究竟谁是第一作者了。
?? ??“八山叠翠诗”并非仅限于写山,写别的题材也可以。
近代有人就写过“八柳叠翠诗”和“八梅叠翠诗”等,这里就不赘述了。
(完) ?? ??附:拙作《八叶叠翠诗》和《包叶叠翠诗》录于下,谨供诸君雅赏: ??一、《八叶叠翠诗》 ?? 叶叶 ?? 盈柯 ?? 叶春翠叶 ?? 万香琼新 ?? 叶底寻棱玉叶 ?? 贺相遥尘纤扰 ??叶投紫电清风生叶 ??颦游凤驭美妒云流 ??液筠心早酒催辰旭 ??吮龙涵微露月亲日 诗解: ??叶叶盈柯翠叶新,琼棱玉叶扰纤尘。
??清风生叶流云妒,美酒催辰旭日亲。
??月露微涵龙吮液,筠心早驭凤游颦。
??叶投紫电遥相贺,叶底寻香万叶春。
??二、《包叶叠翠诗》 ?? 叶叶 ?? 含娇 ?? 叶情万叶 ?? 落惜香菁 ?? 叶舞叶温秀叶 ?? 烬兰积鸣筝玉 ??叶犹抱叶叶怀春叶 ??英华润叶叶笑怀叶 ??色欢肠入隐秋鸿鸿 ??冷逐风临酒卮声隐 诗解: ??叶叶含娇万叶菁,香温秀叶玉筝鸣。
??叶怀春叶叶怀笑,叶隐秋鸿鸿隐声。
??绿韵临风挥暖色,欢肠入叶润华英。
??叶犹抱叶堆兰烬,叶舞叶飞传叶情。
什么叠翠的成语
穷尽一一山穷水尽层叠一一层林叠翠天地一一天长地久天地一一天荒地老风雨一一呼风唤雨上下一一欺上瞒下
层什么叠翠成语
层峦叠翠成语发音: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成语释疑: 层峦:山连着山;迭障:许多高险的像屏障一样的山。
形容山峰多而险峻。
层林叠翠是成语吗
是层峦叠翠成语发音:céng luán dié zhàng 成语释疑:层峦:山连着山;迭障:许多高险的像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成语出处:宋·陆九渊《与王谦仲书》:“方丈檐间,层峦叠嶂,奔腾飞动,近者数十里,远者数百里,争奇竞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