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些带有祥瑞的座右铭或是诗词
2010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 将下面的文字用正楷字体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端正。
(2分)唱好自己这首歌2.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1)—(3)题。
(4分)据《中国日报》报到:随着冰岛火山活动的________,欧洲的天空在弥满数日的尘霾后终于露出曙光,一些国家也_________开放领空,恢复了部分航班的飞行。
对滞留的旅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1)给加点字注音。
(1分) 尘霾( ) 滞后( )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1分) 错别字______→________ 错别字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词语选填在文段横线上。
(只填序号)(2分) A.削弱 B.减弱 C.陆续 D.继续3. 下列词语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周杰伦的新专辑《跨时代》先后曝光三首歌曲,在经纪公司的运作下,每首歌的面世都引发了试听热潮。
B.明年起在国内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完全禁烟的“禁烟令”,得到了大多数市民的拥护。
C.世博会的交流价值,不仅体现在思想、文化与观念上,更体现在商品、技术和金钱上。
D.澳大利亚16岁少女杰西卡,在过去的七个月时间里,成功穿越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一举成为有史以来不靠外力援助、独自驾驶帆船环游世界的最年轻水手。
4. 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将“加强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纳入其中。
在你班举行的“珍爱生命”主题班会上,请你围绕主题对同学们发表一段即兴演讲。
提示:演讲内容可以从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的价值、不伤害他人、防止被伤害等任一方面展开。
要求:所写文段中运用排比修辞方法。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走近名著。
(4分) (1)下列作家、作品、体裁或国别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老舍——《骆驼祥子》——小说 B.冰心——《繁星》——诗歌 C.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法国 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 (2)填空。
(2分) 《水浒传》中,一些极富个性的人物绰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及时雨”和“黑旋风”分别指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6.古诗词填空。
(12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 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4)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
(晏殊《浣溪沙》)(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6)_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8)李贺《雁门太守行》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写两句勉励人们读书学习的古代诗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 读。
(满分60分)(一)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7—10题。
(15分)[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韩愈《马说》)[乙] 有人卖骏马者,比①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②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③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④而马价十倍。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比:副词,接连地。
②还:通“环”,环绕。
③朝:早晨。
④一旦:一天。
(评:命题人没有认真核对原文,“有人卖骏马者”应该是“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应为“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4分)(1)才美不外见。
见:_____________ (2)执策而临之。
临:______________(3)愿子还而视之。
子:____________ (4)去而顾之。
顾: _______________8.翻译选文中划“__________”的句子。
(3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甲]文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当今社会,商家请名人作广告已成时尚。
请结合甲、乙二文相关内容,简要谈谈“名人效应”的利或弊。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这是一道“非语文”的试题,分数分配极不合理,竟然占了文言文阅读的1\\\/3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1—16题。
(18分)雪中小卓玛 李春雷①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驱车赶往西宁。
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
”②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
③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
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
“你是哪个村庄的
”“谢谢
”“上学了没有
”“谢谢
”“你叫什么名字
”“谢谢
”④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
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
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⑤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
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
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
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
⑥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
地震之后,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
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
⑦况且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
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
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⑧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
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
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
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⑨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
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
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
”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
⑩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
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⑾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
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
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
或许正在暖意盈盈地房间里玩游戏吧
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
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
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
⑿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
⒀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
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事。
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哪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⒁我再三地劝她。
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犟,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
⒂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
”⒃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
(选自2010年4月28日(《人民日报》)1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理解第⑧段“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的含义。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题干中用“理解”这个词,要求不明。
)(2)第⒀段“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事”一句中“你的心事”指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小卓玛说的“谢谢”和“我”对小卓玛说的“谢谢”的含义是一样吗
请说明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品味第⒃段,结合全文,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其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简述小卓玛的形象。
(3分)16.亲爱的同学,如果《雪中小卓玛》是你从人民网上看到的,请你以网友的身份为玉树小朋友发一个帖子,写几句关心鼓励的话。
要求40字以内。
(2分) 你的帖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这道题游离于阅读能力的考查
况且偏僻农村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啥叫“发帖子”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7—21题。
(13分)当语言死亡时 陈 赛①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 《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200年灭绝。
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慢得多。
②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
③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④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
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
比如中国有1000万满族人,但能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满语将彻底死亡。
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⑤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
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
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 ⑥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
过去200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土著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⑦据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
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
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⑧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她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
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
”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
(选自2010年第2期《读者》,有删改)17.按要求填空。
(3分)围绕“语言的死亡”,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语言死亡的原因→ _________→ 四个方面做了说明。
18.请说明语言死亡的根本原因。
(2分) 19.第③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20.“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一句中“绝大多数”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3分)21.想象一下,当语言死亡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哪些变化
请写出你的感受。
(2分)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22—26题。
(14分)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 凝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
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
②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③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④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
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
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⑤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
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⑥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
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⑦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
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⑧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
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
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⑨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
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
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
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
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
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能比故意强迫阅读或者故意淡漠阅读都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2010年第6期《文苑》)2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述“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的
(3分)(评:这道题连语文老师都答不出跟“参考答案”一致的回答
)23. 第②段划线句子中“失重感”指什么
(2分)24.作者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你是怎样理解“无用”的
(3分)25.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3分)26.快速便捷的“网络阅读”和细嚼慢咽的“传统阅读”,你更喜欢哪一种
简述理由。
(3分)三、写 作。
(满分60分)(评:句号应删除。
板块名称,没有语气。
)27.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人生快乐的旅行。
请以“我的快乐之旅”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酌情奖励2分)。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抄写正确1分,规范端正1分。
2.(1)mài zhì(每个0.5分) (评:答案有错误,“霾”读mái,不读mài。
)(2)到—道,满—漫(每个0.5分)3.C(2分)4.示例:同学们,是妈妈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
为了妈妈的笑脸,我们应该高举生命智慧的火炬,让青春花一样盛开,鸟一样歌唱,旗帜一样高高飘扬。
(有称呼1分,内容符合要求3分,排比修辞手法2分。
)5.(1)C(2分) (2)宋江 李逵(2分,错字不得分。
)6.(12分,1空1分,错字不得分。
) (1)铜雀春深锁二乔 (2)断肠人在天涯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似曾相识燕归来 (5)留取丹心照汗青 (6)浊酒一杯家万里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9)示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符合题意即可) (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是古代诗词中的诗句。
)7. (4分)(1)见,通“现”,表现。
(2)临,面对。
(3)子,你。
(4)顾,回头看。
8.(1)不能用正确的方法使用它,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
(2分,直译、意译均可。
) (评:“不能按千里马的标准喂养它”这样翻译有些欠妥。
这两句通常的译文是“驾驭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的才能。
”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 (2)连续三天在集市上卖马,没有一个识马的。
(1分)9.(3分)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意思接近即可) (评:这个答案太牵强了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 评:10.(5分)联系“伯乐”、“马”(2分),“名人效应”的利或弊(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3分)11.(3分)小卓玛决定地立在风雪中向救援的人们表达感激之情。
(关键词:风雪中、小卓玛、感激)12.(1)细腻生动的描写,反映了小姑娘内心的变化过程。
“眼睛一亮”是因为她很喜欢且很需要那些包装精致的食品,“旋即又摇了摇头”是因为她要把那些食品留给更需要它们的人。
(2分)(2)小卓玛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2分)13.不一样。
小卓玛说“谢谢”是为了表达对救援人员的感激之情。
“我”对小卓玛说“谢谢”是因“我”被小卓玛的痴情、决定所感动而表达的由衷的敬佩之情。
(3分)14.“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照应了第①段。
同时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卓玛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感动,升华了主题。
(3分)15.小卓玛是一个纯真、镇静、成熟、决定、顽强、知恩图报的懂事的小姑娘。
(3分)16.略(要求:内容要表达关心和鼓励)(2分)17.语言死亡的现象 语言死亡的方式 语言死亡的后果(3分)18.语言死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了代际传承。
(2分)19.举例子、列数字。
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语言的濒危现象。
(3分)20.不能去掉。
用了“绝大多数”表明还有少数是有文字记载的。
去掉后,就不能准确、严谨地表达这一意思。
(3分)21.示例:世界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想象力被囚禁,世界不再丰富多彩。
(言之有据有理即可)(2分)22.(3分)(1)阅读给人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2)阅读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
23.指感觉不到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2分)24.略(言之有理即可)(3分)25.(3分)举例论证。
以我的亲身体会为例论证了阅读时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26.(3分)略(言之有理即可)
莲花的用途 生长地 生长环境
莲的用途: 莲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的肥大根茎,原产印度和中国,我国栽培约有三千年历史,至今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除含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天门冬素外,还含天冬碱、氨基酸、胡芦巴碱、焦性儿茶酚、新绿原酸等生物碱。
莲藕在秋冬春初采挖,以肥白纯甘为良,生吃宜鲜嫩,煮食宜壮老。
莲子有效成分对血流动力学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并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
●莲子的生物碱有抗自由基作用。
●莲子心水煎液通过室性血球聚集实验证明对该模型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
●莲子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
●莲子含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
●莲子中的生物碱对大鼠脑细胞膜上的ADT酶有抑制活性。
莲的叶(荷叶)可清热解毒;根茎节部(藕节)可止血、消瘀;雄蕊(莲须)可固肾涩精;花托(莲房)可化瘀止血。
莲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疗佳品。
据科学家研究,干莲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6.6%,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
作为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有补脾、益肺、养心、固精、补虚等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泻等症。
医书载它“补中养神”、“治夜寐多梦”等。
晚餐饮一碗莲子汤,或莲子与猪心炖汤服,或莲子糯米煮粥,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应用:至秦汉时代,先民们还将荷花作为滋补药用,荷花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
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
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
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
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
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
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 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 饰和造型。
荷花不愧为中国的传统名花。
荷花一般分布在中亚,西亚、北美,印度、中国、日本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即有栽培,现今在辽宁及浙江均发现过碳化的古莲子,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而台湾地区则是在100年前才由日本引进,目前 莲花在台南白河镇、嘉义一带,培植面积已近350公顷,规模之广大,成为台湾最主要的观光地区之一。
亚洲一些偏僻的地方至今还有野莲,但大多数的莲都是人工种植,以作为风景点缀和食用,例如在中国荷花被作为经济作物种植 莲花。
许多人曾误以为荷花产于埃及和地中海一带。
公元前约500年,荷花传入埃及,可能是由波斯人带去的。
古埃及人装饰庙宇柱顶的“莲苞”,仿自睡莲,而荷马史诗“奥莲赛”(Odyssey)其实是喝了用落柘枣(与莲没有关系)酿制的饮料而进入逸然忘却烦恼的境地。
希腊作家希罗多托斯描述埃及植物的时候写道:“河中生长着一些像玫瑰的百合,果实生长在像黄蜂窝的荚里。
有很多像橄榄核大小的果实可以食用,可以吃鲜的,也可以吃干的。
”他所说的显然是荷花。
1、栽培容器 现在许多碗莲品种种植株仍嫌高大,因而仅有少数品种可种植于市场出售的菜碗、汤碗之中。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供种植碗莲的花盆,而常见的素烧花盆(即泥盆、瓦盆)易渗水,所以不宜作为碗莲栽培容器。
釉盆、瓷盆、紫砂盆,不易渗水,可选作碗莲栽培用盆。
但这类盆一般都留有底洞,选用时可用水泥和砂堵死,或用橡胶垫片堵塞。
花盆的形状、色彩要与碗莲相协调,使之浑然一体。
可选用方形、圆形盆。
花盆的口径在20厘米左右,深为15厘米左右。
初种碗莲者可适当放大些,这样易于开花。
2、栽培场地 每天接受7—8小时的光照,能促进其花蕾多,开花不断。
碗莲最忌在阴处养护,更不能像室内观叶植物一样,放在室内培养。
光线不足,荷叶徒长减绿,不能孕蕾。
在院落中栽培碗莲,花盆一定要放在光照充足或南向阳台的外沿上。
开花季节,需要放入室内观赏的,可采取早进晚出,或晚进早出,每天仍应保持一定光照。
碗莲需要有较充足的光照,但也忌雨后暴晴。
另外,碗莲系水生花卉,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但又怕大水浸沉叶片,故场地应取水、排水方便。
碗莲惧大风,场地因尽量选择背风处。
3、栽培土壤 碗莲要求含腐殖质较丰富的塘泥或稻田泥作栽培土,切忌用工业污染土。
黄泥粘度大,使用量要适当,过粘会影响藕鞭的伸长和藕的膨大;沙质土疏松,粘性不够,容易遭风害而折损,有碍于根系的生长,一般以黄泥、沙质土按7:3的比例混合使用为宜。
如无沙质土,可加黄沙,但比例要略小些。
城市郊区,可直接选用蔬菜地的园土;城市中还可用春季盆花换盆的宿土加一半的黄泥作栽培土。
每盆用20克左右的腐熟干鸡粪或其他肥料,与盆土充分拌匀作基肥,拣去其中的杂质和石砾,清除土中的小虫和蚯蚓,然后放入盆中。
土层一般占全盆容积的3\\\/5左右。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赵家荣试验表明,用干塘泥100份,豆饼水2份,草木灰水6份,猪、牛蹄水2份,烂头发水2份,骨粉1份的配方种植碗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栽培温度 碗莲是喜温植物,对温度要求较严,一般8-10℃开始萌芽,14℃藕便开始生长。
早期播种时,也要求温度15℃以上,否则幼苗生长缓慢造成烂苗下游地区,4月中旬以前一般不采用露地播种育苗,主要是因为温度达不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需要。
随着温度升高,持续烈日高温(40℃以上),也不利于碗莲的生长发育。
22—35℃是碗莲生长发育的最适宜温度。
18—21℃时,开始抽生立叶,开花则需要22℃以上,25℃生长新藕,这时需要日温较同,夜温稍低的气候。
大多数栽培种在立秋前后气温下降时转入长藕阶段,表现为盆土明显上涨。
毛主席的诗多少首
一般入户门对着墙壁上应该挂一些代表意义好的那种,比如说象征着吉祥的画,不要挂那种力气或者猛兽之类的,比如很多人喜欢挂一些保健啦,老虎啦之类的凶杀气息比较重的那种是不易挂在正对门口的,应该挂一些看上去比较舒服,让人一眼感觉到心里特别明朗的那种,也是非常有利于财气的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