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选自东汉·崔瑗《文选》翻译
原文译文一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不要揭别人的短。
不要说自己的长。
)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帮过别人要忘记,人有恩惠不能忘。
) 俗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世俗荣誉不足羡,处世以仁为纪纲。
) 隐身而後动,谤议庸何伤。
(甘于幕後做好事,诽谤非议有何妨。
)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千万不要务虚名,不显聪明人自彰。
)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柔弱最有生命力,老子主张柔克刚。
)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人处污黑身不染,身处逆境心有光。
) 硜硜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浅陋固执乃小人,君子悠悠有雅量。
)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言谈谨慎食有节,知足常乐免祸殃。
)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持之以恒去实践,日久天长品德芳。
) 译文二: 不要议论别人的短处,也不要夸说自己的优点。
施恩惠给别人,千万不要记在心裏;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可忘记。
世俗的虚名,不值得羡慕;只有「仁」才是做人的根本法则。
做任何事情前,心裏觉得安适,觉得不惭愧,然後才去做,别人的毁谤难道能中伤你吗
不要让虚名超过事实,不炫耀才华,不卖弄聪明,这才是圣人所称道的。
处在污浊的环境中,贵在不被污浊所染。
有才德的人,光芒内敛,只求内在充实,不求表面的虚荣。
柔弱的人因为具有韧性,不容易被摧折,所以是适合生存的一类。
老子认为刚强容易被折毁,不如柔弱容易生存,因此以刚强为戒。
见识浅薄的人,老想表现出刚强的样子。
唯有闲静不与人争,他的成功才会不可限量。
说话要谨慎,饮食要节制。
一个人知道满足而不贪求无餍,就可以制止或避免不吉利的事发生。
如果照著这个座右铭,持之以恒地去做,日子久了以後,才德自然会发出光辉来,有如花香的四播。
座右铭是什么意思
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历史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
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几乎都有自己的人生格言——座右铭。
词目:座右铭座右铭拼音:zuò yòu míng详细解释1.写在座位右边,作为警戒、提醒用的有教益的话。
南朝梁萧统《文选·崔瑗(子玉)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南朝 梁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支遁》:“僧众百馀,常随禀学,时或有惰者,遁乃著座右铭以勗之。
”白居易《<右铭>序》:“ 崔子玉 《座右铭》,余窃慕之,虽未能尽行,常书屋壁。
然其间似有未尽者,因续为座右铭云。
”2. 泛指可作为格言以自励的文辞。
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革命重坚定,永作座右铭。
”面对人生的困境,很多年轻人把悟道名言:”自出生来无敌手,得道功成不强求
“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激励自己。
铭:(就其名词的属性而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1)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2)警惕自己的文字。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这种文字一般都是用韵的。
第一层含义的铭,如唐代大文豪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宋代文学大师苏轼的《三槐堂铭》以及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军墓志铭》……等等,都属于此类范畴,这些精典的铭文,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为中国古代的散文增添了魅力,更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感动无数后人。
而第二层含义的铭,既:“警惕自己的文字”的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座右铭”,其体裁或文或联,其文字有长有短,大都是起着励志修身、鞭策警省的作用。
据《南史》记载,南朝时宋的名将吴阶,“善读史,有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
积久,墙牅皆格言也。
”这可能是见诸于正史的有关座右铭的较早出处。
然而,作为铭的一种,最早的座右铭并非文字,而是一种物品,既“物铭”。
相传,在春秋时,齐人为死去的齐桓公修了一座庙,里面摆放一个装酒的器皿,叫欹器。
一次,孔子与学生拜庙时,对学生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会倾斜。
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警示自己不可骄傲自满。
”——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最早的座右铭,就是这种叫 “欹器”的酒器。
座右铭是铭文样式之一。
铭原指镂刻在器物上的文字,以记功颂德传扬于后世。
《文选·崔瑗〈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座右铭由来于此。
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
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
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座右铭是铭的一种。
处世为人,外圆内方;适者生存,德者居之篆书崔瑗《座右铭》 傅抱石居官座右铭
为什么“座右铭”的意思是:写出来放在坐位旁边的格言
有什么又来吗
。
《文选·崔座右铭〉》吕延济题注:“璋为人所瑗遂手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
”座右铭由来于此。
座右铭的铭文比其他铭文更为简短,有的只是一两句话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边,用以自警。
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座右铭是恪守这一原则的较常见的形式。
座右铭的内容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
古代诗词中子玉一词有何典故
《后汉书》卷五十二〈崔骃列传·(子)崔瑗〉~722~瑗字子玉,早孤,锐志好学,尽能传其父业。
年十八,至京师,从侍中贾逵质正大义,逵善待之,瑗因留游学,遂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六日七分。
诸儒宗之。
与扶风马融、南阳张衡特相友好。
初,瑗兄章为州人所杀,瑗手刃报仇,因亡命。
会赦,归家。
家贫,兄弟同居数十年,乡邑化之。
……岁中举茂才,迁汲令。
在事数言便宜,为人开稻田数百顷。
视事七年,百姓歌之。
……汉安初,大司农胡广、少府窦章共荐瑗宿德大儒,从政有迹,不宜久在下位,由此迁济北相。
……瑗高于文辞,尤善为书、记、箴、铭,所著赋、碑、铭、箴、颂、七苏、南阳文学官志、叹辞、移社文、悔祈、草书埶、七言,凡五十七篇。
其南阳文学官志称于后世,诸能为文者皆自以弗及。
瑗爱士,好宾客,盛脩肴膳,单极滋味,不问馀产。
居常蔬食菜羹而已。
家无担石储,当世清之。
《昭明文选》卷五十六〈箴铭诔上·铭·座右铭〉~2409~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例句子玉和予去,应怜恨不穷。
周朴 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劝深子玉铭,力竞相如赋。
张荐 奉酬礼部阁老韩韵离合见赠缄书报子玉,为我谢平津。
杜牧 寄崔钧忍断杯中物,只看座右铭。
杜甫 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之一侧闻鲁恭化,秉德崔瑗铭。
杜甫 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谏曹将列宿,几处期子玉。
权德舆 奉和崔阁老清明日候许阁老交直之际辱裴阁老书招云与考功苗曹长先城南游览独行口号因以简赠子玉谅贞实,持刑慎丹笔。
权德舆 户部王曹长杨考功崔刑部二院长并同钟陵使府之旧因以寄赠又陪郎署喜甚常僚因书所怀且叙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