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谚语
1、真正的幸运在等待着有资格享受的—— 忒俄克里托斯2、一个人的智慧不是一个器具,等待老师去填满;而是一块可以燃烧的煤,有待于老师去点燃。
—— 考留达克3、要生活呀啊,信我的话,别等待明天,就在今天采摘生命的玫瑰吧—— 龙沙4、一般人总是等待着机会从天而降,而不想努力工作来创造这种机会。
当一个人梦想着如何去挣五万镑钱时,一百个人却干脆梦着五万镑就掉在他们眼前。
—— 米尔恩5、善于等待的人,一切都会及时来到。
—— 巴尔扎克6、人类的历史是很忍耐地等待着被侮辱者的胜利。
—— 泰戈尔7、不等待机会所送礼物的人,就是征服了命运。
—— 阿诺德8、意志、工作、等待,是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
—— 巴斯德9、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
我要在这三块基础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
—— 巴斯德10、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
我将要在这三块基石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
—— 巴斯德11、有自信这是件好事,但过分地自信则不成……过分地自信,则会有很大的失败在等待着。
—— 永守重信12、生活的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
—— (法国)谚语13、大家都畏惧的人,等待他的将是身—— 佩里安德14、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所以试图平等待人纯属徒劳之举—— 詹•安•弗劳德15、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
—— 佚名16、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
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
—— 巴斯德17、爱,原来是没有名字的,在相遇之前等待的,就是它的名字—— 席慕容18、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 理查德•斯蒂尔19、人类所有的力量,只是耐心加上时间的混合。
所谓强者既有意义,又有等待时机。
—— 巴尔扎克20、一种科学要对人类的知识有所贡献,也不必勉强人家信服。
相信不相信,要看成绩,它可以耐心等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 弗洛伊德21、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 巴斯德22、年轻时,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当春天的轻风来到她的门前乞求时,从她的丰盛中飘落一两片花瓣,她你从未感到这是损失。
现在,韶华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个果子,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分让,只等待着将她和丰满甜美的全部负担一起奉献出发。
—— 泰戈尔23、我们不能等待自然的恩赐,我们要向自然索取—— 米丘林24、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荣誉—— 法国 名人名言 25、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重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 汪国真26、有自信这是件好事,但过分绝对地自信则不成……过分地自信,则会有很大的失败在等待着。
—— 永守重信27、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
假如你必须战斗或者在市场上取得最有利的地位,你就不能不冲锋、奔跑和大步行进。
—— 泰戈尔28、不要等待千载难逢的机会,而抓住平凡的机会使之不平凡。
—— 佚名29、成熟的爱情,敬意、忠心并不轻易表现出来,它的声音是低的,它是谦逊的、退让的、潜伏的,等待了又等待。
—— 狄更斯30、许多人浪费了整整一生去等待符合他们心愿的机会。
—— 尼采31、年轻时,我的生命有如一朵花----当春天的轻风来到她的门前乞求时,从她的丰盛中飘落一两片花瓣,她你从未感到这是损失。
现在,韶华已逝,我的生命有如一个果子,已经没什么东西可以分让,只等待着将她和丰满甜美的全部负担一起奉献出发。
—— 泰戈尔32、爱,原来是没有名字的,在相遇之前等待的,就是它的名字。
—— 席慕容33、那专想等待良机的,无异在等待月光变为银质。
—— 罗斯乔特34、字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
我将要在这三块基石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 巴斯德35、最能干的人并不是那些等待机会的,而是运用机会,攫取机会,征服机会,以机会为奴仆的人—— 卓宾36、对一个有优越才能的人来说,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真正的品质。
—— 理查德•斯蒂尔37、一旦你确实需要爱,你就会发现它正在等待着你。
—— 王尔德38、准时的列车,不会迁就姗姗来迟的旅客;时代的巨轮不会等待虚度年华的浪子。
—— 箴言39、人类所有的力量,只是耐心加上时间的混合。
所谓强者既有意义,又有等待时机。
—— 巴尔扎克40、命运三女神等待着每一个罪恶;大姐是恐惧,二姐是耻辱,老三是内疚—— 罗•赫里克41、你不要以为机会像一个到你家里来的客人,他在你门前敲着门,等待你开门把它迎接进来,恰恰相反,机会是一件不可捉摸的活宝贝,无影无形,无声无息,假如你不用苦干的精神,努力去寻求它,也许永远遇不着它。
—— 佚名42、大家都畏惧的人,等待他的将是身败名裂—— 奥维德43、啊,男人有性欲时,爱情才表现得很强烈;而女人的爱情却是持久的,不断增长的,哪怕是等待的时候—— 劳•豪斯曼44、如果有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者没有看见机会到来,而且机会过来时,没有一伸手就抓住它。
—— 罗曼•罗兰45、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 佚名46、“座右铭”,本指古人写出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的格言,后泛指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
历史上,中外许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铭”,这些“座右铭”永远值得我们这跨世纪的一代人学习。
世界着名传染病学家巴斯德的座右铭——意志、工作、等待,是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
近代电磁学的奠基者法拉第的座右铭——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
加拿大着名科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班廷的座右铭——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中。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座右铭——思考一切。
法国着名作家司汤达的—— 名人座右铭47、我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的任务就是向大自然索取。
—— 米丘林48、一旦你确实需要爱,你就会发现它正在等待着你—— 王尔德49、成功一件事,千万不要等待着享受—— 德国50、立志、工作、成就,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
这旅程的尽头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结果。
—— 巴斯德
座右铭座右铭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许多名言给了我不少启示,其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句名言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记得刚上学前班时,爸爸就开始锻炼我的写作能力,让我学写日记。
那时写日记对我来说真是比登山还难。
我便问妈妈。
妈妈并没有直接告诉我应该怎样写,而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也就是说,只要大量阅读书,写作就会像有神帮助似的,十分轻松。
”听了妈妈的话,我明白了只要勤读书,写作文时就不用害怕了。
从此,我爱上读书,而且总是一边看书一边拿本子记一些好词和佳句。
现在我长大了,学校有了作文课,有的同学一听作文就头痛,而我呢,却非常喜欢上作文课,提笔就能写出一篇五百多字的文章呢。
老师经常在我的文章中又圈又点,还经常当范文在班上朗读。
为此,班里写不好作文的同学就经常问我为什么写作文这么好,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求暑假实践心得 国土资源局的章 地质调查 三千字左右 谢谢 情况紧急
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专业学生教学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地球科学概论》、《普通地质学》、《地质学基础》、《动力地质学原理》等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因此,长安大学资源学院和地矿系在加强这门课的理论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地质认识实习这一实践环节,多次在西安周边地区踏勘选择实习路线,经过多年的实践,选择了口镇、沣峪口、灞源、东汤峪、杨虎城烈士陵园等路线。
这些实习路线既能满足完成地质认识实习,同时,还兼顾人文、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等,不断挖掘德育资源,拓宽德育渠道,为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进行着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一、抓住“三个环节” 挖掘德育资源 “三个环节”主要是指理论教学环节、电化教学环节和野外实习教学环节。
这“三个环节”的教学是完成好《地球科学概论》等门功课的有机统一体,是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入地学领域或殿堂的三步曲,也是使学生对地学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
(一)占据理论教学课堂,渗透德育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等是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内容涉及地学的方方面面,宽泛而不深钻,也是将学生引入地学专业殿堂的奠基课程。
正是如此,教师在把《地球科学概论》等理论教学搞好的同时,把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内容贯穿在教学的全部过程中,坚持传授现代科学知识与德育相结合,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教师充分利用理论教学这个主渠道,在备课和讲课时,有意识地挖掘或广泛涉猎教材与德育有关的内容。
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将学生引入地学的殿堂;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让学生理解地质工作就是“穿越时空的旅行者”这一学科高境界的至理名言。
让学生认识地球是什么
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是什么
以及我们今天既要开发资源,又要保护环境,既要保证今天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开发,又要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譬如有的教师引用郭沫若同志“地球——我的母亲”的诗句:“地球——我的母亲,我过去、现在、未来,食的是您,衣的是您,住的是您,我要怎样才能报答您的深恩”。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既把握住了地球科学研究的对象,又分析了地学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和人们知恩善报的反乳之情。
(二)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拓宽德育教育渠道 我们把《地球科学概论》等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时,首先要认识到内容和渠道要相配合,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要相统一;其次是要认清基本内容和相辅内容,主渠道和灵活多变的辅助渠道相互有机配合。
因此,学院、系、教师把理论教学作为主要渠道,传授知识、传授方法,同时,也非常重视与之相配套的辅助内容与辅助手段建设,舍得投资和下功夫搞好这门课的课程建设,利用陕西这个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宝地,拍摄了《漫画秦川山水》等教学录像片,作为多媒体教学辅助内容(附件4)。
这些录像片从“关中”来历说起,从史至今,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到物产资源,既包括皇帝陵的人文初祖、蓝田猿人遗址、半坡遗址、临潼壮观的兵马俑、秦始皇陵的汞、银异常、乾陵—茂陵—昭陵为代表的唐陵的雄伟壮观,又包含了中国中央造山带主体的秦岭、险峻的华山、崩裂的翠华山地质公园、能源丰富的陕北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的渭河谷地、黄河壶口瀑布等闻名于世的自然景点及与此相伴的大断裂、褶皱、不整合等基本构造,黄河、渭河的历史演变和南北造山带的演变,华山奇险的形成及劈理对“华岳仙人掌”形成的作用。
这些录像片不仅使学生对这门课产生了感性认识,而且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悠久、灿烂,并为之而自豪。
(三)抓住野外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西安周边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认识实习,一方面通过几条实习路线的实习,积极引导学生野外实习的兴趣和各种好奇心理,讲明野外实习的关键是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及训练科学的地质思维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另一方面,通过参观三原城隍庙、半坡遗址、蓝田猿人遗址、兵马俑、秦陵、华清池、杨虎城陵等名胜古迹;深入农村、矿山和工厂体验生活,深入社会,调查研究;观赏翠华山、骊山风景、圭峰山和高冠瀑布等名山大川,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对这一环节的重视与强化,用学生们自己的话说:“既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又陶冶了情操。
” 通过加强和重视这三个环节,使广大同学深深感受到我们的教学是传道授业和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外,还丰富了德育内容和形式,拓宽了教育途径,构成了德育教育的多样化方式,使广大同学得到了地学高境界的系统思维训练,受到了良好的素质教育。
二、培养实践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是一个大课堂,在这个广阔天地里不仅可以传授专业课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实践精神、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并且抓住实习这个环节,并在拓宽德育渠道方面下功夫,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世界观教育 地质专业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着宇宙的形成、地球的诞生、生物的进化、地壳的运动等一步一步地让学生由远及近,由初级向高级、由浅入深来认识宇宙、认识世界、认识人类,这无不体现着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特点。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是地质作用所形成的一切物质形态,如矿物、岩石、矿床、构造现象等等,这些物质形态能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辨证法的思想。
因此,通过教学与实习,加强培养学生五个观点:一是实践第一的观点。
辨证法把实践提到第一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也是素质教育所要求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魏格纳发现了南非与南美大陆凹凸可以拼合,提出了大陆可能是漂移的,后来在诸多地质学家的努力下,通过古地磁、古生物的验证,证实了这一点,形成了大陆漂移学说。
我校已故院士张伯声教授认为从看得见的海浪到微观看不到的声波、电磁波等,物质都是以波状的形式在运动着,因此,在总结多年地质实践的基础上 ,创立了“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成为我国五大地质学派之一,并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找到了许多金属矿床及水资源。
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通过多年对澄江化石库鱼化石的研究,把有脊椎动物历史向前推了五千万年等等。
这些都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观,培养学生实践精神。
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
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静止的是相对的、暂时的。
学习研究地质领域中的问题,无不体现着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的关系,大到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小到岩浆喷出地表后矿物的结晶,都能把运动、静止的道理说个透,都是培养学生运动观点的好素材。
三是量变、质变相互转化的观点。
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从量变开始,当量的变化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构成了事物无穷多样的发展过程。
如地震的形成,就是当应力作用逐渐使岩石达到张力的极限,使岩石断裂而造成的。
又如有些矿床的形成,就是地下热液的不断作用,使某些矿物不断富存而形成矿床等等。
四是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肯定是事物保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促进其灭亡的方面。
辨证法的否定不是简单的否定。
例如,在讲古生物的进化过程中,从7亿年左右生命在地球上诞生,到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再到白垩纪恐龙对地球的主宰与灭亡,乃至人类的诞生,使矛盾的双方统一在新的肯定——人类。
无不渗透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五是对立统一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
这一规律也叫矛盾规律。
矛盾是由相互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统一体。
它们间的对立,可以是相互间的事物实体或事物过程,或事物某种对立的侧面等等。
譬如,古自然环境的变化,通过生物遗传、变异过程和选择过程。
引起生物物种的变化,这就是说,环境变化被烙印于生物种的变化中,烙印于生物体中,使生物日益丰富复杂起来。
古生物的研究、古时候的生物世界、每一物种的丰富复杂的性状,实际上正是生物和周围环境在斗争中相互创造的产物,在它们身上,烙印着或“记录着”地球环境的千古沧桑。
生物与周围环境相互映现、相互创造,正体现出了它们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思想教育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托尔斯泰语),是战胜困难的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是催人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我们常常教育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立志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珍惜昭光年华,“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常用法国伟大的微生物奠基人巴斯德一段话鼓励学生树立为祖国而学习:“当你生活于实验室和图书馆的宁静之中,首先问问自己,我为自己的学习做了些什么
当我们逐渐长进时,再问问自己,我为自己的祖国做了些什么
直到最后一天,你可以因为自己已经用某种方式对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而感到巨大的幸福”。
就是要学生处理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把价值奉献放在第一位,把价值享受或索取放在第二位,始终把祖国、科学与自己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刻苦学习,为报效祖国,为奏出一曲瑰丽的青春交响曲而做好知识、能力的准备。
(三)苦乐观教育 地质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这个工作野外实践工作量大,工作辛苦,地域偏僻。
所以,学生中存在着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专业思想问题和怕吃苦的思想。
要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教师们就要言传身教,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许多学生在野外实习中都深有感触的写到:“从教师们辛勤的汗水中我们感到教师的可敬可亲,对事业执著的追求,鼓舞了我克服困难的决心。
”教师们常教育学生不论干哪一行工作,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与成就,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和巨大的牺牲。
用中外名人成才的故事,对学生进行“苦乐观”教育。
每当学生谈及地质工作的时候,我们常讲“挑战者号”海洋考察环球探险的故事,“挑战者号”在经历艰险,纵横驰骋于三大洋的四年期间,船上雇佣的69名水手全部半途而废了。
不得不重新雇佣水手,可是与此同时参加考察的60名科学工作者,却没有一个人半途而废一直坚持到胜利返航。
这个生动的例子深刻地说明了有理想有事业心的人,在艰苦的追求和探索中献身理想和事业,实现个人价值为祖国做贡献。
有志献身祖国地质事业的青年,终究能够冲破世俗的愚昧和偏见,去追求真正成功的喜悦和人生价值的享受,这个生动的例子对学生启发很大,很多同学把“乐在艰苦的探索之中”记在笔记的首页,作为座右铭,立志于献身祖国的地球科学事业。
(四)爱祖国主义教育 教师们一致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内容的核心,她能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与实践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信心,立足于:一是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二是新旧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对比及矿产资源在现代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三是杰出人物的民族气节和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四是祖国壮丽的河山、淳朴的民风和凝聚力、向心力很强的中华民族。
譬如,教师联系科学家借助于地球科学理论,具有“两眼望穿万重山”的本领,介绍李四光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并以此作基础发现了大庆油田,从理论和实践上推翻了断言中国无油的推断。
颂扬他不仅是一位知识渊博、造诣精深的伟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赤心报国、贡献卓著”的爱国者。
介绍我院张伯声教授在创立波浪镶嵌地质理论的找矿方面为地学和祖国四化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地质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的依恋之情。
多年的地质教学与野外实习,不仅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动手能力,而且还发挥专业优势、拓宽德育渠道,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这只是我们这几年的初步探索,在今后的教学、实习中还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