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座右铭 > 类似于天道勤酬的座右铭

类似于天道勤酬的座右铭

时间:2018-10-16 11:21

类似于[天道酬勤]的成语,名言警句,越多越好

《天道酬勤》编辑:扬眉君子之行、得道多助。

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学道酬苦、业道酬精;艺道酬心、道道酬理。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天道酬勤座右铭的下一句是什么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地道酬实,实能不弱。

人道酬德,德能补寡

类似勤能补拙的座右铭

座右铭:1、积一时之跬步,臻千里之遥程。

2、高三不再有,劝君珍惜之。

一年之经历,终身之财富 3、开启高考成功之门,钥匙有三。

其一:勤奋的精神;其二:科学的方法;其三:良好的心态。

4、健康身体是基础,良好学风是条件,勤奋刻苦是前提,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

5、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

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

6、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7、自信,是无尽智慧的凝聚。

平淡,是成功路上的驿站。

8、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天道酬勤。

9、悲观些看成功,乐观些看失败。

轻松些看自己,宽容些看别人。

理智些看问题,纯真些看人生。

10、善待你的爱好,别让它们为学习让路,要让它们替学习服务。

11、高三是集体战斗与个人成就的时期。

12、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13、有高水平的集体,才有高水平的个人。

14、淡薄功利,轻装前进;不计付出,坚韧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15、更快、更高、更强。

领先就是金牌。

16、高考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的一场综合考试。

17、高考是汇百万人参加的一次练习。

18、有时候,洒脱一点,眼前便柳暗花明;宽容一点,心中便海阔天空。

身边的世界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睿智与宽容。

19、心存感激,永不放弃

即使是在最猛烈的风雨中,我们也要有抬起头,直面前方的勇气。

因为请相信:任何一次苦难的经历,只要不是毁灭,就是财富

20、作为一次经历,失败有时比成功更有价值。

失败可以给我们留下更深刻而持久的记忆和思考。

21、决定心理的那片天空是否阴霾甚至是乌云密布的唯一因素是你自己,不能让自己永远有一个阳光灿烂的心情的人本身就是一个失败。

22、对于18岁的我们来说,有些事情的确会影响我们的一生,但是没有一件事能决定我们的一生

24、高考是一个实现人生的省力杠杆,此时是你撬动它的最佳时机,并且以后你的人生会呈弧线上升。

25、高考着实是一种丰收,它包蕴着太多的内涵。

无论高考成绩如何,你的成长与成熟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事实,这三年的辛勤走过,你获得的太多太多。

26、总想赢者必输,不怕输者必赢。

27、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28、信心是成功的一半。

29、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30、圣人与常人之间往往只相差一小步,而这一小步却往往需要非凡的毅力才能赶上。

3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32、名列前茅是银,日新月异是金。

33、平日从严,高考坦然。

34、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35、练习就是高考,高考就是练习。

36、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37、争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38、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39、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40、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41、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

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42、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

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43、只求“少丢分”,不说“得高分”

44、每道错题做三遍。

第一遍:讲评时;第二遍:一周后;第三遍:考试前。

45、高考试卷是一把刻度不均匀的尺子:对于你自己来说,难题的分值不一定高。

46、高考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少丢分

47、面对高考试卷的“前120分”,志在必得,细大不捐;“后30分”多多益善,失不足惜。

48、高考试卷的“前120分”若能稳拿,“后30分”定不落空。

49、每天生活:12:9:3。

12小时学习,9小时休息吃饭,3小时杂务和体育锻炼。

50、每天5分钟,写好5个字(用钢笔或圆珠笔)。

52、身体常动,内心常静。

53、学习与坐禅相似,须有一颗恒心。

54、四分学识智,三心细耐恒,二成应试法,一片平常心。

55、有动力而无压力,紧张而不焦虑,迅速而不慌乱。

56、人生终有许多选择。

每一步都要慎重。

但是一次选择不能决定一切。

不要犹豫,作出选择就不要后悔。

只要我们能不屈不挠地奋斗,胜利就在前方。

57、学习是要有坐稳“冷板凳”的毅力。

只有不畏艰苦、勇于拼搏的人才能在学习上闯出一片天。

当我们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凭着不屈的斗志,不懈地努力,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们,我们一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58、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59、不要在忙碌中迷失了自己,在学习之余,欣赏一下生活,会让你的心情像花儿一样绽放。

60、高考中没有失败,它带给每个人的深刻思考、刻骨铭心的经历和感受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我们为理想而奋进的过程,其意义远大于未知的结果。

61、人生能有几回搏

现在不搏更待何时

珍惜机遇吧,让金色的年华碰撞出更加灿烂的火花

62、说穿了,其实提高成绩并不难,就看你是不是肯下功夫积累——多做题,多总结。

63、不耍小聪明,不作弊应当是我们学习的原则,也应当是我们做人的原则。

这样做的根基在于——相信自己,不仅相信自己现有的实力,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取得的进步。

64、“讲效率”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作不惜工本的事,二是作省时省力的事。

动作快是讲效率;有条理是讲效率;聚精会神是讲效率;计划得当也是讲效率。

65、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目标,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正视自己的问题,设法解决它,这是成功的捷径。

谁能塌下心来把目光凝集在一个个小漏洞、小障碍上,谁就先迈出了一大步。

66、学习是一次独立的行动,需要探索、琢磨、积极应战、顽强应战,艰辛由你独自承担,胜利由你独立争取。

67、勤思则得,善问则裕,广泛交流,深入切磋。

68、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

6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0、计划要细,动手要早,落实要准。

计划与目标、行动一致。

71、体悟好往届高考题,触类旁通。

72、理科生要重文,文科生要重理。

文要天天看,理要天天练。

73、做好准备,考场上总有最艰难的时刻。

沉着才见英雄本色。

74、对待试题:冷静、乐观,对待考试:认真、自信。

75、最难的题,对你而言,并不一定在于最后一道。

76、遇到会做的题:仔细;遇到不会做的题:冷静。

77、把容易题作对,难题就会变容易。

78、不求难题都做,先求中低档题不错。

79、书越读越薄。

学习“网络化”,“严密化”。

80、全面复习:“地毯式轰炸”;查缺补漏:“精确制导”。

81、宁给强项少一些时间,不差弱项一分功夫。

82、笔记要便于看,要经常看,这是又一本教材。

83、看清知识的盲点、能力的弱项、丢分的原因。

84、模拟的意义在于如何走下去。

85、考前两个月就是冲刺。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86、调节好兴奋期,学习一浪高一浪。

87、模拟失利并非坏事,让你发现问题。

88、模拟的成绩一定不要成为包袱,成为阴影。

89、越接近考试,往往越要在坚实上下功夫。

90、面对目标,信心百倍,人生能有几次搏

面对成绩,心胸豁达,条条大陆通罗马。

91、人生能有几次搏

莫到白发还未博。

92、给自己一个恰如其分的自信。

93、人都是在跌倒与爬起之间学会坚强,都是在风雨与阳光之间走过成长的路。

失败所能带给你的只应是一些教训,一些冷静的思考,而不该有绝望、颓废、不知所措。

94、这世界上没有不适合学习的人,只是有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罢了。

95、人有时是要勉强自己的。

我们需要一种来自自身的强有力的能量推动自己闯出一个新的境界来。

96、热爱可以创造奇迹。

如果我们热爱登山,我们可以不顾旅途的危险与劳顿,勇往直前;如果我们热爱文学,我们可以废寝忘食,夜灯长明;如果我们热爱高考呢

那么,一切都将变得简单而和谐

97、高考是海,青涩的我们也曾惧怕它、试探它。

然而当我们懂得人生的成长便是一次次从此岸到彼岸的跨越时,我们便可以接触它、拥抱它并超越它。

回首向来萧瑟处,每一次日出、每一层涟漪都是美丽动人的;每一袭风浪、每一片乌云都是值得感激的。

98、六月*7、8、9日3天,是金色的日子,是成功的开始,因为我问心无愧,胸有成竹。

99、成功之路始于脚下。

有什么不懂可追问。

如果没,望采纳。

求烽火戏诸侯写的书里所有的经典语录,我要全的,越全越好

郑爽 饰演 楚雨荨(类似杉菜)张翰 饰演 慕容云海(类似道明寺)俞灏明 饰演 端木磊(类似花泽类)朱梓骁 饰演 上官瑞谦(类似西门)魏晨 饰演 叶朔(类似美作)

微笑向暖,安之若素,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下句好像是随遇而安什么的

微笑向暖的下一句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心若浮沉,浅笑安然。

心安理得,随遇而安。

谁能告诉我,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意思……

——《教育领导学》个人课堂作业(十分钟陈述) 一、溯源——《荀子 宥坐》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①。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

”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②。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③。

”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④!”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⑤。

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⑥!”子路曰:“敢问持满有道乎⑦

”孔子曰:聪明圣知,守之以愚⑧;功被天下,守之以让⑨;勇力抚世,守之以怯⑩;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此所谓挹而损之之道也。

〔译文〕:孔子带领弟子到鲁桓公祠瞻仰时,见到倾斜的器皿。

孔子向守庙人问道:“这是什么器皿

”守庙者答道:“这是专放在座右的器具。

”孔子说道:“我听说这种座右的器皿,空着时就倾斜,盛水适中就端正,盛满了水便整个倒翻过来。

”孔子回头对学生们说:“往里灌水!”学生们舀水灌了进去。

果然水适中时便端正地立起,全盛满时,它便整个倒翻过来;水流尽时,它又像开始那样倾斜着。

孔子看了,叹息说道:「唉

一切事物哪有满而不覆的道理呢

」子路疑惑,进一步向夫子问道:「要保持满而不覆的状态,有什么办法吗

」孔子借题发挥,告诫他的学生说:「只有做到智高不显锋芒,居功而不自傲,勇武而保持以小心,富有而不夸显,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保持长久而不致衰败。

这是所说的谦抑再加谦抑的方法啊

」相类似的问题有当代也有人问过答过(黄炎培-,窑洞对)。

〔注释〕①鲁桓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名允,鲁惠公之子,鲁隐公之弟。

在位十八年,卒谥桓。

欹(qī)器:一种盛水的器皿,不太容易放平。

②盖:句首语气助词。

宥:通“右”。

宥坐之器:放在座位右边的器皿,用来警戒自己。

其作用和“座右铭”相似。

③指注入的水达到欹器中间的部位。

覆:翻倒过来。

④顾:回过头来。

⑤挹(yì):舀。

⑥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

吁:叹词。

恶(wù):疑问代词。

相当于“怎么”,“哪里”。

⑦子路:见《子路受教》注释。

敢:表敬副词。

持满:保持富有地位。

⑧知:通“智”。

守之以愚:保持愚拙的样子。

⑨被:通“披”,覆盖。

⑩抚世:盖世。

四海:整个天下。

“此所谓”句,意思是:这就是尽力抑制自己,以保持永远富足和长远不衰。

挹:通“抑”。

损:减少。

这则故事,在《韩诗外传》《淮南子 道应训》《说苑 敬慎》《孔子家语 三恕》等中都有记载,内容大同小异。

为什么古人对这则故事这么重视呢

二、哲理与启示 哲理与启示之一:“满招损,谦受益” 谦虚的品质对人的发展尤为重要。

谦虚谨慎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美德,这种美德不论对自己、对他人、对事业都有好处。

一个人如果自满自足,就不会再接受新的知识和事物,更不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自然也就不会再进步再提高了。

不仅如此,自满自足就必然骄傲,目空一切,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这样,与别人相处,就难以融洽和谐,或往往因小事缺乏宽容而发生矛盾。

这样,不仅不利于工作,而且还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和事业,最终走向失败。

自古以来,先贤圣哲,莫不这样认为。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 王阳明 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

—— 谭嗣同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 谦虚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 孟德斯鸠 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

—— 雨果 贵之而不骄者,义也(六韬,六守) 成功的第一个条件是真正的虚心。

—— 斯宾塞 满盈者,不损何为

慎之

慎之

—— 朱舜水 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

—— 冯雪峰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

—— 培根 切忌浮夸铺张。

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 列夫?托尔斯泰 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 莎士比亚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国民的感情中最难克服的要数骄傲了,随你如何把它改头换面,与之斗争,使之败阵,扑而灭之,羞而辱之,它还会探出头来,显示自己。

—— 富兰克林 历史上无数的成功与失败事实,也证明了“满招损,谦受益”。

如果秦始皇能将欹器置于座右常怀忧惧之心,以其横扫六合、一匡天下的雄才伟略,秦朝至于那么短命吗

唐玄宗能将欹器置于座右常怀忧惧之心,还会有“安史之乱”吗

如果……有太多的“如果”了,但是历史是从来不能用“如果”来加以改写的。

关羽就是因为自高自大,轻视了自己的对手,以至败走麦城的。

谦卦:《易经》中有六十四卦,独一「谦卦」六爻皆吉。

谦虚谨慎,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谦抑上更加谦抑,才是真正保持满而不覆的道理啊

《谦》卦,艮上坤下,《周易集解》:“郑曰:‘艮为山,坤为地。

山体高,今在地下,其于人道,高能下,下谦之象。

’”再看爻辞,提出“谦谦君子”的概念,告诫人不光要谦虚,还要有声望、勤劳,发而谦虚这样的谦虚才大有作为。

《彖传》也用天道、人道、地道来讲,说明地位愈高愈要卑下的道理。

晚清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谦道用得最好,为清代文治武功第一人。

曾氏深明这个道理并循循善诱自己的家人;谦光逼人,是他克敌制胜的法宝。

故百余年来各路英雄豪杰和市井百姓均把他引为人格楷模,也由衷地感叹:“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公

” 哲理与启示之二:蕴含“中庸”思想 如果将“中则正”作为核心内容,寓意事应适中、适可而止、过犹不及、不偏不欹,“不满则不覆,不空亦不攲”。

《中庸章句》称:《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

完全一致,异曲同工。

追根求源,不难得知,攲器乃《中庸》之根,《荀子?宥坐篇》本是儒家《中庸之道》的渊源。

简言之,就是让弟子们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这也是儒家中庸之道的缘起。

欹器适中时便端正,这个道理,也适用于生活方方面面。

如与领导或下属人相处,过于疏远或是亲近过头,皆难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

凡事皆需有度,过犹不及,确实如此。

哲理与启示之三:蕴含阴阳变化之理——周期律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阳盛则衰;水满则溢,月圆则缺;乾卦:上九,亢龙有悔。

福兮祸所伏。

当福来临时,祸患可能也隐藏在其中了。

拥有名利地位人皆欢喜,殊不知,身居高位、名声显赫,此亦是福。

因为任何事物若过分突显、暴露或张扬,便易招来妒忌、诽谤、陷害等不祥之事,祸患也常起于此。

历代总有“满则覆”的警句和名言。

同样“虚则攲”亦可告诫世人,空空如也,难以“自正其身”

附:相关知识——欹器的研究 1.历史文物角度 欹器的出现大约始自西周初期,《物原》说:“周公作欹器”。

古代鲁国视为国宝的“欹器”,到汉代已经失传了。

魏、晋之际,杜预曾于公元260年时把它重制出来,又失传了。

晋代曾最早推算出圆周率为3.1416的刘徽又进一步作了《鲁史欹器图》并加以说明。

可惜以后欹器的仿制品和图样又都失传。

到南北朝及隋唐时又有人把它重制成功。

其中,北朝的西魏文帝也把改制后的欹器放在前殿,用来提醒自己。

可是,这些后来接着又都失传。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对欹器,系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由造办处呈做。

不久之前,在西安半坡村等处距今5600年至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一种口小、腹大的尖底陶罐。

罐腹两侧有两个可以系以绳索的“耳环”,这尖底陶罐在力学上有极其巧妙的设计,是重心可在支轴或支点上下变化而稳度也随之变化的装置。

当空罐的两耳系于井绳上未汲水时,它的重心略高于两耳环联线所形成的支轴,于是罐口就向下倾斜,符合“虚则欹”的要求。

2.力学角度 巧妙地利用了重心位置与稳度相关的力学知识。

高云峰(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欹器的原理及设计,《力学与实践》1999年第21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10月举办“解开国宝之谜,复现古人欹器”力学设计制作竞赛。

中学物理课演示重心,“欹器”——录像片。

这种翻斗式的容器有很广泛的用途,例如矿山的矿车,某些厕所里一种定时冲洗的翻斗,以及气象观测雨量计内的计量容器等等,都是根据这种构思设计的。

3. 教育角度:以物寓理,寓教于物 我们从故事中看到了一个“以物寓理,寓教于物”的成功的现场教学案例。

这则故事主要是通过“欹器”所表现的特性,“虚则欹,中而正,满而覆”这一关于重心与稳度的物理现象,从物理中抽象出哲理。

孔子利用它“现身说法”、现场教学,对学生进行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教育。

以物寓事、寓事于物、警世育人的哲理蕴含在相关的事物中,名言其物,实寓于理,再现于人,这种寓教于物的教育方法形象、直观、生动,针对性强、很具说服力。

所以有从古到今,从帝王将相到普通百姓,不少人把欹器作为宥器,成为工作与生活中的座右铭,随时警示自己从吸取教训,完善人格。

(04\\\/05\\\/2010)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