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领域的职业道德名言
静则思 思则省 省则悟 悟则得 多思,多省,多悟,多得
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 治贵乎巧,效贵乎捷。
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清赵廉《医门补要自序》) 无恒德者,不可作医,人命生死之系。
——林逋,《省心录论医》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
故学者必须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若有疾厄 来求救者, 不得问其贵贱贫富, 长幼美丑, 怨亲善友, 华荑愚智, 普同一筹, 皆如至亲之想, 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 --- 摘自《大医精诚》孙思邈 裘法祖院士经常教育我们应该: 急病人之所急, 想病人之所想, 痛病人之所痛。
——裘法祖(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校著名外科学教授 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医生确是很不容易 ,崇高的职业道德是核心 ,良好的业务素质 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知识 ,精湛的技术功底 ,襻登医学高峰还靠不断学习 ,即使你已有所成就 也不要自鸣得意 ,满招损 谦受益 应是成功者的座右铭。
青年医生成才之路 只有在树立对病人高度责任感与同情心后 ,不断地学习 —实践 —总结 (即用心学用手干用脑想),三者缺一不可 ,三者都有丰富的内涵 ,三者在循环中升华。
黄遵宪的诗: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 祖国传统医学道德的优良传统的内容: 医乃仁术、仁爱救人 博施济众,普同一等 以人为本,尊重病人 精勤不倦,博极医源 清廉淳正,行为端正 妙手回春; 扁鹊在世;悬壶济世;伏羲、神农“尝百草、制九针”; 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孙思邈“ 精勤不倦,大医精诚”;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是以古 今用医,必选名姓之后。
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
… 贯微达幽,不失细小,如 此乃谓良医。
——[晋] 杨泉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唐] 孙思邈 医道,古称仙道也,原为活人。
今世之医,多不知此义,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此固医 者之恒情, 殆非仁术也。
以余论之, 医乃生死所寄, 责任非轻, 岂可因其贫富而我为厚簿哉
——[明] 龚廷贤 无论至于何处,遇男或女,贵人及奴婢,我之唯一目的,为病家谋幸福。
——[古希腊] 希波克拉底 病人已经够痛苦的了,作为医生,如果言语不亲切和蔼,不和颜悦色,那就是给病人心头 加上又一痛苦。
——[瑞士] 科歇尔 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唐] 孙思邈 为医者,须绝驰骛利名之心,专博施救援之志。
——[宋] 张杲 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唐] 孙思邈 古人云,行医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给了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 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伤残,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医疗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轻率。
——张孝骞 医生掌握的是病人的生命, 要以济世救人为主旨, 尽自己所能及的技术, 想方设法解除病人 的痛苦,是医生的天职。
——赵炳南
知乎上有个家伙,人家叫他教主,座右铭(黑你国是娱乐,黑J20是信仰),他到底是谁啊
咋这么恬不知耻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逍遥---充分享受自由的智慧。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想让自己获得自由。
但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因为人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约束,可有的人很快乐,有的人却郁郁寡欢,为什么呢
因为人的胸怀有“大小之辨”,思想境界有高低之分。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如果自己服从天地的客观规律,体察事物中的微细变化,将眼光投向无穷的宇宙空间,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影响到你(我)呢
所以,想达到逍遥的境界,就必须在精神上释放自己,这样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