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坚持的三并重是什么
煤矿安全工作必须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 一、 先进有效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从煤矿发生的大量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事故的发生往往首先表现在管理上的失误。
管理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人们对生产有计划地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先进有效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即使在装备还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只要使管理达到严谨、细致、科学,那么,安全生产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仍可弥补装备上的不足。
反过来说,即使采用了先进的设备,如果现场管理混乱,没有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或有措施而不能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干部违章指挥,工人,对先进装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等管理工作跟不上,致使装备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样也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说,要搞好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二、高技术的装备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安全装备是人们向大自然作斗争的武器,先进的技术装备不但有很高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可以给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作业环境,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消除人的操作失误,预测预报事故灾害,遏制事故或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
依靠科学进步不断提高煤矿装备水平,这是我国煤炭工业技术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我们权家河煤业公司先后引进了一些煤矿安全装备,如瓦斯断电仪、真空隔爆开关,以及矿压监测设备等等,对避免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很大的保障作用。
2008年,公司按吨煤15元提取安全费用300多万元,并足额使用,为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2008年,我们权家河煤业公司在井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搬家倒面频繁,断层多顶板碎,支护难度大的条件下,提前完成了原煤生产任务,再次实现了“安全生产年”奋斗目标。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大量的安全投入。
三、高质量的培训是造就高素质员工的主要手段。
只有高素质的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才能进行有效的高水平的管理,才能使用好先进的高技术的装备;只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才能遵章守纪,规范操作,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培训是提高管理者和操作者素质的主要手段。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管理者和操作者与现场作业条件和机械设备等形成了一套复杂的人、机系统。
我们不但要着眼于引进和应用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而且要注重提高人的自身素质,规范人的操作行为,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殊不知,设备的技术再先进,自动化程度再高,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管理者或操作者去正确、合理地使用和保养,那么也不能发挥其好的效能。
管理、装备、培训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三根支柱,只有将这三根支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我们的安全工作才有保障。
所以说,我们要既抓管理又上装备、抓好培训提升素质,要做到齐头并进,不可偏废。
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没有煤矿安全生产方针这么一说,所以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方针只有12个字——“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以上12个字方针是由《安全生产法》第三条 确定的
国家和煤矿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一、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产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和。
二、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等制度。
三、煤矿企业必须设置安全生产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安全生产人员和装备。
四、煤矿企业必须建立人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
人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严禁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前严禁喝酒。
五、煤矿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
未经安全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培圳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六、煤矿企业必须实行群众监督,职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工作地点出现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作业。
七、煤矿矿长必须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备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煤矿事故的能力,并经依法培训合格,取得安全任职资格证书。
八、煤矿至少应及时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下列图纸:①井上、井下对照图;②采掘工程平面图; ③通风系统图。
九、煤矿发生事故后,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矿长负责抢救指挥,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第二章、 开采一、矿井必须至少有两个能使人员通行到地面的安全出口,严禁独眼井开采,严禁开采和破坏矿与矿之间的保安煤柱。
二、主要运输巷道的净高,自轨面算起不得低于1.8米,巷道一侧必须留有o.8米以亡的人行道,另一侧的宽度不得小于0.3米。
三、采煤工作面必须保持两个畅通无阻的安全出口,分别通到进风巷道和回风巷道。
安全出口与巷道连接处20m范围内,无断梁折柱,高度不得低于1.6米。
安全出口应该经常清理、维护、保持畅通。
四、采掘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所有支架都必须架设牢靠,严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架设支架。
五、采掘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当发现危险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六、采煤工作面回柱放顶应按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的顺序进行。
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作业条件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严禁任何人员进入采空区。
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
七、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
靠近掘进工作面10m内的支护,在爆破前必须加固。
放炮崩倒、崩坏的支架必须先行修复,之后方可进行工作面作业。
修复支架前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
在松软的煤、岩层或流砂性地层中及地质破碎带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前探支护或其它措施。
在坚硬和稳定的煤、岩层中,确定不设支护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八、支架间应架设牢固的撑木或拉杆。
支架与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背实;巷道冒顶空顶部分,可用支护材料接顶,但在碹拱上部必须充填不燃性垫层,其厚度不得小于0.5m。
九、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折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时支护,折除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矸和架设永久支护,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
十、掘进巷道在揭露老空前,必须制定探查老空的安全措施,包括接近老空时必须预留的煤(岩)柱厚度和探明水、火、瓦斯等内容。
必须根据探明的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在揭露老空时,必须将人员撤至安全地点。
只有经过检查,证明老空内的水、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等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
十一、开凿或延深斜井、下山时,必须在斜井、下山的上口设置防止跑车装置,在掘进工作面的上方设置坚固的跑车防护装置。
跑车防护装置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或作业规程中规定。
斜井施工期间兼作人行道时,必须每隔40m设置躲避硐并设红灯。
设有躲避洞的一侧,必须有畅通的人行道,上下人员必须走人行道。
行车时红灯亮,行人立即进入躲避硐;红灯熄灭后,方可行走。
十二、由下向上掘进25°以上的倾斜巷道时,必须将溜煤(矸)道与人行道分开,防止煤(矸)滑落伤人。
人行道应设扶手、梯子和信号装置。
斜巷与上部巷道贯通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1、试述你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试述你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答:煤矿安全生产涉及到方方面面,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上的缺陷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四大因素,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断链,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事故。
安全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需要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机制去加以约束和激励,并在生产实际中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职工教育和队伍素质建设,筑起了矿井安全生产的厚重屏障,有效地提升职工队伍素质,才能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下面我就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一、目前煤矿存在不足和缺陷1、煤矿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生产条件差,工作场所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自然灾害和生产事故的危险源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2、煤矿属高危行业,苦、脏、累是煤矿工作的特点,大部分有文化素质的人员都不愿到煤矿工作,在煤矿工作的工人大多是没有文化素质的人员,因此,普遍煤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
二、下面我就该问题简要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1、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煤矿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因此,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安全生产的投入、现场管理、教育培训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素质,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2、坚决贯彻国家各项安全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
煤矿《三大规程》指的是什么
过去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现在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大规程指《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什么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防治结合,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