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铭文言文
《座右铭》 汉 崔瑷 原文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翻译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
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
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
审度自己的心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妨害
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
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
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
老子曾经告诫过:柔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而刚强和死亡接近。
庸鄙的人有刚强之志,时间久远,他的祸更重。
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
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上面提到的),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座右铭形式 右铭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①自题; ②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 ③请人题。
座右铭多置于人们能常见的地方,以时刻提醒自己。
较常见的或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扉页上,有的则贴在桌上。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就会热爱你,你为别人的幸福出过力,别人就会为你的幸福创造条件。
见于(唐)魏徵《群书治要·贾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也会热爱你;你尊敬别人,别人也同样会尊敬你。
出自《孟子·离娄下》。
砥砺岂必多,一壁胜万珉。
意思是:比喻交朋友不在多,而贵交挚友,贵在朋友间互相帮助。
出自(清)吴嘉记《慎交图》。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意思是:一个树枝成不了树木,一棵树成不了森林。
比喻不依靠众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
见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紫骝马歌》。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万可加。
意思是:将帅必须和士兵同甘苦,共安危,才可以进攻敌人。
出自(汉)黄石公《三略》。
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意思是:夫妇本来是有恩情的,但如果不彼此忠诚,就要分手了;交朋友也是这样,要是感情不真挚。
很快地就要绝交了。
出自(唐)魏徵《群书治要·体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如近邻似的并不很远。
出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花无叶不妍。
意思是:花朵没有绿叶相扶,就显得不美了。
比喻任何人都需要别人的支持。
出自《太平广记·长须国》。
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意思是:应尽力结交好的朋友,正直的朋友经常互相批评,彼此激励。
出自(唐)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
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
意思是:交了高尚的朋友,就可以大力互相帮助而提高彼此的品德。
出自《抱朴子·交际》。
邻并须来往,借取共交通。
急缓相凭仗,人生莫不从。
意思是:邻居应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意思是。
人生下来就是兄弟,又何必一定是同胞骨肉才算是最亲的呢
出自(晋)陶潜《人生无根蒂》。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意思是:比喻无论怎样聪明的人,如果没有众人的支持,就什么事惰也干不好。
出自《红楼梦》第—一O回。
内得爱焉,所以守也。
意思是:一个国家内部友爱团结,国家的守备就能坚固。
出自《司马法》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意思是:家庭内部和睦的,家庭就昌盛;与外边的人和睦相处的,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
意思是:一个人没有其他人帮助,就不能成功;一匹马没有别的马一齐拉车,车辆就不能急趋。
出自《曾子·制言》。
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意思是:人民团结国家就强大,人心离散国力就弱。
出自(清)魏源《默觚·治篇》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意思是:别人对我好,我也对他好。
别人对我不好,我就引导他,同他接近或疏远他罢了。
出自《韩诗外传》卷九。
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意思是;别人有急难时,应拿出全部钱财去救助。
出自(唐)李肇《唐国史补》。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辨,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意思是:别人诽谤自己,与其辩解,不如能够宽容;别人侮辱自己,与其随时提防,不如感化对方。
出自《格言联壁·接物》。
人之交,多取知其不贪。
奔财知其不怯,闻流言不信,才可善终。
意思是:和人交朋友,尽管朋方多拿了,但知道他并不贪心;即使他失败逃跑了,但知道他不怯懦,听到有关他的流言而不相信,这样友谊才能善始善终。
出自(清)宋纁《古今药石·续自警编》。
善人者,人亦善之。
意思是:你对人好,别人对你也好。
出自《管子·霸形》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
意思是:不好的朋友要敬而远之,有益的朋友应当亲密相处。
出自《逊志斋集·朋友》。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意思是:水太清就没有鱼;人过于苛刻,对别人求全责备,就不会有朋友。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意思是:全体同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这是国家兴旺的凭据。
出自《北齐书·孝昭纪》。
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意思是:齐心协力,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汉书·匡衡传》。
惟当同心人,可与论金铁。
意思是: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
出自(清)顾图河《息交》。
惟宽可以客人,惟厚可以载物。
意思是:惟有自己心胸开阔,才能对人宽容;惟有自己忠厚,才能容纳别人。
出自《薛文清公读书录·器量》。
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意思是:在小利上不和别人相争,不随便对人发火,就能跟人搞好团结。
出自《钱公良测语上·繇庚》。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意思是:兄弟之间应该和睦,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
出自(唐)陈子昂《座右铭》。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意思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能保全友谊。
B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意思是。
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众口一词,足能熔化金属。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出自《国语·周语》。
.
文言文(古汉语)座右铭,励志的那种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就会热爱你,你为别人的幸福出过力,别人就会为你的幸福创造条件。
见于(唐)魏徵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意思是:你热爱别人,别人也会热爱你;你尊敬别人,别人也同样会尊敬你。
出自。
砥砺岂必多,一壁胜万珉。
意思是:比喻交朋友不在多,而贵交挚友,贵在朋友间互相帮助。
出自(清)吴嘉记。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意思是:一个树枝成不了树木,一棵树成不了森林。
比喻不依靠众人的力量,不能成大事。
见于(宋)郭茂倩。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万可加。
意思是:将帅必须和士兵同甘苦,共安危,才可以进攻敌人。
出自(汉)黄石公。
夫妇有恩矣,不诚则离;交接有分矣,不诚则绝。
意思是:夫妇本来是有恩情的,但如果不彼此忠诚,就要分手了;交朋友也是这样,要是感情不真挚。
很快地就要绝交了。
出自(唐)魏徵。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远在天边,也如近邻似的并不很远。
出自(唐)王勃。
花无叶不妍。
意思是:花朵没有绿叶相扶,就显得不美了。
比喻任何人都需要别人的支持。
出自。
交贤方汲汲,友直每偲偲。
意思是:应尽力结交好的朋友,正直的朋友经常互相批评,彼此激励。
出自(唐)白居易。
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
意思是:交了高尚的朋友,就可以大力互相帮助而提高彼此的品德。
出自。
邻并须来往,借取共交通。
急缓相凭仗,人生莫不从。
意思是:邻居应友好相处,互相帮助。
出自《全唐诗补逸》卷二。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意思是。
人生下来就是兄弟,又何必一定是同胞骨肉才算是最亲的呢
出自(晋)陶潜《人生无根蒂》。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意思是:比喻无论怎样聪明的人,如果没有众人的支持,就什么事惰也干不好。
出自《红楼梦》第—一O回。
内得爱焉,所以守也。
意思是:一个国家内部友爱团结,国家的守备就能坚固。
出自《司马法》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意思是:家庭内部和睦的,家庭就昌盛;与外边的人和睦相处的,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
意思是:一个人没有其他人帮助,就不能成功;一匹马没有别的马一齐拉车,车辆就不能急趋。
出自《曾子·制言》。
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意思是:人民团结国家就强大,人心离散国力就弱。
出自(清)魏源《默觚·治篇》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意思是:别人对我好,我也对他好。
别人对我不好,我就引导他,同他接近或疏远他罢了。
出自《韩诗外传》卷九。
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意思是;别人有急难时,应拿出全部钱财去救助。
出自(唐)李肇《唐国史补》。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辨,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意思是:别人诽谤自己,与其辩解,不如能够宽容;别人侮辱自己,与其随时提防,不如感化对方。
出自《格言联壁·接物》。
人之交,多取知其不贪。
奔财知其不怯,闻流言不信,才可善终。
意思是:和人交朋友,尽管朋方多拿了,但知道他并不贪心;即使他失败逃跑了,但知道他不怯懦,听到有关他的流言而不相信,这样友谊才能善始善终。
出自(清)宋纁《古今药石·续自警编》。
善人者,人亦善之。
意思是:你对人好,别人对你也好。
出自《管子·霸形》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
意思是:不好的朋友要敬而远之,有益的朋友应当亲密相处。
出自《逊志斋集·朋友》。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意思是:水太清就没有鱼;人过于苛刻,对别人求全责备,就不会有朋友。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
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意思是:全体同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这是国家兴旺的凭据。
出自《北齐书·孝昭纪》。
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意思是:齐心协力,事情就能成功。
出自《汉书·匡衡传》。
惟当同心人,可与论金铁。
意思是:只有志同道合的人、才能结成牢不可破的友谊。
出自(清)顾图河《息交》。
惟宽可以客人,惟厚可以载物。
意思是:惟有自己心胸开阔,才能对人宽容;惟有自己忠厚,才能容纳别人。
出自《薛文清公读书录·器量》。
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意思是:在小利上不和别人相争,不随便对人发火,就能跟人搞好团结。
出自《钱公良测语上·繇庚》。
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
意思是:兄弟之间应该和睦,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
出自(唐)陈子昂《座右铭》。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意思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就能保全友谊。
B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意思是。
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众口一词,足能熔化金属。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强大;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出自《国语·周语》。
望采纳
谢谢
老师,您好,我想把一个现代汉语转化成文言文作为座右铭,可否帮我
自知者明,何呼天下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文言文座右铭中的哪一句含义相似
在《菜根谭》中有这句话:“人之过误,而在己则不”.对于别人的过错误应该采取宽恕的态度,而如果错误在自己那么就不能宽恕.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都恪守这一处世法则.某位著名的IT经理,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在我看来,人生其实很简单,归根结底就是八个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许多事情就能豁然开朗!”这位经理所说的,正是《菜根谭》所推崇的处世之道——待人要宽,律己要严.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我们首先要遵循的就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处事方式两方面.首先,就学习而论,我们应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个学习任务、专心倾听老师的授课,我们不必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但起码的勤勉态度还是必须的.对于其他同学的小问题,也要宽容,并及时地给予他帮助和友善的提醒.而同样,在为人处事方面,“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法则也是必须遵循的.献给大家听一些案例:晋文公重耳在逃亡时曾被手下头须偷走了财物,登上王位后以前没有随他逃亡的大臣很担心受处罚,随时可能作乱,这时重耳就赦免了头须的罪责,还封他当了官,终于稳定了当时的局面.重耳不仅不责备头须的盗窃、对他的不尊敬,反而还将他看作自己的得力助将,给予他充分的信任.这不仅为重耳赢得了人心,也让重耳多了一个左膀右臂,使他的事业蒸蒸日上.齐国孟尝君受难时,众门客纷纷离去,孟尝君当时记仇记下了这些人的名单,后来孟尝君又回到齐国,众门客又都回来,孟尝君接受了手下的建议,毁掉了名单,并没有对门客进行丝毫报复.最后还对自己之前的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孟尝君开始记仇的做法确实不太妥当,但他后来还是选择了宽恕那些背叛他的人.他能够立身于别人的角度来思考,从而达到一个对别人的充分理解和谅解,并对自己要求严格的高深境界.这也为孟尝君后来建立功勋伟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重耳也好,孟尝君也罢,他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一直被世人所称道到现在.那么他们的故事对于今天的我们在做人方面有什么启发呢?首先,我们与同学、朋友相处时,要注意言行,不要伤害同学的自尊心,多看看他们的闪光点,如果他们有不小心做错什么,也应该本着“宽以待人”的原则,和气地诉他.当我们自己犯了错时,首先要批评自己和反省,然后得诚恳地向同学道歉.这样,同学之间的关系才能维护得越来越好.同学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如果以以往对待自己的宽松来对待他人,用对待别人的抠门要求来衡量自己.那么,我们的自身将会日趋完美,我们会发现,世界上有如此多的好人与我们同行
求座右铭及解释
座右铭是铭的一种。
铭,(就其名词的属性而言),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解释: (1)在器物、碑碣上面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 (2)警惕自己的文字。
第一层含义的铭,如唐代大文豪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宋代文学大师苏轼的《三槐堂铭》以及王安石的《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军墓志铭》……等等,都属于此类范畴,这些精典的铭文,不仅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为中国古代的散文增添了魅力,更以其朴实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感动无数后人。
而第二层含义的铭,既:“警惕自己的文字”的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座右铭”,其体裁或文或联,其文字有长有短,大都是起着励志修身、鞭策警省的作用。
据《南史》记载,南朝时宋的名将吴阶,“善读史,有往事可师者,录置座右。
积久,墙牅皆格言也。
”这可能是见诸于正史的有关座右铭的较早出处。
然而,作为铭的一钟,最早的座右铭并非文字,而是一种物品,既“物铭”:相传,在春秋时,齐人为死去的齐桓公修了一座庙。
里面摆放一个装酒的器皿,叫欹器。
一次,孔子与学生拜庙时,对学生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就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还会倾斜。
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右边,用来警示自己不可骄傲自满。
”——从孔子的话中可以看出,最早的座右铭,就是这种叫 “欹器”的酒器。
历史的长河流到了今天,“座右铭”由最初的欹器、之后的金属镂刻……到今天的文字,其间演变的诸多“式样”颇多耐人寻味、其蕴涵的警示意义仍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列举一二,供大家欣赏。
·布衾铭:据野史载,司马光一生崇尚朴素、力行节俭。
曾在自己天天盖的被子上书写一铭:“颜乐箪瓢,万事师模;纣居琼室,死为独夫。
君子以俭为德,小人以侈丧身。
然则斯衾之陋,其可忽诸
”想想此铭,再看看《资志通鉴》,司马光的成就是否能给我们这样一种启迪:一个人要想干成点事,特别是作学问,必须耐得住“清贫”,还真需要那么一种“以苦为乐”的精神啊。
·柱铭:清初著名学者阎若璩,勤奋好学,不耻下问。
曾在书房的柱子上题写一铭:“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遇人而问,少有宁日。
”正是靠这个态度,他撰写了《古文尚书疏证》、《四书释地》、《潜邱札记》等著作,成为有清一代著名的经学家。
·尺铭:《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科举屡试不第,愤而弃考,转而著文。
为激励自己,他把前明孝廉胡寄桓的自勉联刻在镇尺上,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正是怀抱如此的志向,他发奋写作,终于创作出不朽的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及其他诗词俚曲等。
·棺铭:我国近代文学家林琴南,自幼就十分刻苦,他曾在居室的墙上画了一口棺材,旁边写道:“读书则生,不则入棺。
” 林琴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著有《番庐文集》、《畏庐诗存》以及传奇、小说、笔记等,尤为一提的是,他靠旁人口述,用古文翻译了欧美等国小说一百七十余种,可谓著作等身,这些成就的取得,绝对是与他把坚定的读书理想融注于生命里的坚定信念分不开的。
·板铭:近代著名画家李可染,不但在山水画方面为当代树起了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在人物、动物方面同样对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年轻时学画,曾在画板角上刻了一个“王”字;“王”与“亡”同音,暗含着学不成画就去死的志向。
正是靠着这种志向的鼓舞,终于成为风格独具的一代大师。
他的名作像《钟馗送妹图》、《斗牛图》等,是为人效法的传世之作。
其他的还有诸如“砚铭”、“桌铭”、“镜铭”、“墙铭”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但写得多好的座右铭,不落实到行动上,那终归是一句空话
写到这里,不仅想起前几天去理发时的一件事:在理发店的墙上,那个年轻的理发师用毛笔写了两个字:“耐心”。
我问他:“这是啥意思啊
”他说:“我以前办事老毛手毛脚,我用这两个字提醒自己呀
”……我在镜子里一边看着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一边“琢磨”着他的话,不仅由然想到:这是一个很好的关于座右铭的素材呀,我一定要写点什么。
——这就是此帖由来的最初动因。
回答者:Tanworld - 榜眼 十三级 9-3 15:31座右铭的内容大多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是作为行动的准则。
座右铭一词最早见于《文选》中崔瑗《座右铭》一文。
吕延济题注说:“瑷兄璋为人所杀,瑗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戒,尝置座右,故日座右铭也。
” 座右铭的形式大体上有三种:一种是自题;一种是笔录经典言论或名人格言;再一种是请别人题。
座右铭一般都贴在屋子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有的则放在桌面上。
余光中的座右铭
余光中的座右铭是: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
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
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
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
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关于师德的经典名言
师德名言(名人名言):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2、身教重于言传。
——王夫之 3、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5、、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爱因斯坦 6、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乌申斯基 7、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8、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义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
——第斯德9、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苏霍姆林斯基10、务学不如求师,师者,人之模范。
——杨雄11、我觉得,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来自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才会充满献身精神。
——于漪12、身教最为美,知行不可分。
——叶圣陶13、做导师的人自己更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
——洛克14、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卢梭15、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
——卢梭16、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
自己没有的东西是不能传授给别人的。
——第斯多惠1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
——乌申斯基18、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察觉不出的。
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痕迹。
正因为这样,所以每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们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理上各种微小变化更富于敏感了,再没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摸捉一切最精细的事物,这点是应该记住的。
——加里宁19、如果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的话,那他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教师象父母那样爱学生的话,那他就会比那虽然读万卷书而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得多。
如果教师能够把爱事业和爱学生结合起来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了。
——托尔斯泰20、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