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的下一句是什么
个人语录1、得意奸笑道:对不起,我对活一千年没有兴趣,我只要今天能活着就好。
2、微笑道:有个爱闯祸的弟弟,哥哥总是要特别担心。
3、文质彬彬道:啊,大家好
我的弟弟承蒙你们照顾了。
有这么个无礼的笨弟弟,真是给大家添麻烦了。
4、微笑道:我老弟拥有着不可思议的魅力。
5、无奈奸笑道:这小子真是惹麻烦的天才。
6、认真的说道:有这么笨的弟弟,当哥哥的我一直都很担心。
你们一定也对这家伙很伤脑筋吧,以后还请你们多多照顾。
7、面无表情道:行啦,现在还叫什么队长,那是懂得尊敬别人的人使用的字眼。
别把我当傻瓜。
8、隐含怒气道:正是。
请多指教。
看来你也已经是独当一面的船长了。
船长。
9、怒极反笑道:看来有个不懂礼数的混蛋。
[火枪] 10、面无表情道:于是就杀死了,抢了过来
11、招牌式奸笑道:要是向力量屈服,那我身为男人就没有任何意义。
我绝不会在人生中留下悔恨。
明白了吗
白痴。
12、认真道:我要让白胡子称王
13、回忆:听好了,路飞。
我们一定要——活得没有遗憾哦
总有一天要出海
随心所欲地活着
比谁都要自由 14、哭:为什么当老爹我的弟弟手足们全都为了我在流血在拼...为什么我感动得...泪水不能停止流下来...
15、怒:吵死了
我要是有了力量,就把他们都杀了
16、认真大声(对小路飞):听好了
给我记住
路飞
我是不会死的 17、这可是我的弟弟,劝你们最好别出手
18、屈服在[力量]之下,就没有身为男人的意义了,我绝对不会让自己的人生感到后悔。
详细的内容看这个
发邮件需要注意哪些礼仪方面的啊
【关于主题】 主题要提纲挈领,添加邮件主题是电子邮件和信笺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主题栏里用短短的几个字概括出整个邮件的内容,便于收件人权衡邮件的轻重缓急,分别处理。
1.一定不要空白标题,这是最失礼的。
2.标题要简短,不宜冗长,不要让outlook用…才能显示完你的标题。
3.. 最好写上来自**公司的邮件,以便对方一目了然又便于留存,时间可以不用注明,因为一般的邮箱会自动生成,写了反而累赘。
4. 标题要能真反映文章的内容和重要性,切忌使用含义不清的标题,如 “王先生收”。
也不要用胡乱无实际内容的主题,例如:“嘿
”或是“收着
”5.一封信尽可能只针对一个主题,不在一封信内谈及多件事情,以便于日后整理6.可适当用使用大写字母或特殊字符(如“* !”等)来突出标题,引起收件人注意,但应适度,特别是不要随便就用“紧急”之类的字眼。
7.回复对方邮件时,应当根据回复内容需要更改标题,不要RE RE一大串。
8、最最重要的一点,主题千万不可出现错别字和不通顺之处,切莫只顾检查正文却在发出前忘记检查主题。
主题是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一定要慎之又慎。
【关于称呼与问候】1. 恰当地称呼收件者,拿捏尺度 邮件的开头要称呼收件人。
这既显得礼貌,也明确提醒某收件人,此邮件是面向他的,要求其给出必要的回应;在多个收件人的情况下可以称呼大家、ALL。
如果对方有职务,应按职务尊称对方,如“x经理”;如果不清楚职务,则应按通常的“x先生”、“x小姐”称呼,但要把性别先搞清楚。
不熟悉的人不宜直接称呼英文名,对级别高于自己的人也不宜称呼英文名。
称呼全名也是不礼貌的,不要逮谁都用个“Dear xxx”,显得很熟络。
【关于格式,称呼是第一行顶格写】2. Email开头结尾最好要有问候语 最简单的开头写一个“HI”,中文的写个”你好”或者“您好”,开头问候语是称呼换行空两格写。
结尾常见的写个Best Regards,中文的写个”祝您顺利”之类的也就可以了,若是尊长应使用“此致敬礼”。
注意,在非常正式的场合应完全使用信件标准格式,“祝”和“此致”为紧接上一行结尾或换行开头空两格,而“顺利”和“敬礼”为再换行顶格写。
俗话说得好,“礼多人不怪”,礼貌一些,总是好的,即便邮件中有些地方不妥,对方也能平静的看待【正文】1. Email正文要简明扼要,行文通顺 若对方不认识你,第一件应当说明的就是自己的身份,姓名或你代表的企业名是必须通报的以示对对方的尊重,点名身份应当简洁扼要,最好是和本邮件以及对方有关,主要功能是为了收件人能够顺利地理解邮件来意。
不可没头没脑就是正事,别人不知道你是谁还得拉到最后看。
但也不可过多,有些联系方式之类与正文无关的信息应在签名档中表明。
Email正文应简明扼要的说清楚事情;如果具体内容确实很多,正文应只作摘要介绍,然后单独写个文件作为附件进行详细描述。
正文行文应通顺,多用简单词汇和短句,准确清晰的表达,不要出现让人晦涩难懂的语句。
最好不要让人家拉滚动条才能看完你的邮件,千万不要学唐僧。
2. 注意Email的论述语气 根据收件人与自己的熟络程度、等级关系;邮件是对内还是对外性质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语气进行论述,以免引起对方不适。
尊重对方,请、谢谢之类的语句要经常出现。
电子邮件可轻易地转给他人,因此对别人意见的评论必须谨慎而客观。
“邮件门”就是深刻的教训
3. Email正文多用1234之类的列表,以清晰明确。
如果事情复杂,最好1、2、3、4的列几个段落进行清晰明确的说明。
保持你的每个段落简短不冗长,没人有时间仔细看你没分段的长篇大论。
4. 一次邮件交待完整信息 最好在一次邮件中把相关信息全部说清楚,说准确。
不要过两分钟之后再发一封什么“补充”或者“更正”之类的邮件,这会让人很反感。
5. 尽可能避免拼写错误和错别字,注意使用拼写检查 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自己态度的体现。
如果是英文Email,最好把拼写检查功能打开; 如果是中文Email,注意拼音输入法带给你的弱智同音别字。
在邮件发送之前,务必自己仔细阅读一遍,检查行文是否通顺,拼写是否有错误。
6. 合理提示重要信息 不要动不动就用大写字母、粗体斜体、颜色字体、加大字号等手段对一些信息进行提示。
合理的提示是必要的,但过多的提示则会让人抓不住重点,影响阅度。
7. 合理利用图片,表格等形式来辅助阐述 对于很多带有技术介绍或讨论性质的邮件,单纯以文字形式很难描述清楚。
如果配合图表加以阐述,收件人一定会表扬你的体贴。
8. 不要动不动使用 :) 之类的笑脸字符,在商务信函里面这样显得比较轻佻 Business Email 不是你的情书,所以:)之类的最好慎用。
只用在某些你确实需要强调出一定的轻松气氛的场合,比如现在-:)【 附件】1. 如果邮件带有附件,应在正文里面提示收件人查看附件2. 附件文件应按有意义的名字命名,最好能够概括附件的内容,方便收件人下载后管理3. 正文中应对附件内容做简要说明,特别是带有多个附件时4. 附件数目不宜超过4个,数目较多时应打包压缩成一个文件5. 如果附件是特殊格式文件,因在正文中说明打开方式,以免影响使用6. 如果附件过大(不宜超过2MB),应分割成几个小文件分别发送,【语言的选择和汉字编码】1. 只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英文邮件 英文邮件只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用来炫耀和锻炼英文水平的。
如果收件人中有外籍人士,应该使用英文邮件交流;如果收件人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也应采用英文交流,由于存在中文编码的问题,你的中文邮件在其他地区可能显示成为乱码天书。
2. 尊重对方的习惯,不主动发起英文邮件 如果对方与你的邮件往来是采用中文,请不要自作聪明的发送英文邮件给他;如果对方发英文邮件给你,也不要老土的用中文回复。
3. 对于一些信息量丰富或重要的邮件,建议使用中文。
你很难保证你的英文表达水平或收件人中某人的英文理解水平存在问题,而影响邮件所涉及问题的解决。
4. 选择便于阅度的字号和字体 中文老实点用宋体或新宋体,英文就用Verdana 或 Arial 字型,字号用五号或10号字即可。
这是经研究证明最适合在线阅度的字号和字体。
不要用稀奇古怪的字体或斜体,最好不用背景信纸,特别对公务邮件。
不要为突出内容而将字号设置过大,拉滚动条是很麻烦的事情;也不要过小,费神又伤眼睛。
【结尾签名】 每封邮件在结尾都应签名,这样对方可以清楚的知道发件人信息。
虽然你的朋友可能从发件人中认出你,但不要为你的朋友设计这样的工作。
1. 签名信息不宜过多 电子邮件消息末尾加上签名档是必要的。
签名档可包括姓名、职务、公司、电话、传真、地址等信息,但信息不宜行数过多,一般不超过4行。
你只需将一些必要信息放在上面,对方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自然会与你联系。
引用一个短语作为你的签名的一部分是可行的,比如你的座右铭,或公司的宣传口号。
但是要分清收件人对象与场合,切记一定要得体。
2. 不要只用一个签名档 对内、对私、对熟悉的客户等群体的邮件往来,签名档应该进行简化。
过于正式的签名档会让与对方显得疏远。
你可以在OUTLOOK中设置多个签名档,灵活调用。
3. 签名档文字应选择与正文文字匹配,简体、繁体或英文,以免成出现乱码。
字号一般应选择比正文字体小一些。
【回复技巧】1. 及时回复Email 收到他人的重要电子邮件后,即刻回复对方一下,往往还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对他人的尊重,理想的回复时间是2小时内,特别是对一些紧急重要的邮件。
对每一份邮件都立即处理是很占用时间的,对于一些优先级低的邮件可集中在一特定时间处理,但一般不要超过24小时。
如果事情复杂,你无法及时确切回复,那至少应该及时的回复说”收到了,我们正在处理,一旦有结果就会及时回复,云云”。
不要让对方苦苦等待,记住:及时作出响应,哪怕只是确认一下收到了。
如果你正在出差或休假,应该设定自动回复功能,提示发件人,以免影响工作。
2. 进行针对性回复 当回件答复问题的时候,最好把相关的问题抄到回件中,然后附上答案。
不要用简单的,那样太生硬了,应该进行必要的阐述,让对方一次性理解,避免再反复交流,浪费资源。
3. 回复不得少于10个字 对方给你发来一大段邮件,你确只回复“是的”、“对”、“谢谢”、“已知道”等字眼,这是非常不礼貌的。
怎么着也要凑够10个字,显示出你的尊重。
4. 不要就同一问题多次回复讨论,不要盖高楼 如果收发双方就同一问题的交流回复超过3次,这只能说明交流不畅,说不清楚。
此时应采用电话沟通等其他方式进行交流后再做判断。
电子邮件有时并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对于较为复杂的问题,多个收件人频繁回复,发表看法,把邮件越RE越高,这将导致邮件过于冗长笨拙而不可阅读。
此时应即是对之前讨论的结果进行小结,删减瘦身,突出有用信息。
5.要区分Reply和Reply All(区分单独回复和回复全体) 如果只需要单独一个人知道的事,单独回复给他一个人就行了 如果你对发件人提出的要求作出结论响应,应该replay all,让大家都知道;不要让对方帮你完成这件事情 。
如果你对发件人的提出的问题不清楚,或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与发件人单独沟通,不要当着所有人的面,不停的RE来RE去,与发件人讨论。
你们讨论好了再告诉大家。
不要向上司频繁发送没有确定结果的邮件。
点击“回复全部”前,要三思而行
6. 主动控制邮件的来往 为避免无谓的回复,浪费资源,可在文中指定部分收件人给出回复,或在文末添上以下语句:“全部办妥”、“无需行动”、“仅供参考,无需回复”。
【正确使用发送,抄送,密送】要区分To和CC还有BCC(区分收件人、抄送人、秘送人)1. To的人是要受理这封邮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的,理应对邮件予以回复响应。
2. 而CC的人则只是需要知道这回事,CC的人没有义务对邮件予以响应,当然如果CC的人有建议,当然可以回Email。
3. 而BCC是秘送,即收信人是不知道你发给了BCC的人了的。
这个可能用在非常规场合。
4.TO,CC中的各收件人的排列应遵循一定的规则。
比如按部门排列;按职位等级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都可以。
适当的规则有助于提升你的形象!5.只给需要信息的人发送邮件,不要占用他人的资源6、转发邮件要突出信息 在你转发消息之前,首先确保所有收件人需要此消息。
除此之外,转发敏感或者机密信息要小心谨慎,不要把内部消息转发给外部人员或者未经授权的接收人。
如果有需要 还应对转发邮件的内容进行修改和整理,以突出信息。
不要将RE了几十层的邮件发给他人,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发送垃圾邮件或者附加特殊链接。
——————————————望采纳
关于礼仪的名言有哪些
文明礼仪名言录(100句)1、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爱默生2、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4、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
——5、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
——巴特勒6、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
——爱默生7、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1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1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12、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 周恩来13、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14、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 德谟克利特15、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16、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17、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 马克思18、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
—— 卢梭19、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 邹韬奋20、知耻近乎勇。
—— 孔丘21、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22、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23、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24、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25、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26、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2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2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诸葛亮29、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30、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3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32、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 王安石33、侈则多欲。
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 司马光34、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35、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
—— 36、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37、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38、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39、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40、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41、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 约翰•42、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 43、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
—— 梅里美44、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
—冈察尔45、脾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 泰戈尔46、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47、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48、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49、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50、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51、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52、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53、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54、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55、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56、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57、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58、不学礼,无以立——论语59、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60、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6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62、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63、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64、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65、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66、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6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6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0、明德尚美,求真扬善。
71、生命因你而美丽,世界因我而精彩,学校因文明而美好
72、天空是广阔的,而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73、校园从此而美丽,从我做起. 闪光的青春,从文明起步。
74、拥有一颗豁达、开朗、文明之心,能使平凡黯然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75、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孟子76、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77、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
——赫拉克利特78、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情感。
——梅里美79、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
——约翰逊80、没有礼貌的人,就像没有窗户的房屋。
——维吾尔族谚语81、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礼记》8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83、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
——清.颜 元84、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美.爱迪生85、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英.86、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法.卢梭8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法.孟德斯88、礼貌周全不花钱,却比什么都值钱。
——西班牙.塞万提斯89、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貌。
——德.歌德90、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俄. 赫尔岑91、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
——荀子92、世界上最廉价,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物质,就是礼节。
——拿破仑.希尔93、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礼仪越周到越保险。
——[英]托.卡莱尔94、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
——[明]薛宣《谈书录》95、知识使人变得文雅,而交际使人变得完善。
——[美]乔.富勒96、谦恭有礼,人人欢迎。
——托马斯.福特97、给人玫瑰花,手上常有一缕芳香。
9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99、礼貌是一种回收有礼貌的尊重的愿望。
(法•拉罗什福科)100、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俗语)
征集苗族名字和有关苗族的巫术和鬼的事
关于苗族的名字,有的书籍说:苗族使用“子父连名制”和“子祖连名制”,子名在前,父名或祖名在后,且以父名或祖名为子姓等等。
而实际上,所谓“子父连名”或“子祖连名”在现实交往中是不通行的,会被看作不懂礼数或不尊重人。
一般说来,苗族取名有一定的规律。
第一、根据孩子出生时间的早晚取名。
如:猫、保,“猫”是苗语晚上之意,即孩子出生在晚上;“保”通“饱”,即孩子出生时人们已经吃饱饭。
第二、根据孩子在所有孩子中的大小顺序取名。
如:长、大和罗,路和凹,七和响,三、四,咒、走和主等。
“长”一般用于男孩名,是为家中长子之意,“大”是汉语变音,“罗”也是大的意思;“路”是汉语“二”的变音,“凹”是苗语音译,老二之意;“响”是苗语音译,老七之意;“三”、“四”即老三、老四,“咒”只用于女孩名,表明是家中最小的女孩,“走”只用作男孩名,表明是家中最小的男孩,“主”既可用作男孩名,也可用作女孩名,也是老幺之意。
第三、把生活用具的称谓当作孩子的名字。
如:桌(甑子)、哑(锅)、盆(盆子)、构(背箩)、弯(簸箕)等。
第四、把历史上曾用过的货币名称作为孩子的名字。
如:锅(金子)、酿(银子)、栋(铜)、匝(钱币)等。
第五、把动植物的称谓当作人名。
女孩多取“板”名,汉语即“花”,也取“蚩”名,苗语音译,即大象。
男孩多取名“侯”(通猴)、“龙”。
第六、把汉姓作为苗名。
一般说来,只用他姓而不用本姓为名,如:张、王、李、陶等。
第七、把民族称谓当作名字。
如:蛮(苗语音译,哈尼族)、刷(汉族)、伊(傣族)、角(瑶族)等。
有趣的是,有的家庭给孩子取名全用民族称谓,还真有点民族大团圆的味道。
应该提及的是,苗族在使用民族称谓取名时,是不会把本民族称谓用作名字的(苗族自称“蒙”,但是没有叫“蒙”名的)。
第八、把生肖用作人名。
这种取名法多用汉语的叫法。
如:属龙的就叫“龙”,属羊的就叫“杨”,属猪的就叫“珠”等。
此外,苗族的名字还有许多不规则的叫法,如买、卖、羌、谜等。
苗族名字中最有趣的是双胞兄弟姊妹的名字,若是男孩,多把大的叫“给”(苗语音译,即秤),小的叫“戥”(戥子);若是女孩,则多取名“微”和“纠”,汉语意思即姊和妹。
另外,在苗族内部还有借名或讨名之说,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孩子多病或孩子老是夭折的人家,而这些人家去借名的对象必须是儿孙满堂、家庭幸福的家庭,据说这样的家庭能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好运,孩子会因此而健康成长。
有的人家则因为孩子多病,往往给孩子取不好听的名字,欲以此来消灾减病。
苗族除了给孩子取乳名外,还给已婚成年男子取“老名”(苗语意译),这是苗族中较为独特的一种称谓,一般是在男子结婚生子(第一个孩子)后给孩子取乳名的同时取的,其方法是在该男子的苗名前加上一个他自己比较喜欢而叫起来也比较顺口的字,两字连起来就是为其老名。
在苗族内部,拥有老名的同辈男子可以直呼老名,长辈也可以直呼晚辈的老名。
在同一家族中,会有叫相同名字的男子,但是其老名是不同的。
不同家族中,若有名同老名也相同的,则只要在老名后加上其汉姓即可区别开来。
老名其实是一个男子角色转换和增多的标志,他不仅扮演儿子和丈夫的角色,还要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苗族内部,不仅有给男子取老名的习惯,对已婚女子也有一种特殊的指代称呼法,即在某女子名字后加上“勃”(苗语译音,妻子之意),再加上其夫的名字,作为其指代名。
如:某女叫谜,其夫名成,则其被指代为“谜勃成”(即成的妻子谜的意思);另外一种指代法则是在某女丈夫名字前加上“勃”,名后加其汉姓,如前面所说谜名女子,其丈夫姓古名成,其就会被指代为“勃成古”(表明她是姓古名成的男子的妻子)。
有趣的是,在这些指代称呼中,基本上没有“某女的丈夫某某”的说法。
由此可见,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是极其低下的。
在生产生活中,遵循的虽然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但是在重大问题上,女子是没有发言权的。
因此,在苗族内部,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也不足为奇了。
由于苗族名字具有一定的规律,且有很大的盲从性,因而苗族名字中有很多是相同的。
一个家庭里不同辈份而同名者大有人在,就一个村子来说,同名同姓或是同名不同姓的就比比皆是了。
于是人们为了区别同名的人,往往在该人名后加上其父的名字,作为指代名,表明其是某某的孩子;另外一种指代名是,在某某人名字后加上其父名,再加上其汉姓;再者,是在某某人名字后加上其汉姓,以作区别。
当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交往时,苗族一般使用汉姓和汉名。
源于苗族使用子女名加父名这种指代法,所以很多人误以为这就是没苗族的“子父连名制”和“子祖连名制”,而事实上,这种由子女名加上父名构成的名字仅作为某个人的指代名,而非其具体名字。
平时所说的子父连名制指的是以父亲名字的最末一个字作为孩子名字的最前一个字,并以之为姓,在一个家族内没有统一的姓氏。
而苗族的子父连名制或子祖连名制与父子连名制是不同的,其中的子名并不是一个家族的姓氏,并且只能通过倒推的方式才能很好地追溯出一个家族的历史。
可以说,苗族使用子父连名或子祖连名的说法是很不恰当的。
苗族之所以存在这种指代名,首先就在于苗族给孩子取名的规律性和盲从性,也正因为这样,苗族多同名,指代名就是为了区分这种情况而产生的。
另外,由于苗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对本家族和本民族的历史不可能作详细记录,因此只能从民间传说或古歌中推测其历史的真实面貌,或是采取倒推的方法,由近及远,从今到古的把本家族或本民族的历史概括出来。
我们不妨认为:这是一种没有文字的特殊的文化现象。
从苗族使用汉姓取汉名及取苗名的情况可以看出,苗族是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的,而苗族本身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学习和吸收着汉文化,尤其在今天,学习新的文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就显得更为重要。
苗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而又发展滞后的民族,她的许多文化还有待于现代的人们去发掘和研究,她的发展也将依赖国家的发展,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苗族同胞包括其他少数民族同胞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有个红河苗族网,从那上面看的)
现代诗应该怎么写
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并无特定的方法,直抒胸意即可。
你看赵丽华的梨花体,不是很简单很直白吗
无论是古体还是现代体,你至少要明白你的一首诗想表达什么,用什么方法令到你的表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做自己的诗,让别人查字典去吧
火拳艾斯的经典语句
得意奸笑道:对不起,我对活一千年没有兴趣,我只要今天能活着就好。
微笑道:有个爱闯祸的弟弟,哥哥总是要特别担心。
文质彬彬:啊,大家好
我的弟弟承蒙你们照顾了。
有这么个无礼的笨弟弟,真是给大家添麻烦了。
微笑说:我老弟拥有着不可思议的魅力。
无奈奸笑:这小子真是惹麻烦的天才。
认真的说道:有这么笨的弟弟,当哥哥的我一直都很担心。
你们一定也对这家伙很伤脑筋吧,以后还请你们多多照顾。
面无表情:得拉,现在还叫什么队长,那是懂得尊敬别人的人使用的字眼。
别把我当傻瓜。
隐含怒气:正是。
请多指教。
看来你也已经是独当一面的船长了。
黑胡子海贼团马歇尔·D·帝奇船长。
怒极反笑:看来有个不懂礼数的混蛋。
[火枪] 面无表情:于是就杀死了萨奇,抢了过来
招牌式奸笑:要是向力量屈服,那我身为男人就没有任何意义。
我绝不会在人生中留下悔恨。
明白了吗
白痴。
认真:我要让白胡子称王
得意奸笑:路飞,下次见面的时候,希望是在海贼的最高峰。
你也要爬到最高峰哦。
希望采纳
孟子尽心上译文
太多了,发布出来,到这里看,有全文翻译,很详细的 【原文】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 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译文】 孟子说:“充分运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
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
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
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 【读解】 佛问:“你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景德传灯录》 儒答:“养性事天,修身立命。
” 孟子谈天命,谈人的本性,没有消极被动的神秘色彩,而是充满了积极主动的个体精神。
对待天命,不过是保持心灵的思考, 涵养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性罢了;所谓安身立命,也不过是一心一 意地进行自身修养而已。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加强知识 学习和思想修养,充实自己的心灵。
所以,不要做悠悠天地中的匆匆过客,东奔西走,北觅南寻, '芒鞋踏破岭头云”。
其结果,往往是占有外物越多,内心越空虚, 最终成为一个徒具外形,为外物所役的臭皮囊。
相反,“归来闲对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只要你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顺受天命,身体自然就会有着落,精神自然就会有寄托,生命之春就会永远在你的把持之中。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 下一篇(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尽心上 莫非命也,顺受真正 【原文】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 【译文】 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
所以知 道命运的人不站危险的墙下。
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 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
” 【读解】 一切都是命运。
用我们今天通行的看法,这似乎是一种消极的宿命论思想。
但 实际上,孟子的立足点是在“顺受其正”上,顺理而行,顺应命 运,也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了。
怎样顺应呢
比方说,知道命运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这不难做到吧
为什 么不站在危险的墙下
因为你明知道它有倒塌的危险。
同样的道 理,明知道打家劫合,杀人越货,走私贩毒,贪污受贿是铤而走 险的,你是不是还要往上靠呢
不往上靠是知道命运的人,是 “顺受其正”的人。
往上靠则是不知道命运,不“顺受其正”的人。
所以,其结果,“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征格而死者,非正命也。
’ 一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走正道;行正义,也就是正常的命运;相 反,如上所说,犯罪而死,则死于非命,不是正常的命运了。
由此可见,在孟子这里,命运的确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顺 其自然,顺其正理罢了。
就一般情形而论,说到命运,二十岁以前的青少年不会有什 么感觉,无动于衷。
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青年人多半对命运不 屑一顾或者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青春焕发,生命力蓬勃向上,对 自己,对前途都充满了信心,每天清晨的太阳都有所不同,每天 的生活都有新的内容,奋发向上是他们生命的主旋律。
四十岁以 上可就不同了,所谓人到中年,孔子说:“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
”(《论语·为政》)但对于现代人来说,“不惑”与“知天 命”似乎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一旦“不惑”,也就“知天命”了; 或者反过来说,正因为“知天命’了,才谈得上“不惑”。
其实, 孔子自己也说过:“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 (《论语·子罕》)可见,四十、五十的确是个划分不清的年龄段. 或许个体的情况 有所不同,对有些人来说,知天命要早一些,对 有些人来说,则要晚一些,而这又 决定于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与 境遇。
总起来说,人到中年万事休,命运的影子也就 不知不觉地 爬上心头,不由得你不信。
这时,回顾自己半生之所为,少年时 代的理 想与梦幻,青年时代的奋斗与血汗,怨天尤人是没有用的, 悔恨遗憾也是徒劳的, 明智之举,还是接受孟子的说法:莫非命 也,顺受其正。
这样,或许多少会有所慰 藉,有所解脱而脚踏实 地,问心无愧,清洒自如地走完人生的下半截路程吧。
下一篇(“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 尽心上 “求在我者”与“求在外者” 【原文】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 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 【译文】 孟子说:“求索就能得到,放弃便会失去,这种求索有益于得到,因为所求的东 西就在我自身。
求索有一定的方法,能否得到却决定于天命,这种求索无益于得到, 因为所求的东西是身外之物。
” 【读解】 在我自身的,是知识的积累,思想的修养,人生境界的追求,一句话,是精神的 自我完善。
身外之物则是金钱富贵,名誉地位。
前者全在于自我,只要坚持追求,便可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瓜得瓜,种 豆得豆。
所以叫“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 后者则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并不是你一厢情愿地追求就可以得到的。
所以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更不要抓苟且,失去自我。
当然,不强求并不是完全拒斥,而是要)烦其自然。
就像孔子对待金钱富贵的 态度:“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如果求不到,那还是让我做 自己喜欢的事吧。
说来也是,所谓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看得那么要紧呢
下一篇(万物旨备于我矣) 尽心上 万物旨备于我矣 【原文】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 【译文】 孟子说:“万物我都具备了。
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 快乐。
尽力按恕 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 【读解】 “万物皆备于我矣”作为一句名言,被认为是典型的主观唯心 主义哲学观。
这 里面的是与非不在我们关心的范围。
我们关心的 是孟子说这话的意思。
所谓“万物 皆备于我”并不是像有些人所 理解的那样,说是“万物都为我而存在。
”(由此来 归结孟子为典 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
)我们理解孟子的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我都 能 够思考,认识,所以天地万物我都具备了。
这样才会有下面的 一句话,“反身而诚 ,乐莫大焉。
”反躬自问,我所认识的一切都 是诚实无欺的,所以非常快乐。
这是 一种认识的快乐,探求真理 的快乐。
但是,仅有认识,仅有自身的发现还不够,所 以要“强 恕而行”,尽力按恕道办事,这样来实行仁道。
所谓恕道,我们在 本书中 已经多次提到,这就是孔子反复强调的“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
”(《论语·颜渊 》、《论语·卫灵》)它的积极方便是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 语·雍也》)总起来说,是 一种将心比已,推己及人的思想,用这种思想来处理人 与人之间 的关系。
如果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是一种认识的快乐,局 限于自 身;那么,“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就是一种实践的快乐, 涉及到他人与社会了 。
由此可见,“万物皆备于我矣”所引出的,是认识和实践两大 领域的儒学追求 :一是“诚”,二是“恕”,都是儒学的核心内容。
单从“万物皆备于我矣”这句 话给我们的感觉,则是一种充满主 体意识,乐观向上的心态,的确有法国哲学家笛 卡尔那著名的命 题”政思故我在”的精神风貌,给人以认识世界,探索真理的勇 气 和信心。
下一篇(随波逐流,平庸之人) 尽心上 随波逐流,平庸之人 【原文】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 【译文】 孟子说:“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子随波 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是平庸的人。
” 【读解】 在黑格尔哲学中,这样的人是处于“自在”状态的人,尚没 有达到“自为”的 程度。
所谓“自在”状态,就是缺乏“自觉”的主体意识,不能自己认识自己。
所谓 '咱为”,就是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几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做一件事,知道自 己为什么要 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认识自己。
如此一对照,孟子所说的 “众也” 当然也就是“自在”状态的人了。
当然,这个“自在”的 概念,不是我们平常所说 “自由自在”的意思。
在们今天的生活中,这种人被视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夭钟,随波逐流混日子的人 。
不过,话说回来,所谓“子惯成自然”,在实际生活中,有多少人真能凡事都 问个为什么呢,
“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智者的确这样提醒过我们。
可当你每天蹬着自行车在上班的人流中“随波逐流,时,你想过这到底是为了 什么吗
下一篇(无耻之耻,无耻矣) 尽心上 无耻之耻,无耻矣 【原文】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①耻,无耻矣。
” 【注释】 ①之:至。
【译文】 孟子说:“人不可以不知羞耻。
从不知羞耻到知道羞耻,就可以免于羞耻了。
” 【读解】 俗话说:“人有脸,树有皮,电灯泡儿有玻璃。
” 羞耻之心,人皆有之。
只有无耻之尤的卑鄙之徒才不知世间有羞耻二字。
《法句经》说:“那些不以该耻者为耻,而抱待邪恶之念的人, 将会下地狱。
” 他们是莎士比亚笔下的伊阿古,莫里哀笔下的达尔丢夫,但, 丁《神曲》中那 些下地狱的人,当然,或许还有西门庆、潘金莲 ...... 然而,一旦他们知道羞耻,也就可以升迁炼狱,“浪子回头金 不换”,说不定 还有一二上天堂的机会哩
无耻至耻,免于羞耻。
下一篇(耻之于人大矣) 尽心上 耻之于人大矣 【原文】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
为机变①之巧者,无所用耻焉。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 有
” 【注释】 ①机变:奸诈。
【译文】 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
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羞耻的。
不以自己 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赶得上别人呢
” 【读解】 “我 一念之差 出卖了无辜的人 我有大罪呀
” 犹大羞愧难当,跟踉跄跄地跑出去,在一棵大树下吊死了。
(《马太福音》) 自从亚当夏娃在伊甸园里偷吃了善恶果,羞耻之心便油然而生。
人类虽然因此 而犯下原罪,被逐出伊甸园,但却获得了在现实土地上生存的权利。
“知耻近乎勇。
”(《中庸》) 纵使罪孽深重如犹大,羞愧而死,灵魂尚能获得拯救。
如果及早知耻,以羞耻为动力,化羞耻为力量,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否则,一次无耻,次次无耻,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嗜痴成癖,那就万劫 不复,无可救药了。
下一篇(古之贤士,乐道忘势) 尽心上 古之贤士,乐道忘势 【原文】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
乐则而忘人之势。
故王 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①见之。
见且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
” 【注释】 ①亟(qi):多次。
【译文】 孟子说:“古代的贤明君王喜欢听取善言,不把自己的权势放在心上。
古代的 贤能之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乐于自己的学说,不把他人的权势放在心上。
所以,即 使是王公贵人,如果不对他恭敬地尽到礼数,也不能够多次和他相见。
相见的次数尚 且不能够多,何况要他做臣下呢
” 【读解】 乐道忘势,是弘扬读书人的气节和骨气。
还是曾子所说的那个道理:“彼以其富 ,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
吾何慊乎哉
”(《孟子-公孙五下》)他有他 的富,我有我的仁;他有他的官位,我有我的正义。
我有什么输于他的呢
这样一想 ,也就不把他的权势放在心上了。
所以,真正的贤士能够笑傲王侯,我行 我素。
当然,如里王侯本身也能够好善而忘势,对贤能之士礼数有加,当成真正的朋 友而平等对待,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总之,领导人好善忘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乐道忘势,不逢迎拍马, 屈从权贵。
这是相反相成的两方面。
正如朱熹《孟子集注》所说:“二者势若相反, 而实则相成,盖亦各尽其道而已。
” 下一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
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 人不 知,亦嚣嚣。
”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 得己①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 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
②游;指游说。
嚣嚣:安详自得 的样子。
④得己:即自得。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
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 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
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 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
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 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 ,所以老百姓不失望。
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 。
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 【读解】 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都是根本。
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 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 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 着坚实的心理基础。
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 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下一篇(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尽心上 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原文】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
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 【译文】 孟子说“一定要等待有周文王那样的人出现后才奋发的,是平庸的人,至于豪杰 之士,即使没有周文王那样的人出现,自己也能奋发有为。
” 【读解】 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
所谓时势造英雄,在一定的时代和环境影响下,在领袖人物的率领下,的确可 以涌现出一大批奋发有为的人物来。
不过,按照孟子的观点,要等到一定的时势,一定的领袖人物出现后才奋发的 ,还算不上是豪杰之士。
真正的豪杰之士,是可以造时势的人,是没有领袖人物出现 ,自己也知道奋发有为的 人。
当然,孟子所谓“兴”,不一定非指改天换地、改朝换代的大事,也不一定要 求个个都去做那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而主要是指精神方面的奋发有为,乐观向上。
说到底,就是要求大家自强 不息,不要以“不能”为借口,这也不为,那也不为。
只要人人奋发有为,个个都是“文王”。
又何必一定要等到圣人出现才来拯救 我们呢
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