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青春的座右铭
青春就是在意淫中度过的
关于荷花的资料
荷花荷又名莲花、水芙蓉等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
地下而肥厚,有长节,叶形。
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镶边。
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
荷花种类很多,分观赏和食用两大类。
原产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
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
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陈志岁《咏荷》诗曰:“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
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中文学名: 荷花拉丁学名: Nelumbo nucifera别称: 莲花、水芙蓉、六月花神、藕花等分布区域: 荷花原产于中国,一般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别名:莲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菡萏(hàndà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 玉 环、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水华、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钱、红衣、宫莲、佛座须等。
荷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花,也是山东省省会济南和孔孟荷花高清近拍图册(17张)之乡济宁市的市花,还是埃及的国花。
此外,济南的大明湖也有多种上好的荷花。
苏州的园林比如拙政园里,也有许多婀娜多姿的荷花。
像仙女一样,亭亭玉立。
[1]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
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
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
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
果熟期9月-10月。
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荷花[2]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
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种而定,大株形品种如古代莲、红千叶相对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过1.7米.中小株形只适于20~60厘米的水深.同时荷花对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时不灌水,缸栽荷叶便萎靡,若停水一日,则荷叶边焦,花蕾回枯.荷花还非常喜光,生育期需要全光照的环境.荷花极不耐荫,在半荫处生长就会表现出强烈的趋光性.编辑本段地理分布莲蓬荷花一般分布在中亚,西亚、北美,印度、中国、日本等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即有栽培,现今在辽宁及浙江均发现过碳化的古莲子,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而台湾地区则是在100年前才由日本引进,目前在台南白河镇、嘉义一带,培植面积已近350公顷,规模之广大,成为台湾最主要的观光地区之一。
亚洲一些偏僻的地方至今还有野莲,但大多数的莲都是人工种植,以作为风景点缀和食用,例如在中国荷花被作为经济作物种植。
许多人曾误以为荷花产于埃及和地中海一带。
公元前约500年,荷花传入埃及,可能是由波斯人带去的。
编辑本段品种分类荷花栽培品种很多, 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根据《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的分类标准共分为3系、50群、23类及28组。
荷花荷花,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它不仅花大色艳,清香远溢,凌波翠盖,而且有着极强的适应性,既可广植湖泊,蔚为壮观,又能盆栽瓶插,别有情趣;自古以来,就是宫廷苑囿和私家庭园的珍贵水生花卉,在今天的现代风景园林中,愈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应用更加广泛。
荷花水景1、荷花专类园,近来国内兴起的荷花专类园有三种:一是像武汉东湖磨山的园林植物园,园中开辟一处以观赏,研究荷花为主的大型水生花卉区;二是像南京莫愁湖,杭州新曲院风荷这类是以荷花欣赏为主的大型公园;再一类就是以野趣为主,旅游结合生产的荷花民俗旅游资源景区,如广东三水的荷花世界,湖南岳阳的团湖风景区。
2、在山水园林中作为主题水景植物:俗话说,园无山不壮,山无水不丽,用荷花布置水景,在中国园林中极为普通。
江南一带名园,多设有欣赏荷花风景的建筑,扬州的瘦西湖在堤上建有荷花桥,桥上玉亭高低错落,造型古朴淡雅,精美别致,与湖中荷花相映成趣,是瘦西湖的风景最佳处,岳 荷花阳金鹗公园的荷香坊临水而建,与曲栏遥相贯通,香蒲薰风,雨中赏荷,深受群众喜爱。
3、作四季有花可赏中的夏花:四时景观的不同,是中国造园家恪守的造园规则,如梅花耐冬,柳丝迎春,绿荷消夏,桐叶惊秋。
荷花的绿色观赏期长达8个月,群体花期在2~3个月左右。
夏秋时节,人乏蝉鸣,桃李无言,亭亭荷莲在一汪碧水中散发着沁人清香,使人心旷神怡。
4、作多层次配置中的前景、中景、主景:中国园林在配置植物时十分注意层次的变化,以形成远近,高低不同的丰富景观。
柳荷并栽就是典型的手法。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曾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来概括济南大明湖。
湖南湘潭的雨湖公园春季柳絮纷飞,小荷露尖;夏秋花叶亭亭,柳丝翠绿;冬季柳丝批雪,残荷有声,不失为佳景胜地。
5、作工业三废水污染水域的过滤器:由于莲藕地下茎能吸收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后的产物,所以荷花可帮助污染水域恢复食物链结构,促使水域生态系统逐步实现良性循环。
荷花盆栽和盆景荷花对生长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不仅能在大小湖泊、池塘中吐红摇翠, 此为睡莲甚至在很小的盆碗中亦能风姿绰约, 装点人间。
在中国荷文化史上,盆荷这种形式出现之初只是被用于私家庭院观赏。
如今,在中国各地园林中,盆荷的应用非常广泛。
盆栽和池栽相结合的布置手法,提高了盆荷的观赏价值,在园林水景和园林小品中经常出现。
荷花水石盆景是今几年在杭州出现的一种新的盆景。
它是荷花盆栽与水石盆景的有机结合,既体现山石的刚毅挺拔,又显示荷花的娇艳妩媚。
荷花盆景可选用珊瑚石、砂积石、斧劈石、英石等山石作材料。
荷花插花插花在中国始于六朝,源于佛前供花。
作为佛教的圣洁之花,因此可以说,插花在兴起之时便于荷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宋时期,供花仍是插花的一种主要形式。
到了明清,插花艺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此时的荷花插花无论是艺术深度还是技巧,都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可称为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鼎盛时期。
今天,人们对荷花插花已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不仅荷花、荷叶、莲藕和莲实等素材在插花中的运用愈来愈普遍,而且对这些素材的观赏效果也作了科学的比较。
荷花插花一般选用中小型品种为宜,同时也适当配以其它植物的枝、叶、果,力求色彩清丽构图明快,欣赏效果可保持3~4天。
编辑本段荷的起源“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
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
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
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中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
大约过了九千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
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
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莲子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
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区域。
从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郑州市北部大河村发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发现室内台面上有炭化粮食和两粒莲子,经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
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荷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有野生的荷花。
古植物学家徐仁教授,曾于40年前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荷叶化石,距今至少有1000万年。
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郑州市距今5000系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两粒炭化莲子。
西周初期(公元前ll世纪),古人食用蔬菜约 40余种,藕是其中之一。
《峪经》中有腮有荷华之句,意指祖国大地上凡有沼泽水 域的地方,都生长着荷花。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莲花最多的国家。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
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
荷花品种丰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组成了高洁的荷花世界,是“荷(和)为贵”。
真心希望,荷花文化能在弘扬和平文化、和谐文化的进程中,也能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熟知。
弘扬中华和文化,对于我们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在江南苏州一带,农历6月24日为观莲节,称为荷花生日。
届时人们成群结队,兴高采烈地观赏荷花。
特别是佛教徒对它最为尊崇,如观音菩萨坐的就是莲花。
1993年3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于澳门的区旗和区徽也用莲花为图案,表达当地人民特别崇尚莲花,以象征纯洁和高贵。
由于荷花是花卉王国里的名门望族,它经群众评选为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1989年在北京专门成立中国荷花协会,促进它在中华大地上碧波万顷,香飘无涯。
编辑本段历代荷画《花开佛国香》窦中亮在中国的艺术绘画史中,荷花的艺术精品更是丰富多彩。
最著名的是南宋画院吴炳的《出水芙蓉》,生动细腻的刻画了荷花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
还有明末画家张子政的《芙蓉鸳鸯图》;清陈书画《荷花》;清任伯年《荷花鸳鸯图》;民国谢稚柳《荷雀图》;宋马兴祖《疏荷沙鸟图》;宋扇面画《晚荷郭索图》;宋人画《荷蟹图》;宋冯大有《太液荷风图》;传宋人《子孙和合图 》。
近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更是“荷痴”,他的荷花作品不枚盛数,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 张大千年轻时住在苏州,庭院里那一池荷花成了他写生的好地方,他三十三岁时开始住进北京颐和园,一住就是五年,颐和园池塘中那又肥又大的荷花使他对画荷的兴趣越加浓厚。
由于长期与荷花相处,使他特别偏爱荷花。
张大千爱荷花得出泥不染,娉娉婷婷从水中浮起,雍容高贵,而田田荷叶,姿态优雅的荷杆也时常走进他的画面。
他认为,荷花最难下手的部分不是花,而是杆子,因为一笔下去不得回头,重描就不成画了。
张大千常作小品荷花,但也有许多壮观的大幅荷花作品,如 1963年他在美国展出的六屏巨幅荷花,这六幅墨荷在作画当时,必须大通大画室才能完全摆平,在日本裱衬时,裱画店只好打通工作房裱画。
这些长12尺,宽 24尺的六幅荷花屏风,在美国展出后,由<<读者文摘>>购藏,14万美元的售价,打破中国画售价的新纪录。
[3] 荷画张大千在花卉画中以荷花画居多。
他之所以喜爱画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
并且还认为画荷与书法有着密切关系。
故此,张大千画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断推出新意。
形成驰名中外的大千荷。
他在三十五岁时作的《金荷》,就被法国政府购藏。
对此徐悲鸿曾说:张大千的荷花,为国人脸上增色。
张大千在数十年的艺术生涯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尤其是晚年创泼墨彩之后,所画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属性,更将文人花卉的笔墨范围拓展至另一境地。
他不但爱画荷,也爱种荷。
他通过与荷花朝夕相处,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民主的概括力,长期捕捉荷花的特征和瞬间的动态,然后用他自己的审美感和艺术情趣加以提炼、夸张,使之寓意深刻,生机勃勃
编辑本段当代荷画赵新建《清塘荷韵》[4]画家赵新建先生生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新时代经受着外来思想与传统意识的碰撞与冲击的新一代画家,其内心的体会与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自与老一辈的画家有着很大的不同。
作为画家赵新建十分注重现实生活中的体验与感受,他敏锐地把握形式的生动性与美感的灵动性,并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技法与艺术语言。
画家的作品《荷塘月色》《荷塘忆事》《荷塘夏日》《清塘荷韵》《荷塘》等都是以荷为题材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把握了现实中荷花的美感并加以升华,赋予了荷花全新的美感魅力。
作者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与艺术修养,画荷作品吸收了多方面的艺术元素,他的荷花作品使人在清新、明净中体会审美的愉悦,显示出作者对艺术的把握与领悟的能力。
编辑本段食药价值秦汉时代,先民们就将荷花作为滋补药用,荷花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
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古有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最能体现。
同时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本草纲目》中记载说荷花,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叶、荷梗、藕节等均可药用。
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
莲子能养心、益肾、补脾、涩肠。
莲须能清心、益肾、涩精、止血、解暑除烦,生津止渴。
荷叶能清暑利湿、升阳止血,减肥瘦身,其中荷叶简成分对于清洗肠胃,减脂排瘀有奇效。
藕节能止血、散瘀、解热毒。
荷梗能清热解暑、通气行水、泻火清心。
荷花真是一身都是宝
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
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
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
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
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举不胜举。
都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这是人们对荷花人格化品德的赞扬。
实际上,荷花的地下茎在淤泥中生长,哪有不被有毒物质侵染的呢
只因藕的特别细密的表皮组织和含有丹宁的下皮,具有一定的阻挡或吸收有毒物质的能力,因而有毒物质多黏附在表皮上或渗入表皮中,人的肉眼看不见罢了。
故此要记住在食用藕时削去外皮,不要把有毒物质也吃进肚中。
编辑本段荷花菜谱奶油炸荷花原料:主配料:白荷花瓣16片、鸡蛋清75克、菠菜75克、面粉40克。
调料:核桃酱150克、精盐3克、味精1克、色拉油500克(耗约100克)。
制作: 1、将菠菜洗干净,剁碎,用少许油炒一下,放入精盐、味精,拌匀成馅心。
2、将荷花瓣用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平放在木板上,抹上一层菠菜馅,然后顺长对折呈夹心状。
3、鸡蛋清放入碗内,用竹筷抽打起泡,再放入面粉,搅拌均匀成发蛋糊。
4、炒锅置中火上,烧至六成热,将折好的荷花包挂满发蛋糊,放入锅内,约炸1分钟捞出,待油七成热时,放入复炸一次,然后立即捞出,沥去油放入圆盘内,核桃酱放在盘边即成[5]编辑本段传说典故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
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
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
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
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在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据说晴雯死后变成芙蓉仙子,贾宝玉在给晴雯的殁词《芙蓉女儿诔》中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虽然后世的红学专家们都认为这不过是作者借咏晴雯之名而赞黛玉之洁,不过无论如何荷花总是与女儿般的冰清玉洁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莲子”即“怜子”,“青”即“清”。
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编辑本段相关花语清白、高尚而谦虚(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表示坚贞、纯洁、无邪、清正的品质。
低调中显现出了高雅。
荷花荷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花。
荷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
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沁人肺腑。
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
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此外,它在埃及也被称作代表和平的友谊之花。
编辑本段市花情韵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城市为适应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相继开展了市花的评选活动,先后推举荷花为市花的城市有山东济南市、济宁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河南许昌市、广东肇庆市、江西九江市等7市。
90年代澳门回归前制定特区的区旗、区徽,也选用荷花为图案。
这是因为这些城市和特区的历史渊源,民风习俗、情操陶冶与荷花习习相关。
尽管他们遥隔数千里,发展的道路各异,然而,人们对荷花的喜爱心态却一脉相承,只是情韵各异。
山东济南市:1987年8月18日(阴历:六月二十四),荷花被誉为济南市“市花”,此后每年都举办荷花节。
大明湖更是焕发了生机:垂柳披拂,荷花掩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山东济宁市:济宁市荷花栽培约有二千年的历史。
现今济宁市的荷花新品种已达六十余种。
河南许昌市:20世纪80年代荷花被誉为许昌市“市花”,更促进了荷花文化的繁荣发展。
湖北孝感市:自古以来孝感城野荷遍地,尤以城西莲花湖为最盛。
今日孝感市区便是莲花池之一隅。
湖边有“荷花墩”,城内有荷花池,“泮沼荷香”已成为孝感八景之一。
湖北洪湖市:以洪湖闻名的湖北洪湖市,水域面积758平方公里,荷花到处盛开,使之成为荷花的海洋。
1987年,洪湖撤县立市,1991年市人大通过决定以荷花为“市花”。
广东肇庆市:种植荷花近千年的广东肇庆市,以沥湖七星湖的荷花最为著名。
已成为肇庆人民最喜爱的花卉之一。
江西九江市:市花定为“荷花”,荷花因为“迎骄阳而不畏,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成为圣洁代表,友谊象征和使者。
荷花,又名莲花,与九江渊源颇深,山有莲花峰,洞有莲花洞,佳作有《爱莲说》,庙有莲花驿寺,池有莲花池。
光线的运用早晨光色调效果明朗,光比大,方向性强,物象受光面呈金黄色,那时,荷花雨露滋润,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无穷的色彩意蕴,显格外朝气蓬勃,富有生命力,可谓是拍荷花的黄金时间。
九时后的光线,对物态的描绘接近人们通常的视觉习惯。
中午的光线,色温,光照的热度都增高,荷花及绿叶开始萎缩,不能表现富有生气的荷姿。
傍晚的光线,夕阳斜射荷花色彩更加浓郁,深厚,含苞待放的荷花妖媚,温顺,娴静,显得格外富有诗意。
拍摄荷花,不管是写实还是写意的表现,都必须重视立体感,质感,空间感等画面效果,由于顺光时对主体与背景的分离不明显,光线平铺直叙,单调,因此不宜采用,而应采用前侧光,侧射光,侧逆光甚至逆光,以期有效表现荷花的还原较为正常,影像层次丰富,光影效果较为强烈。
画面的处理荷花摄影的创作特点是对同一素材要表现出不同内容和形式的作品,亦就是说,须通过不同的角度,光线色彩,不同的审美感去表现同一题材,创造出不同的艺术形象。
因此,荷花摄影创作要避免雷同,首先是主体形象的表现要有区别,要体现“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也是荷花摄影创作审美意识和艺术技巧的体现。
拍摄荷花应该尽量利用自然环境作背景,例如仰拍以蔚蓝的天空作背景,俯拍以水光倒影作背景,或以荷叶作背景,这可显其自然的韵致。
但若遇到杂乱的背景,而以不能避免的情况下,可选择逆光角度暗化背景,或利用景深控制虚化背景,或加用人工背景,甚至通过暗房加工来处理背景,达到预期效果。
[6]
童弟周的资料
童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究的创始人之一。
曾任大学副校长,首任所长、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
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
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
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
,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
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
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
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
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
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回答者:弦之月NONO - 魔导师 十一级 9-23 20:52童第周,字蔚孙,浙江鄞县人,中国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
生于1902年5月28日,卒于1979年3月31日。
1930年毕业于生物系,1934年在获哲学博士。
曾任及、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教学、科研及行政领导职务,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副院长,。
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50年代至60年代初关于文昌鱼发育的实验研究。
由于文昌鱼在分类上的地位,其胚胎发育一向受到重视。
过去曾认为其发育属于镶嵌型,如缺损其一部分,不能通过调整作用补充完善。
他用分离、置换分裂球等方法,证明了文昌鱼早期胚胎分裂球的发育命运是有一定的可塑性的。
而且,分属于3个胚层的分裂球,在实验条件下可以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
此外,他还发现文昌鱼的胚胎发育中,具有与脊椎动物相似的诱导作用。
这些研究,揭示了文昌鱼与脊椎动物在发育机制上的一致性。
从而证明了文昌鱼在从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60年代初,他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把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鱼旁鱼皮鱼卵内,发现移核后幼鱼的早期性状似乎是根据细胞质的。
他把鲤鱼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鲫鱼受精卵内,发现卵发育到成体后有些性状介于二种鱼之间。
这二种情况都显示卵的细胞质对性状形成的影响。
他还发现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鱼旁鱼皮鱼卵子中,发育到一定时期再移回金鱼受精卵,有时能产生出鱼旁鱼皮鱼和金鱼杂交胚胎的性状,很可能金鱼细胞核在鱼旁鱼皮鱼细胞质中短暂停留,也会受到某种影响。
他曾设想通过移植细胞核来进行育种:把两种不能杂交的鱼的优点结合起来,并使之遗传下去。
他的研究,为动物育种提出一个新的、可能的途径。
他的关于海鞘的研究,主要是在50年代前进行的。
他的研究证明了其胚胎发育中有些组织器官是有可塑性的,纠正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其发育属于严格镶嵌型的见解。
从40年代至50年代初,他在鱼类早期发育的实验研究中,还证明了鱼卵受精后原生质向动物极流动,其组织中心在受精后不久就建立起来了。
这一现象,可能在脊椎动物的发育中具有普遍意义。
在这期间,他对于两栖类胚胎纤毛运动的研究,断定了纤毛运动方向对中胚层组织的依赖性,后者可能通过化学物质产生影响,由此,他探讨了胚胎组织的极性。
70年代以后,童第周开始注意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核质关系。
他与合作者还研究了核酸对金鱼性状的诱变作用,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发表了论文。
他的科研工作始终贯穿着一条线索,这就是从卵子在受精前后的结构到细胞质与细胞核在发育中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细胞质在性状遗传中的作用。
回答者:elgar_fu - 试用期 一级 9-23 20:52童第周 童第周(1902-1979),生物学家。
1902年5月28日出生于浙江鄞县。
由于家境贫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192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
1930年获比利时比京大学科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曾先后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后任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实验胚胎学的创始人。
用分裂球活体染色法证明海鞘镶嵌型发育的极性或轴性,以纤毛的运动作为实验对象和极性指标,探讨胚胎极性这样一个胚胎发育的重大问题;在文昌鱼发育方面,研究分裂球之间的相互关系,胚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诱导作用等,使胚胎学界对文昌鱼个体发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于理解系统发育起到了启迪作用;晚年进行了细胞核和细胞质在发育中关系的研究,证明了在个体发育中,核与质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1979年3月,他在为浙江省科学大会作报告时,不幸脑血管破裂,晕倒在讲台上。
从此,一病不起,3月30日逝世,终年77岁。
他从教多年,培养了大批学生,有不少学生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者。
少年童第周 效实中学的两个第一 童第周慢慢长大了,他的几个哥哥深明大义,将小童第周送入了可供食宿的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
童第周的大哥希望童第周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回家乡帮助哥哥办学。
已经开阔眼界的小童第周此时心中已有另一番高远的志向,要进当时省内名望极高的宁波效实中学读书。
大哥为小弟有志向感到高兴,又为小弟感到担心。
小童第周坚决地告诉哥哥们:我一定能考上效实中学
小童第周一丝不苟地进行备考,一家人也全都动员起来,支持他。
善良的老母亲经常在半夜时分悄悄起床,隔着窗户静静地注视着儿子房间的烛光…… 小童第周终于考取效实中学,成为三年级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绩全班倒数第一。
面对成绩单,小童第周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很快,童第周所在的寝室传出了小童第周不顾学习,经常谈恋爱到深夜的新闻,引起了关心他的同学和老师的担忧。
一天深夜,教数学的级任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陈老师想:深更半夜的,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
陈老师带着疑问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
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
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读了起来。
陈老师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
第二天,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辟谣:我明确地告诉大家,童第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凡事不要靠推测下结论,更不要用流言去中伤别人,特别是对于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更不能这样
陈老师严肃地说,我亲眼目睹了童第周熄灯后还在昏暗的路灯下,专心致志地演算习题。
他太辛苦,太勤奋了
他值得全体同学学习
陈老师最后提高了嗓门,不错,童第周曾经是全班成绩最差的,但一个人的成绩不能仅仅用一次考试分数来判定。
衡量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最终要看他如何走自己的奋斗之路
期末考试到了,童第周又成了全校关注的对象。
他终于靠自己刻苦的努力,使各科平均成绩都达到了70分,其中几何得了满分,引起了全校的轰动。
在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关心下,到高三期末考试,他的总成绩名列全班第一。
校长陈夏常无限感慨地说:我当了多年校长,从来没有看到过进步这么快的学生
后来童第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感慨地说:在效实的两个'第一',对我一生有很大影响。
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
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
1924年7月,童第周在哥哥的支持下,考入复旦大学,从此,他开始了追求科学,献身事业的漫漫求索之路…… 回答者:失眠瞌睡虫 - 高级魔法师 六级 9-23 20:53童弟周,现代生物学家、家、实验胚胎学家。
1930年复旦大学毕业后,去比利时、法国留学,获得博士学位。
34年回国,致力于文昌鱼赫鱼类胚胎学研究。
1979年3月30日,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创始人童弟周逝世(1902-1979年)。
童弟周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他最主要的贡献是50年代至60年代初,关于文昌鱼发育的实验研究。
他的研究为动物育种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能途径。
我国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动物早在50年代就已经开始,著名科学家、发育生物所的创始人童弟周教授早在60年代初就开展了鱼类的细胞核移植工作,井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
(1902-1979)鄞县人。
曾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
解放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海洋研究所所长和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并任中国科学院生物部委员、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童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开创者,早期在脊椎动物、鸟类和两栖灯动物卵子发育能力的研究方面,有独创性发现。
五十年代开始,系统研究文昌鱼和卵子发充规律,为进一步确定文昌鱼在动物学上的位置提供了重要证据,丰富了实验胚胎学理论。
六十年代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在鱼类个体发育、细胞分化和性状遗传中的相互作用,提出了创见。
他在研究海洋有害生物的防治、经济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经济鱼类育种的新途径等方面,也作出了贡献。
先后发表论文和专著七十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