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座右铭 > 二战特别舟艇中队的座右铭

二战特别舟艇中队的座右铭

时间:2020-07-28 07:41

二战中各国的著名部队

中的十大王牌部队  [转帖]中的十大王牌部队  1、美国陆军第101空中突击师  美国陆军第101空中突击师由于其军服臂章上有一个正在嚎叫的白色鹰头,被称为“鹰师”或“嚎叫的鹰”。

1944年,该师在诺曼底连续战斗33天,出色地完成了作战任务。

  阿登战役是的光辉顶点之一。

德军精心策划的阿登战役给盟军部队造成了重大打击。

作为机动部队迅速驰援,顽强地抵抗住强大德军的包围。

  2、美国第82空降师  第82空降师是美军组建最早的空降部队。

1943年7月9日晚,150架满载82空降师505团伞兵的C-47运输机朝西西里岛飞去。

由于指挥和通讯方面的失误,这支部队遭到友军误击,23架飞机被击落,37架被严重击伤。

一个多月后,该师率先为美军在纳粹控制下的欧洲大陆夺取了第一座大城市———萨勒诺。

  在诺曼底战役中,82师与及英军第6伞兵师加入了首轮进攻部队的行列。

该师持续作战33天,共歼灭德军3个师,击溃2个师,完成掩护步兵登陆的任务,而自己也从11770人减员到5492人。

  3、美国第1步兵师  美国陆军第1步兵师是陆军主力部队之一。

1944年6月,第1步兵师在代号为“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作战中主攻“奥马哈”滩,这也是整个诺曼底登陆战中最为惨烈的一场血腥苦战。

在此次战斗中,第1师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也付出了重大的伤亡,一天内3000人伤亡。

诺曼底登陆作战结束后,第1步兵师继续向北推进,突破“齐格菲防线”,攻入德国本土。

  在二战中,第1步兵师共伤亡21023人,但俘虏敌人10万人以上。

  4、  1942年7月31日,陆战1师1.6万人搭乘特纳海军少将指挥的南太平洋登陆舰队,从斐济岛出发,向驶去。

  瓜岛争夺战是中一场空前残酷而激烈的大搏杀。

此役美日海军各损失2艘,参战的6万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官兵有1600人阵亡,4200人受伤。

岛上的3.6万日军,阵亡及失踪1.4万人,病死9000人,被俘1000人。

当然,这些数字不包括双方在支援瓜岛作战中损失惨重的海军和空军伤亡人数。

陆战第1师还参加了1945年3月的。

  5、第1“阿道夫·希特勒卫队”装甲师  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卫队”装甲师是王牌中的王牌。

二战爆发后,该师参加了从入侵波兰开始的德军几乎所有重大军事行动,一直马不停蹄地转战于东西两线。

在战场上,这支部队作战凶猛,枪杀战俘,滥杀无辜,手段极其残忍血腥。

  1945年5月7日,在得知柏林已投降的消息后,包括师长奥托·库姆在内全师只剩下1682人。

该师在破坏了所有装备后向奥地利境内的美军投降。

  6、第2“帝国”装甲师  帝国师被公认是武装党卫队的顶尖王牌,像“阿道夫·希特勒卫队”一样,帝国师的成员都是纳粹眼中种族、意识形态和军事方面的“精英”。

二战爆发后,帝国师参加了除挪威和北非外的所有重大战役,特别是作为唯一的党卫军师级战斗部队参与了进攻莫斯科的“台风行动”。

  7、第5“维京”装甲师  1942年年初,“维京”师协同第13装甲师和第125步兵师向高加索地区发起进攻并进入罗斯托夫、库班以及特拉克特河地区。

1944年年初作战中,“维京”师被苏军包围在“切尔卡瑟口袋”,尽管它最终冲出了包围圈,但代价是损失了所有的装甲车辆和大量其他装备,包括人员的惨重伤亡。

1945年5月该师在境内向苏军投降。

  8、德国第54昼间战斗机联队  第54昼间战斗机联队,又称绿心联队,是二战期间德国一支顶尖的空军王牌部队。

该联队中拥有大批一流的王牌飞行员,其中战绩最高的是年轻的中尉奥托·基特尔,他同时也是保持FW190型战斗机最高空战记录的王牌飞行员。

  而保持德军中一天内击落敌机最高记录的是该联队第9中队的飞行员埃米尔·朗格。

1943年12月,他在3个星期之内打下72架敌机,包括一天之内打下18架。

  9、英国第7装甲师  英国第7装甲师有“沙漠之鼠”之称。

在北非战役中,该师在蒙哥马利元帅的统帅下与德国名将隆美尔周旋,参加了阿拉曼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最终打败了纳粹德国的非洲军团,为取得北非战场的胜利立下了奇功。

此后,它又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

  10、苏联第62集团军  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第62集团军在市区防御作战中,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数倍于己的德军部队。

斯大林格勒会战胜利后,第62集团军改编为近卫第8集团军。

1943年夏季,崔可夫指挥近卫第8集团军向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发起了猛烈反击,最后库尔斯克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此后,该军参加了解放苏联本土的历次会战。

二战时期各国的特种部队叫什么名字·······

二战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只有英国的 SAS(特别空勤团) 有专门的训练营地和番号 也是专门为进行的敌后破袭战的部队 没有其它的了 别国只是从正规军中抽调一小队精兵组成的突击队 你所说的“红魔”指的是 英军第一空降师

说说世界三大特种部队

马岛战争1 9 8 2 年4 月2 日到6 月1 4 日,历时7 4 天的英阿马岛之战,这一场未经正式宣战的战争,外交家称为“武装冲突”,军事家则称为“马岛战争”,这是二十世纪第一场可算得上现代化的战争。

马尔维纳斯群岛(本文简称马岛),位于南大西洋,东到西经5 7 °4 0 ’,西到西经6 2 °,南到南纬5 3 °,北到南纬5 2 °1 5 ’之间的海面上。

该群岛由3 4 6 个岛礁组成,总面积1 5 8 0 0 平方公里,其中长年有人居住的有十五个岛屿,主要有索莱达岛(即东福克兰岛,本文简称东岛),大马尔维纳斯岛(即西福克兰岛,本文简称西岛),总人口约两千,绝大多数是英国移民后裔。

首府为斯坦利港(即阿根廷港)。

南乔治亚岛是马岛的附属岛屿,(本文简称南岛),位于马岛东南7 1 6 海里,西经3 9 °南纬5 3 °的海面上,面积3 7 0 0 平方公里,居民随季节变化时多时少,最多达5 0 0 人,首府为格里特维肯港。

马岛距南大西洋与南太平洋之间的要冲航道麦哲伦海峡2 5 0 海里,距阿根廷本土2 7 6 海里,距英国本土7 0 0 0 海里。

属寒带气候,岛上多沼泽,生物资源贫乏,但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不仅位于沟通南半球两大洋交通的必经之路,而且漫长曲折的海岸线组成的众多港湾,构成英国在南大西洋的最重要的基地。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海军都利用这一基地控制南大西洋的制海权。

而近年来,马岛又成为开发南极的前进基地,其地位更显重要。

加上八十年代发现的海底石油,更加剧英阿对马岛主权之争。

说起英阿对马岛的主权之争,由来以久,漫长而复杂。

1 5 9 2 年,英国人约翰·戴维斯发现该岛,但阿根廷则认为是葡萄牙人戈梅斯于1 5 2 0 年发现的。

1 6 9 0 年,英国人约翰·斯特朗发现东西两岛之间的海峡,命名为福克兰海峡,并由此命名该群岛为福克兰群岛。

十八世纪初,大批法国人先后来到该岛,称为马洛伊内群岛,后转化为西班牙语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1 7 6 4 年法国人在东岛建立定居点,1 7 6 5 年英国人在西岛建立定居点。

1 7 6 6 年,西班牙以2 5 万英镑的价格从法国手里买下东岛,1 7 7 0 年,西班牙又出兵占领西岛。

1 8 1 6 年,阿根廷宣布独立,宣称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

1 8 3 2 年英国占领西岛,次年占领东岛。

从此英阿对马岛的主权进行过多次谈判。

1 9 8 2 年2 月双方在纽约的谈判又宣告破裂。

阿根廷开始准备以武力收复马岛,并制订出代号为“罗萨里奥”的行动计划。

1 9 8 2 年3 月1 9 日,阿根廷一家公司的3 9 名工人来到南岛拆除一家旧鲸鱼加工厂,工人们出于爱国热情,在岛上升起了阿根廷国旗。

英国立即提出强烈抗议。

3 月2 4 日,英国原驻马岛的海军“忍耐”号破冰船,搭载两架直升机和1 4 0 名士兵,前往南岛实施威慑。

3 月2 6 日,阿根廷总统阿尔铁里下令提前实施“罗萨里奥”计划,由2 艘驱逐舰,2 艘护卫舰,1 艘坦克登陆舰,1 艘潜艇,1 艘破冰船,1 艘补给船搭载2 个营的海军陆战队组成第4 0 两栖特混编队,从贝尔格拉诺启程前往收复马岛,以1 艘护卫舰,1 艘供应舰搭载2 个排的海军陆战队组成第6 0 两栖特混编队,从德塞阿多港启程前往收复南岛,还以1 艘航母,4 艘驱逐舰,1 艘护卫舰,1 艘油船组成第2 0 特混编队,提供战役掩护。

作战总指挥为陆军第5 军军长兼马尔维纳斯战区司令奥斯瓦尔多·加西亚中将。

4 月1 0 日,第4 0 两栖编队驶抵马岛。

午夜时分,阿军陆战队的侦察小队在彭布罗克角登陆。

次日凌晨,蛙人分队在约克海滩登陆。

六时三十分,阿军主力在龙克湾登陆,随即攻占了机场和港口。

八十三十分,阿军七架C —1 3 0 运输机运来3 0 0 0 多后援部队,使岛上阿军总兵力达4 0 0 0 人。

九时,马岛的英国总督率所部1 8 1 名官兵投降,阿军占领马岛,建立了行政机构,任命梅嫩德斯准将为马岛军事长官。

阿军收复马岛的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振奋,数十万人聚集在总统府前的“五月广场”,高唱国歌,高呼口号,欢庆胜利。

全国十多个政党一致表示支持政府的行动。

总统加尔铁里的威望达到顶峰。

英国在获悉马岛被阿根廷占领后,立即宣布与阿断交,成立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主席的战时内阁,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并制定了以武力为后盾,政治、外交、经济多管齐下,迫使阿方撤军,如果阿根廷不屈服,就用武力重夺马岛的战略方针。

4 月3 日,阿军第6 0 两栖编队在南岛登陆,经短促交火,占领南岛,英国守军2 3 人投降。

就这样,阿军以伤亡7 人,损失2 架直升机的代价,占领了整个马岛。

随即向马岛进行紧急运输,运送大量的援军和物资。

同一天,英国国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以全票赞成通过以武力收复马岛的决议,任命伍德沃德海军少将为特混舰队司令,此人时年四十九岁,毕业于海军学院,担任过潜艇艇长、驱逐舰舰长、国防部海军作战计划处处长,机敏果断,有“海狼”之称。

4 月5 日,英军以“竞技神”号和“无敌”航空母舰为核心组成特混舰队,共有3 7 艘战舰,2 0 架“鹞”式战斗机,5 8 架各型直升机,3 5 0 0 名海军陆战队。

由朴茨茅斯和直布罗陀启航。

正在大西洋的4 艘核潜艇也全速赶往马岛。

在特混舰队一万三千公里的航程途中,英军参战部队完成了制定作战方案、战斗序列编组、战术演练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并根据4 月4 日议会签发的法令,征租5 8 艘民船,作为舰队的后勤支援力量,同时对征用的民船按需要进行快速改装。

如“伊利莎白女王二世”号和“堪培拉”号客轮都改装为运兵船,“大西洋运送者”号和“大西洋堤道”号滚装船改装为飞机运输船,特别是“乌干达”号客船正载着9 4 0 名学生在地中海航行,接到征用命令立即在就近港口停靠,让学生上岸,随即驶向直布罗陀,仅用三天就改装为医院船。

英国的这些高效迅速的临战准备,奠定了取胜的基础。

此外,4 月2 6 日,由2 3 艘军舰、2 0 架飞机、2 0 0 0 名陆军组成第二梯队从波特兰启航。

5 月1 2 日,由1 8 艘军舰和3 0 0 0 名陆军组成的第三梯队从安普顿启航。

4 月7 日,英国宣布对马岛周围2 0 0 海里实施全面海空封锁。

4 月1 2 日,英军的核潜艇最先到达马岛海区,开始执行进行封锁。

4 月1 5 日,英军从阿森松岛起飞的“猎迷”巡逻机,开始对马岛海域进行空中巡逻。

4 月1 7 日,英军舰队到达阿森松岛,休整一天,并补充物资,进行实弹射击,校正了枪炮。

同时战时内阁提出把战争控制在争议地区,不进攻阿根廷本土的原则。

并积极展开了外交和政治攻势,使美国、欧共体等国都表示支持英国,中断了与阿根廷的军火贸易,实行对阿的军火禁运,向英国则提供后勤保障、通讯、卫星情报等便利。

4 月1 9 日,特混舰队从阿森松岛启程,前往马岛。

4 月2 0 日,由英军特种空勤团(简称S A S )和海军特别舟艇中队(简称S B S )的特种部队的成员组成联合侦察分队在南岛机降。

但南岛上暴风骤雨的恶劣天气使英军损失2 架直升机,侦察分队无法开展活动,只好无功而返。

4 月2 2 日,十四名S B S 队员先从C —1 3 0 运输机伞降在南岛北部海域,再换乘潜艇到达距南岛约三海里处,最后游上岸,进行侦察,查明了南岛上阿军的兵力、装备、火力配置,并为后续部队的登陆选择了机降地点,还清除了岛上的雷区。

4 月2 4 日,由2 艘驱逐舰,2 艘护卫舰组成的先遣队驶抵南岛海域。

4 月2 5 日,南岛上的S B S 队员引导第4 2 陆战突击营机降在岛上,晚六时,英军占领了南岛首府格里特维肯港。

同一天在马岛海域巡逻的英军“山猫”直升机发现了以水面状态航行的阿军“圣菲”号潜艇,马上进行攻击,发射A S —1 2 空舰导弹,并投下深水炸弹,“圣菲”号遭到重创,只好抢滩搁浅,6 5 名艇员弃艇逃生,被英军俘虏,“圣菲”号后在拖带中沉没。

4 月2 6 日,英军俘虏了阿军在南岛的守岛部队1 5 6 人,英方无一伤亡,重占南岛。

使英军获得了一个重要的前进基地。

4 月2 8 日,英军舰队到达马岛,英国国防部宣布从格林威治时间4 月3 0 日十一时起,所有进入马岛周围2 0 0 海里禁区的飞机和舰只都将遭到攻击。

阿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在马岛开始实行灯火管制和宵禁。

4 月3 0 日,英军舰队完成对马岛海空封锁的部署。

“征服者”号核潜艇发现阿军1 艘巡洋舰和2 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一面报告指挥部,一面进行跟踪。

5 月1 日,英军从阿森松岛起飞的“火神”轰炸机和从航母起飞的“鹞”式战斗机首次空袭马岛。

5 月2 日,经战时内阁批准,“征服者”号潜艇在2 0 0 海里禁区外3 6 海里处,在1 4 0 0 码距离上,向跟踪三天的阿军“贝尔格诺将军”号巡洋舰发射三枚M K —8 鱼雷,命中两枚,巡洋舰在四十五分钟后沉没,阿军有3 2 1 人阵亡或失踪。

由于该舰被击沉,大大打击了阿军的士气,并使得阿根廷海军主力撤离马岛海域,在整个战争期间都龟缩于本土,再未出战。

5 月3 日,英军的“山猫”直升机在马岛以北海区,用A S —1 2 “海上大鸥”空舰导弹击沉、击伤阿军巡逻艇各1 艘。

5 月4 日,阿军“海王星”侦察机发现英军“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便召唤2 架“超级军旗”攻击机前去攻击,“超级军旗”采取距海面5 0 米高度超低空飞行以躲避英军的雷达,在距英舰4 6 公里处突然升到1 5 0 米仅用3 0 秒打开雷达锁定英舰发射2 枚A M —3 9 “飞鱼”导弹,然后急转弯同时下降到3 0 米返航。

英军发现导弹来袭,舰长只来得及大叫一声:“隐蔽

”就被一枚导弹击中,随即燃起大火,尽管舰上的损管人员竭力扑救达五小时,仍无法控制火势,舰长只得下令弃舰,英军伤亡失踪7 8 人。

六天后,“谢菲尔德”号在拖回英国途中沉没。

这艘排水量3 2 0 0 吨,造价达2 亿美元的英国最先进的军舰被击沉,对英军的打击极大,英军吸取教训,采取各种措施防范阿军的导弹攻击。

5月6 日,英军十六名S A S 队员先搭乘潜艇再换乘橡皮舟潜入阿根廷本土的里奥·加列戈斯空军基地,一举炸毁阿军8 架“超级军旗”,而阿军总共才不过1 4 架。

5 月7 日,英国又宣布将禁区扩大到距阿根廷海岸十二海里。

5 月9 日,英军“鹞”式战斗机击沉阿军的“一角鲸”号补给舰。

5 月1 0 日,英军“活泼”护卫舰击沉阿根廷“洛斯埃斯塔多斯”号补给舰。

英军在此期间破译阿军密码,全面掌握阿军作战企图和兵力部署,并综合“S A S ”、“S B S ”的战场侦察确定马岛的东岛北侧圣卡洛斯湾为登陆地点。

但是,在福克兰海峡北口的佩布尔岛上的机场,雷达站构成严重威胁,为扫清障碍又不暴露登陆企图。

英军决定派突击队消灭佩布尔岛的目标,但不作占领。

5 月1 1 日夜间,八名“S A S ”,“S B S ”队员摸上佩布尔岛进行侦察。

5 月1 4 日夜间,五十名突击队员乘三架直升机在八名先遣队员引导下机降于岛上,炸毁阿军6 架“普卡拉”攻击机,4 架“T - 3 4 ”教练攻击机,1 架运输机。

队员中的炮兵观察组指引“格拉摩根”号驱逐舰的1 1 5 m m 主炮猛轰岛上的目标,1 座军火库,6 座雷达站均被炸毁。

英军在烈火中乘直升机安然返回,以轻伤2 人的代价取得全胜,扫清了登陆的障碍。

考虑到阿军在马岛的兵力达1 4 0 0 0 人,而英军首批登陆部队至多才1 0 0 0 人,如何以少胜多,只有出奇制胜。

为此伍德沃德煞费苦心,大摆迷魂阵。

由“S A S ” “S B S ”派遣的突击分队很早便潜伏上岛,在岛上英籍居民的掩护下,一面摸清阿军的布防,一面积极活动,四处袭扰,唯独对阿军的指挥部没有袭击,主要原因就在于英军破译了密码,阿军的指挥部成了英军情报来源的重要途径。

5 月1 9 日,英军四支侦察小分队登陆。

5 月2 0 日,英军舰队在马岛西南海域游弋,并派出驱逐舰炮击岸上目标。

还在达尔文港和福克斯湾实施了佯动登陆。

将阿军的注意力全吸引到斯坦利港方向。

英军的突击编队两天前由南岛进到马岛东北约2 0 0 海里海域集结,于登陆前一天的下午,利用不良天气和夜幕掩护向登陆地区机动,在范宁角附近展开。

5 月2 1 日凌晨三时,S A S 突击队作为第一梯队在范宁角登陆,在先期登陆的侦察分队协助下,消灭了阿军约5 0 人的守卫部队。

三时三十分,英军开始舰炮火力准备。

三时四十分,英军2 艘两栖攻击舰,4 艘登陆舰,在圣卡洛斯实施多点立体登陆,未遇抵抗便顺利上岸。

英军抓住阿军夜战能力差的弱点,争分夺秒抢运人员、物资,在四小时里上岸2 5 0 0 人,3 2 0 0 0 吨物资。

并构筑工事,组织防御,准备迎击阿军的反扑。

果然,天刚亮,阿军便出动1 6 架“普卡拉”攻击机,1 4 架“幻影”战斗机,猛烈空袭英军舰队和登陆滩头。

阿军飞行员受过美、法、以等国教官的严格训练,技术高,作风猛,战斗力很强。

面对英军高炮、导弹和“鹞”式战斗机组成的防空体系,毫不畏惧,击沉“热心”号护卫舰,击伤驱逐舰1 艘,护卫舰2 艘,辅助舰1 艘。

阿军也付出被击落1 4 架飞机的代价。

英军顶住了阿军的反击,控制了2 0 平方公里的滩头阵地,还铺设了可供“鹞”式和直升机起降的钢板简易机场,进一步巩固了登陆滩头。

5 月2 2 日,阿军令人费解地按兵不动,给了英军喘息之机,英军乘机补充物资,调整部署,并展开了一个“吹管”防空导弹连,组织了完善的防空火力配系。

5 月2 3 日,阿军出动近百架次飞机,继续发动猛烈空袭,击沉了“羚羊”号护卫舰。

5 月2 5 日,正是阿根廷国庆,阿空军倾全力出击,全天出动约2 0 0 架次,取得击沉“考文垂”号驱逐舰,“大西洋运送者”号滚装船,击伤1 艘驱逐舰,1 艘护卫舰的辉煌战绩。

英军不幸中的大幸是“大西洋运送者”号上运送的1 6 架“鹞”式战斗机和1 架“支努干”重型直升机在被击沉前就飞到了岸上机场。

三天来,阿空军英勇战斗,给予英军沉重打击,但一来飞机性能不及英军,二来又得不到海陆军的有力支援,三来由于阿根廷一百多年来没有战争,战备较差,投下的炸弹有4 0 % 没有爆炸,所以无法阻止英军的登陆。

而自身损失也高达31架飞机。

三天里,英军上岸部队已达5 0 0 0 人,滩头阵地扩大到1 5 0 平方公里,建立起了补给基地,通信枢纽,并在钢板简易机场加铺了铝合金跑道。

5 月2 7 日,英军开始发起陆上进攻,兵分两路向斯坦利港推进。

南路以第2 伞兵营为先导,第4 5 陆战营为后援,沿东南公路,经达尔文港、古斯格林、费兹罗伊湾、布拉夫湾从南面攻击;北路以6 0 名S A S 队员为先导,第3 伞兵营,第4 陆战营跟进,沿道格拉斯、蒂尔湾,直取斯坦利。

5 月2 8 日,英军攻占达尔文港和道格拉斯。

5 月2 9 日,英军攻占古斯格林和蒂尔湾。

5 月3 0 日,阿军出动1 架“超级军旗”和4 架“天鹰”攻击英军的旗舰“无敌”号航母,阿军以2 架“天鹰”被击落的代价击伤“无敌”号,但英军矢口否认。

当晚,由“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号客轮运送的3 0 0 0 英军上岛。

进一步加强了英军的力量。

5 月3 1 日,北路英军进抵肯特山,就地布防,等待南路英军。

6 月1 日,南路英军也到达肯特山,与北路英军汇合。

阿军此时采取放弃外围,集中主力固守斯坦利港方针。

英军在攻占肯特山和查杰林山完成对斯坦利港的包围后,并不急于攻击,而是调整部署,补充给养,派出S A S 和S B A 队员四处活动,进行战场侦察,很快查清阿军以肯特山、查杰林山为第一道防线,以哈里顿山、浪顿山为第二道防线,以无线岭、欲坠山、威廉山、工兵山一线为主防御阵地,即加尔铁里防线,在三道防线之间都布设大量地雷和障碍,只留一条由炮火保护的秘密通道供联络之用。

伍德沃德了解敌情后,决定投入后续部队第五步兵旅。

该旅辖三个营,A 营是威尔士禁卫军,B 营是苏格兰禁卫军,该营曾参加二次大战,在阿拉曼战役中大败德军而名扬天下,C 营是赫赫有名的廓尔喀营,因士兵都是招募的尼泊尔廓尔喀人而得名,廓尔喀人以吃苦耐劳骁勇善战而闻名,人人身佩廓尔喀弯刀,二战中他们曾以这种锋利的弯刀和凶悍的刀法将横行东南亚的日军杀得溃不成军。

6 月7 日,第五旅乘上登陆舰,悄然启程准备在立夫来岛登陆。

途经天鹅湾时,旅长威尔逊·摩尔准将发现弗兹罗的阿军正在撤离,摩尔凭借一名职业军人的出色直觉,觉得这是一个极佳的机会,便未经指挥部批准,当机立断命令在仅距斯坦利港1 6 公里的希拉夫湾登陆。

这一举动在战后被普遍认为是极富主动精神的,由于阿军的撤离,英军第五旅3 5 0 0 人顺利在希拉夫湾登陆成功。

6 月8 日,阿军出动大批飞机空袭在希拉夫湾滩头的英军,击沉登陆舰1 艘,击伤护卫舰1 艘,登陆舰1 艘。

阿军损失飞机1 1 架。

但仍无力阻止英军的登陆。

此时英军在岛上的力量已大大增强,共有地面部队8 0 0 0 人,重炮3 0 门,坦克2 0 辆。

6 月1 1 日,经三天的准备,英军以“火神”轰炸机和“鹞”式战斗机进行密集轰炸,同时驱逐舰、护卫舰以舰炮火力掩护,支援地面部队向阿军的第二道防线猛攻,第4 5 陆战营攻占哈里特山和浪顿山,突破第二道防线,并控制了斯坦利外围所有制高点。

阿军唯一的反击就是用岸基A M —3 9 “飞鱼”导弹击伤“格拉摩根”号驱逐舰。

6 月1 2 日,英军按计划休整一天。

当晚设在肯特山上的无线电监听小组截获并破译马岛阿军发给总统的密电,获悉阿军已无力再战。

摩尔准将决定立即投入预备队,实施最后一击。

半夜,英军第五旅B 营、C 营和第二伞兵营,沿S B S 标示出的秘密通道,向阿军发起全面攻击。

激战五小时,于6 月1 3 日凌晨五时,攻占了无线岭、欲坠山和威廉山,夺取了加尔铁里防线上的所有要点。

6 月1 4 日,英军继续攻击,阿军丢弃重武器退入斯坦利港市区。

从早晨七时三十分起,英军集中所有大炮猛烈轰击,阿军的大炮刚一还击,便被英军用炮瞄雷达和计算机火控系统指引的精确火力所消灭,随后英军便全力轰击斯坦利港内的目标,猛烈的炮击整整持续了十个小时,英军共发射了一万二千发炮弹,几乎用完英军所有的弹药。

午后,英阿两军达成非正式停火协议。

6 月1 4 日二十一时,斯坦利港内残余的九千多阿军投降。

至此,战斗基本平息。

6 月1 5 日,阿根廷总统宣布马岛的战斗已经结束。

英国也宣布阿军投降,夺回马岛。

至此,历时7 4 天的马岛战争正式结束。

7 月中旬,双方遣返了战俘。

8 月宣布取消海空禁区,恢复正常航行。

至此两国间的敌对行动完全结束。

马岛的失败还导致阿根廷国内矛盾激化,总统加尔铁里和海、空军司令等高级将领被迫辞职,次年文官政府经大选上台后,又把发动战争的主要军事领导人送上军事法庭受审。

战争中,英军死亡2 5 5 人,伤7 7 7 人,被俘2 1 0 人。

损失飞机3 7 架,其中“鹞”式8 架。

被击沉驱逐舰2 艘,护卫舰2 艘,登陆舰1 艘,滚装货船1 艘,被击伤驱逐舰4 艘,护卫舰1 1 艘,登陆舰2 艘,扫雷舰1 艘。

耗资1 7 亿美元。

阿根廷死亡1 0 0 0 人,伤1 3 0 0 人,被俘1 1 8 0 0 人。

损失飞机1 1 7 架。

被击沉巡洋舰1 艘,潜艇1 艘,侦察舰1 艘,补给船2 艘,巡逻艇1 艘。

被击伤军舰6 艘。

耗资3 2 亿美元。

加上美国和欧共体经济制裁所造成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共达数十亿美元。

英军获胜原因在于以下几点:其一,战略决策上,阿方在初期掌握了主动权,但错误判断英国不会劳师远征,同时又高估了自己的民族感情和军事实力。

其决策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

英国虽在初期仓促应战,但是反应快,决策准,客观清醒估计了形势,采取果断积极的战略方针,以军事斗争为主,兼以政治、外交、经济多管齐下,充分调动了国际、国内一切有利条件,发挥总体优势,最终走向胜利。

其二,在兵力部署上,阿军对国际局势、英军企图、战略方向都作了错误判断。

在英国出兵后,认为英国会进攻阿根廷本土,将大批部队用于防御大陆;对存在领土争议的邻国智利深怀戒心,在边境部署大量精锐装甲部队;在马岛战区,对靠近本土的西岛没有充分利用,仅部署占参战兵力3 % 的部队;在东岛将主力集中于斯坦利港附近,其他地区分散把守,没有掌握足够的机动兵力,给英军可乘之机。

其三,在战术指导上,阿军思想消极,战术呆板,而且没有用最具战斗力的航空兵攻击英军防卫能力最弱但又是最重要的后勤船只,这是最大失误。

战争史上防守一方不去攻击进攻方漫长而脆弱的补给线,是极为少见的。

英军战略指导思想正确,战术灵活多样,善于抓住关键环节,争取主动。

如首先夺取南岛,既振奋士气,又取得了立足点和前进基地,一举两得。

又如一举击沉阿军巡洋舰,极大震撼阿军,迫使其海军怯战不出。

其四,在指挥体制上,阿根廷的联合司令部有名无实,无法担负战略指挥和协调作用,上层领导集团包括总统加尔铁里在内的高级将领没有实战经验,缺乏指挥素养。

战区指挥官奥斯瓦尔多·加西亚中将、胡安·隆巴多少将、梅嫩德斯准将等平庸无为,既未认真组织抗登陆的准备,作战指挥也不顽强,很多地方未经战斗就轻易放弃。

英国成立战时内阁作为最高统帅机构,集中指挥调度军队各军种和政府各部门,使之协调一致。

并采取委托式指挥法,即将战区指挥重任全权授予前线指挥官,有关战区以外及事关战争进程的重要行动由战时内阁决定。

这种既高度集中又极其灵活的指挥体制,使英军充分发挥了诸兵种联合作战的整体威力。

而英军的指挥官伍德沃德少将和摩尔准将都是具有相当高军事素质和丰富经验的佼佼者。

其五,在战争准备上,阿方虽有夺占马岛的决心却无长期坚守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在马岛投入兵力不足,形不成优势,加上阿根廷没有自己的国防工业,平时对重要的战略物资又没必要储备,当美国和欧共体实行武器禁运后就使得飞机、导弹的消耗无法补充,陷入弹尽援绝的困境,直接导致阿空军在后期攻击力明显减弱。

此外阿军平时战备较差,影响了己方战斗力的发挥,特别是阿军由于炸弹引信失灵或过期,使投下的炸弹有4 0 % 没有爆炸。

英军认为如果阿军投下的炸弹都爆炸的话,英军的损失将达到无法坚持的程度。

而英军平时战备程度高,有6 0 % 的军舰能随时投入作战,并拥有充足的物资储备。

而其军队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常备军,经常进行在各种气候、地形下的演练,能很快投入战争。

特别是英军的后勤船只有8 0 % 从民船中征用,所以对民用船只有专门的征用计划和改装方案,在两三天里就完成了征用改装,表现出的高效令人惊叹。

其六,在后勤保障上,阿方在占领马岛后没有认真组织后勤,首先没在马岛修建必要规模的机场,使得阿军的飞机只能从远离战区的本土起飞,因受作战半径的限制大大影响作战效果。

其次在马岛没有储备足够的物资,加上开战后的消耗和英军的封锁,使阿军的补给成为致命问题。

部队缺衣少食,弹药匮乏,根本无力作战。

相反远离本土的英军后勤保障十分出色,先后在阿森松岛建立中途补给基地,在南乔治亚岛建立前进补给基地,在圣卡洛斯建立滩头补给基地,运用现代化的海空运输工具,通过周密科学的计划组织,对部队进行源源不断的补给,保证了英军每个士兵每天能有两餐热食,有新发的御寒衣物,弹药充足,还有4 艘医疗船提供医疗卫生保障。

在通信保障上,除利用了美国的通信卫星外,还在直布罗陀、阿森松岛、加拿大、新西兰等地开设2 6 个无线电发射台。

加上特混舰队本身电子设备齐全,干扰和抗干扰能力强。

使舰队与本土通讯顺畅。

这些情况表明,阿根廷在严重不足的准备下,轻率发动了战争,岂有不败之理。

谁给我给一张141特勤队的标志

141特勤队(Task Force 141,简称TF 141)是游戏《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中出现的一支特种部队, 由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以及美国的特战精英经选拔组建而成。

美军成员由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在美军中选拔, 英军成员更多来自皇家特别空勤团(SAS)和皇家特别舟艇队(SBS),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成员来自加拿大的联合特遣队第2队(JTF-2)和澳大利亚特种空勤团(SASR)。

141特勤队大约拥有85名成员。

真实的141特勤队:二战中英美联军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地区时制定了“赫斯基”计划,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为东部特遣队,简称545特遣部队,巴顿的西部特遣部队,简称343特遣队,这两支特遣队统一由设在亚历山大的司令部指挥,在这次战役的计划阶段该司令部称为141特遣部队。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