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高,应该吃什么水果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端正姿势。
端正学习态度,努力、仔细、认真的掌握住所学过的知识,成绩才能有所提高。
观察荷花,并记录下来
花的气味:无味花朵大小:大雄蕊数目:73雌蕊数目:75花萼数目50荷花还是一种很有价值的中药。
我从妈妈的口中和某篇文章得知,原来荷叶能请暑解热;莲梗能通气宽胸;莲瓣能治暑热烦渴;莲子能健脾止泻;莲心能清火安神;莲房能消淤止血;藕节还有解酒毒的功用呢
自叶到茎,自花到果实,真是无一不可入药的。
至秦汉时代,先民们还将荷花作为滋补药用,荷花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
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古有唐代文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最能体现。
同时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
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
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
荷花的用途很广,它可以供食用、药用和观赏。
莲蓬子含的淀粉很多,营养丰富。
剥开莲蓬,一粒粒的莲子,就像翡翠玉一样,再剥去外皮和一层薄膜,里面就是雪白可口的莲子仁。
荷藕是一种美味的蔬菜,它含各种维生素和蛋白质等成分,既可以当水果吃,也可以烹饪成熟吃。
测血糖
最好先空腹去测 头一天晚上最好不要吃过多的含糖食物 以后测血糖是包括空腹和餐后的 希望对你有用
吃了水果之后测血糖
吃水果以后测试血糖11以内属正常。
空腹6一下属正常,你的血糖正常。
求个人座右铭
我从小就有过许多座右铭。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鲁迅的座右铭——一个字,“早”。
小学时,在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读到这样一段:先生小的时候,有一次因故迟到,被寿镜吾老先生严厉批评,于是,他在书桌上亲手刻下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作为座右铭,用以自勉。
从此,先生再没迟到过,而且一生勤勉。
这一经典的座右铭为后辈学子纷纷仿效。
记得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几乎每个班都能够找到几张刻着“早”字的课桌。
这一破坏公物的行为,屡次受到老师们的鞭笞,然而同学们却我行我素。
可见鲁迅先生的精神,对后世影响之深远,无人能及也
座右铭之一:有志者事竞成这可能是小时候同学中最流行的座右铭了。
中国教育,历来提倡从小“有理想”,“立大志”。
在教师们的循循善诱下,这句不知哪位古人的格言,被许多的学子们奉为圭皋
当作座右铭天天“自勉”。
翻开小学和中学的毕业同学录,至今仍看到许多同学在个人自白的“我的座右铭”或“我的自白”栏中写道:“有志者事竟成”——注意,这些把“有志者事竞成”当作座右铭的同学中,十有八九都写了错别字——“竞争”的“竞”字写成了“竟然”的“竟”
呵呵,好端端一句名言,被同学们无意间篡改了,其涵义也变得相差十万八千里——真是奇哉怪也,有志的人,做事竟然也能成功
座右铭之二:认真做事,轻松做人同学录上,再也没有人写“有志者事竞成”之类的傻乎乎的话了。
取而代之的是“认真做事,轻松做人”、“以出世的精神,完成入世的事业”这样一些的含着一点哲理、又带有一点现实意味和个性色彩的箴言。
记得我当时的座右铭,便是“认真做事,轻松做人。
高三那一年,我用这句话指导我的“备战高考”的生活——当然,那时候学习和备考几乎也是我生活的全部;所谓“认真做事”,无非是认真学习;所谓“轻松做人”,无非是课余时间要多参加体育锻炼,让自己有一个强健的身体,轻松的心态备战高考、争取高分。
认真做事,轻松做人。
谈何容易啊
一位高中同学在我的毕业赠言上写下这样的话,仿佛那时他已经饱经人世的风雨沧桑,对这八个字有着刻骨铭心的体验。
然而,这八个简简单单的字,却一直作为座右铭,伴我走进大学时代,并影响了我之后的人生。
难,就难在“认真”和“轻松”之间。
直到踏入社会之后,我才领悟到,“做事”和“做人”是无法断然分开而行的。
“做事”影响你的“做人”,改变你的“做人”,决定你的“做人”;而“做人”,实际上就是从一点一滴的“做事”开始和累积的。
有时候,你分不清摆在你面前的这一桩事,究竟是“做事”还是“做人”。
“认真”和“轻松”,其实就是一种境界。
名词解释:蒲伽梵歌
薄伽梵歌 (楼主错了) 【梵语】भगवद् गीता 【罗马字】Bhagavad Gītā 【英译】Song of God 【汉语意译】神之歌、主黑天之歌 薄伽梵歌的字面意思是“主之歌”或“神之歌”,这里的主或者神就是黑天,薄伽梵相当于上帝,梵相当于圣灵。
薄伽梵歌是印度教的重要经典与古印度瑜珈典籍,为古代印度的哲学教训诗,收载在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中(位于Bhisma-Parva章节的23–40),也简称为《歌(Gītā)》。
它是唯一一本记录神而不是神的代言人或者先知言论的经典,共有700节诗句。
学术界认为它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也有人译为“博伽梵歌”。
印度教圣经之一,为古今印度社会中家喻户晓的梵文宗教诗。
此诗原为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第六篇中的一部份。
作者与成书年代均不详。
学术界对此书的成书年代有甚多异说,而所推定的时间,大约是在西元前一千年,到西元后四世纪之间。
这篇诗歌原是薄伽梵派的圣典,由于薄伽梵派的教主被认为就是《吠陀经》中的毗湿奴神,因此它被吸收到正统婆罗门圈内。
此书对于印度思想界有莫大的影响,而且是近世印度思想家的精神支柱。
体裁系采取对话方式,藉阿朱那(Arjuna)王子与黑天(Krişna)两人所作的问答,论述在既存的社会制度之中,必须毫无私心的各尽本分,以及应对唯一的神作绝对的归依与奉献。
由于所含摄的思想极为纷歧,因此在哲理与实践、信仰与现世的关联上,常有矛盾与不统一之处,但是其中所述及的道性与离欲解脱的光明,最符合印度人的所好,因而成为全印度教徒的福音书、信徒的座右铭,至今仍是印度人早晚读诵的经典。
主要内容 黑天对阿朱那的教导插图《薄伽梵歌》顾名思义是一段诗歌,一共有18章,主要解释了“真理”的五大概念:自在、存在、元素、职责和时间,宣扬无我的行为。
第一章描述了阿朱那与黑天之间在俱卢之野战争前,在战场上的对话。
当时的阿朱那看见许多亲戚朋友都在敌对阵营,感到难过而困惑,决定不再战斗。
第二章讲阿朱那向正在充当他马车夫的黑天寻求指导。
黑天对阿朱那的劝导采用了许多印度教基本的宗教信念与概念,黑天教育阿朱那只有身体能被杀死,而永恒的自我是不朽的,作为战士有义务通过战争获得达摩。
第三章里阿朱那问道如果知识比行动更重要的话为何还要战斗,黑天强调为了更大的善而恪守职责,行动比结果重要。
黑天说:“不带罪业的阿朱那呀
我已解释了,这世上,觉悟我的人分两类。
有些倾向于通过经验和哲学思辨了解我;另一些则倾向于通过奉献服务认识我。
单终止活动,并不能远离业报;只靠弃绝,也无法达到完美。
人皆无可奈何,被逼以物质自然形态的本能冲动活动。
因此,谁也休想停止活动一刻。
遏制活动的感官,心意却不离感官对象,是为自欺。
谁如此,便称伪善者。
相反,谁以心意控制感官,以活跃的感官从事奉献活动,而且没有依附,便崇高得多了。
履行赋定给你的责任,因为行动比不行动好。
不工作,甚至不能维持物质躯体……亲爱的阿朱那,不遵守《吠陀经》所赋定的祭祀牺牲制度生命必然充满罪业。
耽于满足感官,虚耗生命而已。
然而,在自我中找到快乐,在自我中找到启迪,而且,仅在自我中,便找到欣喜和满足--完全的满足:这样的人,再无责任”。
第四章黑天讲述他转世多次,为了保护虔诚者毁灭不敬者而传授瑜伽。
黑天说:“当你如此得到了真知灼见,便会认识,一切生物不过是我的部分--他们全在我之中,而且属于我。
即使你是恶中之恶,一旦登上超然知识之舟,便能渡过苦海。
熊熊的火焰焚木成烬,阿朱那呀,知识的火焰也焚物质活动的业报成烬”。
第五章阿朱那问道放弃抑或行动更好,黑天认为两种选择都可能有益,但是遵循卡摩瑜伽更好。
第六章黑天传授了沉思的正确姿势和实现三昧途径。
黑天说:“所谓弃绝,即是瑜伽--上接至尊。
人除非弃绝感官快乐,否则不能够成为瑜伽师。
对初习八重瑜伽的人,工作是手段;对已到达瑜伽境界的人,停止一切物质活动才是手段。
弃绝一切物质欲望,活动而不为感官满足,不追求结果,可算到达瑜伽境界”。
第七章黑天传授了知识瑜伽。
黑天说“全然知觉我,心意依附我于是彻底了解我一无疑惑……我是一切,但岿然独立。
我不在物质自然的形态之中。
整个世界被三种形态(善良、情欲、愚昧)所蔽,对我一无所知。
而我,超越这三种形态,并且,无穷无尽。
物质自然的三种形态就是我的神圣能力,很难克服。
皈依我的人,却轻而易举地超越了。
恶徒显然愚昧,是人类的渣滓。
知识被假象盗去,又带有邪魔的无神论本性,他们不会皈依我……无智慧者,不认识我,以为我至尊人格神奎师那以前是非人格的,现在才以这人格性的形体出现。
由于知识浅薄,他们不认识我的高等本性--我不变和至高无上的本性。
我永不向愚昧无智慧者展示自己。
对于他们,我被自己的内在能量所蔽。
因此,他们不认识我,尽管我无生,永不犯错。
阿朱那呀
我是上帝,知道一切在过去发生的事情,知道一切现在正发生的事情,也知道一切未来会发生的事情。
我认识一切生物,但谁也不认识我”。
第八章黑天定义了梵和业报等重要概念并解释了如何接近至尊上帝。
黑天说:“不能毁灭的超然的生物称为梵。
生物的永恒本性称为精神知识。
跟发展物质身体有关的活动称为业报。
体困生物中的俊杰呀,变化不止的物质自然称为不免一死的凡世;包括所有半神人如日月之神在内的主的宇宙形体称为上帝,而以超灵形式居于每一体困生物心中的至尊主称为祭祀之主。
谁临死离开身体时,想着我,本性立即跟我相同。
这是无可置疑的……上帝比一切伟大,可通过纯粹的奉献接近。
他虽住在自己的居所中,却遍存万有,一切都在他之内”。
第九章黑天向阿朱那展现他与宇宙为一体的神身。
黑天说“我以人的形体降临世上,愚人向我冷嘲热讽。
他们不认识我的超然本性和超越一切存在的至高无上的领域。
迷惑的人被邪恶和无神的观点吸引,受了蒙蔽,他们追求解脱,培养知识,进行业报活动,全是徒然的……我就是仪式、祭祀牺牲、供奉祖先的献品、治病的草药、超然的唱颂。
我就是奶油、火、祭品……我是目标、维系者、主人、见证者、居所、庇所、最亲密的朋友。
我是创造,也是毁灭。
我是一切事物的基础,我是休止的地方,我是永恒的种子……即使人干了最可恶的事情,只要从事奉献活动,也可算圣洁,因为他的地位确当……心意恒想着我,顶拜崇奉我;全然专注于我,那么,你肯定到我这里来”。
第十章黑天描述了他是一切根源的表现。
黑天说:“认识我无生、无始,是一切世界的上帝,那么,虽在众人之中,却不受蒙蔽,远离一切罪恶”。
第十一章黑天应阿朱那的请求展现了他的宇宙形体。
黑天说:“我就是时间,世界最大的毁灭者。
我到来要毁灭所有人。
除了你们潘度诸子,这里双方战士均将丧生……亲爱的阿朱那,为我作纯粹的奉献服务,远离以往活动的污染和心智推敲,泛爱一切生物,必能接近我”。
第十二章黑天讲述了奉献瑜伽。
黑天说:“控制不同的感官,对生物一视同仁,努力为一切生物造福,以此全然崇拜非人格的绝对真理--未展示的、在感官知觉之外的、遍存万有的、不可思议的、固定不能移动的,如此,最后也能接近我……只要将你的心意专注于我--至尊人格神,将你一切的智慧奉献给我。
如此,毫无怀疑,你常活在我之中”。
第十三章黑天讲述了自然、享乐者和知觉。
黑天说:“谦卑、不傲慢、不用暴力、容忍、真纯、接近真正的灵性导师、清洁、稳定、自制、弃绝感官享乐的对象、排除假我、认识生、老、病、死的不幸,不依附妻儿家庭等等,苦乐时皆心平气和、对我不断作纯粹奉献、常去幽寂的地方、远离一般大众、承认自觉的重要,对绝对真理作哲学研究--这一切我在此宣布为知识,与此相反的就是无知……据说,自然本性是一切物质活动和结果的原因,生物则是这个世界上各种不同苦乐的原因”。
第十四章黑天讲述了物质自然的三种形态。
黑天说:“物质的全体称为梵,是诞生的始源。
我使梵受孕,一切生物始能诞生。
琨缇之子呀
你须了解,各种各类的生物在这个物质自然中诞生,始能存在,而我就是撒下胚种的父亲。
物质自然有三形态:善良、情欲、愚昧。
生物跟自然接触,即受三形态的条件限制。
无罪的人啊
善良形态比其他两形态纯粹,启蒙教化,使人远离一切罪恶业报。
处于善良形态的人培养知识,但受快乐概念的条件限制……完全从事奉献服务,在任何情况都不会堕落,就立即超越物质自然的形态,并且到达梵的境界”。
第十五章黑天用植根天堂象征物质存在的树比喻。
这棵树会被“脱离之斧”砍断,就不能前往黑天的永恒国度。
黑天说:“有一棵榕树,根向上枝向下,叶就是吠陀颂歌。
认识这棵树就认识吠陀经。
这棵树的枝桠上下伸展,受物质自然三形态所滋养。
小枝就是感官对象。
这棵树也有向下生长的根,受人类社会的业报活动束缚。
这棵树的真正形体在这个世界无法知觉。
谁也不知道这棵树终于哪里、始于哪里、基础在哪里。
然而,意志坚定就可以以脱离为武器,砍倒这棵树。
如此一来,人就须找寻一个地方,到了就不用回来,而且可在那里皈依上帝。
万物始于上帝,而且从太初以来,就依存于上帝。
无错误的概念,不求虚荣,放弃虚假的关系,理解永恒,去除物质欲望,免于苦乐的相对,了解如何皈依上帝,就可到达永恒的国度”。
第十六章黑天描述了人类的神性和罪性。
并讲到要放弃色欲、愤怒和贪婪和依靠圣经行事才能正确行事。
黑天说:“无惧、净化存在、培养灵性知识、乐善好施、自我控制、举行祭祀、研习《吠陀经》、生活刻苦朴素、不用暴力、诚实、不嗔怒、弃绝、心境平和、不挑剔别人的错误、富同情心、不贪婪、慷慨、谦逊、决心坚定不移、有魄力、宽大、坚毅、洁净、无羡无妒、不贪慕虚荣--这些超然品质,巴茹阿特之后呀,属于天赋神圣本性的圣人。
骄傲、自大、嗔怒、自负、苛刻、无知--这些品质属于邪恶本性,菩瑞塔之子呀
超然的品质带来解脱,邪恶的品质造成束缚。
潘度之子呀
不必忧心忡忡,因为你生下来就有神圣的品质……有三扇门导向地狱,就是色欲、愤怒、贪婪。
每一个理智的人都要放弃之,因为这三个大敌只会引诱灵魂堕落……一个人应通过圣经的规范,了解什么是责任、什么不是责任。
了解了这些规范和守则后,就得身体力行,逐渐提升自己”。
第十七章黑天讲述了信仰的三种类型。
黑天说:“体困灵魂按照所处的三种不同的自然形态,信仰也划分三种:善良的、情欲的、愚昧的……在善良形态的人崇拜半神人;在情欲形态的人崇拜恶魔;在愚昧形态的人崇拜鬼魂和精灵……一切生物所吃的食物也根据物质自然之形态分为三类。
祭祀牺牲、苦行、布施也如此……躯体的苦行包括:崇拜主、敬奉梵、灵性导师,尊敬象父母一样的尊长。
洁净、朴素、独身、不用暴力也是躯体的苦行。
言语苦行包括说真话,说有益的话,并且不说冒犯别人的话。
一个人也该定时背诵《吠陀经》”。
第十八章黑天叫阿朱那舍弃一切达摩,仅仅听从黑天才是最完美的生命,最终成功说服阿朱那参战。
黑天说:“祭祀牺牲、布施、赎罪苦修等活动不应放弃,反应进行。
实际上,祭祀牺牲、布施、赎罪苦修甚至会净化伟大的灵魂。
这一切活动进行时应不祈求结果。
菩瑞塔之子呀
进行时应视之为责任。
这就是我最后的意见……快乐来自感官与感官对象的接触,开始时好象甘露,最后却象毒药;这种快乐据说属于情欲形态……心意平和、自我控制、苦修、纯净无垢、容忍、诚实、智慧、知识、对宗教虔诚--这些都是梵赖以工作的品质……主是一切生物的源头,而且遍存万有。
一面履行责任、一面崇拜主,就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通过奉献服务,人才能真正认识上帝。
通过这种奉献,全然知觉上帝,就能进入神的国度……放弃所有宗教,只要皈依我。
我会把你从罪恶中拯救出来。
不要害怕”。
俱卢之野印度哲学家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认为《薄伽梵歌》最重要的要义是第十一章55节“为我做工的人、为我生存的人、敬拜我的人,不被束缚,远离一切生物的敌人,接近我,啊,潘达瓦”。
其他要义还有第十章第8-11节“我是灵性和物质世界的根源。
一切皆由我流生。
完全认识这一点的智者,为我作奉献服务,全心全意地崇拜我。
纯粹的奉献者常想着我,他们的生命皈依我。
他们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喜乐,互相启迪,谈话也提及我。
谁恒常以爱心奉献我、崇拜我,我便给他真正的智慧,让他能走近我。
我居于他的心中,由于恻悯之情,以知识的明灯,摧毁那无知的黑暗。
”
履道含和是什么意思
夫履道者,当含和蕴素,笃信务实”,这是《大藏经》里的话。
当是“履道含和”的一个出处吧。
很喜欢“含和”这个柔和的用辞,它可以包含三个意思: 一是“含和于道”,让自己的作为与天意相契,合乎自然的规律,合乎事务发展的必然性。
二是“含和于心”,让自己的作为与自己的内心契和,与自己的内在合拍,一路专心唱自己的歌; 三是“含和于合”,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与周环的人际环境工作环境相适应。
履道含和,才能和合形势,才能让自己的每一步作为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下一步和更下步作好积累和铺垫,成为有效行走,并且螺旋上升。
履道含和,可以作为人生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