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勇字的诗句
古代带“勇”诗句有“万夫勇,挟此生雄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等。
(一)“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语出李白的《结客少年场行》。
诗曰:“紫燕黄金瞳,啾啾摇绿鬃。
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
少年学剑术,凌轹白猿公。
珠袍曳锦带,匕首插吴鸿。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
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
羞道易水寒,从令日贯虹。
燕丹事不立,虚没秦帝宫。
舞阳死灰人,安可与成功”。
此诗塑造了一个剑术超过白猿公,纵横江湖的少年侠士形象。
开首写少年所骑骏马的神骏与装饰之豪华,剑术似传说中的白猿公之高超。
“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则赞扬少年侠士从小一个人就有万人的英勇,如今腰间插有宝剑就更显雄风,特别是“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两句,写尽了少年的豪侠形象。
全诗表现出诗人渴盼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体现了诗人的豪侠气质。
(二) 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
“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语出杜甫的《上白帝城二首》。
诗曰:“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
天欲今朝雨,山归万古春。
英雄馀事业,衰迈久风尘。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
兵戈犹拥蜀,赋敛强输秦。
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
白帝空祠庙,孤云自往来。
江山城宛转,栋宇客裴回。
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
后人将酒肉,虚殿日尘埃。
谷鸟鸣还过,林花落又开。
多惭病无力,骑马入青苔。
”《上白帝城二首》是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之一。
此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体裁,讲述诗人在白帝城借描写白帝城及白帝城周边景象时,表达作者对前事的回忆以及对自己年老体衰而不能为国建功立业的悲哀之情。
“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即想当年壮志凌云,但于今这种勇略又何在呢
这,就是诗人对自己年老体衰而不能再为国建功立业的感叹。
(三)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
“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语出诗人王昌龄的《杂兴》。
诗曰:“握中铜匕首,粉锉楚山铁。
义士频报雠,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
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
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此诗咏燕丹、荆柯之事。
据《史记·刺客列传》载,燕太子丹欲报秦王赢政之仇,使刺客荆柯刺秦王。
荆柯诈献樊於期首级和燕督亢地图,阴藏匕首于地图中,图穷而匕首现,柯持以刺秦王,不中,被杀身亡。
诗歌前八局描述的是荆柯刺秦王失败过程,而“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是说作者诚然知道不用智谋,单凭个人血气之勇,是无法成功的,所以“无道吞诸侯”后,只能坐见秦国分崩离析了。
英雄杀所有角色的台词
秦始皇: 集权:的一切都是朕的
\\\/休想全身
:长生不老药何在
\\\/寡人受命于天,永昌 (咳嗽---) 成吉思汗: 强掠:全军冲击
\\\/闪不过了。
骑射:无 挂掉:只识弯弓射大雕\\\/何人继承大业。
刘邦: 驭人:知进退,明得失。
\\\/知人善用,此乃王道
挂掉:项庄!你----\\\/这是鸿门宴么! 赵匡胤: 释权:一物换一物
\\\/你牌太多了。
挂掉:兄弟残杀呀\\\/杯酒难以释兵权呀! 勾践: 隐忍:我忍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挂掉:忍不住了\\\/大业未成啊
项羽: 霸王:杀~~~\\\/挡我者死
挂掉: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虞兮虞兮奈若何。
李世民: 控局: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一切尽在掌握
挂掉:贞观之治结束了么?\\\/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
武则天: 迁都:换个位置,换种运气。
\\\/武媚娘在此,谁敢不服
挂掉:何人懂我\\\/唉~~ 慕容: 蝶魂:化仙入蝶魂。
\\\/以光之魂,抚平你的创伤。
挂掉:恰似风中残蝶\\\/世事如棋,我们都只是棋子 曹操: 奸雄:再来呀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
挂掉:谁能懂我\\\/世人皆看错我曹操 陈胜: 起义:苟富贵,勿相忘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挂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虽有鸿鹄之志 商鞅: 变法:变
变
变
\\\/让我好好考虑一下。
法家:留下罪证
\\\/我也不亏
挂掉:就这样吧\\\/做法自毙呀
刘伯温: 占卜:斗转星移,万物乾坤
\\\/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归隐: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最危险的就是最安全的
挂掉:残..念..\\\/知天命,尽人事 岳飞: 武穆:精忠报国
\\\/进可攻,退可守
挂掉:儿愧对母亲\\\/报国无门啊~! 韩信: 兵仙:多多益善
\\\/何人能及 攻心:哼~你猜一猜
\\\/哼哼,猜吧 挂掉:堪比胯下之辱啊\\\/我。
。
。
不甘心
褒姒: 烽火:哼~(这就是惹我的后果!)\\\/呵呵~~ 治愈:你好我也好
\\\/啊
受伤了吗? 挂掉:幽王~~~~[声音相当哀怨]\\\/怎么这样啊 花木兰: 迷离:嗯~~\\\/你看我是男是女。
易装:变身
\\\/只能这样了
挂掉:难道我被看穿了吗\\\/被发现了。
关羽: 补刀:匹夫受死
\\\/容某来补一刀
单骑:无 挂掉:大哥三弟,我先走一步。
\\\/身虽陨,名可垂于竹帛也
澹台名: 傲剑:因何而生!因何而战
\\\/哼
挂掉:我将步入永夜之黑暗\\\/死亡不过如此 秦琼: 门神:放马过来吧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反击:小儿,竟敢伤我\\\/还你的 挂掉:吾该休矣\\\/该休息一下啦 赵飞燕: 轻影:体轻能为掌上舞\\\/喝~ 玉步: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唯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鸟入昭阳。
\\\/苦心膏沐不论赀,富贵人生各有时。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挂掉:奴家不是祸水\\\/太美,也是种罪过... 武松: 醉酒:倒~~
挂掉:一世英明尽毁啊
\\\/酒呢? 宋江: 疏财:乐善好施,能服于人
挂掉:算了,招安吧~\\\/悲剧啊~ 西施: 魅惑:请留步
\\\/休息一下吧! 沉鱼:靠你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挂掉:妾身,卖豆腐去了。
\\\/东施,你的机会来咯 扁鹊: 疗伤:养精蓄锐。
\\\/恢复一下。
回春:补个\\\/妙手回春 挂掉:奶妈去也。
\\\/无牌难以自医啊~ 陈圆圆: 红颜:你们两个谁更厉害
\\\/比武招亲吧
楚楚:小女子有礼了。
\\\/再给一张嘛~~ 挂掉:我还是削发为尼吧\\\/三桂~~~ 李师师: 曼舞:可怜可怜我吧~\\\/来帮我一下吧~ 红妆:呵呵呵\\\/嗯
这样也可以啊 挂掉:自古红颜多薄命吖 \\\/何必呢~ 任桓之: 侠胆:命若天定,我就破了这个天
\\\/天下于我,不过是囊中之物 挂掉:玉京星阙杳然迹,无人唱彻大风歌\\\/我,不信命! 时迁: 神偷:嘿嘿~看看是啥
\\\/嘻嘻~~~[奸笑ing]\\\/ 飞贼:呼~~~~~(风声)\\\/ 挂掉:上的山多终遇虎呀\\\/盗亦有道 鲁智深: 底力:爆发吧~~~\\\/哇呀呀呀呀~~~~ 挂掉:贫僧去也\\\/洒家去也 李逵: 复仇:小儿,伤我作甚!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挂掉:做鬼也不服啊~\\\/老子不依 虞姬: 舍身:想要牌吗
\\\/那好吧 挂掉: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大王,何以四面楚歌 杨延昭: 天狼:嚯
挂掉:我宁死不屈\\\/尽力了 朱元璋: 强运:岂能无牌 \\\/哈哈,柳暗花明 死亡:来亦何哀,去亦何苦 \\\/朕,乃万岁 李自成: 鲁莽:来啊,单挑啊 勇闯:怕了吧?\\\/自不量力! 死亡:红颜祸水啊 \\\/大势已去啊 吕雉: 鸩杀:汝今势孤,命必绝矣。
\\\/ 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 即刻斩首
蓄谋:谋定而动 \\\/以静制动 死亡:天不助我吕氏\\\/ 哀家不甘呐! \\\/苦酒自酿,害人害己 诸葛亮: 妙计:亮,有一计\\\/志,当存高远\\\/ 静,以修身 洞察:无 死亡:臣愧对主公托孤之重\\\/ 出师未捷身先死啊\\\/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程咬金: 三板斧:劈脑袋,鬼剔牙,掏耳朵。
死亡:哈哈哈,啊
小乔: 天香:需要帮忙吗 \\\/唯妾懂你。
死亡:乍逝周郎,红颜黯香 \\\/小女子伤痛欲绝呀
潘安: 悼亡: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姿容:美女,给力呦 \\\/助你一臂之力
死亡:命也可奈何,长戚自可鄙。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鲁班: 鬼斧:你装备太多了 \\\/先拆再说。
神工:小菜一碟 \\\/易如反掌。
死亡:江郎才尽了吗 \\\/搞木匠的你们伤不起啊
荆轲: 刺客:参(cen,武器击打声) 绝杀:我跟你拼了\\\/ 同归于尽吧 死亡:时不与我 \\\/风萧萧兮易水寒 廉颇: 负荆:原谅我吧\\\/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
死亡:吾已老矣 \\\/真的老了吗
康熙: 明察: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是圣子通\\\/遇事当如此处之
死亡:海疆不定,必为大患。
\\\/三藩作乱啊
刘彻: 睿德:乱臣贼子,不可窥测神器!\\\/犯我者,虽远必诛。
死亡:天不佑我大汉\\\/务要使夷狄不敢小视中国。
李煜: 超脱: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后主:没这么简单\\\/天命所归呀\\\/再来。
死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孙武: 看破:兵者,诡道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死亡: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呐\\\/兵贵胜,不贵久呀\\\/英雄气短呐!白虎之章(10张)杨玉环: 羞花: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丰艳:不错哟\\\/还不赖嘛。
死亡:香消玉散\\\/太美,也是种罪过吗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张飞: 斗神:燕人张飞在此\\\/与我较量一番。
死亡:饮酒误事呀\\\/小心左右啊。
墨子: 非攻: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
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爱人若爱其身。
死亡:一失足成千古恨啊\\\/老夫为义而亡,足矣。
林冲: 豹头:小儿,往哪跑
大哉一诚天下动什么意思
歌词如下:大哉一诚天下动,如鼎三足兮,曰知、曰仁、曰勇。
千圣会归兮,集成于孔。
下开万代旁万方兮,一趋兮同。
踵海西上兮,江东;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
天开教泽兮,吾道无穷;吾愿无穷兮,如日方暾。
歌词译文:诚实之德多么伟大,整个世界都为之鼓动;象鼎之三足支撑着它的,是智慧、仁爱和奋勇。
集大成的圣人是孔子,是众圣汇聚归依的正宗;直到千秋万代,旁及四面八方,我们的目标都相同。
随着海潮沿江西上,就是富饶的江东;巍峨的北极阁啊,耸立在雄伟的南京城中。
上天开启了教育的恩泽,我们的事业永无穷;衷心祝愿事业无穷,像初升的太阳照耀长空。
《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荀子·儒效》: “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 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 译文: 听别人说而自己没有见到,那么听得再多,也还会有错误;自己见到了但没有真正弄懂,那么即使 一时能强记,也仍旧不明白它的意思; 真正弄懂了却不付诸行动,那么懂得再多也还是不能前进一步。
中华名人名言、警句、格言
中的底本,凡二卷六篇。
共有“胜”字22处,没有胜出一词,更没有本句或者相近含义的语义。
附全文:●图国第一儒服,以兵机见。
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
”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
今君四时,使斩离皮革,掩以朱漆,画以丹青,炼以犀象,冬日衣之则不温,夏日衣之则不凉。
为长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
革车掩户,缦轮笼毂,观之于目则不丽,乘之于国则不轻,不识主君安用此也
若以备进战退守,而不求能用者,譬犹伏鸡之搏狸,乳犬之犯虎,虽有斗心,随之死矣。
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
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
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故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矣。
僵尸而哀之,无逮于仁矣。
” 于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觞,醮于庙,立为大将崇西河。
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馀则钧解。
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
吴子曰:“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
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
是以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
不敢信其私谋,必告于祖庙,启于元龟,参之天时,吉乃后举。
民知爱其命,惜其死,若此之至,而与之临难,则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矣。
” 吴子曰:“夫道者,所以反本复始;义者,所以行事立功;谋者,所以违害就利;要者,所以保业守成。
若行不合道,举不合义,而处大居贵,患必及之。
是以圣人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
此四德者,修之则兴,废之则衰。
故讨桀而夏民喜说,伐纣而殷人不非;举顺天人,故能然矣。
” 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
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跳以守矣。
然战胜易,守胜难。
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
’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
” 吴子曰:“凡兵之所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德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
其名又有五:一曰义兵,二曰强兵,三曰刚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
禁暴救乱曰义,恃众以伐曰强,因怒兴师曰刚,弃礼贪利曰暴,国乱人疲,举事动众曰逆。
五者之数,各有其道:义必以礼服,强必以谦服,刚必以辞服,暴必以诈服,逆必以权服。
” 武侯问曰:“愿闻治兵、料人、固国之道。
”起对曰:“古之明王,必谨君臣之礼,饰上下之仪,安集吏民,顺俗而教,简募良材,以备不虞。
昔齐桓募士五万,以霸诸侯。
晋文召为前行四万,以获其志。
秦缪置陷陈三万,以服邻敌。
故强国之君,必料其民。
民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
乐以进战效力以显其忠勇者,聚为一卒。
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
王臣失位而欲见功于上者,聚为一卒。
弃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为一卒。
此五者军之练锐也。
有此三千人,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矣。
” 武侯曰:“愿闻陈必定,守必固,战必胜之道。
”起对曰:“立见且可,岂直闻乎
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陈已定矣。
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
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
” 武侯尝谋事,群臣莫能及,罢朝而有喜色。
起进曰:“昔尝谋事,群臣莫能及,罢朝而有忧色。
申公问曰:‘君有忧色,何也
’曰:‘寡人闻之,也不绝圣,国不乏贤,能得其师者五,能得其友者霸。
今寡人不才,而群臣莫及者,楚国其殆矣。
’此之所忧,而君说之,臣窃惧矣。
”于是武侯有惭色。
●料敌第二 武侯谓曰:“今秦胁吾西,楚带吾南,赵冲吾北,齐临吾东,燕绝吾后,韩据吾前。
六国兵四守,势甚不便,忧此奈何
”起对曰:“夫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
今君已戒,祸其远矣。
臣请论六国之俗:夫齐陈重而不坚,秦陈散而自斗,楚陈整而不久,燕陈守而不走,三晋陈治而不用。
” 夫齐性刚,其国富,君臣骄奢而简于细民,其政宽而禄不均,一陈两心,前重后轻,故重而不坚。
击此之道,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其陈可坏。
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
击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贪于得而离其将,乘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
楚性弱,其地广,其政骚,其民疲,故整而不久。
击此之道,袭乱其屯,先夺其气,轻进速退,弊而劳之,勿与战争,其军可败。
燕性悫,其民慎,好勇义,寡诈谋,故守而不走。
击此之道,触而迫之,陵而远之,驰而后之,则上疑而下惧,谨我车骑必避之路,其将可虏。
三晋者,中国也,其性和,其政平,其民疲于战,习于兵,轻其将,薄其禄,士无死志,故治而不用。
击此之道,阻陈而压之,众来则拒之,去则追之,以倦其师。
此其势也。
“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取将,必有能者。
若此之等,选而别之,爱而贵之,是谓军命。
其有工用五兵材力健疾,志在吞敌者,必加其爵列,可以决胜。
厚其父母妻子,劝赏畏罚。
此坚阵之士,可与持久。
能审料此;或以击倍。
”武侯曰“善
” 吴子曰:“凡料敌,有不卜而与之战者八:一曰疾风大寒,早兴寤迁,刊木济水,不惮艰难;二曰盛夏炎热,晏兴无间,行驱饥渴,务于取远;三曰师既淹久,粮食无有,百姓怨怒,妖祥数起,上不能止;四曰军资既渴,薪刍既寡,天多阴雨,欲掠无所;五曰徒众不多,水地不利,人马疾疫,四邻不至;六曰道远日暮,士众劳惧,倦而未食,解甲而息;七曰将薄吏轻,士卒不固,三军数惊,师徒无助;八曰陈而未定,舍而未毕,行孤涉险,半隐半出。
诸如此者,击之勿疑。
有不占而避之者六:一曰土地广大,人民富众;二曰上爱萁下,流布;三曰赏信刑察,发必得时,四曰陈功居列,任贤使能;五曰师徒之众,兵甲之精;六曰四邻之助,大国之援。
凡此不如敌人,避之勿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
” 武侯问曰:“吾欲观敌之外以知其内,察其进以知其止,以定胜负,可得闻乎
”起对曰:“敌人之来,荡荡无虑,旌旗烦乱,人马数顾,一可击十,必使无措。
诸侯未会,君臣未和,沟垒未成,禁令未施,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殆。
” 武侯问敌必可击之道,起对曰:“用兵必须审敌虚实而趋其危。
敌人远来新至,行列未定,可击;既食未设备;可击;奔走,可击;勤劳,可击;未得地利,可击;失时不从,可击;旌旗乱动,可击;涉长道,后行未息,可击;涉水半渡,可击;险道狭路,可击;移动,可击;将离士卒,可击;心怖,可击。
凡若此者,选锐冲之,分兵继之,急击勿疑。
” ●治兵第三 武侯问曰:“进兵之道何先
”起对曰:“先明四轻、二重、一信。
”曰:“何谓也
”对曰:“使地轻马,马轻车,车轻人,人轻战。
明知阴阳,则地轻马;刍秣以时,则马轻车;膏锏有余,则车轻人;锋锐甲坚,则人轻战;进有重赏,退有重刑,行之以信,令制远,此胜之主也。
” 武侯问曰:“兵何以为胜
”起对曰:“以治为胜。
”又问曰:“不在众寡
”对曰“:“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
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可追,前却有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陈,虽散成行。
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
名曰父子之兵。
” 吴子曰:“凡行军之道,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适,无绝人马之力。
此三者,所以任其上令。
任其上令,则治之所由生也。
若进止不度,饮食不适,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
上令既废,以居则乱,以战则败。
” 吴子曰:“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
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
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 吴子曰:“夫人当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
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一人学战,教成十人。
十人学战,教成百人。
百人学战,教成千人。
千人学战,教成万人。
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
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每变皆习,乃用授其兵。
是谓将事。
” 吴子曰:“教战之令,短者持矛戟,长者持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谋主。
乡里相比,什伍相保,一鼓整兵,二鼓习陈,三鼓趋食,四鼓严办,五鼓就行。
闻鼓声合,然后举旗。
” 武侯问曰:“三军进止,岂有道乎
”起对曰:“无当天灶,无当龙差别。
天灶者,大谷之口;龙头者,大山之端。
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招摇在上,从事于下。
将战之时,审候风所从来。
风顺致呼而从之,风逆坚以待之。
” 琥侯问曰:“凡畜卒骑,岂有方乎
”起对曰:“夫马,必安其处所,适其水草,节其饥饱。
冬则温烧,夏则凉庑。
刻剔毛鬣;谨落四下。
戢其耳目,无令惊骇。
习其驰逐,闲其进止。
人马相亲,然后可使。
车骑之具,鞍、勒、衔、辔,必令完坚。
凡马不伤于末,必伤于始;不伤于饥,必伤于饱。
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慎勿劳马;常令有馀,备敌覆我。
能明此者,横行天下。
” ●论将第四 吴子曰:“夫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兼刚柔者,兵之事也。
凡人论将,常观。
勇之于将,乃数分之一耳。
夫勇者必轻合,轻合而不知利;未可也。
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
理者,治众如治寡。
备者,出门如见敌。
果者,临敌不怀生。
戒者,虽克如始战。
约者,法令省而不烦。
受命而不辞敌,破而后言返,将之礼也。
故师出之日,有死之荣,无生之辱。
”吴子曰:“凡兵有四机:一曰气机,二曰地机,三曰事机,四曰力机。
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张设轻众,在于一人,是谓气机。
路狭道险,名山大塞,士夫所守,千夫不过,是谓地机。
善行间谍,轻兵往来,分散其众,使其君臣相怨,上下相咎,是谓事机。
车坚管辖,舟利橹辑,士习战陈,马闲驰逐,是谓力机。
知此四者,乃可为将。
然其威、德、仁、勇,必足以率下安众,怖敌决疑,施令而下不敢犯,所在寇不敢敌。
得之国强,去之国亡,是谓良将。
” 吴子曰:“夫鼙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帜,所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
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心威于刑,不可不严。
三者不立,虽有其国,必败于敌。
故曰: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
” 吴子曰:“凡战之要,必先战其将而察其才,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
其将愚而信人,可诈而诱;贪而忽名,可货而赂;轻变无谋,可劳而困,上富而骄,下贫而怨,可离而间,进退多疑,其众无依,可震而走;士轻其将而有归志,塞易开险,可邀而取; 进道易,退道难,可来而前,进道险,退道易,可薄而击;居军下湿,水无所通,霖雨数至,可灌而沉;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飚数至,可焚而灭,停久不移,将士懈怠,其军不备,可潜而袭。
” 武侯问曰:“两军相望,不知其将,我欲相对之,其术如何
”起对曰:“令贱而勇者,将轻锐以尝之,务于北,无务于得。
观敌之来,一坐一起,其政以理。
其追北佯为不及,见其利佯为不知。
如此将者,名为智将,勿与战也。
若其众权哗,旌旗烦乱,其卒自行自止,其兵或纵或横,其追北恐不及,见利恐不得,此为愚将,虽众可获。
” ●应变第五 武侯问曰:“车坚马良,将勇兵强,卒遇敌人,乱而失行,则如之何
”起对曰:“凡战之法,昼以旌旗幡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
麾左而左,麾右而右,鼓之则进,金之则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不从令者诛。
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陈矣。
” 武侯问曰:“若敌众我寡,为之奈何
”起对曰:“避之于易,邀之于阨。
故曰以一击十,莫善于阨;以士击百,莫善于险,以千击万,莫善于阻。
今有少年卒起,击金鸣鼓于阨路,虽有大众,莫不惊动。
故曰:‘用众者务易,用少者务隘。
” 武侯问曰:“有师甚众,既武且勇,背大险阻,右山左水;深沟高垒,守以强弩;退如山移,进如风雨;粮食又多,难与长守。
”对曰:“大哉问乎
非此车骑之力,圣人之谋也。
能备千乘万骑,兼之徒步,分为五军,各军一衢。
夫五军五衢,敌人必惑,莫之所加。
敌人若坚守,以固其兵,急行间谍,以观其虑。
彼听吾说,解之而去;不听吾说,斩使焚书。
分为五战,战胜勿追,不胜疾归。
如是佯北,安行疾斗,一结其前,一绝其后,两军衔枚,或左或右,而袭其处,五军交至,必有其利。
此击强之道也。
” 武侯问曰:“敌近而薄我,欲去无路;我众甚惧,为之奈何
”对曰:“为此之术,若我众彼寡,分而乘之;彼众我寡,以方从之;从之无息,虽众可服。
” 武侯问曰:“若遇敌于溪谷之间,谤多险阻,彼众我寡,为之奈何
”起对曰:“遇诸丘陵、林谷、深山、大泽,疾行亟去,勿得从容。
若高山深谷,卒然相遇,必选鼓噪而乘之。
进弓与弩,且射且虏。
审察其政,乱则击之勿疑。
” 武侯问曰:“左右高山,地甚狭迫,卒遇敌人,击之不敢,去之不得,为之奈何
”起对曰:“此谓谷战,虽众不用。
募吾材士,与敌相当,轻足利兵,以为前行,分车列骑,隐于四旁,相去数里,无见其兵,敌必坚陈,进退不敢。
于是出旌列旆,行出山外营之。
敌人必惧,车骑挑之,勿令得休。
此谷战之法也。
” 武侯问曰:“吾与敌相遇大水之泽,倾轮没辕,水薄车骑,舟楫不设,进退不得,为之奈何
”起对曰:“此谓水战,无用车骑,且留其傍。
登高四望,必得水情。
知其广狭,尽其浅深,乃可为奇以胜之。
敌若绝水,半渡而薄之。
” 武侯问曰:“天久连雨,马陷车止,四面受敌,三军惊骇,为之奈何
”起对曰:“凡用车者,阴湿则停,阳燥则起,贵高贱下,驰其强车,若进若止,必从其道。
敌人若起,必逐其迹。
” 武侯问曰:“暴寇卒来,掠吾田野,取吾牛羊,则如之何
”起对曰:“暴寇之来,必虑其强,善守勿应。
彼将暮去,其装必重,其心必恐,还退务速,必有不属,追而击之,其兵可覆。
吴子曰:“凡攻敌围城之道,城邑既破,各入其宫。
御其禄秩,收其器物。
军之所至,无刊其木、发其屋、取其栗、杀其六畜、燔其积聚,示民无残心。
其有请降,许而安之。
” ●励士第六 武侯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起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
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 武侯曰:“致之奈何
”对曰:“君举有功而进飨之,无功而励之。
”于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飨士大夫。
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肴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肴席无重器。
飨毕而出,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亦以功为差。
有死事之家,岁被使者劳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
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
武侯召吴起而谓曰:“子前日之教行矣。
”起对曰:“臣闻人有短长,气有盛衰。
君试发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脱其不胜,取笑于诸侯,失权于天下矣。
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
何者
忌其暴起害己也。
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
今臣以五万之众为一死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
” 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土之功也。
先战一日,吴起令三军曰;“诸吏士当从,受驰车、骑与徒,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
”故战之日,其令不烦而威镇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