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瑞相声《绕口令》台词拜托了大神们帮帮忙
甲(方言)您这是做吗的
乙 我们是说相声的。
甲噢,说相书的,知道。
说书的老先生,说个呀,呀;说个宋朝的,,老令公,,;烧火的姑娘;,,保着唐僧去取经,还有。
说书的
乙 您没听明白,您说的那是说长篇书的,我们这是说相声的。
甲噢,笙啊
吹笙的,好艺术,这我可懂得,吹个《送公粮》,吹个《新货郎》,各种曲调。
乙 您说得不对,您说的那是民间乐器,笙、管、笛、箫,我们不会那种艺术,我们说的是相声,这是大家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
哎,简单说吧,就是逗乐的。
甲 逗乐的。
怎么乐呀
是大乐是小乐
是文乐是武乐
是一点儿一点儿的乐呀,是一次全乐完呀
有个乐祥子么,你拿出来我看看。
乙 没地方给你找乐样子去。
甲 你没乐样子,我怎么就乐了呢
乙 我们说到可乐的地方,自然你就乐了。
甲噢,自然我就乐了。
乐完了对我有吗好处吗
乙 当然有好处啦
甲 虱子不叮,跳蚤不咬
有臭虫蚊子往别的屋里跑,不咬我了
乙 他拿我当蚊子香了。
甲哎,你不说有好处吗
乙 有点儿小好处,比如说,您有点儿问得慌…… 甲 我怎么闷得慌
乙 好比你心里烦。
甲 我怎么烦了
乙 您不高兴。
甲 我为吗不高兴了
乙 你跟人家抬杠了。
甲 我跟谁抬杠了
乙 你跟我抬杠了
怎么说他也不明白,比如说,你吃完饭出来了…… 甲 我吃吗了
乙 怨不得他这么大火儿哪,敢情还没吃饭哪。
可没吃您就得说吃了。
甲噢,没吃我得说吃了。
乙 还得说是吃好的,吃的包饺子,捞面。
甲噢,没吃我说吃了,还得说吃包饺子,捞面。
乙哎,对了
甲 我对得起我肚子吗
乙 这位还真实心眼儿。
不管你吃吗儿没吃吗儿吧……你呀,短人家二十元钱。
甲 什么
我短谁二十元钱
你要反了
我在这儿站了没十分钟就短了人家二十元钱。
是你给借的
是你的保人
帐主子在哪儿啦
你找出来我问问他
乙 你先别着急。
实际上你不短人家钱,假装短八家钱。
甲 我吃饱了撑的,找个帐主子追着我玩儿
乙 没人跟你要。
甲 要我得给呀
乙 没这么回事
甲 那你说它做吗呀
乙 你不是不明白吗
甲 我明白了,钱就没了。
乙 你先别言语…… 甲 你这儿是法院
乙 你先听我的。
甲 你是原告呀
乙 你这儿打官司来了。
你先听我说这意思。
你该人家钱,还不起人家…… 甲 还不了当初别借呀
乙 他比我还明白。
你呀,不短人家钱,假装短人家钱。
人家老追着你要,你没钱还给人家,你心里就腻味,出来哪,上我这儿来了…… 甲 你给我还了。
乙 我呀
没听说过,你听我一段相声,我还管还帐哪。
我们这相声是逗乐的,你听我们一段相声,哈哈这么一乐,就把短人家钱这事给忘了…… 甲噢,你这么一说我明白了。
乙 可明白了。
甲 我不短人家钱,假装着短人家钱,人家老找我要呀,我还不了人家,心里腻味了没地方去,上你这儿来了,听你两段相声,逗得我哈哈一乐,把短人家钱这档子事就忘了…… 乙?? 唉,对了
甲 我出了门,帐主子还等着我哪
乙 你还人家钱去吧。
听一段相声还管你一辈子。
甲 我知道您这是说相声的,这不是跟您说笑话嘛。
我这么聪明的人,不知道您这是说相声的
乙 你还聪明
甲 我还聪明
我就是聪明。
乙 看不出来。
甲 我打小儿就聪明。
乙 由哪儿表现你聪明
甲 我五六岁的时候,玩小孩玩意儿,就是那一上弦就跑的小汽车,刚买来,我就把它拆了,一件一件摆在那里,全看明白了。
乙 再把它装上
甲 装是装不上了。
乙 你那叫聪明
你那叫拆。
说句不好听的你是败家子儿。
甲 这是怎么说话
那不是小的时候嘛,长大了还是这么聪明。
不管吗事,一看就明白,一听就懂。
街坊邻居夸俺。
这个孩子真是个大聪呀
乙 没叫你大蒜呀
甲 什么叫大蒜
乙 你不说叫大葱吗
甲 大了聪明。
现在六十多了,老了…… 乙 你是老葱了。
甲 那你是干姜了。
你这是怎么说法,谁是老葱
乙 你着什么急呀,这不是跟你说句笑话嘛
甲噢,这是跟我说笑话
乙 就许你跟我说笑话,不许我跟你说笑话
我还告诉你,我们这个行业,讲究说个笑话儿,说个大笑话儿,小笑话儿,字意儿,灯谜,反正话儿、俏皮话儿,告诉您,最拿手的是说绕口令。
甲 绕口令
我懂得。
乙 说什么他懂什么,他又懂得。
甲 什么叫又懂得
我就听过嘛,绕口令嘛。
“玲珑塔,塔玲珑,玲珑宝塔第一层。
”一张高桌准有腿…… 乙 多新鲜哪,没腿儿那是面板。
你说的那是西河大鼓唱的那个绕口令。
甲 对呀,我听过。
乙 那是唱,我们这是说,说的比唱的难。
甲 有吗儿难的,没吗儿。
乙 你老是没什么,看着容易做着难。
我说一个你就学不上来。
甲 你说一个我要是学不上来,我拜你为老师傅。
乙好,你听着。
甲 这难不住我。
你别瞧不起人……(自己叨念) 乙 你听我说这个:“打(音jie)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拉曾绷(beng)白的白拐棒棍儿。
” 甲说
乙 说完了。
甲 你说什么了
乙 他没听见。
我这儿说,你那儿唠叨,那还听得见。
这回你可听着啊:“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拄个绷白的白拐棒棍儿。
” 甲 说呀
乙 说完了
甲 就这个,来个老头儿拄拐棍儿,你说它做什么呀
这有什么新鲜的
到了年岁往个拐棍儿这有什么呢
乙 我们说的这是绕口令,甭管他年岁,你说
甲行,你听着。
打哪边来的
乙 他还没听清楚。
打南边。
甲 说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白胡子老头儿……白胡子老头儿有八十多岁了吧
乙 你管他多大岁数干吗
甲 我想它这个意思呀,白胡子老头儿八十多岁,他要是黑胡子,不就五十多岁吗
乙 你甭解释了。
甲 打南边来个白胡子拐棍儿,拄着个细白老头儿。
这有吗儿。
乙啊
拐棍拄老头儿,受得了吗
甲 你不是这么说的吗
乙 我说的是老头儿拄拐棍儿,你说的是拐棍儿拄老头儿。
甲噢,我给反个儿了。
再来,说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拄着奶油冰棍儿。
乙 什么奶油冰棍儿,奶油的
还有水果儿的哪
甲 水果的三分,奶油的五分,你来个奶油的吧。
乙 什么的我也不吃。
不对
手拄着崩白的白拐棒棍儿。
甲 拄的是拐棍儿,不是冰棍儿。
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白胡子老头儿的棍儿,白胡子老头儿拄着,手拄着绷……老头儿蹦……蹦,老头儿蹦三蹦。
乙 老头儿吃多了,消食哪
没事他蹦什么
甲 老头儿练过太极拳呀。
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白胡子老头儿拄着蹦……棍……蹦,老头儿蹦,拐棍蹦,老头儿蹦起来给你一棍儿。
乙 我招他惹他了,给我一棍儿
甲 老头地尽力蹦,还不着急
给你来一棍儿吧
乙 说你不行吧
听着容易,说不上来。
你要说上来,我可真拜你为师。
甲 这可是你说的呀,听着:“打南边来个白胡子老头儿,手拄着绷白的白拐棒棍儿。
”说上来了吧,收你这个小徒弟。
乙 这算你蒙上来的,我再说一个你就说不上来了。
你听啊
“截着墙头扔草帽,也不知草帽套老头儿,也不知老头儿套草帽。
”你说这个。
甲 他哪来这么些老头儿呀
你听着:截着墙头扔老头儿…… 乙 什么,扔老头儿
那不把老头儿摔死了。
甲 扔什么呀
乙 扔草帽。
甲 还截着墙头。
截着墙头扔墙头。
墙头怎么扔啊
截着墙头扔砖头…… 乙 好嘛
没把老头儿摔死,拿砖头也把老头儿开了。
截着墙头扔草帽。
甲 截着墙头扔草帽,草帽不戴老头儿,老头儿不戴草帽。
乙 为什么不戴哪
甲 穿皮袄戴草帽,像样子吗
这是什么月份啦,怪冷的,戴个皮帽子得了。
乙 他说不上来老有词儿。
说皮帽子就不绕嘴了。
甲 非得草帽
你听着;截着墙头扔草帽,草帽扔过去,老头儿一看草帽过来了,往后一退步,往前一探身.两膀这么一晃,脖子这么一挺,本儿
草帽就戴上了。
乙 您这不是戴草帽,这是练杂技。
甲 对了,这是杂技团的老头儿,要不他这么大的功夫。
得了,你再说个别的吧。
乙 看事容易,做事难。
说不上来了吧
再听这个;“南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面铺挂了个蓝布棉门帘,摘了蓝布棉门帘,瞧了瞧,面铺还是面冲南,挂上蓝布棉门帘,瞧了瞧,面铺还是面冲南。
”你再说说这个。
甲好,听我的
南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南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你这个艺术不值钱了。
乙 怎么不值钱了
甲 我问问你,南门外大街是怎么个方向
乙 南北大街呀
甲 对呀,南北大街,它这个面铺怎么冲南呀
盖在马路当中了
汽车怎么过呀
拆了得了。
乙 这倒干脆,他说不上来胡挑毛病。
南门外地方大了,就南门外大街呀
我说的是南门外往西拐过去菜桥子那儿的面铺。
甲 还是的,你说明白喽。
菜桥子是往西拐的,往西这么一拐不是有个小百货店吗,百货店旁边就是豆腐坊,豆腐坊旁边有个小酒馆,酒馆门口还有个摆鲜货摊的,对过儿还有个修拉锁的,修拉锁的旁边是那个面铺了。
乙对,可找着了。
甲 说南门外菜桥子的小百货店,百货店旁边豆腐坊,豆腐坊旁边的小酒馆,酒馆门口摆个鲜货摊,对过儿修拉锁,旁边那个面铺…… 乙 你听,这乱不乱呀
甲 够乱的,差点儿转了向了,这该咋办哪
乙 你甭添那么多零碎儿,就南门外。
甲好,就南门外吧。
南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单的
夹的
棉的门帘子
乙 棉的。
甲 南门外有个面铺面冲南,面铺挂了个蓝……棉……蓝、帘、蓝蓝蓝的棉,挂个蓝的多难看,你挂个红的吧
乙 哪个商店挂个大红帘子
就要蓝的。
采纳哦
岳云鹏和孙越。
说了一段绕口令的相声,那一段题目叫什么
数来宝,打灯谜
岳云鹏在欢乐喜剧人上的哪个相声里说:打南边来了个哑巴 最后说行
传统相声绕口令里经常出现呀。
不算少的、
岳云鹏比较经典相声有什么
作品很多,比较搞笑的像白蛇传,歌曲漫谈,卖估衣,当行论。
传统一点的,汾河湾,怯拉车,抡弦子,卖吊票另外还有什么 姑娘小伙别这样,(翻版的)我要幸福,楼上楼下,做个有钱人。
车载窘途郭德刚要求他还要新创作一个岳云鹏三部曲,第一个叫保安队的日子,这个出来了。
接下来是说面馆和相声的,作品还没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