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台词 > 三寸金莲 台词

三寸金莲 台词

时间:2013-10-26 11:35

三寸金莲,四寸腰

这是古代审美标准,这是古代对美女的要求。

三寸金莲:鞋的长度是三寸.----脚板很短 四寸腰:腰的直径是四寸-----腰很细. 裹脚 、缠腰。

这在古代的风俗,在以前是美女才有的身材。

三寸金莲就是套在那双呈「三角形」的脚掌上的小鞋。

三寸金莲通常比一般的鞋更加华丽夺目,上面绣着牡丹、金鱼、福禄寿等中国民族传统图案,鞋头微向上翘。

年轻女子穿的金莲,通常是鲜豔的红色的;老妇所穿的,是黑色或深色的。

上联:一,二,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彩纷,八分九分十信娇。

下联: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向,二乔一人占。

相传,古时有位教书先生,学识渊博,其七个弟子都中了进士。

为了给两个女儿和选择佳婿,他出了一个上联: 一大乔,二,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厘六盒七彩粉,八分九分十倍娇。

要求七个学生应对招亲,条件是下联倒序嵌入十个基数。

众人冥思苦想,从上午直到月出,终未成对,其中六位先后悒悒而归。

最末一位百思不解,正欲离去,忽闻更鼓声声,顿时触景生情,悟出下联: 十九月,八分圆,七个进士六个还,五更四鼓三声响,二乔大乔一人选。

终于成就了一桩文字姻缘,师生皆大欢喜。

姐不如二姐娇三寸金莲四寸腰买得五六七钱粉装成八九十分娇一姐不如二姐娇,三寸金莲四寸腰五哥没有六哥猛,七尺J B 八分捣三寸金莲 缠足现象始于五代时期。

的宫嫔娘用布帛缠脚,使其呈“新月”状,穿着素袜,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看后十分喜欢,称其有凌云之态。

这种风气先兴起于宫帷之中,后进入民间,到北宋神宗熙宁年间就广为流传了,并把缠脚当成了妇女的美德,把不缠脚当做耻辱。

明朝开国皇帝的皇后,就是因为有一双天然大脚而受尽嘲笑。

过去的女孩-般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其方法是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指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的“三寸金莲”。

其惨其痛,可想而知,这样做一般大都是在长辈的逼迫下进行的。

母亲或祖母不顾孩子的眼泪与喊叫,以尽到她们的责任,并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

这种人为的伤残行为之所以能广为流行,是因为它以人工的方式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女性美”。

在五代之前,即有诗文称赞女性小脚之美,五代之后缠过的小脚更是被誉为“金莲”、“香钩”、“步步生莲花”等等。

文人们甚至总结出了小脚的“四美”(形、质、姿、神)、“三美”(肥、软、秀)。

到清朝。

缠足之风大盛,汉族女子没有不缠足的。

这种审美心理事实上包含了浓厚的性意识,清朝文人在其中甚至公然声称,缠足的最高目的是为了满足男人的性欲。

由于小脚“香艳欲绝”。

玩弄起来足以使人“魂销千古”,他竟将小脚的玩法归纳出了48种之多。

如:闻、吸、舔、咬、搔、脱、捏、推等。

可以说,在古代小脚是女人除阴部、乳房外的第三“性器官”。

在古典名著中就有“罗袜一弯,金莲三寸,是砌坑时破土的锹锄”之类的说法。

甚至穿在小脚上的绣鞋也被赋予了性的内涵。

清朝时,一位中国留学生被官员要求解释为什么携带一些小巧的编织绣鞋,这位学生有点害羞地说他希望在他空闲时间能欣赏到他爱人的“脚”。

除此以外,缠足似乎还有另一个目的。

由于脚小不便于行走,让女人缠了足就可以防止“红杏出墙”。

如同古代埃及的男人不给妻子鞋穿;中世纪的欧洲男人为女人制作了贞操带。

而实际上,在贫穷落后的中国,除了少数的富裕人家女子外,大多数小脚女人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她们付出的艰辛,要远远超过一个天足的女人。

缠足作为一种习俗,也造成了另外一些习俗的形成,如古时候山西大同的赛脚会,就是女人们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小脚,以博得好评为荣。

缠足,在历史上也曾被禁止过。

清康熙帝曾明令禁止,太平天国也曾颁布过类似法令。

直到清末,海禁大开,在外来的文化和先进的知识分子不断呼吁声中,缠足的风气才非常缓慢地走向灭亡。

特别是辛亥革命后,从城市到乡村缠足才逐渐被废除。

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有一双被称为“解放脚”或“半裹脚”的妇女,而那些真正的“三寸金莲”已越来越少见了。

缠足这一习俗。

体现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审美标准和男尊女卑的社会结构。

它的消亡,显示了妇女的解放和地位的提高,也标志了中国已从传统走向现代。

三寸金莲属於古代的审美习俗,它源於“女子以脚小为美”的观念。

女子到了一定年龄,用布带把双足紧紧缠裹,最终构成尖弯瘦小、状如菱角的锥形。

双足缠好後,再穿上绸缎或布面的绣花的尖形小鞋(弓鞋),此即为“三寸金莲”。

实际上,“三寸金莲”仅属於书面用语,日常语言中常用的则是“小脚”(南方),或“小脚儿”(北方)。

网上有些文章或报道把女子缠足后所穿的小鞋(弓鞋)也称作“三寸金莲”,这是不对的。

“三寸金莲”实际上就是经过缠裹后的尖形小脚,但由於这样的尖形小脚又是时刻不离所穿的弓鞋的(睡觉时换上睡鞋,也是一种软面小鞋),所以也可以把“三寸金莲”看作是尖形小脚与弓鞋的复合体,但无论如何,单纯把弓鞋称作“三寸金莲”显然是概念上的错误。

也有人把缠足女子所穿的弓鞋称作“莲鞋”,这也是不对的。

“莲鞋”这一称谓仅仅是现代某些个人的叫法。

自五代起至清末的大量的书中并无这样称谓的记载,所以并不公认,故尔这样的称谓也应摒弃,而以“弓鞋”、“绣履”或“弓鞋绣履”为正名。

在日常用语中则称之为“小鞋”或“小脚鞋”。

三寸金莲的“三寸”有极言其小的含义。

其实并非一定要小到三寸。

考缠足起於五代时期(公元960年前後),并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後,这期间不知更换了多少朝代,各个时期的度量衡也不尽相同,如果说一定要“三寸”,那麽,要哪个朝代的“三寸”就成了大问题。

缠足是纯粹的民间行为,它是以约定俗成为基础的,并没有严格的尺度。

足的大小观念在女性群体中的比较中产生,当然有愈缠愈小的趋势,以至於有小於三寸的小脚,但这绝不是主流,因为这样的小脚几乎是不能走路的,可以说这是一双废脚。

所以是不足为训的。

当时公认的标准是:脚缠得小而又能走路方为美足,这样的小脚一般在三至四寸之间(10—13.2 cm)。

现代还有人把三寸左右的小脚称作“金莲”,把四寸左右的小脚称作“银莲”,五寸左右的小脚称作“铁莲”,这实在是毫无根据的杜撰,而且甚属滑稽,与正统的缠足民俗相去甚远。

事实上,一个女子,只要双足缠成尖形并且四趾弯向足底,就一律称之为金莲,至於金莲的大小则另有别论。

这才是缠足民俗的本原含义。

韦小宝的经典台词谁能告我一下

现在有裹脚布的都只剩下老太婆了,因为岁数大了,行动不方便,裹上脚好长时间才打开一次,脚长时间不清洁,所以裹脚布就又臭又长了。

形容女人脚美的词汇都有哪些

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太正式了好白呀,太白了玉足,太流行了履上足如霜新露绣行缠,足肤如春妍吴足霜雪白,赤脚浣白纱一弯新月凌波浅

高中两个女生表演的双簧台词,要搞笑的,不用太长的,大约两三分钟

最佳搭人物:主持人(女),双簧演员甲、主持人:今天,我们请到了XXXX剧团的XXXXXX两位先生为大家表演双簧,下面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2位

(甲上场,对观众作揖抱拳,乙在后台出声音)乙: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在此,我代表我2人祝在座各位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主持人:哎

怎么就来了您一位啊

您的搭档XXX先生呢

乙:他不就在这吗

(甲手指地面,指自己)主持人(四处看看):没有啊

乙:他不是一直在和你说话吗

主持人:和我说话

没有吧

(乙上场,边走边说)乙:我不是一直在和你说话吗

主持人:噢~敢情一直是你在和大家说话啊

甲:哎,这所谓双簧呢,就是一个人在前面演~乙:一个人在后面说~甲:要表演得天衣无缝~乙:就得跟一个人似的。

甲:我们合作这么长时间,都是我在前台出形象~乙(跑到甲身后):我在后台出声音。

主持人:哦,那请问你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节目呢

乙:非常遗憾,因为时间仓促,我们也没什么具体的准备。

主持人:啊

乙:不过由于我们合作多年,可以说是男女老少样样都能模仿(甲在后面拽乙的袖子,想说什么被乙打断),所以呢,我们打算今天在这里来一个现场的模仿秀(甲再次拽乙的袖子),就是说您让我们模仿什么,我们就模仿什么……(甲第三次拽乙的袖子打断乙)甲:这样恐怕……(被乙打断)乙:没问题。

主持人:既然这样,那我就先给二位出个题目吧,二位都是男性对吧。

甲:保证货真价实(摆POSE)乙:童叟无欺

(配合甲的POSE)甲:如假包换……(陶醉在自己的POSE中,被主持人打断)主持人:那就请二位给我们模仿一位妙龄少女怎么样啊

甲(从自我陶醉中醒来):啊……妙龄少女

就我们这形象

(看看自己的身段)乙:没问题。

反正是他出形象,我只管声音。

(对观众抱拳)不过陈佩斯老师有句话,叫“演什么戏,全看穿什么衣裳”,各位等我们下去打扮打扮~(拉着甲下场)主持人:那就让我们看看这两位还算帅气的小伙子是怎样变成一位妙龄少女的,我们拭目以待。

(停顿一下)真不知道这位妙龄少女长得怎么样……(甲头戴红头巾婀娜的上场,对观众抛几个媚眼,送几个秋波……)主持人:还真是一位妙龄少女……乙:小女子今年年方二八(甲做二八的手势),至今仍然没有婆家(甲做扭捏状),温柔贤淑气质优雅(甲昂头作高雅状),人人夸我貌美如花(甲掐兰花指做一个身段)。

斗大的脑袋——像个西瓜(甲先是指头部,然后手夸张地放大),樱桃小嘴——大如蛤蟆(甲先是手指抵嘴作樱桃小嘴状,然后无奈地张大嘴),动人的身材——赛过河马(甲作展示身材状,先是手贴在身上,后一句手扩大成一圈显示腰围粗),三寸金莲——足有尺八(甲先走小碎步,然后向后提起脚来用手指着示意)。

我时时刻刻把你~你~你~你~牵挂(此时甲面向观众,说四个“你”的时候作葱指状依次点过观众席,这几句词一定要“嗲”……)何年何月~你才能将我迎娶回家~(甲再次扭捏地转过身去)乙(上场):嗨~嗯哼~(甲模仿赵丽蓉《如此包装》中的动作,自我陶醉状)(乙已经走到甲的身边)乙:这个姑娘如此可怕,我宁打光棍也不要娶她~甲:去你的吧(把乙推开)主持人:这样子的妙龄少女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观众朋友们以前见过吗

(这句是和观众互动用的)接下来,请二位再为我们表演一位八旬老人怎么样啊

甲&乙:没问题,您就请好吧~(抱拳下场)主持人: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二位是怎么从一位妙龄少女变成一位八旬老人的。

(后台传来阵阵咳嗽声)(甲咳嗽着上场,身穿中山装,手拄拐棍)乙:老汉我今年八十又八(甲做手势比划),身体健康~老当益壮(甲慢慢用手在身前画一个圈,最后伸出大拇指做“棒”状),这腰不酸、背不驼(甲用手指腰,摆手示意“不”,然后用手用力把驼背顶直),耳不聋、眼不花(甲依次用手指耳朵、眼睛,摆手示意“不”),只是今天心情欠佳(甲指心口,摇头叹气),只因我妈~她将我痛打(甲手指远处,作指他人状,然后重重地打在自己屁股上)。

为什么

(甲做听状,仿佛有观众问一样)嗨~因为我不肯随她~去见姥姥她老人家

(甲依次指两侧,分别装做指“妈”和“姥姥”状)(学老人时,乙的语调一定要慢)主持人(对大家):这一家子老寿星啊

(对甲)老人家,今天您一个人来的

乙:谁说的

还有我孙子呢~主持人:您孙子

在哪呢

乙:这不这儿呢吗~(甲转个身扔掉拐杖,脱掉中山装,露出里面一个肚兜)乙:叔叔好,伯伯好,哥哥好,姐姐好(这里甲学小孩子样依次对大家鞠躬,手向后分开)阿姨好~(甲对主持人鞠躬)主持人:我是阿姨啊~小朋友几岁了

乙:五岁~(奶声奶气地)(甲伸出手比划)主持人:五岁啊,来,阿姨给你糖吃。

乙:不,妈妈说,不要拿别人的东西~(甲做摆手状)主持人:小朋友真乖啊,那你今天给大家带来什么节目呢

乙: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儿歌——小老鼠(甲做老鼠状),上灯台(甲做向上攀登状),偷油吃(甲抹嘴),下不来(甲向脚下看,摊手作无奈状)。

喵喵喵(甲做猫捋胡子状)~猫来了(甲向后退,作害怕状),咕噜咕噜滚下来(甲原地蹲下转圈)~主持人:好可爱的小老鼠啊……(被乙打断,这里乙一定要快速打断,可以抢着打断,以突出小孩子急于表现的性格)乙:我再给大家唱一支歌~主持人:你还会唱歌啊

乙:嗯~甜甜的酸酸的~有营养味道好~天天喝,真快乐~娃哈哈果奶

(甲像小孩子一样跳着唱,手不时在脑袋旁边画圈,最后三句跳着原地转圈唱,到“果奶”时一定转向观众,作举出“果奶”状)。

妈妈我要喝~(甲对着主持人撒娇)主持人:好,回去以后再喝啊。

(话题一转)两位已经表演过了妙龄少女、八旬老人和小孩,可是表演的好象都是正常人啊,咱们再来表演一个有挑战性的怎么样

……刚才有位观众提议,让两位表演一个傻冒……(被甲打断)甲(很吃惊地):傻冒

不行不行

乙(上场):有什么不行的

你看看你这条件多好,这眼睛这鼻子这嘴还有这脑袋瓜子(指着甲的头),整个就一个活脱脱的傻冒

甲(对大家):大家看我像傻冒吗

(台下肯定一片附和之声……如果台下没声音%¥#@*那这个节目直接取消算了……)主持人:听见了吧,这可是观众的呼声啊。

观众就是演员的上帝,这可是上帝在召唤你啊。

甲(很无奈地):上帝啊~您也召唤他俩一次吧……(被乙拖下台)乙: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走,咱们打扮打扮去~(下场)主持人:大家都想一想,他们俩演出来的傻冒是个什么形象呢

(甲身穿羊皮袄,头上扎着朝天辫,手做抽风状平举于胸前,一跛一跛地上场)乙:嘿嘿~嘿嘿~嗯

哦~大家好

(甲上场后装作无知地四处张望,最后面对观众)主持人:你好你好。

你叫什么名字啊

乙:我叫二傻

主持人:二傻

那你为什么不叫大傻呢

乙:那是我哥

(甲手指后台)主持人:哦,那你平时在家干什么呢

乙:放羊

主持人:放羊做什么

乙:卖钱

主持人:卖了钱以后呢

乙:娶媳妇

主持人:哦,娶媳妇以后呢

乙:生娃娃

主持人:让娃娃以后做什么呢

乙:放羊

主持人(无奈地对观众苦笑):又绕回来了

那你今天来这干什么呢

乙:找媳妇

我妈说了,让我找一个年轻的~漂亮的~(甲的动作一定要夸张,最后作擦鼻涕状)主持人:那你找到了吗

乙:找到了

主持人:谁呀

乙:你

主持人(惊讶地):我

我可不行

(向后退)乙:我就要让你当我媳妇~我就要让你当我媳妇

(甲上前拉住主持人袖子撒娇)主持人(一边摆脱一边向后台喊):别配音了,赶紧把他拉回去

乙(上场):走吧,咱回去了(拉甲的袖子,被甲甩开)甲(继续高喊):我就要让你当我媳妇~我就要让你当我媳妇

乙(对观众无奈地):这位演戏演疯了

走了走了

(拖着甲下场,甲仍然一路高喊……)主持人:好,谢谢两位的精彩表演

(甲在台边再次探出头来,高呼一句然后被人拽回)甲:娶个好媳妇

(剧终谢幕)

从一到十的诗词

山村咏怀  (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一名大乔二小乔,三寸金莲四寸腰.施得五六七点粉,妆成八九十分娇.一别之后,二地相悬.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一丈红蔷荫碧溪,柳丝千尺六阑西.二情难学双巢燕,半枕常憎五夜鸡.九日身心百梦杳,万重云水四边齐.十中七八成虚象,赢得三春两泪啼.

西厢记的经典词句

1、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2、万金宝剑藏秋水,满马春愁压绣鞍。

3、云路鹏程九万里,雪窗萤火二十年。

4、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

5、情已沾了肺腑,意已惹了肝肠。

6、郎才女帽合相仿。

眉儿浅淡思,春色飘零忆阮郎。

7、翠裙鸳绣金莲小,红袖鸾销玉笋长。

8、纵然酬得今生志,着甚支吾此夜长。

9,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

10、今生难得有情人,前世烧了断头香。

11、闲寻方丈高僧语,闷对西厢皓月吟。

12、料想春娇厌拘束,等闲飞出广寒宫。

13、心中无限伤心事,尽在深深两拜中。

14、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15、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16、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17、扑刺刺宿鸟飞腾,颤巍巍花梢弄影,乱纷纷落红满径。

18、空撇下碧澄澄苍苔露,明皎皎花筛月影。

19、恰便似檀口点樱桃,粉鼻儿倚琼瑶,淡白梨花面,轻盈杨柳腰。

20、有心争似无心好,。

21、林下晒衣嫌日淡,池中濯足恨鱼腥。

22、好句有情联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23、恹恹瘦损,早是伤神,那值残春。

罗衣宽褪,能消几度黄昏

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无语凭阑干,目断行云。

24、落红成阵,风飘万点正愁人,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25、学得来“一天星斗焕文章”,不枉了“十年窗下无人问”。

26、薄衾单枕有人温,早则不冷、冷。

受用足宝鼎香浓,绣帘风细,绿窗人静。

27、地生连理木,水出并头莲。

28、才子多情,佳人薄幸。

29、俺那里有落红满地胭脂冷,休辜负了良辰美景。

30、俺那里准备着鸳鸯夜月销金帐,孔雀春风软玉屏。

31、你明博得跨凤乘鸾客,我到晚来卧看牵牛织女星。

32、颠鸾倒凤,同谐鱼水之欢,共效于飞之愿。

33、白茫茫溢起蓝桥水,不邓邓点着袄庙火。

34、一杯闷酒尊前过,低首无言自摧挫。

35、俺娘呵,将颤巍巍双头花蕊搓,香馥馥同心缕带割,长搀搀连理琼枝挫。

36、有分只熬萧寺夜,无缘难遇洞房春。

37、可怜刺股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

38、云敛晴空,冰轮乍涌;风扫残红,香阶乱拥;离恨千端,闲愁万种。

39、风月天边有,人间好事无。

40、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中。

41、知音者芳心自懂,感怀者断肠悲痛。

42、一字字更长漏永,一声声衣宽带松。

别恨离愁,变成一弄。

43、只因午夜调琴手,引起春闺爱月心。

44、俺姐姐针线无心不待(木占),脂粉香消懒去添,春恨压眉尖。

若得灵犀一点,敢医可了病恹恹。

45、且将风流策,寄与蒲东窈窕娘。

46、他为你梦里成双觉后单,废寝忘餐,罗衣不奈五更寒,愁无限,寂寞泪阑干。

47、直待我拄着拐帮闲钻懒,缝合唇送暖偷寒。

48、一缄情泪红犹湿,满纸春愁墨未干。

49、甜言美语三冬暖,。

50、怕墙高怎把龙门跳,嫌花密难将仙桂攀。

51、花阴重叠香风细,庭院深沉淡月明。

52、再休题“春宵一刻千金阶”,准备着“寒窗更守十年寡”。

53、桂子闲中落,槐花病里看。

54、异乡易得离愁病,妙药难医肠断人。

55、情思昏昏眼倦开,单枕侧,梦魂飞入楚阳台。

早知道无明夜因他害,想当初“不如不遇倾城色”。

56、软玉温香抱满怀。

57、多丰韵,忒稔色。

乍时相见教人害,霎时不见教人怪,些儿得见教人爱。

今宵同会碧纱厨,何时重解香罗带。

58、月圆便有阴云蔽,花发须教急雨催。

59、相思事,一笔勾,早则展放从前眉儿皱,美爱幽欢恰动头。

60、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6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62、合欢未已,离愁相继。

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63、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64、弃掷,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65、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

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66、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

67、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68、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则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各誓不归”。

69、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

70、想着你废寝忘餐,香消玉减,花开花谢,犹自觉争些;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71、无端燕鹊高枝上,一枕鸳鸯梦不成

72、柳丝长咫尺情牵惹,水声幽仿佛人呜咽。

73、旧愁似太行山隐隐,新愁似天堑水悠悠。

74、我将这新痕把旧痕湮透。

正是一重愁翻做两重愁。

75、都一般啼痕湮透。

似这等泪斑宛然依旧,万古情缘一样愁。

涕泪交流,怨慕难收,对学士叮咛说缘由,是必休忘旧

76、书封雁足此时修,情系人心早晚休

长安望来天际头,倚遍西楼,“人不见,水空流。

” 77、画虎未成君莫笑,安排牙爪始惊人。

78、昨宵爱花开夜,今日愁秋雨梧桐叶落时。

79、直到烛灰眼下才无泪,蚕老心中罢却丝。

80、萤火焉能比月轮。

81、身荣难忘借僧居,愁来犹记题诗处。

82、那里有粪堆上长出连枝树,淤泥中生出比目鱼

不明白殿污了姻缘簿

83、妻子空争不到头,风流自古恋风流,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84、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人的都成了眷属。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