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的经典句子,越多越好
TAT跪求
1、“我很烈的酒,也放过不该放,从前不会回头后不会将就。
”2、“人生当苦无妨,良人即好。
”3、“世间文字八万个,唯有情字最杀人。
”4、“什么叫喜欢一个人
那就是见到对方之前,不知情为何物,错过之后,更不知情为何物。
”5、“书上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不要怕,书上还说了,人生何处不相逢。
”6、“女子无情时,负人最狠。
女子痴情时,感人最深。
”7、“人生不如意之事七八九,能与人言一二三都无,才算坎坷。
”8、“情到深处,知悔不愿悔。
”9、“人生两苦,想要却不得,拥有却失去。
”10、“东西南北,南北东西,只愿相随无别离。
今生来世,来世今生,谁能聚首再相逢
”
《雪中悍刀行》中有哪些经典语句
《雪中悍刀行》:你是我的禅,秀色可参。
世人不知何所求,那袭青衫放声笑:天不生我李淳罡,剑道万古如长夜
人生当苦无妨,良人当归即好。
什么叫喜欢一个人
那就是见到对方之前,不知情为何物,错过之后,更不知情为何物。
人生不如意之事七八九,能与人言一二三都无,才算坎坷。
世间文字八万个,唯有情字最杀人。
女子无情时,负人最狠。
女子痴情时,感人最深。
情到深处,知悔不愿悔。
人生两苦,想要却不得,拥有却失去。
轻仇者寡恩,轻义者寡情,轻孝者最无情。
你想要江湖,我便给你一座。
你想要天下,我就给你一个。
而我呢,就想要个儿子,你给不给
东西南北,南北东西,只愿相随无别离。
今生来世,来世今生,谁能聚首再相逢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需知做人逆势如饮酒,顺势却如倒茶,对不对
世事无奈人无奈,能说之时不想说,想说之时已是不能说。
情,心中青梅。
年老仍记年。
有些女子,明知很不好,可就是放不下的。
青草明年生,大雁去又回。
春风今年吹,公子归不归
青石板青草绿,青石桥上青衣郎,哼着金陵调。
谁家女儿低头笑
黄叶今年落,一岁又一岁。
秋风明年起,娘子在不在
黄河流黄花黄,黄河城里黄花娘,扑着黄蝶翘。
谁家儿郎刀在鞘
不握剑了,握着她的手,这样的江湖,比什么都好太上忘情,非是无情,忘情是寂静不动情,好似遗忘,若是记起,便是至情。
正所谓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一言,道可道非常道,偶而知道,欲言又止,才算知道。
此生来生都愿识尽世间好人,读尽世间好书,看尽世间好山水,天上风景再好,从不羡慕。
苍颜白发人衰境,黄卷青灯人空心。
“北凉参差百万户,其中多少铁衣裹枯骨
”“功名付与酒一壶,试问帝王将相几抔土
”“山上走兔,林间睡狐,气吞江山如虎。
”“珍珠十斛,雪泥红炉,素手蛮腰成孤。
”“十万弓弩,射杀无数。
百万头颅,滚落在路。
好男儿,莫要说那天下英雄入了吾觳。
小娘子,莫要将那爱慕思量深藏在腹。
”“来来来,试听谁在敲美人鼓。
来来来,试看谁是阳间人屠
”
《雪中悍刀行》里,徐凤年五大经典语录,哪句最霸气
本世子在,天下无不可之事
北凉悍刀行全职业技能介绍
没有想到才下马车,就等来这么个倍感突兀的噩耗,好在那个6家嫡长孙即未来的老丈人,不是迂腐刻板的酸儒,赶紧背起老祖宗,领着他们从侧门偷偷入府,6家门槛的确比寻常官邸要出许多,府内地面也都高过外面巷弄一大截,绕过那堵特赐破格一等的琉璃影壁,不走中路,往西拣选了六组中的一组偏路,高门大族,,偏路屋檐低矮几寸不说,院门和地面也都要比中路低了足足三尺,平时都是供仆役下人行走,以至于许多豪阀里的嫡子嫡孙自年幼到年老,一辈子都不可能走上一遭偏路。
因为今晚会见北凉徐骁一行人,入夜后就已经给杂役下了禁足令,连守夜护院职责都免了,可府上有许多偏房子孙和清客幕僚,未必能恪守规矩,襄樊城的粉门勾栏又出奇众多,声色双甲的狮离开青州之后,群凤无,为了争夺花魁,花样迭出,不遗余力,襄樊城几乎是,好在面对面的6温两个大族靠近羊房夹道一端尽头,许多不忌非议的名士纨绔若是携美同归,都由另一端各自入府,满街烟花地的脂粉气。
手握天下官员升降大权的老侍郎温太乙多年前返乡省亲拜墓,就骂了一句乌烟瘴气,才让羊房夹道安生了一段时间,等温侍郎返京,他那个不学无术的曾孙子,尚未及冠,便头一个领了两位青楼花魁返家,这条巷弄立即旧态复萌,一不可收拾。
跟在6东疆身后,郡守大人虽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可想要当名士,五体不勤,本就是体力活,酒宴清谈,登高作赋,都不轻松,可6氏府邸, 6东疆走得急,加上失神落魄,一个踉跄扑倒在地,捡起那只灯笼后一路跟在身后,没有刻意搀扶,6东疆摔得鼻青脸肿,贴地哽咽,竟是站不起来。
一个活在世上,总得有那么一股子精神气支撑着。
这口气一泄,就万事皆休。
当时在府外阶下,6费墀为了在徐骁面前不输阵仗,便是强提那一口气,原本油将尽灯将枯,却也指不定仍可熬上一两个春秋,如残油煮沸,很快一干二净。
徐骁看到脑袋结结实实撞在地上的文士,叹息一声,徐凤年走近蹲下,将那架竹篾灯笼塞入6东疆手中,自己背起老人的遗体,6东疆坐在地上,脸色惨白,抹了抹眼泪,站起身,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没有说话,默默前行。
6东疆轻声道:“老祖宗走了。
” 6丞燕站在别院门口,见到这一幕,捂住嘴,不敢哭出声。
6东疆在徐骁徐凤年父子眼前,还需竭力维持世家子气度,被女儿这般凄艳作态一引,顿时嘴唇颤抖,一手扶在院墙上, 反倒是初遇噩耗的6丞燕先隐去哭腔,柔声劝慰道:“爹,老祖宗也算寿终正寝,前几天还与燕儿说自知时日不多,老祖宗在天之灵,如果看到咱们一蹶不振,走得也不安心。
” 6东疆点了点头,拿袖口擦了擦脸,擦了又擦,半天也没能转过头见人。
徐骁平静道:“6阁老这辈子活得不憋屈,能有位极人臣却又全身而退的福气,整个朝廷也找不出几个。
本王对前朝那帮阁老素有微词,拜将封王之后,只要遇上了,都会刺上几句。
唯独对6阁老,没有什么怨言。
” 6丞燕毕竟还能强颜欢笑,请众人走入院子。
6东疆听到这话,又是暗自饮泣,低头看了看灯笼,有些茫然。
本以为爷爷一番金玉良言的指点,6东疆自认已经与今日之前的太溪郡郡守判若两人,爷爷这一走,就顿时大半。
北凉这边除了徐家父子,还有6丞燕并不陌生的春秋骑战名将袁左宗,以及韩和徐偃兵两名北凉王贴身扈从,但有一人,让6丞燕瞳孔微缩了一下。
那年轻女子,认得,姥山王东厢,其父王林泉曾是大将军的马前卒! 第二日天蒙蒙亮,一宿没睡的徐凤年由后门悄然出府,带着袁左宗去了那座永子巷,死士寅一如既往暗中尾随。
徐凤年走在巷中,缓缓笑道:“袁二哥,让那6丞燕作北凉以后的侧妃,是拉拢6家,更能为士子赴凉打下基础,算是一千金高价买下价值百八金的良驹,也能互惠互利,这桩婚事我没什么负担,只是把王初冬那丫头牵扯进来,除了王家的财力不容小觑,还有以此稳定老卒军心的意思在里头,咱们会不会太市侩了?” 袁左宗淡然道:“徐家和王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殿下与那本就心仪殿下的王姓女子,更是如此,谈不上市侩。
而且如果不是禄球儿这些年扶植,王家也没有今天的家底。
” 徐凤年来到永子巷期间一段墙下,“第一次来襄樊城,就遇上了六珠菩萨引着万鬼出城的场景。
后来在这里,碰上了目盲棋士6诩,那次走得匆忙,也信不过自己的运气,加上不信下棋棋力跟治政能力有何关系,结果跟这位隐于幕后的天才谋士失之交臂,现在悔青肠子了。
早知道这家伙是能写出二疏十四策的风流人物,就是绑也要绑去北凉。
” 袁左宗笑道:“这才算是市侩。
” 徐凤年哑然失笑。
徐凤年叹气道:“6费墀这一死,6家就不得不拖上一段时日了。
这不算什么,就怕祸起萧墙,。
” 袁左宗平静道:“所以6丞燕才要秘不丧,对外对内都只说是6家老祖宗身体有恙。
这女子,不简单。
” 徐凤年苦笑道:“看她三言两语就摆平了王丫头,这就隐约有大妇的风范了,还有当初在梧桐院里的左右逢源,我就知道这女子不简单得很,不知道以后谁压得住她。
” 袁左宗认真点头道:“正妃人选,确实应该尽早定下。
” 徐凤年捧手呼出一口雾气,眯眼笑道:“去北莽前还跟徐骁聊了一次,那会儿我还天真想着哪怕捏鼻子娶燕文鸾的那个孙女,也不是不可以,现在终于松了口气。
相貌跟她爹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比壮汉还粗犷,这也就罢了,脾气差得很,想想就后怕。
” 袁左宗微微一笑。
徐凤年沿着巷弄缓缓前行,“听说顾大柱国的义子袁庭山,拿着符刀之的南华刀,虐杀了北地一位金刚境高手。
北莽春隼也以金刚境杀了一个指玄高手。
风水轮流转,这时候遇上他们,还不得被他们追着打十条大街。
” 袁左宗说道:“殿下,顾剑棠因为他的刀术,才当上兵部尚书,但也正因为他的练刀,再无法在庙堂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此人骨子里实在太傲气了,做将军领兵打仗几近无敌,可做官,就差强人意了。
问题在于顾剑棠即便知道他什么地方不如义父,可性格由不得他去转变,变了,就有损境界修为。
” 徐凤年转头笑道:“袁二哥,这是提醒我熊掌鱼翅不可兼得?想当好北凉王,就别太痴迷武道?” 袁左宗一本正经点了点头。
徐凤年沉默不语,在即将拐出永子巷的时候,突然说道:“袁二哥,你大抵知道我的脾性,很多时候一根筋拧不回来,以后如果走在错路上,没谁愿意说我,你千万记得提醒我,如果说不通,打也要打醒我。
” 袁左宗依旧一丝不苟说道:“难。
以后殿下就是北凉王,袁左宗就算敢以下犯上,可也怕殿下一怒之下,就不让袁左宗上马杀敌,这实在是一件想想就很无奈的事情。
” “袁二哥,你以后说笑话的时候,能不能别这么严肃?” “难。
” “袁二哥,我当下就很无奈。
” 两人走出巷弄,视线豁然开朗,有许多挑担小贩沿街卖些吃食,无利不起早,帝王将相贩夫走卒,其实都一样。
徐凤年望着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轻声道:“其实6东疆6丞燕也清楚,如果不是当年那个在一干阁老眼皮子底下低声下气的校尉,如今权柄远在6家之上的北凉王徐骁出现,让6家老祖宗早早用掉了仅剩的精气神,也不会死得那么仓促。
要说徐家逼死了6费墀,这笔账算在咱们头上,也不冤枉。
我就怕这口怨气,6丞燕可以隐忍不,但是6东疆未必真的能咽下。
清官难断家务事,以后万一真有大义灭亲的时候,多半里外不是人。
” 袁左宗笑道:“以后这个恶人,本就已经恶名昭彰的褚禄山来做不算什么,6家肯定不太服气,不妨让袁左宗来做,那他们就得乖乖心服口服了。
” 徐凤年摇了摇头。
徐凤年揉了揉脸颊,“黄龙士,荀平,我师父,元本溪,纳兰右慈,张巨鹿,加上昨天去世的6费墀,都曾为天下读书人增颜色,袁二哥你大概不算在内,我,永子巷6诩,寒士陈锡亮,世族徐北枳,这些人,不论有仇没仇,都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先生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更年轻的读书人,来看我们的背影?” 袁左宗极少与人当面流露出伤春悲秋的情绪,这会儿竟是有些不加掩饰的喟叹,“你说褚禄山聪明,可他对殿下的阿谀奉承,瞎子哪怕看不到,光听着就很腻歪,这样的人能聪明到哪里去?可要说褚禄山蠢笨,却有八叉成韵的能耐,诗词歌韵,都浑然天成。
要说将将之才将兵之才,都只有陈芝豹能胜过褚禄山一筹。
以前我极其反感褚禄山,觉得这人没有人气,如今稍好一些,不过想必这辈子都不会与他推心置腹。
但是袁左宗觉得,这么一个人,也称得上先生一说。
他跟陈芝豹两人,我都看不懂他们到底想要什么。
” 袁左宗欲言又止,正想说话,可徐凤年已经小跑去跟小贩买一屉包子,袁左宗笑了笑,也好,要他说句奉承话,真是不习惯。
袁左宗本想说,殿下虽然成为不了先生,可总有一天,你的背影,便是中原的正面。
所有百姓都会北望。
———— 宁
北凉悍刀行功名怎么提升
春秋年间离一名将徐骁岁从军,从一场场败仗、死战颖而出,立下灭六国的之功,创立无敌于世的徐家军(后北凉军),终结春秋时代,使离阳统一中原。
因战争中灭亡六国,造下杀孽,又将诸多豪门名阀打烂,背上了人屠的骂名。
因为徐骁军功过高,老婆还怀了个男孩,离阳钦天监通过推演判断这个孩子必然会对赵家国祚产生巨大影响。
离阳君王选择在徐骁返京后,将徐骁引开,派遣高手在京城对徐骁尚怀胎的妻子吴素下手。
吴素本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吴家剑冢的出世剑冠,更在围攻之下成为陆地剑仙,击退了众高手,却也留下隐疾,从而导致后来生下次子徐龙象之后辞世,这就是京城白衣案。
出于多方面原因,徐骁不反,又因为北方少数民族王朝北莽的统一,徐骁封北凉王,率徐家军入北凉三州之地,坐镇离阳北防西线。
世子徐凤年5岁起曾习刀法,白衣案导致母亲的死又让年幼的世子产生复仇的想法。
但后来在徐骁和重要谋士李义山的授意下开始弃刀藏拙,披上败絮的外衣,伪装成纨绔子弟,防着被离阳皇帝在幼年杀死,并且暗中与李义山学习。
但是因为徐骁打烂了春秋六国,复仇暗杀者依然数不胜数,所以世子从小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
世子徐凤年在纨绔子弟的伪装下活到16岁,离阳新帝想要进一步控制北凉势力,想要把隋珠公主嫁给世子,并把世子接入京城作为质子。
为躲避这些麻烦,徐凤年在徐骁的授意下,与马夫黄阵图外出游历三年,吃尽苦头,见过人间百态,也和黄阵图有了深厚的感情。
游历归来,徐凤年19岁,离20岁行冠礼成人也不远了,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都过了懵懂的时期,也不用担心这时候离阳方面搞七搞八。
终于可以正经的准备接手北凉基业了。
书中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回到北凉,在听潮湖一战中发现黄阵图是江湖一流的高手剑九黄,而老黄在护送世子回北凉之后,为了武道与恩师,选择离开北凉前往东海武帝城挑战自称天下第二实际上天下第一的武道高手王仙芝。
最后在将一身全部武学完全施展之后,逼得王仙芝双手应对,最终死在武帝城。
因为三年间和黄阵图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想尝试以后为老黄在武帝城找回场子,而且又一直有着为母亲复仇的心愿。
这让接近冠礼的世子决定重新捡回武学,重新习武。
徐凤年决定习武虽然已经19岁,但徐骁早就为他准备了最好的条件,其中就包括北凉境内武当山掌教王重楼将自己苦修多年的大黄庭灌顶给徐凤年。
(王重楼在修炼大黄庭时本就是按照徐凤年的体内气穴修炼的,所以徐骁早就准备好了让世子习武。
)之后徐凤年刻苦学习刀法,又得到了武当大黄庭的灌顶,实力接近到了江湖三流高手水平。
因为此时徐凤年已经加冠完毕,并且此时家中大姐远嫁江南,二姐求学于中原上阴学宫,小弟在中原龙虎山修行。
徐凤年又一次开始游历中原,与第一次不同,这一次他带上了百余骑兵,3名江湖二流好手,和曾经的天下第一,现在的一流高手剑神李淳罡(还带上了从小青梅竹马的小丫鬟姜泥)。
一路上,虽遭遇了许多波折,而世子的武道也在不断长进,在李淳罡的指导和数次的生死搏杀下,世子的武道不断精进并得到了另一个剑神邓太阿的十二飞剑。
也开拓了眼界,见识到轩辕敬城直入陆地神仙境界,见识到李淳罡重回巅峰一声剑来,见识到武帝城邓太阿十二飞剑钉杀赵宣素,见识到广陵道李淳罡一气一剑破甲两千六。
自此,徐凤年达到了江湖二流高手水准。
同时,这一次世子为北凉招来一个有着梦想着死当谥文正的读书人,陈锡亮。
而姜泥实际上是春秋时的西楚公主,被徐骁带到了北凉做了丫鬟,这次出行又被西楚的超一流高手曹长卿找到,带走了姜泥。
回到北凉,没有多久,徐凤年又开始游历了,但这次是孤生一人,没有高手陪同,没有士兵在侧,还是选择在北莽游历。
这一次世子的目的有两个。
其一,李义山和徐骁在北莽中已经埋下了很多棋子,徐凤年这一次就是要为以后可能爆发的凉莽大战准备,挖挖北莽的棋子还好不好用,最后在敦煌城播下种子,在弱水畔带回桔子(徐北枳)。
其二,在北莽江湖中历练,对自己立下了极其严苛的目标:1进入一品境界,2杀死一名金刚境,一名指玄境。
一品进阶分四境,金刚,指玄,天象,陆地神仙。
而四境直接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而徐凤年如北莽时只是一个冲击一品金刚的二品高手。
很明显,他就是想玩命。
徐凤年的一生从来不是在危急关头才开始玩命,因为从他懂事起他就明白,他是徐骁的长子,如果他不去玩自己的命,别人就会玩他命。
就这样,徐凤年在北莽游历期间亲身搏杀,从二品,杀到伪金刚,又被金刚境围攻,还和天下指玄第三人在雨巷激战,和一个叫洛阳的大魔头纠缠不清,最后在黄河河底将其一剑透心。
北莽行收官一战,面对成名已久的老辈指玄高手第五貉,世子被压着打但在关键时刻用出李淳罡的两袖青蛇,终于逼近第五貉,然后抓住机会用出当时最强一刀和第五貉以死换死,最后第五貉怂了,第五貉也死了。
这一战徐凤年将大黄庭底蕴一次打得干干净净,从前途无量的大金刚晋级,直接掉到伪指玄,并且一夜白头。
一路上,世子已经靠着每日气血养着十二飞剑,最后可以不靠修为而使用飞剑了,还得到了一个阴物(鬼怪阴秽之物)恰巧能和他心意相通,有着指玄内力。
回到北凉,屁股都没坐稳,离阳就开始恶心人了,首先离阳皇帝拿自己的私生儿子的命去赌,派皇子持宝瓶入西域(北凉西边),把西域势力交给该皇子吸收。
并且打算把这个皇子分封西蜀(北凉南边),全方位的封锁北凉,这严重破坏了北凉未来的方略。
紧接着,徐骁的最优秀的义子,野心勃勃的兵圣陈芝豹不愿意眼看着北凉真被徐凤年继承,但世子已经成人,而且活着从北莽游历归来,就说明徐凤年必然会是下个北凉王。
所以陈芝豹选择孤身一人叛出北凉,顺便参与保护皇子的工作。
于是徐凤年就这样带着底牌,带着自己的命上了赌桌。
面对昔日父亲好友,却也是京城白衣案的关键人物之一的杨太岁,徐凤年破口大骂:“滚你妈的下场
杨太岁,老子今天第一个杀的就是你,当年京城白衣案,可还曾记得
老子宁愿死在练刀途中也不肯以后当个废物北凉王,就是为了亲手宰了你们这帮王八蛋
”最后世子将剩下的一身伪指玄修为全部喂养给阴物,助其直入天象境界,而阴物也反哺徐凤年,使他成就短暂的伪天象,成功一刀砍掉杨太岁,最终完成截杀皇子的工作。
原本这场截杀不单是要解决皇子,更要杀掉叛出北凉的陈芝豹,但陈芝豹接近陆地神仙的实力,并不是徐凤年想象的那么容易拿下的,最后只能作罢。
陈芝豹入京城当上兵部尚书,并在不久后分封西蜀成为蜀王,从南部压缩北凉空间,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北凉未来方略。
所幸这次截杀,西域最终还是保住了。
李义山在世子回来之前就已经病逝。
而徐骁也尽显老态,六个义子中,陈芝豹这个最大的内部威胁已经离开,想对徐凤年不利的姚简和叶熙真也死了,拥护支持徐凤年的褚禄山成为北凉都护,袁左宗成为骑军统领、齐当国也成为一支军队的统领,陈锡亮和徐北枳也进入北凉官场,北凉即将进入新的时代。
接着就是京城皇子封礼(封王封太子),藩王依律应该进京观礼,徐凤年替父进京,在京城中,他面对国子监的诘问和骂声,一刀砍破御道,立下为百姓守国门的豪言壮语。
在封礼上,曹长卿和姜泥连破京城十八门,直面离阳皇帝,宣布西楚复国。
而在这场封礼上,徐凤年向天下展现自己的肌肉,撕下了败絮外衣,脱下了纨绔子弟的伪装。
在离京之际,时任武当掌教的到来揭示了一大隐秘,徐凤年是北方至高的神仙真武大帝的转世。
离京之后,徐凤年又接连遭到了一流高手韩生宣,柳蒿师的截杀。
其中在遭遇柳蒿师的时候,之前在黄河上被刺穿心脏的洛阳出手保护徐凤年,千钧一发之际,洛阳又将八百年前一统天下的大秦气机度给徐凤年,使他拥有一炷香时间的强悍力量。
原来徐凤年还是八百年前大秦皇帝转世,而洛阳本是八百年前秦帝的皇后。
也借着这股气机,徐凤年成功反杀柳蒿师,却引来了王仙芝的注意,在大秦之力加成下,最终将使出八成力的王仙芝打退一千丈。
而希望能找到对手的王仙芝表示,当徐凤年一日突破地仙境界,必然和他生死一战。
回到北凉之后,徐凤年开始整治北凉的军政局面,并因为觉醒了真武大帝和大秦皇帝,武道开始重回正轨。
这一切都是为接任北凉王准备,到时候,徐凤年将失去最大的靠山,只剩下自己独自面对必然混乱的天下。
在祥符元年到来之际,年迈的北凉王徐骁于家中逝世。
这对于北莽来说,无疑是个机会,北莽为了发动南征已经积蓄很多力量,他们就在等着徐骁的死亡。
而对于离阳境内,西楚曹长卿,南疆燕敕王也可以开始为逐鹿天下做准备。
在凉莽大战之前,徐凤年在武道上不断精进,全方面发展,为与王仙芝一战准备。
最终在几番波折之中,集天人之体魄,儒释道三教之精神于一体,斩杀了王仙芝,最终也付出了体魄被废,精神倒退的代价。
但后来评点江湖武道高手,徐凤年还是和北莽军神拓跋菩萨,西楚曹长卿,剑神邓太阿评为四大宗师。
在军政上,徐凤年也完全的将北凉掌握在自己手里,合理的任用了北凉老一代文武官员,并加入了徐北枳,陈锡亮,宋洞明,郁鸾刀,寇江淮(在凉莽大战第一阶段后期加入北凉)等新的力量。
还新增了流州一地,并在凉州境外开始准备修建新城。
为大战而准备。
北凉将以一地四州三十万的无敌之师,迎战北莽一国百万大军。
而此时,离阳皇帝身体不好,为了保证太子继位后能顺利的掌握庙堂朝政,甚至是为了保护未来赵家所有皇帝的君权。
选择将权相张巨鹿处死,这位离阳朝政中流砥柱的死直接导致了新帝继位后,新朝一步步走向危机。
在一堆堆的铺垫后,全书最大的高潮,凉莽大战开始了。
祥符元年冬,北莽发兵进攻北凉,其中以东线葫芦口和中线虎头城战争最为激烈。
祥符二年,东线葫芦口卧弓、鸾鹤两城皆破,又莽将王遂从两辽奇袭幽州,东线岌岌可危。
中线虎头城失守,北莽主帅董卓大军直逼北凉核心凉州。
西线流州本无地势可依,也没有巨城为核心,基本靠着精锐铁骑龙象军的机动性周旋,而北莽主攻陈锡亮所在青苍城,使得龙象军不得不正面对抗。
可以说北凉四处战场都岌岌可危。
而这时,北凉选择从中线派出王牌精锐铁骑:大雪龙骑军,脂虎军,渭熊军前往东线支援。
在葫芦口形成一个包围圈,让东线的北莽军为自己激进的攻占卧弓城和鸾鹤城,付出了血的代价。
又从陵州,西域等地,集结出几股军队,前往西线流州,艰难的打败了西线莽军。
这两战,北莽输得太惨,使得偷袭幽州的王遂,和中线刚刚攻破虎头城不久的董卓不得不退回境外,北凉以十余万的伤亡,大破莽军三十五万,使得北莽不得不暂时休战。
大战战罢,但是只是暂时的,如果要应对下一场凉莽大战,那么后勤保障必须得做好。
比如虎头城已破,那么凉州外的新城必须加急修建。
比如为了犒劳将士,给足功劳赏金,徐凤年将王府家财散尽,把徐骁当年在春秋大战劫掠的古董文物全部以低廉价格贱卖。
但最严峻的问题,是粮草。
北凉无论怎么从外州购买粮食,无论怎么储藏粮食,都不可能满足三十万大军两年的苦战。
为此,徐凤年决定,亲自去京城讨要粮草。
在京城,徐凤年没有主动去找皇帝说些什么,也不需要说些什么。
北凉打赢了第一场凉莽大战,北凉王亲自来到京城就是一条信息,不需要直说,皇帝也懂,毕竟自徐骁死后(甚至更早),离阳就再也没有往北凉送过一粒米。
而徐凤年更想做另一件事情。
他脱下黑金王袍,穿上麻布孝衣,踏入钦天监的大门,他要面对的,是三千甲士和钦天监数百年的底蕴。
北凉,可战可死,不可退。
当钦天监放出六十多位下凡天仙(绝大部分下凡后只有一品前三境实力,最强的三个有半步地仙水平)时,身穿缟素的徐凤年虽是天下第一水平的高手也被压在下风。
关键时刻,受到部分场外人员(衍圣公,邓太阿等)的帮助,加上徐凤年再次爆种玩命,一刀砍爆通天台,打烂钦天监,大仇得报,大快人心。
在凉莽大战期间,西楚复国战争开始,明面上是西楚复国,是西楚旧势力与离阳王朝的战争。
事实上,其中包含:1,离阳王朝对春秋大战中兴起的武将世家的削弱,离阳不断征用那些具有个人武将色彩的军队(例如杨慎杏一手带出来的蓟南步军),使其在战争中不断消耗,以此来磨掉武将世家的军权,又给予其他官爵和军功加以补偿,从而达到自己集中兵权的目的。
2,削弱藩王势力,惨如淮南王赵英,直接死在了西楚复国一战中。
而像靖安王,更加直接,为了讨好皇帝,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自己六千私军能活下一个人。
3,不只是离阳动了歪心思,蜀王陈芝豹,燕敕王赵炳,以及离阳最信任的大将军顾剑棠,都有着在战乱之中夺取利益的想法,都有逐鹿天下的野心。
而相对野心没那么大却已经看穿了格局的如宋笠,袁庭山,许拱,卢升象等武将,江南文人集团,西楚文人集团等文人,这些人早就想好将来如何看菜吃饭,做一个长盛不衰的墙头草。
西楚战争的最后,曹长卿为了姜泥和徐凤年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放弃了之前准备的几乎必成的方略,转而以大宗师的武力一人攻太安城。
最后身死道消。
徐凤年前往西楚,带着姜泥和一众西楚人才,回到北凉,准备第二阶段的凉莽大战,其中带回的人才包括在西楚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年轻儒将谢西陲(和半路加入北凉的寇江淮原来合称西楚双璧)。
而在离阳歌舞升平庆贺平定西楚余孽的时候,燕敕王和蜀王合力谋反,离阳皇帝作茧自缚。
因为之前操之过急的削弱藩王,削弱军力,直接导致面对这一次“自己人”的叛变,却力量不足。
最后被燕敕王造反成功。
凉莽第二阶段大战,北莽选择以力压人,无差别的以兵力压制北凉。
而此时,北凉凉州城外的新城拒北城已经修建完毕,大战即将来临。
与第一场凉莽大战不同,第二场凉莽大战,双方都默契的没有把重心放在天然拥有地势依靠的幽州,而是在最适宜骑军野战的流州和拥有新建巨城的凉州。
因为幽州地势特殊,易守难攻,北莽已经不敢再往这堆命了。
而流州战场,地势开阔而北凉军队不多,最适宜以军力优势硬吃;凉州更是北凉核心地带,只要攻破新建的拒北城,凉州失守只是一个月还是两个月的问题。
北莽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对此,徐凤年和褚禄山等人也展开一场豪赌。
流州无险要无巨城可依,也同样是价值最小的战略地。
北莽不敢也不值得投入超过十五万以上的军队,那么索性从凉州派出几支精锐加入流州战场,使得流州战场能有一战之力。
凉州方面则死守拒北城,顶住北莽四十万军队的主攻。
这样的结果有三种:1.流州战场战败,北凉彻底没有任何取胜希望,拒北城成为孤城。
2.流州战场战胜,拒北城过早沦陷,流州军成为孤军,北凉直接战败。
3.流州战场取胜,则可以长驱直入,与早年间李义山安排在北莽内部的力量里应外合,进攻北莽空虚的内部。
而拒北城能坚守到北莽后方被打烂。
这时候,离阳的墙头草们,哪怕是猪也知道这时候打北莽,血赚不赔。
大战伊始,双方的侦查骑兵(哨兵)就在凉州开始进行惨烈的兑子。
北凉全军纪律性和命令服从度极高,而北莽军方山头林立,各部队直接协作性不如北凉。
正是凭借这一点,在白马游弩手的诱饵布局下,将北莽的全部哨兵和求来的一支北莽骑军引到了北凉两支骑军的包围中。
最终虽然白马游弩手损失几乎超过三分之二,但打得北莽哨兵(乌鸦拦子和黑狐拦子)几乎全灭。
这一战中,徐凤年义兄齐当国战死。
尔后剩下的白马游弩手全部投入流州,在流州,双方即将开始一场几乎是彻头彻尾的骑军对战。
北莽在第一场凉莽大战的流州战场中,吃了北凉从西域借兵的亏。
于是这一次决定首先派遣一支骑军前往西域,打算恩威并施使西域势力倒戈。
不料在离开西域返回途中,被年轻将领谢西陲于密云山口死死拦截,多次尝试突围而不能破。
而另一年轻将领曹嵬率骑军远行数里,绕过密云山将莽军成功包夹且全歼。
尘埃落定之时,迟迟赶来的西域军队见状又回到了北凉的怀抱。
于是在流州战场上,有了西域兵马的加入,再加上凉州派来的铁浮屠和白羽轻骑两支部队,北凉有了和北莽一战之力。
这一战场,前有寇江淮攻老妪山,四战四捷,将北莽精锐铁骑戏耍的像个步军。
后有谢西陲死守廊道,六战六却,不足两万步卒的拒马阵将五万骑军堵在阵前。
昔日西楚双璧,联手在流州赢下大胜。
而凉州战场,就严峻很多了,四万右骑军被北莽用军力碾压,几乎全灭,统领陆大远阵亡,迫使徐凤年只能收回骑军,凉州彻底失去对拒北城以北的掌控。
都护褚禄山为了吸引敌军,减轻拒北城压力,争取拒北城守城时间,选择率军固守怀阳关,将自己立于几乎必死的境地。
但当拒北城外四十万大军压境,空有一座拒北城和城内十万左右士兵,仿佛微不足道,北莽军神拓跋菩萨受到了天上仙人的馈赠,强大到徐凤年想要同归于尽都难。
看上去很不公平,因为天上仙人也有阵营,也有利益。
离阳也有自己阵营的神仙。
谁像北凉啊,舅舅不疼,姥姥不爱,还傻乎乎的为中原守国门。
毕竟北凉只是一地,对抗北莽一国实在过分艰难。
中原百姓被离阳官场舆论引导,将北凉视为狗,北莽视为狼,放狗咬狼,似乎再正常不过。
中原迂腐读书人视皇室为正统,认为不敬皇室的北凉就应该被孤立,犯错就该挨打,所以北凉一地战一国是咎由自取。
中原野心家们,一边引导着舆论,一边笑着看这场大战,精打细算的思考下一步棋子怎么走最赚。
中原皇室,在他们病态的追求权力,中央权与地方权,君权与臣权、将权,皇权与王权;他们无时不在制衡,平民与贵族,边境与中原,外敌和内政。
似乎没有人可以帮助这样一个傻瓜一样的,不反的北凉。
只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武力超凡,所以地位崇高,不被蒙蔽。
他们不用受制于上级,所以自由随性。
他们不用担心权力,不用担心财富,他们最大的权力和财富就是自己。
他们中自然也有觉得事不关己者,但自然也有侠之大者。
当十八位中原武林宗师自愿站在拒北城外,北莽四十万大军仿佛也没那么可怕。
当天上曾经是中原豪杰的神仙(他们也大多是大侠名士飞升)自愿下凡,以身死道消的代价帮助徐凤年时,北莽军神拓跋菩萨的实力即使得到了再强的增幅也终是万事求不得。
那一战,中原宗师,慷然而至,浩然而死。
北凉
死战
硝烟散去,北莽残军带着不甘和恐惧向北方撤军。
虽然拒北城里的有生力量可能已经撑不过下一波攻城了,但他们身后的北莽南朝(北莽以南北划分为南朝和北庭)已经全境沦陷,再不走,不仅北庭也要拱手让人,这一支北莽大军也会成为一支孤军,白白成为某个北凉或者离阳(因拒北城拖了足够时间,离阳北防边军也乘机发起进攻)将领的功劳。
北凉在付出三十二万余士兵生命的代价,艰难的获得了凉莽大战的胜利。
而中原,离阳改朝换代,燕敕王和蜀王的谋反获得了最终胜利。
燕敕王最后夺得了皇位,而蜀王陈芝豹率兵与离阳大将顾剑棠一战后,不知生死。
同样的,徐凤年在凉莽战罢后不见踪影,新帝将北凉道撤去藩制。
两代北凉王,传奇的北凉王府,骁勇无敌的北凉军,终成历史。
徐凤年也放下一切枷锁,并在北莽找到自己当年在敦煌城种下的孩子,和家人在江湖中自在逍遥。
---------------------------------------------------------------------完结了,这次真完结了,这个结尾我觉得写的不好,所以我决定把锅甩到烽火的头上,原书结尾太苍白,导致我这个结尾也写不太下去。
我原来是在北凉死战那里结尾,因为我认为这是雪中主线故事想表达主要的精神之一,一种另类的侠义精神:在需要公道正义的时候,大多数平凡的人被蒙蔽,野心家冷眼旁观,想要伸张正义的人却受限制于能力、生活的压力等诸多原因无能为力。
于是,就有了“侠”,在幻想中,他们可以不被蒙蔽,他们自由,他们有能力。
于是他们就会去做那些正义公道的事情。
这些想法其实说起来有点幼稚,现在的时代,人们连听“没有绝对的朋友,只有绝对的利益”这种话都听腻了,自然会也对“侠义说”,“英雄说”起不来什么兴趣。
但是我觉得,在生活中有时候幻想一下,还算有意思。
我就这么一说,大家也就扫两眼看看,话说的太尽反而让人觉得失望,就像我这个可能比较草率的结尾可能会让大家失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