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人物中有没人的“名”是两个字的
(孙尚香不算)
184年2月:黄巾起义。
10月:张角病。
187年:曹操任东郡太守。
189年9月: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12月:曹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190年1月:各路诸侯起兵反董卓。
董卓令李儒毒弘农王(少帝)卒年15岁。
190年2月:董卓焚洛阳,迁都长安,洛阳古都残破。
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191年:孙坚破董卓,斩华雄。
袁绍夺州牧韩馥的冀州,自领州牧。
192年4月:王允设连环计,吕布杀董卓。
6月:李傕、郭汜围长安,杀王允,败吕布。
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收编为“青州兵”,实力得以壮大。
孙坚攻击刘表,战。
193年:曹操东征徐州,大败陶谦。
194年:吕布攻击曹操。
陶谦病亡,刘备领徐州牧。
195年10月:曹操领兖州牧。
孙策攻打江东大败刘繇。
李傕、郭汜争夺献帝。
196年7月:献帝在杨奉等人护送下,回长安。
吕布占徐州,刘备投曹操。
曹操始兴屯田,将献帝劫持到许。
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
曹操讨伐张绣,失败。
袁绍占领冀、幽、青、并四州。
198年9月:吕布攻打刘备,破小沛。
198年12月:曹操擒杀吕布。
周瑜同小乔成亲。
199年11月:张绣投降曹操。
董承与王子服等密谋除曹操。
孙策袭取庐江,败刘勋。
刘备讨伐袁术,袁术病。
200年:曹操诛杀董承一伙。
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位。
陈琳撰写讨曹檄文,官渡之战开始。
10月:曹操偷袭乌巢。
201年:曹操败袁绍于仓亭。
刘备投奔刘表。
202年5月:袁绍病。
203年:孙权讨伐黄祖。
204年:曹操平定冀州。
辽东公孙度,子公孙康继位。
205年:曹操平定青州。
206年:曹操平定并州。
207年8月:曹操大破乌桓,消灭袁氏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文姬。
208年6月:曹操封为汉丞相。
7月:曹操南征刘表。
8月:刘表病。
曹操杀孔融。
9月:刘琮投降曹操。
11月: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打败。
209年10月:刘备与孙权之妹成亲。
210年:曹操建成铜雀台。
周瑜亡。
211年:曹操攻破马超。
刘备入川。
212年10月:曹操南下进攻濡须口。
刘备驻扎霞萌关。
孙权移治秣陵,改名建业。
213年5月: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
214年5月:孙权攻破宛城。
7月:孙权进攻合肥,被张辽击败。
10月:献帝、伏后与国丈伏完密谋除曹操,事泄,曹操诛杀众人。
刘璋投降刘备,刘备自领益州牧。
215年7月:曹操征张鲁。
11月:张鲁降曹操。
逍遥津之战。
曹操在濡须打败孙权。
216年:曹操称魏王。
217年2月:曹操进攻濡须口,孙权败。
218年:曹彰大破乌桓军,鲜卑部落投降,北方平定。
219年7月:刘备进位汉中王。
关羽水淹七军。
10月: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
220年1月:曹操病亡。
10月:曹丕称帝,建魏国。
221年4月:刘备称帝。
刘备伐吴。
张飞遇害。
222年:孙权称吴王。
彝陵之战,陆逊火烧连营,大败刘备。
223年4月:刘备于白帝城,刘禅继帝位。
8月:曹丕五路伐蜀。
蜀吴重修和好。
雍闿叛乱。
225年:诸葛亮南征。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平定蜀国南方。
226年:曹丕病亡,曹睿继位。
12月:曹睿封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
孙权围攻江夏,兵败。
227年:诸葛亮上书北伐。
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
姜维降蜀。
马谡失街亭。
周鲂诈降诱曹魏攻吴,陆逊大败曹休。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
229年:孙权称帝。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230年:吴派卫温、诸葛直航海到夷洲。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曹真病亡。
231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
8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吴大举攻魏合肥。
235年1月:曹睿封司马懿为太傅。
马钧制造司南车和水转百戏。
237年: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
238年:司马懿平辽东,杀公孙渊。
倭邪马台女王卑弥呼派使者到魏,魏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
239年1月:曹睿亡,曹芳继位。
240年:蜀将张嶷平定蛮族之乱。
241年:魏国在淮河兴修水利。
242年:孙权派军攻打海南岛。
244年:曹爽派兵攻打蜀汉不利,伤亡惨重。
245年:吴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争权,陆逊因受牵连,忧愤而。
246年:毋丘俭两度攻破高句丽。
247年:蜀姜维出陇右攻魏,接应附蜀的羌、胡部落。
248年:司马懿封为丞相。
249年1月:司马懿杀曹爽一伙。
夏侯霸降蜀。
姜维伐魏。
250年:孙权废太子孙和为庶人,赐鲁王孙霸,立孙亮为太子。
姜维攻魏西平失败。
251年:魏国太尉王凌阴谋叛变,被司马懿平定。
7月:司马懿亡。
252年:司马懿长子司马师为大将军。
孙权亡,孙亮继位。
司马昭攻吴,失败。
253年:诸葛恪进攻魏国,无功而返。
姜维攻魏狄道失败。
吴孙峻诛杀诸葛恪。
254年9月:司马师废曹芳。
10月:曹髦继位。
吴孙英谋杀孙峻未果。
255年:镇东将军毋丘俭与扬州刺史文钦讨伐司马师。
司马师亡。
司马昭为大将军。
姜维攻魏狄道,先胜后败。
256年4月:司马昭讨伐诸葛诞。
姜维伐魏被邓艾击败。
吴孙峻,弟孙琳专吴政。
孙綝杀滕胤等人。
257年:魏诸葛诞与孙吴联合起兵反魏。
姜维出骆谷攻魏失败。
258年:魏军攻破寿春,斩诸葛诞。
孙綝废吴帝孙亮为会稽王,立琅琊王孙休为帝。
孙休与丁奉设计杀孙綝。
260年5月:贾充、成济杀曹髦。
6月:曹奂继位。
262年10月:姜维攻魏,被邓艾击败,退屯沓中。
263年:司马昭三路伐蜀,蜀亡。
264年:钟会和姜维密谋失败被杀。
司马昭称晋王。
孙休亡,孙皓继位。
265年:司马昭亡,其子司马炎继任晋王。
12月:司马炎废曹奂为陈留王,自称晋武帝,建立西晋,魏亡。
271年:吴孙皓出兵攻晋,因士兵怨恨而止。
272年:司马炎派杨肇、羊祜等率军支持战略要地西陵。
陆抗大败杨肇,杀步阐。
277年:晋文鸯击破鲜卑族。
278年:羊祜、杜预驻扎襄阳。
279年:西晋出动六路兵马攻打吴国。
280年:西晋消灭吴国,吴帝孙皓投降,吴亡。
【《三国演义》30个虚构事迹】三国演义与正史完全不同的比较重要的30个虚构事迹,对三国演义的补充:1 草”船”借箭:无此事,此乃孙坚、孙权父子所为,分别发生在跨江击刘表和濡须之战。
(三国演义之祖【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2 气量狭小的周瑜:纯属罗贯中为抬高诸葛亮贬低周瑜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3 舌战群儒:无此事,诸葛亮面见孙权而已..诸如智激周瑜、苦肉计、连环计等均为虚构。
4 借东风:纯属虚构(借东风——冬至时日,多有东南风,此乃曹操之天灾,非人为;)5 赔了夫人又折兵: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单纯的政治婚姻。
6 诸葛三气周瑜:周瑜气量宽宏,更不会嫉妒诸葛亮,周瑜当时甚至并未注意过诸葛亮。
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根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
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7 征汉中:征汉中时的前线总指挥是刘备,诸葛亮留守成都搞后勤工作。
8 取蜀攻略:由庞统法正完成,非诸葛亮。
9 关公好女色: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与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
临破,又屡启公。
公疑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
如此看来,关圣大帝也有七情六欲----此处为裴松之引野史之注解,非《三国志》之原文也;关于貂蝉,正史上没有记载。
正史 上只记载了一个董卓的侍女跟中郎将吕布勾结10 长板坡七进七出:赵云护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11 水淹七军:此事件虽有所本,但与史实相差很远。
此乃天灾人祸,非人谋。
虚构庞德抬榇战,大战关羽,对于禁纯属污蔑《三国志》中的《关羽传》和《于禁传》都写得很清楚:时值秋天,大雨连绵,汉水暴涨,平地水高五六丈,关羽所带的荆州水军适应这种天气,而于禁、庞德带的是北方军,不适应水战,被洪水冲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杀。
12 孔明伐魏:并无七次实五次输的没演义那么漂亮,而演义很多地方把败仗写成了胜仗,如第二次北伐的陈仓之战,其实是败仗。
13 关羽单刀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
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14 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这是作者为丑化曹操,树立关羽的高大形象而虚构的。
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5.火烧上方谷:即是孔明差点烧司马懿和魏延那回,纯属虚构。
16 .火烧博望坡:非诸葛实乃刘备手笔。
发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才出山。
17 木牛流马:其实,木牛就是独轮车,流马就是今天很常见的四轮小拉车。
一说木牛是四轮车,流马是一种头部比较尖的船。
18 .诸葛亮用兵如神: 诸葛亮擅长后勤内政,用兵并不是强项。
19 借荆州:与诸葛亮无关,实乃鲁肃之计以刘抵曹,是鲁肃主张借给刘备的20 .孙夫人投江:孙夫人与刘备的婚事,本来只是历史上无数次政治性联姻之一。
是孙夫人去荆州..并没有刘备跑到东吴去娶亲。
这里并没有多少男欢女爱的色彩。
二人成婚之时,刘备已年近半百,而孙夫人不过二十上下,年龄相差约三十多岁..一个是贪图皇位的枭雄,另一个是任性而为的骄女,彼此互不信任,何来欢爱
所以,刘备入益州不久,孙权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孙夫人也毫不犹豫地回了娘家,还差点带走了刘备的宝贝儿子阿斗。
从此,她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与刘备恩断情绝。
后孙夫人投江自尽是疑问,..刘备呢
占据益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吴氏(吴懿之妹,刘璋之嫂),也看不出对孙夫人有什么留恋。
正因为这样,在《三国志. 蜀书. 二主妃子传》中竟没有一句话提到孙夫人
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夫人的最后结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绝不会为了刘备而殉情自尽的。
21 曹真:病于洛阳,并非被诸葛亮写信骂。
22 .诸葛亮骂王朗:王朗病于228年,并未随军出战,王朗被骂,完全虚构。
23 周瑜之:周瑜于巴丘操劳过度24 空城计:虚构灵感应该来自赵云的空营计(诸葛亮只是在最后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相持于渭水。
但作者写空城计又是有所本的,这个“本”就是《三国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冲三事”,但它是假的。
因为诸葛亮屯兵汉中阳平时,司马懿还是荆州都督,无缘与诸葛亮抗衡。
当时诸葛亮驻今陕西安康县,司马懿屯今河南南阳,如此之遥远,何谈空城计
)25. 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 被斩的六将:三演说被斩的六将是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这几个人都不见史书记载,连名字也是虚构的。
他们的出场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挨关老爷一刀。
26 张郃:张郃先后败于赵云、马超等人之手,这在高手动辄大战数十回合平手的演义中实在是少见的。
只能说,罗贯中好像颇不喜欢张郃….(猜想跟三国志里那句蜀军自孔明以下都惧怕他(张郃)脱不了关系)而正史中~张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击孔明时膝盖被流箭射中,跟庞统一样的满衰的。
其实正史上的张郃相当厉害,诸葛亮曾屡次败于张郃之手。
)27 .八阵图退陆逊:陆逊退兵是因为魏国要攻打吴国,陆逊怕腹背受敌才退兵28 温酒斩华雄:实华雄于江东猛虎孙坚的军队,《三国演义》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
29 关公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荀攸的计谋所为。
趁文丑部下抢曹军丢下的东西时曹操突击30 .貂蝉:完全虚构,不过董卓有个导致董卓与吕布反目的侍女。
【相关成语】1、如饮醇醪(周瑜):形容一个人气量广阔,起源于正史上周瑜对程普的谅解,形容周瑜心胸宽广。
2、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4、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5、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6、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7、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8、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9、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了方休。
10、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1、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2、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3、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4、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5、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6、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7、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指精通音乐戏曲的人18、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9、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困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20、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1、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2、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3、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4、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不降。
25、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6、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7、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8、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9、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30、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1、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相关诗词】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叹诸葛亮诗: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
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
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
【相关歇后语】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吕布戏貂禅——英雄难过美人关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吃曹操饭干刘备事---人在心不在【三国女性人物】1 貂蝉: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司徒王允家的歌女,连环计实施的核心人物。
后为吕布妾,白门楼吕布殒命后不知所踪。
一说成为曹操的歌女;一说被曹操赠于关羽,后遭关羽斩杀;一说于乱军之中;一说追寻自己的幸福去了。
2 甄氏(甄姬、甄宓):甄逸之女,嫁给袁绍次子袁熙。
冀州城破后,为曹丕所获,纳为己妻,曹丕称帝后,为皇后。
相传曹植初作《感甄赋》,体现出曹植对甄宓的爱慕之心,后魏明帝曹睿(曹丕与甄宓之子)觉得赋的名字太露骨,改之为《洛神赋》。
221年6月,甄宓被曹丕赐3 小乔:乔玄次女,大乔的妹妹,周瑜之妻。
周郎小乔英雄美女、郎才女貌 ,被流传为千古佳话。
相传周瑜后不久,小乔也因思念成疾,随即弃世,一代佳人,就此化为一抔尘土。
4 蔡琰:字文姬,我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蔡邕之女。
年轻时为匈奴所掳,被左贤王纳为妻子,并诞下二子。
后来,曹操将之从匈奴赎回,嫁给董祀。
琴瑟和谐,也算是结局很不错的了。
5 大乔:乔玄长女,小乔的姐姐,孙策之妻。
孙策后,守寡至终。
孙权薄情寡义,对兄长孙策多有怨怼,估计大乔的晚景并不令人羡慕。
6 孙仁(孙尚香、孙姬、孙夫人、弓腰姬):孙坚与吴国太之女。
一说其实孙仁就是孙朗,并不是和亲的那个孙权之妹。
刘备之妻,政治婚姻的牺牲品。
相传这位孙夫人好武,刘备多有畏惮。
刘备入川时,孙夫人被东吴夺回,自此终老东吴,听说刘备病逝,也投江自尽。
7 马云禄(马文鹭):民国文人周大荒所著小说《反三国演义》中马超的妹妹,马腾之女,赵云的妻子8 邹氏:张济之妻,张济后守寡。
张绣投降曹操后,曹操听说邹氏的美貌,召之侍寝,结果张绣反叛,使曹操折损了爱将典韦、爱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
9 杜氏:吕布麾下秦宜禄之妻,魏骠骑将军秦朗之母。
吕布殒命前,关羽曾向曹操讨要杜氏,曹操不允,后曹操自纳之,并将杜氏之子秦朗视为己子。
10 樊氏:桂阳太守赵范的嫂子。
赵范曾想将之配于赵云,以博得政治本钱,遭赵云拒绝,赵范后来反叛,樊氏却不知所踪。
一说后来樊氏还是嫁给了赵云。
11 吴氏:吴懿之妹,初为刘焉的儿媳,刘瑁之妻。
刘备入川后,甘夫人病,法正荐纳吴氏为后,刘备初不允,后终允之,是之为穆皇后。
12 郭氏(郭女王):甄宓之就与她脱不了干系,后宫的女人们,就那么回事。
不过曹丕能因宠爱她而杀甄宓,可见其美貌和手腕。
甄宓后,她成为皇后。
13 蔡氏:蔡瑁之姐,刘表之妻,刘琮之母14 甘夫人:刘备之妾,甘皇后,三国时代著名的美女之一。
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时年二十二岁。
15 糜夫人:刘备之妻,糜竺之妹,刘禅生母。
天生丽质,其肤如雪。
长坂坡,深明大义,为使得刘禅和赵云得脱,投井自杀。
16 祝融夫人:南蛮王孟获之妻,传说为火神祝融氏之后裔。
《三国演义》中她生擒张嶷、马忠,后中计被擒。
孟获彻底归顺后,祝融夫人也归顺西蜀。
17 18 大小张皇后(张星彩):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成为刘禅的皇后19 黄月英:诸葛亮之妻,也被称为“阿丑”。
关于她的相貌,一种是说她长相奇丑,一种却是说她是个绝代美人,不过不管怎么样,一般都认为她才智过人,是个才女。
20 丁夫人:曹操之妻,是个识大体、有德行的女子,历史中评价颇高21 卞夫人:继丁夫人之后成为曹操之妻,曹丕、曹彰、曹植的生母,歌女出身,德行颇高22 吴太夫人:孙坚之妻,吴景之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生母23 吴国太:系小说虚构人物。
孙坚之妻,孙朗、孙尚香生母24 刘氏:袁绍之妻,据说甄宓之嫁曹丕,其中还有她的功劳,名声不咋样。
25 伏寿:即伏皇后,伏完之女,汉献帝立为皇后。
因伏完参与谋曹操事败,受到牵连,遭曹操杀害26 何皇后:汉灵帝皇后,何进之妹,少帝刘辩之母,曾毒杀刘协生母王美人。
董卓进京后,少帝被废,已升格为何太后的她遭董卓毒杀。
27 严氏:吕布正妻,为吕布生下一女28 曹氏:吕布之妾,曹豹之女29 魏氏:吕布之妾,魏续之姐30 吕布之女(吕玲绮):吕布曾想用她与袁术之子袁耀和亲以获得袁术的援兵,为此,吕布亲自抱着女儿,想冲出重围,结果突围未遂。
31 32 33 曹羡、曹华、曹节:曹操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为妃,政治婚姻的牺牲品34 夏侯氏:张飞之妻,夏侯渊的族女,十三、四岁时为张飞所获,纳为妻子,后为张飞诞下二子二女35 辛宪英:辛毗之女,辛敞之姐,羊耽之妻,羊琇、羊姬之母。
辛宪英的智、曹娥的孝、木兰的贞、曹令女的节、苏若兰的才和孟姜的烈并称,皆谓之出类拔萃。
三国时代最具有政治洞察力的女人,辛毗、辛敞、羊琇皆一时人杰,遇到大事都会去找辛宪英商量。
享年七十九岁。
36 朱公主:朱据之妻,孙权之女37 全公主(孙大虎、孙鲁班):全琮之妻,孙权之女38 诸葛果:诸葛亮的女儿。
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相传,诸葛果在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39 关凤:关羽之女,三国时期孙权欲以己子娶关羽之女以结为亲家,不料被关羽“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所拒。
关索的姐姐,荆州之变后不知所终。
40 徐氏:孙翊之妻。
妫览、戴员谋反,杀孙翊。
孙翊后,妫览想霸占孙翊妻子徐氏。
徐氏为了替夫报仇,计杀二人。
41 徐母:徐庶之母,通情达理的老妇人。
因徐庶被诓骗回来,恼恨交加之下自杀而42 孙氏:孙策的股;,陆逊之妻三国演义在电视剧上共84集,年数跨度较长,长达72年,在一般《三国演义》书本中共80回以上。
三国里的人物关系
三国演义人物关系表【蜀汉】 ●刘备--汉昭烈帝 在世: 161年--223年 在位: 221年--223年 祖父:刘雄,被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父:刘弘,东汉末年官吏。
※ 妻:昭烈皇后,甘氏,沛人,刘禅生母,曾於长阪被困,幸得赵云解救。
后病死,諡皇思夫人,后再追諡昭烈皇后,与刘备合葬。
麋夫人,麋竺之妹,於刘备在豫州落难时,麋竺将她嫁给刘备。
孙夫人,孙权之妹,与刘备结为政治婚姻,后刘备入蜀,孙权接回她,再无记录。
穆皇后,吴氏,吴壹之妹,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后为汉中王后。
刘禅即位时,尊她为皇太后,称长乐宫。
延熙八年病死,与刘备合葬。
※ 子: 刘封,刘备养子。
本姓寇,后因不援助关羽而令他被擒杀,刘备将他问罪,赐死。
刘禅,刘备长子。
后登上皇位。
刘永,刘备次子。
先为鲁王,后封为甘陵王。
与刘禅宠臣黄皓不和,被刘禅疏远。
后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刘理,刘备三子。
※ 孙: 刘璿,刘禅长子。
刘瑶,刘禅二子。
刘琮,刘禅三子。
刘瓒,刘禅四子。
刘谌,刘禅五子。
刘恂,刘禅六子。
刘璩,刘禅七子。
刘胤,刘理长子。
刘辑,刘理次子。
※ 曾孙: 刘承,刘胤之子,封为殇王,二十岁卒。
刘玄,刘永之孙,蜀亡后投降,避过永嘉之乱,居於四川成都。
●汉后主刘禅(207年—271年)字公嗣,刘备之子,蜀汉后主。
223年—263年在位。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
三国时期蜀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三国演义》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段情节。
根据三国志中「凡三顾,乃往」,扩展写成。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占据新野的刘备,带著结拜 兄弟关羽,张飞,三次到隆中(今湖北襄阳)拜访诸葛亮。
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於相见。
谈话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 再去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亦可以说是「三分天下」之计最早的起源。
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 师。
刘备集团的命运从此改变。
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
※ 配偶: 根据《三国志》引《襄阳记》的记载,诸葛亮的妻子是名士黄承彦的女儿黄氏。
黄承彦知道诸葛亮在考虑娶亲,就对他说:「我听说你正在挑选老婆。
我有 一位相貌丑陋的女儿,生得黄头发黑皮肤,但是才能和你相匹配。
」结果诸葛亮答应了,马上把黄氏迎娶过来。
当时的人把这件事当作笑谈,乡间有句谚语说:「莫 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 ※ 子女: 诸葛乔:诸葛亮嗣子,诸葛瑾过继给诸葛亮,字伯松、原字仲慎,官至翊武将军。
诸葛瞻:(西元227年—263年)字思远,17岁时,被后主刘掸招为驸马.历任骑都尉、侍中、尚书 仆射加军师将军等职。
西元261年后,与董殿共同执掌蜀汉军政。
西元263年,魏将邓艾入蜀,诸葛瞻率军至涪迎战。
邓艾在阵前写信诱他投降,诸葛瞻怒斩来 使。
在绵竹与魏军决战时,由於寡不敌众,与其子诸葛尚一同壮烈战死。
诸葛怀:诸葛亮幼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
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闰,愿终老於家。
晋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诸葛果:诸葛果,诸葛亮的女儿。
※ 后裔:根据古代史料,有关诸葛亮后裔三代之后裔孙下落均无记载。
1992年,浙江兰溪诸葛村发现《高隆诸葛氏族宗谱》,据此记载,自宋代以来诸葛亮后裔一直生活在浙江兰溪一带。
●关羽(?? —219年),约生於东汉桓帝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
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
※ 子女: 关平,关羽长子,跟随关羽征战,与关羽一同被斩於临沮。
关兴,关羽次子,少已有名,深得诸葛亮器重,弱冠后担任侍中、中监军,数年后死去。
关氏,关羽之女,孙权曾为子求婚,遭关羽所拒,并辱骂来使。
※ 孙:关统,关兴长子,妻为公主,无子。
关彝,关兴次子,关统死后承袭其位。
※ 后裔:一说蜀汉灭亡后,庞德之子,庞会尽杀关氏为父报仇,关羽一脉已断。
但这段记载的可信度有争议。
后世解州、当阳、洛阳等地关姓氏族,常自称为关羽后裔,然多无可查考。
●张飞(?年 - 221年),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
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
※ 妻:夏侯氏,夏侯渊之女。
十三、四岁时,出城斩柴时,被张飞捉到,纳为夫人。
夏侯渊死后,将其下葬。
※ 子女:张苞,张飞长子。
早夭。
张绍,张飞次子。
官至侍中尚书仆射。
敬哀皇后,张飞长女,刘禅之妻。
被立为皇后,238年逝世。
张皇后,张飞次女,刘禅之妻,夏侯霸从妹。
其姊敬哀皇后死后,於238年正月立为皇后。
蜀汉灭亡后,随刘禅到洛阳。
※ 孙:张遵,张苞之子,为尚书。
魏灭蜀之战时,随诸葛瞻守於绵竹关,与邓艾交战,战死。
●王匡(生卒年不详),字公节,泰山人,东汉末期的人物,河内太守,是东汉末期起兵讨卓的地方势力之一。
在《三国演义》中,王匡曾参与「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本部将领方悦被吕布所杀。
●王平(?? - 248年),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
子:王训,王平之子。
●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是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的军事家。
他是孙坚之长子,孙权之兄。
●董卓(?-192年),字仲颖,陇西临洮人。
《三国志》记载他「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
」因军功官居并州刺史,封侯,是雄据西北的一方势力。
●吕布(?—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人。
东汉末期的著名武将。
在民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
(「[赤兔]」为吕 布坐骑之名。
)吕布虽骁勇善战,但又势利多变,故除其勇武为人所记,个性却并不为人所喜。
吕布曾在并州刺史丁原麾下任骑都尉、主簿。
汉灵帝死后丁原进京与 大将军何进密谋诛杀宦官,并为执金吾。
董卓入京后令其诱杀丁原。
董卓得势后收吕布为义子,任中郎将,封都亭侯。
●貂蝉是《三国演义》小说中的人物之一,正史中没有发现关於貂蝉的记载,只是说吕布和董卓的侍婢私通而已。
在三国演义中是司徒王允的义女,长得 美貌动人,方十五年华,知悉王允对於董卓的乱政深感无助,於是便献出自己来对付乱臣贼子。
貂蝉后来挑动董卓的义子吕布刺杀了董卓,自此之后貂蝉便在三国演 义中销声匿迹了。
貂蝉,是王允的义女,受王允所托以美色离间吕、董,及吕布杀死董卓后,更成为吕布之妻。
【魏】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
曹操有二十五位儿子: 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
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从施展抱负。
公元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霖,曹衮,曹玹,曹峻,曹矩,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曹徽,曹茂 。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曹操次子(曹操的长子是早逝於宛城的曹昂,而与卞氏的所生的长子是曹丕)。
公元187年冬天山生於 谯郡。
公元211年封为五官中郎将及副丞相,公元217年立为魏国世子。
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任为魏王及丞相,而汉室早在曹操时就已经名存实亡。
曹丕 一上任,法令一新,同年即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给他,改国号为魏。
曹丕还感慨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据说舜、禹也是通过禅让登基,我今天知道那是怎 麼一回儿事了)」。
曹丕自幼好文学,於诗,赋,文学批评,皆有成就。
与其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
今存《魏文帝集》二卷。
著有《典论》。
●魏元帝曹奂(246年—302年卒於许昌)本名曹璜,字景明,是曹魏的最后一位皇帝,他从260年继位到265年禅位於司马炎,此后被废为陈留 王,諡号为元帝。
曹奂是燕王曹宇的儿子,曹操的孙子,甘露五年(260年)司马昭杀曹髦后立曹奂为皇帝,实际上曹奂手中毫无权力,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 何势力,完全是司马兄弟的傀儡。
曹奂在位期间,263年曹魏大将邓艾和钟会伐蜀汉,蜀汉灭亡。
司马昭被晋升为晋王。
不过蜀汉灭亡没多久,司马昭的儿子司马 炎就於咸熙二年(265年)废掉了小皇帝曹奂,魏亡。
【吴】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
222年在金陵称王,229年称帝,建立吴国,即东吴,史称孙吴。
222年—252年在位。
父孙坚,兄孙策。
孙权文武双全,年少时经已有将帅之才,统率大军之能力,故与之为敌的曹操也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
●周瑜(公元175年—公元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中国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
●陆逊 (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臣和主力军师。
自孙权赋予大都督以来,曾是多次率领吴国军 队抵御北方的魏国及西方的蜀国的核心人物。
后任吴国的丞相 (244年至245年)。
陆逊最著名的战役则是防御刘备来袭的「夷陵之战 」(222年)。
在这场战争中,刘备的军队於密林扎连营三百里,陆逊趁机以火攻大破之,大败刘备於夷陵,使刘备不得不退回白帝城,不久更死在那裏,也以致 於蜀国后期一蹶不振。
刘备-关羽.张飞(义兄弟)-刘禅(亲子)-诸葛亮(尊重)-孙尚香(夫妇)-赵云(尊重) 关羽-关平(亲子)-张飞.刘备(义兄弟)-曹操(恩情) 张飞-星彩.张苞(亲子)关羽.刘备(义兄弟)诸葛亮-(佩服)马超-(友好) 赵云-刘备(君主)-刘禅(舍身)-庞统(友好)诸葛亮-(尊重)关羽.张飞(友好) 马超-庞德(部属)-刘备(恩情) 黄忠-刘备(恩情)魏延(命救)-严颜(友好) 诸葛亮-刘备(君主)-刘禅(辅佐)-姜维(师徒)-月英(夫妇)-庞统(同门)-赵云(信赖) 姜维-诸葛亮(师徒)-夏侯霸(友好)-刘备(君主) 魏延-黄忠(友好)-刘备(恩情) 月英-诸葛亮(夫妇) 庞统-诸葛亮(同门)-刘备(恩情)-赵云(友好) 魏曹操-夏侯敦.夏侯渊.曹仁(从兄弟)-曹丕(亲子)-张辽(信赖)-典韦(命救)许诸(护卫)-关羽(尊重) 夏侯敦-曹操.夏侯渊(从兄弟) 夏侯渊-曹操.夏侯敦(从兄弟)-张郃(友好)-星彩(孙女) 曹丕-甄姬(夫妇)-司马懿(友好)-曹仁(信赖) 张辽-关羽(恩情)曹操(君主)-吕布(君主)
刘备娶亲是怎么回事啊
东汉末年周瑜想取回荆州,周瑜献计“假招亲扣人质”。
诸葛亮识破,安排赵云陪伴前往,先拜会周瑜的岳父乔玄,乔玄说动吴国太在甘露寺见面,吴国太真的将孙尚香嫁给刘备。
孙权与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演义故事(非正史,请勿对号入座) 三国时,荆州地处西川与东吴之间,是重要的兵家必争之地。
当初,刘备窘迫时,向东吴“借”荆州以栖身,休养势力。
后稍有恢复,东吴便再三索要荆州,刘备当然不会把自己的惟一立足之地放弃掉,也便以各种理由再三推拖。
东吴的大都督周瑜十分气恼,便想用计取回荆州。
一天,听得刘备夫人新丧,周瑜顿时心生一计,对东吴大将鲁肃说:“我有计策了
必使刘备老老实实地把荆州交回来
” 鲁肃问:“什么计
” “刘备丧妻,必将续娶。
我知主公有一妹妹,刚武英豪。
可假意以招婿为名,赚刘备来东吴成婚。
一旦他来,则囚入牢室。
再派人去讨荆州以换刘备。
他们必然交还荆州。
之后,放与不放、杀与不杀,不全凭我们随便处置了吗
” 鲁肃觉得这个计策甚好,表示赞同,便对东吴之主孙权说了此计,孙权也同意。
于是派大臣吕范到荆州去做媒,说:“近日刘备夫人病逝。
我有一妹,想招刘备为婿。
永结姻缘,同心破曹,以扶汉室。
这做媒的事,我看你去说最好。
请你走一趟吧
” 吕范领命,以媒人身份来到荆州。
再说刘备,中年丧妻,他很烦恼悲哀。
这天正和诸葛孔明闲谈解闷,忽报东吴派吕范来了。
孔明笑道:“一定是周瑜为要荆州,又有什么计谋了。
我在帐后躲起来,无论吕范说什么,您都答应下来。
然后我们再商量对策。
” 刘备于是接见吕范。
吕范先对刘备表示慰问,然后就讲清来意:“人若无妻,就像房屋没了梁一样。
所以我不避嫌疑,特来做媒。
”接着就把东吴要招刘备为婿的事及此事对刘、孙两家政治军事上的意义都认真诚挚地说出来。
最后道:“因为吴太夫人特别疼爱这个最小的女儿,不愿意远嫁,所以请皇叔去东吴举行婚礼。
” “这事,你们主公知道吗
”刘备问。
吕范笑道:“这种事,不先征得吴侯同意,怎敢随便来说呢
” 刘备以年龄相差太大等理由婉拒。
但吕范是个非常称职又热心撮合的媒人,一再劝说。
最后刘备没理由推辞了,就说:“请您先住下来,我明天告诉您最后的决定。
” 到晚上,刘备与孔明细商此事。
孔明十分高兴,劝刘备答应这门亲事,并马上要派孙乾和吕范回见孙权,商定娶亲事宜,择日就婚东吴。
刘备绝非平庸之辈,因此,不解地望着孔明道:“这肯定是周瑜的计谋,我怎么能草率地身入虎穴呢
” 孔明笑道:“周瑜虽能用计,但怎能出乎我所料
主公放心,我略施小计,保管使周瑜一筹莫展、孙权之妹成为主公之妻,而荆州又万无一失
” 刘备虽相信孔明的神机妙算,但对只身入虎穴的危险仍存疑俱,很是犹豫。
孔明道:“我已定下三条妙计,再让赵子龙保主公过江,绝不会有差错的
”随即把赵云找来,安排了任务,又交给他三个锦囊:“你保主公入吴,可依次按这三个锦囊内之计行事。
” 于是,在建安十四年冬十月(公元209年),刘备由赵云、孙乾陪同,进入吴国境地。
刚到吴境的第一个城市南徐,赵云就按孔明吩咐打开了第一个锦囊。
看罢,就命令随行的五百名士兵,一个个披红挂绿到市上购买各种婚礼所需要的物件,同时大肆宣扬刘皇叔要与孙公主即将成亲的消息。
东吴士官百姓闻听,更代为传播,立时,这喜庆消息就传向吴国所属各地。
赵云又代刘备准备了丰厚礼品,教刘备主动拜访乔国老。
乔国老在吴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的两个女儿,一个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一个嫁给了周瑜;两个女婿,一个是吴国开国之主,一个是正掌大权的都督,由此可知乔国老的“一斑”了
刘备登门拜访,使乔国老大为开心,却又为如此大事自己这个“国老”却没有被告知而大为恼火。
送走刘备后,便从南徐州赶到都城去见孙权的母亲吴国太。
一进门就气哼哼地冲吴国太道喜。
国太一怔:“有什么喜事呀
” 国老道:“国内都已传遍,您的贵婿也到我门上来过了,为什么还要瞒我
” 国太大惊:“竟有此事
”忙派人把孙权叫来质问,并派人到城中探听。
派到城中探听的人先回来了,报告:“确有此事。
女婿已在驿馆安歇,五百随行军士正在城中购买猪羊果品,准备成亲。
做媒的女家是吕范,男方是孙乾。
” 国太一听,顿足捶胸大哭。
此时,孙权进见母亲。
国太怒气冲冲责问:“你心里还有我吗
女儿是我生我养,你招刘备为婿,这么大的事为什么瞒着我
” 孙权吓了一跳,没想到母亲已知此事。
不得已,才向国太说出真情:不过是条计策,只为了把刘备骗到东吴,好以此要挟、讨还荆州。
并不是真要把妹妹嫁给刘备。
国太一听更火了,大骂周瑜道:“你这个堂堂六郡八十一州大都督,怎么这样没出息
没本事取荆州,却用我女儿为名,使美人计
杀了刘备,我女儿就是望门寡,以后还怎么再嫁人
”接着又怒斥孙权:“你们这帮没本事的家伙,做的好事
” 孙权平日孝敬母亲,此刻只能默默无声。
乔国老也不大平:“就算用这条计取了荆州,也会被天下人耻笑。
这怎么行
” 孙权羞惭不已。
乔国老又说下去:“事已至此,也只能招刘备为婿了,免得出丑。
” 孙权忙反对:“两个年龄恐怕不相当吧
” 乔国老已对刘备有好感,就争辩:“刘备是大汉皇叔,当今英雄,有何不可
” 国太道:“明天我先见见刘备。
他若不中我意,此事听你们去做。
若中我的意,就把女儿真嫁给他
” 孙权无奈,只得答应。
但预先在会见地点埋伏下刀斧手,一旦国太不满意刘备,马上拿下他。
不料,第二天在甘露寺,吴国太一见相貌堂堂、打扮齐整的刘备就喜欢得很,对乔国老赞叹:“这真是配做我女婿的人
” 乔国老在其间更大赞刘备人品才能。
于是国太一锤定音:择日定亲。
孙权悻悻地,只有听任国太。
刘备回馆驿后,孙乾又要他马上再见乔国老:请求早日完婚——因为东吴多有欲害刘备的人。
乔国老又面陈国太,国太十分气愤:“我的女婿,谁敢杀害
”便命刘备搬入宫中,住在自己身边,并同意赵云所率五百士兵也陪住进来。
紧接着,国太就为刘备与自己的女儿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周瑜闻听此事,懊恼不已。
他又心生一计,要孙权软禁刘备于宫中,提供锦衣美食、音乐歌女,企图软化刘备志向,让他贪恋享乐,不思回荆州。
然后,再伺机挑拨他与关张二人的关系,疏远他与诸葛亮的情感。
最后,再用计夺回荆州。
总之,绝不可让刘备再跑回去
于是孙权依计而行:修建豪华宫室与刘备夫妇居住;花木玩物,无所不尽其美艳珍奇;歌女乐师,昌均是色艺绝佳的人选;至于金玉锦绣、车马服饰,更是应有尽有、极尽丰厚。
刘备于长年战场奔劳间,猛入温柔富贵之境,果然乐而忘返,沉迷酒色之中。
赵云见状,甚忧虑。
按孔明所说,于年终又拆开第二个锦囊。
他看过之后,急匆匆来到正听看歌舞的刘行面前:“今早接孔明来报,曹操起精兵五十万,杀奔荆州而来
军情十分紧急,请主公马上回荆州
” 刘备虽恋享乐,但还不沉迷。
一听荆州危险,也吃惊。
但又舍不得离开孙夫人。
赵云于是有意地几次三番催促刘备。
刘备更加为难,常面容悲戚。
孙夫人已探知内情,便果断地说:“大丈夫立世,不可只顾儿女私情,妾已是夫君的人,你无论到何处,我都跟你去
” 刘备很高兴,夫妻二人于是商定:以到江边祭祖为名,离开吴境,潜回荆州。
到了元旦,夫妻二人给国太拜年。
之后,孙夫人代刘备说:“祖宗父母之坟在涿郡,想到江边,望北遥祭,以表人子之情。
” “这是孝道。
当然可以
”国太以爱戴的眼光望着刘备,立刻答应。
于是,当天下午,刘备、孙夫人及赵云所带五百士兵,瞒着孙权,悄悄向长江岸边进发。
第二天,孙权得知刘备走脱,忙派将领率兵去追。
周瑜惟恐刘备逃跑,也一直派兵在必经之路防守。
结果,刘备前后受敌,被追兵团团围住,情势万分危险。
赵云忙按孔明所嘱,“在危急时刻翻看第三个锦囊”。
看过后,把孔明的计策告与刘备。
刘备急忙赶到孙夫人车前,流泪道:“备有几句心腹话,要告诉夫人。
”接着,便把与孙夫人结婚的前后经历及周瑜、孙权以她为钓饵要谋杀刘备的全部阴谋告诉了妻子。
之后,又十分真诚地表现出对夫人的爱恋之情。
最后表示:若夫人不能帮自己脱离危险,则宁愿自杀在夫人面前。
孙夫人一听事情全部经过,大怒。
由于夫妻情感很深,当然不会让刘备有丝毫危险,就把孙权、周瑜派来的人大骂一顿,连带着也痛骂了自己的哥哥和“不可一世”的东吴大都督。
然后她立目扬眉,喝令这些人让路
否则杀无赦
这些人见公主发怒,哪敢下手
觉得人家毕竟是王族亲贵,自己只是下人、走卒,何必掺入主子家事之间受窝囊气
又见赵云横枪立马,怒气冲天地准备厮杀。
自知费力不讨好,甚至被赵云杀伤丢命,最终还会让主子谴责,就让开一条路,放刘备走了。
刘备死中逃生,打马赶路,来到长江边上。
后面追杀兵又起:吴军将领新接孙权之令——宁可杀死亲妹妹,也不可让刘备逃走
正惊慌失措,江岸芦苇丛中,摇出二十多只船来。
原来竟是诸葛亮专候在此,接刘备回荆州的
刘备大喜,上船与孔明相庆。
这时,上游又铺天盖地地冲来无数战船。
中间帅字旗下,周瑜亲统水军截杀而来。
刘备在孔明指引下,弃船上岸,乘马疾行。
周瑜只好也弃船上岸。
但水军少马,只好带少数兵力追杀刘备。
不料,追至半途,一彪人马横向杀出,大将关羽,威风凛凛拦在面前。
周瑜胆战心惊,慌忙败退。
吴兵死伤无数。
周瑜逃得性命,回到船上。
还没喘息平静,就听岸上刘备士兵大声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讥刺的叫喊刺耳地在周瑜周围长久不停歇。
周瑜恼羞成怒,大叫一声,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立时昏倒在地。
于是,周瑜为刘备娶亲,偷鸡不成丢把米,就成了流传至今的讽刺故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