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经典台词 > 贪食贝贝台词

贪食贝贝台词

时间:2016-11-08 07:45

贪食贝贝 - 儿童歌舞剧 2014年杭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 伴奏音乐 谁有吗

我想要这个

找谱子什么的 直接去找思源音乐工作室会比较好哟

这首背景音乐是什么歌,经常听到的

楼主您好,这是he films the clouds pt. 2,从3分18秒开始的一段

这个视频的背景音乐是什么呢

http:\\\/\\\/t.cn\\\/RxdT73S

该视频PS大神完美动态呈现美国历届总统画像的背景音乐是歌曲:fractures in the steel 歌手: galt aureu可以到itunes下载

英文歌女的唱的,we are you la 背景音乐是水泡声,有些美拍放背景音乐。

叫什么名

各位法师,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大德,各位来宾上午好

阿弥佗佛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

今天大家聚集在安养院,我们淄素同堂,首先要感谢这个安养院的董事长,院长,还有这些法师,他们昨天忙了一天做这些准备,为我们大家提供了这么一个宽敞明亮的听法的地方,所以我们大家以热烈地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阿弥佗佛

我们应该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这叫饮水思源。

今天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如何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说到修行二字啊,顾名思义,修行就是修正我们错误的思想,和错误的行为,名之曰修行。

修行的第一步是要皈依佛法僧三宝,要树立正确的知见,正确的观念。

这个信啊,有正信也有邪信,我们今天讲如何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修行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能够来半点的马虎。

我们要端正自己的态度,如果背道而驰的话,纵然修行依然还在轮回当中。

修诸善业,是名魔业,大家要用心来听。

如果知见错误了,纵然修行依然还在轮回当中。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呢

在这里我们要讲四点,第一、要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第二、要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第三、要以智慧为正信的眼目;第四、要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我们一点一点来讲,大家是否是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也可以对照自己。

第一、我们要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所谓三宝啊,有的人虽然皈依了,你问她什么叫三宝,她说“精气神”。

殊不知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我们这里讲的三宝不是精气神而是佛法僧三宝。

我们为什么要以佛法僧三宝作为正信的核心呢

要想自己生大智慧,要想自己得自在,得解脱,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

为什么呢

这个皈依的“皈”,是武则天—— 我们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创造的。

一个白一个反,归投依靠之意。

这是一重意思,还有一重意思呢

反黑为白,改邪归正之意。

一般学佛的人都知道,佛是印度语佛陀耶的简称,全称是佛陀耶或者叫佛图。

把它意译成我们的华语就是觉悟的“觉”,或者是智慧的“智”,觉者或智者就叫佛。

“觉”又有三意,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己觉悟了,还要帮助众生觉悟,觉行圆满,名之曰佛,三觉圆满万德具备者名之曰佛,所以我们要皈投依靠在他的麾下。

佛有大智慧,他是一个大觉者,所以称之为宝。

世间人是把金银、琉璃、车磲、玛瑙、珍珠等等称之为宝,我们是把觉悟的大智者称之为宝,稀有难得,物希为贵嘛,名之曰宝。

我们向佛学习,学习他的大智慧,学习他的大悲心,学习他的大慈心,学习他的大舍心,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学习他度众的大愿心,学习他的大行心,大行大愿大智大悲。

什么叫悲

悲能拔苦,慈能与乐,也就是说能够帮助众生解决种种的烦恼,无论是生理上的痛苦,还是心理上的痛苦,还是外界的痛苦,他能够帮助你把这些痛苦拔除掉,这些种种的烦恼痛苦拔除掉了,当然随之带来的就是快乐。

再简单讲慈悲的精神就是助人为乐的精神,一个学习佛法的人,他是学习诸佛菩萨的大慈悲的精神,奉献的精神,要行菩萨道,菩萨的精神是什么,就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奉献精神。

这一句话,跟我们共产党员常时提倡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同出一辙。

你要学佛如果能够去实践“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只句话的话,你就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佛的弟子。

所以我们要皈依佛,就是因为佛身上有这么多的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值得我们去效仿,去学习,这是佛宝。

那么法宝呢

就是诸佛菩萨他们通过实证以后讲出来的法,这些法都可以使我们生大智慧,而得解脱,所以名之曰法宝。

佛是觉悟者,我们皈依佛实际上是皈依“觉”,佛把他实证的真实相告诉我们,这是法,是正确的,让我们如何走一条人生的正路,皈依法实际上就是皈依“正”。

僧宝什么意思呢

僧是清净的意思,清净合和。

僧人是追随佛陀追求真理,实践真理,传播真理的人。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释迦牟尼佛是跟孔子同一个时代的,他老人家已经离开我们,人有生老病死,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他来到这个人世间八十个春夏秋冬,在人间弘扬佛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回,最后示现涅盘。

他的法宝永远留在了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这些法,通过后来的弟子三藏结集整理成文字。

但是文字是不能开口说话的,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如果我们要把这些经典都请回来供在家里,你没有钱还不行,至少要六七万人民币才能把这一套法宝请回家。

请回家以后还要牺牲时间去阅读,去浏览,又要用十年的时间去阅藏经,十年的时间也是走马观花这样看一下,阅了不一定读懂了,文字的东西不能开口讲话,必须要借助僧宝来深入经藏,理解实证,然后再代佛宣说讲述给大家,所以僧宝的珍贵就在这个地方,他追随佛陀去弘扬真理,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在佛教事业上,他舍弃了世间的荣华富贵,抛家别亲,辞亲割爱,舍弃了世间所谓的天伦之乐,荣华富贵,山珍海味,出家修道,追求真理实践真理,然后把他所理解到的,所实践到的再次宣说给大家,你们说僧宝可不可贵,值不值得我们去礼拜供养啊

所以每当你们出门看到披如来袈裟的僧人,你们就要合掌,问讯,顶礼,供养,护持。

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里讲到,常时要以四事供养,哪四事呢

衣服,饮食,卧具,医药。

你们常时要到寺庙去护持正法道场,护持这些修道的僧宝,佛宝也好,法宝也好,如果没有僧宝来给你们讲解,你们都不知道。

有些人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我们听了以后觉得非常的不可思议,他说我们只要二宝,不要僧宝,你问他要哪两宝

佛宝跟法宝。

不要僧宝,自己可以敲打念唱,也可以给人家助念,做佛事。

那我说既然你可以,那为什么不把你那几棵风流草铲除掉呢

自己现僧相,这样多好呢,如法如律的,舍不得,又不愿护持,这个就不是正信。

所以我今天在这里讲如何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不然的话,自欺欺人,害己也害他人,以盲引盲。

必须要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紧紧地团结在三宝的周围。

是你皈依三宝,而不是三宝来皈依你。

有的自称是三宝弟子的人,发心出了很多钱修了一个大大的寺庙,然后就请些僧人进去给他诵经上殿,他把善男信女们所捐的功德箱里的善款,拿出来自己支配,给僧人发衣单费,一百块两百块或者三百块,你们只管念经,其他事情什么都不要管,把出家人僧宝当成了他的打工仔,何等的悲哀啊

这个他也在说他是三宝弟子,他说他出了多少钱,多少千万多少亿修了这个寺庙,他出了一千万要赚两千万回去,出一个亿要赚两个亿回去。

殊不知因地不真果遭迂曲,吃不了兜着走。

佛法揭示的是因果的道理,他不明白因果,就是明白也不相信。

接下来我们讲第二点,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

你说你是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你相信不相信因果,他说我相信,但是他的行为和他说的却心口不一,想的一套,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

这怎么行呢

佛法贵在实践,你说得很好,说得来天花乱坠,但是你不去实践,就象我们平时讲:说食不饱腹,画饼不充饥。

这样学,学来学去不受益,因为佛法的道理在他的身上没有作用。

佛法揭示的因果的道理。

因果通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在经典里面就讲到:“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说我现在做一件事情别人不知道,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又不说出去,谁人知道啊。

你们常时也说一句话,三尺头上有神灵,殊不知诸佛菩萨尽虚空遍法界,诸佛菩萨都有五眼六通,这六通里面就有他心通,所以说你不要带着侥幸心理,我自己做的,我的起心动念,这些凡夫怎么知道,凡夫不知道,但是诸佛菩萨知道,所以我们有人在这里是这样,没有人在这里,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样,都要用法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行为。

要相信因果,做了就不会失去,不做就不会得,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是因,如是果的因果法则。

你要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真正的三宝弟子就必须要坚信因果,就必须要深信不疑。

当然要对因果深信不疑,必须要有大智慧才行。

所以接下来第三点:要以智慧为正信的眼目。

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大家要用心的听。

一个人如果说没有眼睛,失去了光明,走路就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随时都有摔跤的可能,有时候可能会把你摔得粉身碎骨。

佛法是让我们大家破迷开悟,破除你心中的疑惑,让你明了诸法的真实相,从而不再去贪着,不再去做一些糊涂的事,不再去贪,不再去嗔,不再邪知邪见,不再起慢心,佛法是让我们生大智慧。

梁启超讲到:佛法是智信,而非迷信。

所谓迷信就是盲目的从信,觉得我现在是三宝弟子了,每天在佛前烧烧香,磕两个头,然后在那里喃喃有词,诸佛菩萨呀你要保佑我:儿子连升三级,保佑我的孙子考上大学,你要保佑我的媳妇早生贵子。

有的在乡村里面,啊呀诸佛菩萨呀,我们今年经济不是很好,你要保佑我的猪多生仔,保佑我的鸡多生蛋,什么样的请求都来了。

然后天天上香,香上的很勤,上香是有所求的,他以为诸佛菩萨过往神灵就是争一口香,我要给它上了香,它就会保佑我发财,如果是带着这样的信念来学佛,就叫迷信,什么叫迷信,这就叫迷信。

佛法的思想,佛法的精神不是告诉你这些东西。

你要辛勤的去耕耘,你不上香一样的可以发财,一样的可以有收获。

佛法揭示因果的道理,种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你辛勤劳动了当然就会得到相应的收获。

春天播种,勤松土,勤施肥,勤除草,到了秋天的时候就是你收获得季节。

如果说春天你只把种子撒在地里,从此不来过问它,你说我秋天来收割就行了,既不施肥,也不除草,也不松土,顺其自然发展吧,佛法讲随缘,随它去生长吧,那是胡乱理解。

这样不行的,如果你们不相信,下来你们去做个实验,你天天烧香,就坐在家里,看天上会不会掉馅饼来。

幸福是要靠自己去创造,所以说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善业跟恶业也是由我们自己去造,你想去做善事就去做善事,想去做恶事就去做恶事,那么做了以后肯定有结果啦。

结果,苦乐果报也由我们自己去受,别人代替不了。

佛陀再慈悲想代替也代替不了,他只是告诉我们因跟果的关系,因跟果的道理,因跟果的法则,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你如果相信,并且把这个道理贯穿落实在你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去,你就收益,你就是个有缘的人。

佛专门度有缘的人,佛法虽广,从来不度无缘之人。

什么叫无缘之人,不相信因果的人,不相信真理的人就是无缘的人。

天雨虽阔,从来不润无根之草。

你没有根的草,雨水怎么来滋润你呢

所以佛法虽广从来不度无缘之人,天雨虽阔从来不润无根之草。

你相信因果就是你智慧升起的时候,佛法的核心思想揭示的就是因果的道理,无我的道理,缘起性空的道理,你通过皈依,通过听闻佛法,常时亲近善知识,然后勇猛精进的去熏修,明白因果的道理,该做的才做,不该做的不做,也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你修行的过程就是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过程,你能明白这个道理,那你就是个有眼睛的行者,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是一个盲者,大家就可想而知智慧的重要性。

我们在诵大悲咒的时候,大悲咒前面有一段祈愿文,第一句就是,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你要想知道一切法的真实相,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你看我们诵经,每一段文不是可诵可不诵的。

我常时诵这一段的时候,诵得来心花怒放,我在诵的时候都是唱着诵,在这里也可以唱诵给大家听,(唱)“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愿我速知一切法,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愿我速度一切众,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愿我速乘般若船,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愿我速得戒定道,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愿我早登涅盘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愿我速会无为舍,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们在读诵的时候不光是有口无心,我们要随文入观。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让我生起大智慧,明白诸法的实相,这是一个行者的愿望,他没有,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升官,发财,升职。

他不是这样的,他希望诸佛菩萨给他智慧。

你说智慧啦

自在啦

解脱啦

成佛啦

是不是万事大吉了,不是。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度一切众,迅速的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我们要度众生,必须要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叫方便智。

所以我们接下来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耀一,你们大家都听过她唱的歌对不对

她是不是来显示她歌喉好听,不是,那是什么

是弘扬佛法。

知我者莫如你们也,很好,很好。

你们是我的善知识,你们是我的知音啊。

看来我没有白唱,我很高兴。

我在佛前发愿,要以音声来广做佛事,我们宣唱的是真理,是以音声的形式来弘扬佛法,以艺术的形式宣扬真理,所以你们听了不光是听它的声音旋律,最主要的是听它的歌词内容,听了以后要这样去做才没有白听,才没有辜负耀一的初衷。

接下来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般若船就是智慧的船,乘的这个船要到哪里去

是不是要到美国去玩呐

要到哪里去

对啦

让我早得越苦海啊。

乘着般若船到达自在解脱快乐的彼岸去

所以揭蒂,揭蒂,波罗揭蒂,波罗僧揭蒂,菩提萨婆诃。

去呀去呀,快快去呀,快到那里去,快到解脱的彼岸去。

所以智慧多重要啊。

我们要想解脱,从生死烦恼的此岸,到达解脱,自在,成佛的彼岸去,中间需要一个工具,那就是智慧之舟,智慧之船,佛陀在经典里面讲,般若智慧是度众生由此岸到彼岸的船筏,般若智慧是砍伐烦恼大树的利斧。

有的人讲,烦恼象树一样,有根,有主干,有枝叶,有花还有果,你看这个烦恼多不多啊

你要把这个烦恼由根拔起的话,必须要借助般若这一把利斧,也就是智慧这一把利斧。

又讲般若智慧是照破无明黑暗的大明灯,阿弥陀佛,无明黑暗啊,我们没有智慧,我们心里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当你通过皈依三宝学修佛法,智慧生起的那一刹那,千年的暗室重见光明,所以般若智慧是照破无明黑暗的大明灯。

般若智慧是治众生心病的良药。

有人说我非常健康啊,我没有什么病啊。

殊不知贪嗔痴一大堆,这个心病就是指的你的贪欲之心,愚痴之心,嗔恨之心,骄慢之心,邪知邪见的心。

象这些心要怎么样才能把它去除掉呢

般若智慧

我们每天贪名,贪财,贪食,贪色,贪睡,贪不完哪。

一生的宝贵时间,都成了名食财色睡的奴隶了,每天忙碌不休,最后忙得睡在病床上没办法了,所以说名食财色睡,地狱五条根。

你要想不下地狱的话,那就要有智慧,才能把你这些心病呢去除掉。

我们要服用阿弥陀佛开的阿伽陀药,真正的回到极乐之邦.我写了一首打油诗,我说:“吾今携众去远洋,智慧做舟,慈悲为航。

扬起渡生的风帆,风雨兼程,风雨兼程,奔向那永恒的乐邦”。

所以师父唱的《是心做佛祖》大家听出它的弦外之音没有啊,听出来啦

那是什么

讲给我听,有的说修行,有的说智慧,说得都对,但是不圆满,下来还要去听

这个有字的书好读,无字的书不好读。

有弦的琴好弹,无弦的琴不好弹,有音符的音乐好听,没有音符的音乐不好听。

你要听懂,要借助于什么

般若智慧

我们要想没有烦恼,要想快乐,要想充实,要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就必须要生大智慧。

怎么样才能生大智慧呢

第一:于圣言量铭记不忘。

什么叫圣言量,就是圣人所说的话。

也就是你们平时读的圣经,圣人所说的话就叫圣经嘛。

要把圣人所说的话牢牢记在心上;第二:把圣人说的记在心上的那些话,如实的去理解,理解他的教义教理,他的思想他的精神。

佛陀说的话你要弄明白,你才知怎么去做,我们读经的目的是为了解意,要理解他的意理,解意的目的是为了在生活当中好好的如理的去行持,这叫依教奉行。

你连佛陀说的话的意思都没有听懂,怎么去依照他的教导去行持呢

所以读经要解意,理解了要把它融会到你的生命当中去,融会到你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去。

而行持的目的是为了得解脱,得自在,成就佛道。

成佛了,自在了,解脱了,是不是万事大吉了呢

不是,成佛的目的是为了广度无量无边的众生。

要想有一个智慧的人生,就必须要皈依三宝,必须要法随法行依教奉行,所以我们要以智慧作为正信的眼目。

最后第四点:就是要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为什么这么讲呢

我们学修佛法不仅仅是求人天福报,培一点福报就可以了。

每天到寺院扫扫地,摘摘菜,烧烧火,就可以了。

不行,既要修福,同时也要修慧,福慧要双修,这样修才是两个脚行路。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

我们修行的起点要高,志向要高远。

有人学佛是为治病,身体好了就可以啦,下一生不去管它,只要这一世不生病就行。

还有的人说:我学佛是为保住我这个人身,下一世来还要做人,还要来享受。

有的夫妻缘今生没做够,来世还要做夫妻,有人告诉她,要保住人身才能找到你那一半,万一你堕到畜生道去做小狗了呢,他就把你买回去作为他的宠物啦。

你看现在好多有钱人,买个宠物回来,哎呀宝宝啊贝贝啊,亲亲妈妈呀,亲亲爸爸呀,那个狗舌头就在她脸上舔来舔去,她觉得亲的不得了。

说不定这个狗就是她过去的丈夫或是过去的儿子,你要有天眼通,宿命通,你就知道她们之间的关系。

学佛不是说我保住我这个人身就可以啦,或者天上的人,福报很大寿命很长,我们这一世修到天上去就可以啦,这些都不行,不究竟,天人的福报再大,寿命再长,总有享尽的那一刻,享尽了,因为她一味的在享福,没有修行,享完以后就下堕,或者是到畜生或者是地狱里面去报到,那不行啊

所以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

你今天非常的殊胜,人身难得你得到了一个瑕满的人身,什么叫瑕满

鼻子耳朵眼睛什么都具备,不缺胳膊少腿的,或者缺眼睛缺鼻子的。

虽然说来做了一世的人,眼睛看不到,或者耳朵听不到,或者是不能说话,没有腿或者没有手,这种人都有啊。

你们要去观因缘果报的东西,多到寺庙门口去看,那里有很多的乞丐,很多的残疾人,实际上那都是诸佛菩萨示现给你们看的,你说那种苦不苦啊,苦啊

他们得到这个人身,但是不圆满,又听闻不到佛法。

就算是天天在庙门口,坐在那里靠游客中的善男信女们施舍给他一点食物,每天听到钟声鼓声,但是敲不醒啊。

他不信仰,不入那个门,也没办法呀。

所以出家不是说吃不起饭啦,受了什么打击才去的。

那些人天天听到钟声都敲不醒他,出家至少还有口饱饭吃,他都不愿意,这就是个人的善根不一样。

所以说你们修行起点要高,取法上得乎中,取法中得乎下,如果你修行懵懵懂懂的没有任何志向,最后你也没有多大的成就,我们的志向要高远,我们要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属,这才是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我们今天讲的这四点,大家下来都各自去对照,自己是不是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如果不是的话,就要按照我们今天所讲的去要求自己,去规范自己,去约束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已经做到的呢,善法要令它不断的增长,不要骄傲自满。

一对照,我就是这样做的,一骄傲,完了。

所以说善法升起要令它不断的增长,善法没有升起要令它速速的升起,恶法没有升起要令它不生,如果恶法已经升起了要令它速速的断除,这样做就是依教奉行,这样做就是法随法行。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够再往下面讲,总结这四点,如何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要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以智慧为正信的眼目,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属。

今天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六时吉祥,福慧增长,阿弥陀佛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