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母亲节班会的主持稿
一、谈话导入主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给了我们生命吗
(妈妈)母亲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学会感恩。
有请两位小主持人。
主持人(甲):亲情,人类永恒的话题。
主持人(乙):亲情,人间最美的情感。
主持人(合):四年级“悠悠慈母情 浓浓赤子心”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知识篇—了解母爱 (1)主持人(甲):母亲的诠释, “M”(million):您给了我整个世界 “O”(old):您的头上已经出现了白发 “T”(tears):您为了我流了无数的泪水 “H”(heart):您有金子般高贵的心灵 “E”(eyes):您的眼睛闪着慈爱的光芒 “R”(right):您不会欺骗我们,时刻教导我们去做正确的事。
这些字母放在一起,就是您——我的母亲。
(2)主持人(乙):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我们伟大的母亲的节日,那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节的来历吗
有请闫文婧同学为大家讲解 。
大家欢迎 母亲节起源于美国。
1906年5月9日,美国费城的安娜·贾薇丝的母亲不幸去世,她悲痛万分。
在次年母亲逝世周年忌日,安娜小姐组织了追思母亲的活动,并鼓励他人也以类似方式来表达对各自慈母的感激之情。
此后,她到处游说并向社会各界呼吁,号召设立母亲节。
她的呼吁获得热烈响应。
1913年5月10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案,由威尔逊总统签署公告,决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
这一举措引起世界各国纷纷仿效,至1948年安娜谢世时,已有44个国家设立了母亲节。
(3)主持人(甲):虽然不同国家的母亲节不尽相同,但敬重母亲、弘扬母爱的母亲节,至今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
下面我们来看看各国的母亲节: --日本的母亲节也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节日里人们送给母亲一枝红石竹,表示祝贺。
--法国首次庆祝母亲节是在1928年,节日定在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
节日这一天,数以百万计的妈妈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接受各自子女们的“节日愉快”的美好祝愿。
--泰国于1976年宣布8月12日为母亲节。
这一天也是泰王后丽吉的生日。
节日里,全国要开展“优秀母亲”的评选活动。
儿女们手持芳香馥郁的茉莉花,献给自己的母亲。
--阿拉伯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母亲节定在3月21日“春分”这一天。
当地人认为“春分”是春天开始、一年之始,以此表示母亲的伟大。
(4)主持人(乙):国际母亲节中最具代表性的鲜花是康乃馨,其中粉红色康乃馨具有最重要的象征和历史意义,因此粉红色康乃馨成为了不朽的母爱的象征。
除了康乃馨可以参考以下: 兰花:高贵、优雅;紫萝兰:永续的美;剑兰:高雅、长寿、康宁。
(二)回顾篇—走进母爱 了解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1)主持人(甲):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您呀—亲爱的妈妈。
主持人(乙):母亲的皱纹,母亲的白发,是母亲操劳的见证,是爱的涓涓印痕。
妈妈对你们的爱不仅表现给你们过生日上,还为你们做过很多很多的事情,请同学们回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2 忆一下从小到大妈妈都是怎样关爱你的
学生交流。
(我生病了,妈妈陪我去医院;我的衣服破了,妈妈给我缝补好……) 教师简单讲解一下母亲从怀孕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付出多少艰辛,让学生从中体会妈妈的辛苦。
(2)课件展示一组与母亲的家庭合照,学生讲述他们成长过程中自己遭遇疾病和困难挫折的时候,母亲为之付出的血汗。
(三)赞美篇—歌颂母爱 (1)主持人(甲):母爱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
主持人(乙):因此,酬劳不是她的目的,收获不是她的动机,她是人性闪耀的光辉。
主持人(甲):多么质朴的情感啊
古今中外,有多少赞颂母亲的歌,有多少演绎母亲的故事;有多少歌颂母爱的名言。
主持人(乙):让我们尽情歌唱获朗诵赞美母爱的歌曲和诗文,讲述古今中外关爱母亲的故事,课件展示关爱母亲,孝敬母亲的名言警句。
(2)课件展示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 —罗曼罗兰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 ---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雨果 ---我给我母亲添了不少乱,但是我认为她对此颇为享受。
——马克·吐温 (四)行动篇—回报母爱 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她们为你们付出了这么多,你们又为她们做了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 (我帮妈妈洗碗;我帮妈妈扫地;妈妈生病了,我帮妈妈拿药、端水……)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说出了自己做的好事。
但是老师也知道有些同学做的不够好。
比如:回到家,躺在沙发上看电视,什么事都不做;做错了事情,妈妈批评的时候顶撞妈妈;在家乱花钱等等。
那么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感谢自己的妈妈呢
学生交流 (1)确定回报方案: 主持人(甲):榜样为我们引路;名言伴我们同行。
母亲给了我们那么多的爱,哪我们应该如何回报母爱呢
学生讨论交流,并确定回报母亲的最佳方案。
(2)实施回报方案: a、给母亲一份惊喜: 送一份独特的礼物给妈妈,如自己设计的贺卡或小制作;给妈妈洗洗脚;汇报最近通过努力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一封感谢母亲的信…… b、帮母亲做家事: 每天在家给自己设立一个劳动岗位,帮母亲分担家务,向母亲表示关爱。
c、陪父母聊聊天: 说说学校发生的事,同学之间的事,自己的心情。
听听妈妈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
3 (3)倾听母亲的感受: 主持人(乙):听了大家的汇报方案,我们的家长十分感动,下面请妈妈们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妈妈们谈感受。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卡纸,你们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一张卡片并写上祝福妈妈的话语。
等你们回家的时候送给妈妈,好不好
六、主题的拓展: 今天我们主要聊了妈妈对你们的爱,但除了母爱,还有师爱、亲人的爱、朋友的爱、社会上的爱。
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接受这些爱的同时,也能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别人。
播放课件:誓词 感谢我的父母,您给了我生命,教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让我健康地成长;感谢我的老师,您给了我教诲,教我学知识,教我学做人 ;感谢我的朋友,你给了我纯真的友谊,教我学会关爱,让我充满了希望。
感谢社会,感谢人生。
我一定自理、自立、自尊、自强,健康成长
师生一起宣誓。
七、教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有一颗孝心。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把爱体现在一言一行中。
去关爱自己的父母,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
八、在手语歌曲中结束活动。
同学们,我们前段时间学过一支手语歌《感恩的心》。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歌声表达出我们的心声吧
(师生一起手语表演) 班会设计说明:聋生由于从小失去了听力,父母对他们也是特别的照顾,什么事情也不让他们做。
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对亲情淡漠,不懂得在接受别人爱的时候,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回报别人。
就连自己父母的生日也很少知道,对父母的关心太少。
针对这一实际,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在班内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
目的就在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回忆介绍、比较、宣誓、用手语表达心声等形式,让学生心灵受到触动,逐步学会感恩。
关于母亲节晚会的主持人台词
同学们,我们从哪里来
听到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会说,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世界上来的。
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
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却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
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长大。
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
小的时候,我总把这当作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
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刚刚过去的星期天是我十六岁的生日,那天,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感恩父母,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才使我有机会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儿女有了快乐,最为之开心的是父母,儿女有了苦闷,最为之牵挂的也是父母。
舔犊情深,父母之爱,深如大海。
因此,不管父母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以及其它素养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
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
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
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
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讲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也就是讲,父母的身体健康,儿女应时刻挂念在心。
但据报道,今年北京某中学的抽样调查却显示:有近50%的学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谈不上对父母的生日祝福。
同学们,或许一声祝福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声祝福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孝,其为人之本也,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
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不要再认为父母是理所当然帮我们做任何事情的,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恩吧,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
在此,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安康
快乐
关于母亲节的班会课
来源: 节日起源于古希腊。
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赫拉致敬。
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
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
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
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习俗: 母亲节是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之后才进入大陆的,名贵的珠宝,象征母爱的康乃馨,特制的爱心甜点,精致的手工贺卡等,成为人们向母亲敬献爱意的礼物.20世纪80年代,母亲节逐渐被中国内地的民众所接受.从1988年开始,中国南方的广州等一些城市开始举办母亲节的庆祝活动,并把评选好母亲作为内容之一. 20世纪末,这一节日在中国大陆各地日益推广开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一道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道理:母亲节作为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间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美国、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国家,则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其他一些国家的日期也并不一样(参见下面“世界各国庆祝母亲节的时间都不尽相同”)。
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
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
而我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据我所知就这么写了
关于母亲节的班会班委应说写什么!
.....母亲节。
。
要搞班会。
。
。
昏我帮你想点哦你用满头的银丝换来了我的成长您用满脸的沧桑换来了我的梦想感谢您用那无微不至的双手拖起我心中的太阳感谢你用那坚韧不拔的坚强找回我遗失的美好母亲就要来了,在这里我想说妈妈谢谢你大致就这样了,反正可以应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