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中有不少反映西门豹聪明机智的句子,我要选几句写一写.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姿怎么还不回来
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
”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读对西门豹的两次语言描写感悟他的什么品质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部这个地方,西门豹和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先讲西门豹受魏王派遣来到邺,了解民情,弄清了这里贫穷的原因;再讲西门豹破除娶媳妇迷信的经过;最后讲西门豹和老百姓一起兴修水利,改变邺的贫穷面貌。
文中西门豹在惩治恶人时说的几句话,看似平常,却有着言外之意,话外之音,引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进行转述,揣摩说话人的心情,有助于感受人物的机智、正直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1、 通过课前预习,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官绅、巫婆、扑腾”等词的意思;用集体认读、随机读写、联系语境等手段,学会本课的生字;通过比较辨析“闹”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
2、 从西门豹和老大爷的对话中,结合三个“闹”字,理解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有感情地读好对话。
3、 利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转述西门豹、巫婆的想法,感受西门豹惩恶方法的巧妙所在;感受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优秀品质。
:揣摩西门豹惩恶时的想法,感受西门豹惩恶方法的巧妙所在。
教学时间:两课时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一、揭题解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课文是——齐读课题。
这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
课文的题目就是故事主人公的名字。
西门是一个复姓,他姓西门,名豹。
再来叫叫他的名字。
知道他是谁吗
课文哪一句话告诉我们的
读第一句话。
二、检查预习情况,归类识字邺 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娶媳妇 闹旱灾 开凿渠道 灌溉庄稼 巫婆 官绅 提心吊胆 面如土色扑腾 磕头求饶 淌血▲开小火车分组读——指名读,说意思——齐读三、了解邺地荒芜原因1、刚才说西门豹被魏王派去管理邺,他做了哪些事情呢
自由读读1——9自然段,想想在讲些什么
2、这里的对话一共有几次
3、从每一次的对话中,西门豹听懂了什么
4、交流。
5、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三个 “闹”字的意思。
(1)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2)都是娶媳妇给闹的。
(3)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这三个“闹”字意思一样吗
换换词。
6、指导朗读,体会老大爷的情感:也许老大爷的女儿就曾经被强抢去送给河伯,也许老大爷就被硬逼着出过钱,也许那因旱灾而荒芜的田地就有老大爷家的一块……读好“硬逼、眼睁睁”等词。
加上提示语,同桌合作,一问一答,分角色读。
7、小结: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邺变成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呢
8、我们明白了,老大爷可还没“闹”明白。
西门豹明白了吗
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读好西门豹的话。
是真“灵”还是假“灵”
说这话时,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作业: 写生字。
指导书写“灌溉”。
第二课时一、回顾复述:1、有感情地朗读1——9自然段。
2、西门豹从几次问话中明白了什么呢
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
二、理解惩恶办法,揣摩巧妙之处1、让我们一起看看西门大人是怎么惩治那些恶人的。
请大家仔细读读10——14自然段,找找西门豹惩治了哪些人
把他们圈出来。
2、老师把这几段内容读成了这么一段话:西门豹先叫卫士把巫婆投进河里;等了一会儿,他又叫卫士把官绅头子投进河里;接着,他面对漳河站了很久,又要叫卫士把官绅们扔进河里;过了一会儿,他才让官绅们回去。
▲ 请你读读这段话,再读读课文,发现了什么
(关注课文中的语言、神态描写)先来看看西门豹是如何惩治巫婆的。
在惩治巫婆的过程中,他讲了一些话,你能找到吗
(1)指名读西门豹的话。
姑娘真的不漂亮吗
他为什么这么说
(2)课文省略了西门豹的一些想法:填空:西门豹想:_______,所以他 对巫婆地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
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指导朗读。
(“麻烦”是什么意思
作为一个官员,这里西门豹对巫婆所说的“麻烦”与平常的意思一样吗
读好三个“不”字的坚决。
)根据学生的体会,教师引读:西门豹想:先救人要紧,所以他对巫婆严肃地说——西门豹想:看我怎么惩治你,所以他不动声色地对巫婆说——(3)两个卫士立刻上前,一左一右架起巫婆, ▲ 师:什么叫“架起”
能不能换个词
老师查了一下字典,这个“架”是“搀扶”的意思,一般什么情况下才需要别人“架”着走
(受伤的时候,浑身无力的时候)而此时的巫婆为什么需要卫士架着她
(体会其害怕)再读西门豹的话。
巫婆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显然,她已经——被淹死了。
(4)看插图:这天,漳河边上站满了人,有官员,有卫士,有巫婆的女徒弟,还有谁
也许这中间正站着一位大娘,她的女儿就曾经被巫婆拉去给河伯当媳妇,此刻,看到这个场面,她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4、想当初,巫婆把女孩子送给所谓的河伯去,就是让她们白白去送了性命;现在西门豹也让巫婆去找河伯,其实也就是送她去死,用巫婆害人的方法惩治巫婆,这就叫:将计就计,也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西门豹在惩治其他人时,也用了这种方法。
在12——14自然段中,西门豹对官绅头子和其他官绅是怎么说的
请你把他说的话划出来,读一读。
(1)出示句子:“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
”(2)指名读。
你发现这两句话有什么变化
(从商量到命令,似乎一句比一句着急,标点符号的变化)读好这两句话。
你这么说,其实心里是怎么想的
(在朗读中体会西门豹的话外之意)不过,他可没表现出来。
再读这些话。
男女生分句读。
6、在朗读指导中,关注恶人的表现。
听了西门大人这些不动声色的话,那些官绅们吓得——“提心吊胆、面如土色、连气也不敢出”。
(指名读好句子,在读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他们怕什么呢
指名说——哦,原来如此——做做填空:西门豹要巫婆和官绅头子下漳河去找河伯说事情,如果他们下漳河去,就会被( ),而他们不愿下河,怕下河,就说明漳河里( )。
他们进退两难,就证明了给河伯娶媳妇是( )的。
他们的鬼把戏在老百姓面前( )。
(1)师补充介绍:邺地当时巫风盛行,老百姓都很迷信,临近邺城,西门豹见百姓纷纷出走,民女陶玉被掳走,于是就颁发律令,禁止巫风。
但是巫婆和官绅相互勾结,煽动老百姓跪在衙门前抗议。
可见当地的老百姓是多么愚昧迷信
所以,为了让老百姓彻底地醒悟,西门豹必须得讲究点方法。
(2)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读惩治恶人的段落(11——14),分组读,读出西门豹的妙计,恶人们的害怕。
(回读“惩恶”段落,感受西门豹的巧妙之计。
)8、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听得出来,这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学们都看明白了。
老百姓明白了吗
明白了什么
如果你是在旁观看的老百姓,你会怎么说
9、邺地河伯娶亲的迷信被破除,骗钱害人的家伙被惩处,西门豹后来做了什么事
齐读最后一节。
补充资料。
四、总结全文 西门豹管理邺地,破除迷信,兴修水利,为民造福,最终使原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邺成了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的家园。
虽然他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官,历史上却曾有“,民不敢欺”的记载。
后来,他还成了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呢
有兴趣的话,课后我们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故事加深了解。
五、复述故事 看着词语,试着说说这个故事。
西门豹 调查原因 惩治恶人 破除迷信 兴修水利 为民造福
西门豹治邺第十二自然段哪一句描写了官绅神态动作的句子
填相同词严肃谨慎都行
《西门豹》一文的语言特点是
西门豹》的语言特点 一、有话直说。
西门豹到了邺,“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马上找来一位老大爷,问他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是谁说的”“是哪儿来的”“发过大水没有”等询问,直来直去,目的明确,使西门豹充分了解了民情。
二、正话反说。
西门豹找人了解到情况后,知道了邺越来越穷的原因,并没有立刻揭穿事情的真相,反而顺水推舟地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
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表面上看来,西门豹对巫婆、官绅给河伯娶媳妇一事表示赞同,实际上,西门豹却早已有妙计在胸,要用“送送新娘”的机会来揭穿骗局,揭露真相。
三、重话轻说。
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
西门豹带着卫士来了。
本来西门豹对巫婆和官绅们早已恨之入骨,但他不露声色,镇静地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表面上说看看,实际上是西门豹救姑娘,惩治巫婆、官绅的重锤措施开始执行了。
四、假话真说。
西门豹以新娘不漂亮的假话为由,麻烦巫婆去向河伯通报一声,并说过几天他要选个漂亮的送去。
这“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又是假话,但这假中有真,让卫士抱起巫婆投进漳河。
从表面上看,西门豹要给河伯娶一个漂亮的媳妇,实际上借此惩治作恶多端的巫婆。
五、明话暗说。
为了严惩邪恶,西门豹在“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之后,又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那巫婆死了,大家都心里清楚,谁要再去也是送死。
接着又叫几个官绅去“催催”,这“催一催”“催催”明明是送他们去死,而表面上却是关心巫婆的生死,方法策略十分隐蔽,达到了明话暗说的目的。
六、直话曲说。
在官绅们苦苦哀求下,西门豹才说:“起来吧。
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
你们都回去吧。
”西门豹没有直接说巫婆、官绅死了,而委婉地说“留下了”。
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头子成竹在胸,却不露声色,用委婉巧妙的言语跟这帮恶人进行周旋,一步一步把他们引入死途。
写类似西门豹的作文
按照“急求成语两所搜寻的部语:【不急之务】急:急迫,;务:事情。
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旁午走急】旁午:交错,纷繁。
纵横交错,往来奔赴。
【不知轻重缓急】指人办事不知事情有主要的、次要的,急办的和可缓办的区别。
【促忙促急】匆匆忙忙,慌慌张张。
【存亡危急之秋】指生存、灭亡、危险、紧急的关键时刻。
【楚越之急】以之泛指面临外敌入侵,国事危急。
【操之过急】操:做,从事。
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
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倒悬之急】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
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扶急持倾】扶:帮助;持:握,把握。
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使之转危为安。
【风急浪高】形容风浪很大。
【繁丝急管】繁:杂;丝:弦乐器;管:管乐器。
指管弦之音繁密而急促。
【扶危济急】犹扶危济困。
【繁弦急管】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狗急跳墙】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
比喻坏人在走投无路时豁出去,不顾一切地捣乱。
【缓不济急】缓:慢;济:救助。
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慌慌急急】慌:忙乱,恐慌。
形容举止慌乱。
【火急火燎】犹火烧火燎。
【缓急轻重】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缓急相济】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
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合刃之急】合刃:兵器的锋刃碰在了一起,指交战。
指战斗到了最激烈最危急的时刻。
也形容事情发展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急不及待】急得不能等待。
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同“急不可待”。
【急不可待】急得不能等待。
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急不可耐】急得不能等待。
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
【急病让夷】犹今言将困难留给自己,将方便让给别人。
【急不暇择】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急不择路】急得来不及选择道路地乱跑,形容非常紧迫。
【急不择途】犹慌不择路。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急不择言】择:选择;言:言词。
急得来不及选择词语。
【急赤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
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急扯白脸】心里着急,脸色难看。
形容非常焦急的神情。
【急处从宽】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急杵捣心】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急风暴雨】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
形容风雨来势猛。
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急风骤雨】急剧的风雨。
常用以形容声势浩大而迅猛。
【急管繁弦】急:快;繁:杂。
形容各种乐器同时演奏的热闹情景。
【急功好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拜鬼求神】向鬼神叩拜祈祷,求其保佑。
【避祸求福】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病急乱求医】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
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
【不求甚解】甚:很,极。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不求闻达】闻:有名望;达:显达。
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不厌求详】不嫌详细。
指越详细越好。
同“不厌其详”。
【不忮不求】忮:嫉妒;求:贪求。
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尺蠖求伸】尺蠖:虫名,体长约二三寸,屈伸而行。
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
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草间求活】草间:草野之中。
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吹毛求瘢】求:寻找;瘢:疤痕。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吹毛求瑕】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
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调度征求】指征敛赋税。
【登木求鱼】登:攀;木:树。
爬到树上找鱼。
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但求无过】但:仅,只要;过:错误。
只追求没有过错。
形容做事保守平庸怕出差错。
【阿谀求容】容:容色,好的脸色。
曲意奉承,取悦于人。
【焚林之求】由于隐居在山林,故烧毁森林使他出来。
比喻为求贤才而去毁林。
【反求诸己】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
反过来追究自己。
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发屋求狸】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
比喻因小失大。
【供不应求】供:供给,供应;求:需求,需要。
供应不能满足需求。
【割地求和】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挂冠求去】挂冠:把官帽挂起来。
脱下官帽要求离去。
比喻辞官归隐。
【供过于求】供给的数量比需要的多。
【故剑之求】故剑:比喻结发之妻。
结发夫妻情意浓厚。
指不喜新厌旧。
【规求无度】规求:贪求;度:限度。
一味贪求,没有限度。
形容贪得无厌。
【广师求益】师:效法,学习;益:进步。
多方面学习,以增进学识。
【好古敏求】好:喜爱,喜好。
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
【毁节求生】毁节:抛弃自己的气节,变节。
指败坏自己的操行和名声,苟且偷生。
【蠖屈求伸】蠖:昆虫名,行时屈伸其体。
比喻人不遇时,则屈身求隐,待来日再展宏图。
【求端讯末】求寻求;讯:询问;端:开始;末:结果。
寻求事情的起源,询问事情的结果。
形容办事态度十分严肃认真。
【将本求财】用本钱谋求利润。
同“将本求利”。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名:功名。
罪:罪责。
指应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从大局出发,不应考虑个人的功名、得失。
【将本求利】用本钱谋求利润。
【积本求原】从根本上探求。
【见弹求鹗】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
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同“见弹求鸮”。
【见弹求鸮】看到弹丸,就想得到鸟的炙肉。
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见弹求鸮炙】弹:弹丸;鸮:猫头鹰;炙:烤肉。
看到弹丸,就想得到吃到美味的烤鸮肉。
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欬唾成珠】比喻言谈精当,议论高明或文词优美。
【不安小成】成:成就。
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就或职位。
【败笔成丘】用坏的笔堆得象小山丘一样。
形容书法精良或着述甚多。
【蚌病成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和公公。
不装傻装聋,就难当婆婆公公。
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不成方圆】方圆:借指规矩。
形容言语行动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成器】器:指人的度量、才干。
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
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不成气候】比喻没有成就或没有发展前途。
【不成三瓦】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不成体统】体统:格局,规矩。
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不成一事】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
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形容毫无成就。
【抱成一团】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
形容关系极为亲密。
【不打不成器】打:打磨,打造。
不打造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
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没出息。
【不打不成相识】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败寇成王】失败者沦为草寇,成功的人称王称帝。
【百炼成刚】刚通钢。
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
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百炼成钢】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不劳而成】不须劳苦就能有成就。
【波澜老成】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
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百巧成穷】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
同“百巧千穷”。
【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贵。
【白手成家】没有依恃,而独立兴起的家业或事业。
【白首无成】白首:白头,指年老。
头发白了,一事无成。
指到老没有成就。
【百事无成】犹言一事无成。
什么事情都没成功。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指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
【百无所成】犹言一事无成。
【百无一成】百:一切。
形容一切的努力和作为没有一样成功,即毫无成就。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姑公:婆婆,公公。
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因事业的成功功失败来判断是不是英雄。
【败于垂成】指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
参见:“功败垂成”。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圆规;矩:曲尺。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保业守成】守成:保持已取得的成就。
保持已取得的成就和业绩。
【成败得失】得:得利。
失:失利。
成功与失败,得到的与丢掉的。
【成帮结队】犹成群结队。
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成败利钝】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
成功或失败,顺利或不顺利。
指做事情可能有的各种情况或结果。
【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
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
【成败荣枯】成功与失败,得志与失意。
指人在仕途或事业上的得失荣辱。
【成败兴废】成功或失败,兴起或衰退。
【成败在此一举】举:举动。
成功、失败就决定于这次行动了。
指采取事关重大的行动。
【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不经之语】指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可同年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同“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同日而语】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不言不语】不说话,闷声不响。
【出处语默】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
【沉默不语】指一言不发。
【村学究语】指迂腐浅陋的言辞。
【沉吟不语】沉默地思量着,不说话。
引伸为迟疑不决的态度。
【出语成章】说出话来就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口才好。
【谗言佞语】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
【出言吐语】犹言谈吐。
指说话。
【对床听语】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对床夜语】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多言多语】指不该说而说。
【儿女子语】妇孺之言。
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恶言恶语】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讹言谎语】讹言:诈伪的话;谎语:不真实的话。
指造谣说谎。
【恶言泼语】泼:蛮横。
用恶毒和蛮横的语言说话。
【恶语伤人】用恶毒的语言污蔑、伤害人。
【恶语相加】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恶语中伤】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
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附耳低语】附:贴近。
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
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浮文巧语】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浮文套语】不疼不痒的客套话。
【风语不透】形容异常严密。
【风言醋语】散布嫉妒性的中伤语言。
【蜚语恶言】蜚语:没有根据的流言。
形容诽谤的言辞。
【风言风语】没有根据的、不怀好意的、带有讥讽的话。
另指私下议论暗中传说。
【风言俏语】风流之言,俏皮之语。
【烦言碎语】烦:多,繁剧;碎:琐碎。
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风言雾语】指隐约其辞的传闻。
【浮语虚辞】指大话、空话。
【风言影语】捕风捉影的话语。
【古语常言】古时候就已流传,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
【甘言美语】甜美动听的话。
【甘言蜜语】甘:甜,甜言蜜语。
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寡言少语】言语很少。
形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也形容心情沉闷,不爱讲话。
【搬斤播两】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八两半斤】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
半斤、八两轻重相等。
比喻彼此不相上下【擘两分星】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
比喻准确清楚。
两,较小的重量单位;星,秤杆上标记斤两的小点子。
【百两烂盈】两:同“辆”;百辆:一百辆车;烂:灿烂;盈:充满。
指妆奁有一百辆车,光彩耀眼,极其丰光。
形容婚娶的铺张奢侈。
【并世无两】犹举世无双。
【此地无银三百两】比喻想要隐瞒掩饰,结果反而暴露。
【此地无银三十两】比喻想要隐瞒、掩盖真相,结果反而彻底暴露。
【称斤掂两】称:衡量轻重;掂:掂量。
计算轻重分量。
比喻计较轻重得失。
【称斤约两】称:衡量轻重。
计算轻重分量。
比喻权衡轻重得失。
【秤斤注两】形容斤斤计较,顾小不顾大。
【称斤注两】形容只注重小节而没有气势。
【才貌两全】才学相貌都好。
同“才貌双全”。
【螭魅罔两】螭:通“魑”,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妖精。
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
【魑魅罔两】传说中山林中的妖怪。
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参天两地】①为《易》卦立数之义。
②引申为人之德可与天地相比。
亦作“参天贰地”。
【颠斤播两】较量轻重。
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
【掂斤播两】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
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
【掂斤估两】犹言掂斤播两。
【弹觔估两】形容掂量轻重。
【掂斤抹两】犹言掂斤播两。
【短斤缺两】做买卖时货物短缺分量。
【刀切豆腐两面光】比喻为人圆滑,两面讨好。
【道三不着两】道:说话;着:接触到。
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
形容说话不着边际。
【二心两意】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分金掰两】比喻过分计较。
同“分斤掰两”。
【分斤拨两】比喻过分计较。
同“分斤掰两”。
【分斤掰两】比喻过分计较。
【分斤较两】比喻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分三别两】详细分说;清楚,明白。
同“分星擘两”。
【分星拨两】犹言斤斤计较。
【分星擘两】详细分说;清楚,明白。
【分星掰两】一点一滴,详详细细。
【反行两得】行:行事。
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面和反面两种效果。
【反行两登】行:做,行事;登:通“得”,取得,获得。
从反面着手行事收到正反两面的效果。
【分星劈两】指详细分说。
【公私两便】便:便利,方便。
对公家和私人都便利。
【公私两济】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百败不折】折:屈服。
即使失败100次也绝不屈服。
形容意志坚强。
【百弊丛生】百:形容多;弊:弊端,害处。
各种弊害都产生出来了。
【百步穿杨】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
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百般刁难】用各种手段使对方过不去。
【百不得一】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
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百不当一】当:抵挡。
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百般奉承】用各种方式来恭维讨好人。
【百般抚慰】用各种方式进行安慰。
抚慰:安慰。
【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
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
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百不获一】一百个里面也得不到一个。
形容人或物的难得或所得极少。
【百不失一】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
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
【百宝万货】指大量珍宝财物。
【百般无赖】采用所有卑鄙的方法。
【百步无轻担】百步:指长途。
跑长路,担子再轻也感到很沉重。
比喻道远而任重。
【百不一存】犹言无一宽免。
【百不一贷】贷:饶恕,宽免。
无一宽免【八百姻娇】姻娇:美女。
指美女众多。
【百不一爽】爽:失,差。
形容做事有充分把握,绝不会失误。
【百不一遇】一百次中遇不到一次。
形容极其难得。
【百般折磨】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精神上遭受痛苦。
【百般责难】配电盘:指采取各种办法;责难:指责非难。
指用各种办法指责非难人。
【百八真珠】念珠。
因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颗,故称。
【罢黜百家】罢黜:废弃不用。
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
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百川朝海】众水奔流趋向大海。
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
【百川赴海】百:表示多。
川:江河。
所有江河都流归大海。
比喻众望所归或大势所趋。
也比喻许多事物由分散而汇集到一处。
【百川归海】川:江河。
许多江河流入大海。
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
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百川灌河】河:黄河。
所有的河流都流向黄河。
比喻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百尺竿头】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
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
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百辞莫辩】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百草权舆】权舆:草木萌芽状态。
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百尺无枝】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
【百城之富】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
【百动不如一静】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
【百读不厌】厌:厌烦,厌倦。
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
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百端待举】面端:百种;举:举办。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百代过客】指时间永远流逝。
【百堵皆兴】堵:墙。
许多房屋同时建造。
【闭门觅句】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
【鄙言累句】鄙言:浅俗的言辞。
指文章的词句浅俗,不精炼。
【穿文凿句】钻研文字,琢磨词句。
后用作为文牵强附会之意。
【沉吟章句】沉吟:沉思吟味。
章句:章节和句子,亦指诗文。
默默地琢磨构思诗文。
【摛章绘句】铺张辞藻,雕琢文句。
形容以华丽的辞章写作诗文。
【摛藻绘句】摛:铺陈;藻:文采。
铺陈辞藻,描绘句子。
形容以华丽的辞藻写作。
【得隽之句】隽:隽永,意味深长。
意义深远,耐人寻味的好文句。
【掇拾章句】掇:拾取。
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
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雕章缋句】雕:雕琢;缋:通“?绘”,描?绘。
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雕章绘句】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同“雕章镂句”。
【断章截句】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
断、截:割裂。
【雕章镂句】指刻意雕琢词章。
【雕章镂句】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雕章琢句】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断章摘句】裁断章节,取缀成文。
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分章析句】指雕琢推敲文章。
【孤文断句】指片断、孤立的文句。
【钩章棘句】钩:弯曲;章:章节;棘:刺;句:文句。
形容文辞艰涩拗口。
【话不投机半句多】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句比字栉】逐字逐句仔细推敲。
同“句栉字比”。
【矜句饰字】矜:慎重;饰:整饰。
形容写文章时字斟句酌,十分慎重。
【锦囊佳句】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
指优美的诗句。
【锦囊妙句】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
指优美的诗句。
【金章玉句】指华丽的诗文。
【句栉字比】一句句梳理,一字字比较。
形容认真校核。
【句斟字酌】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刻章琢句】修饰琢磨文章的细节。
【丽句清辞】华丽清新的辞句。
同“丽句清词”。
【丽句清词】华丽清新的辞句。
【挦章撦句】犹寻章摘句。
搜求、摘取片断辞句。
【片词只句】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同“片言只字”。
【僻字涩句】冷僻的字、词和晦涩的文句。
【清词妙句】清新绝妙的诗文词句。
形容诗词所用的语言清新华美。
【清辞妙句】喜事从天上掉下来。
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清词丽句】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清辞丽句】指清新美丽的词句。
同“清词丽句”。
【遣词造句】运用词语组织句子。
【骑驴索句】后用为苦吟的典故。
【奇文瑰句】瑰:珍奇。
优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