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戏曲的句子
“凡起,由人心生也,人心,物使之然也,感而动,故形于声。
”中国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
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坐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
中国古代描写爱情的戏剧有哪些
中国古代戏剧四情剧:孔尚任-《扇》,汤显祖-《亭》升-《长生殿》,王实甫-《西厢记》。
此外,《爱情宝典》分五个故事,其中有三个故事出自元、明杂剧经典,如《救风尘》、《绿牡丹》、《风筝误》,还有两个故事出自明清话本小说,如《小棋士》、《卖油郎独占花魁》。
描写京剧的一段话
看这些成语共同描写了什么样的事物。
很明显,是京剧吧,起码也要可以看得出是写中国的戏剧哦。
然后,一个个分析。
生旦净丑,是写什么的,是中国戏曲中的几种主要角色。
唱念做打,是戏曲的表现形式对不对
有板有眼、余音绕梁、字正腔圆,是评价表演的效果咯,喜闻乐见是形容这种表现形式大家都很喜欢看。
有了一个写作的中心,知道每个词是干嘛用的,就可以想办法把它连起来了。
你就像准备向别人介绍京剧就行了。
就像写一个小句群,中心有了,关键词汇有了,该说什么关键词汇已经暗示了,剩下的就是发挥你的想象和组织能力连起来咯。
形容京剧的诗句有哪些
若以细腻而论,唱词之精,莫过于30年程砚秋首演《荒山泪》的《夜织》一段:到三更真个是月明人静,猛听得窗儿外似有人行。
忙移步隔花荫留神觑定,原来是秋风起扫叶之声。
张慧珠苦等丈夫、公公不归,坐卧不安,不时隔窗张望。
区区四句唱词,有起有伏,有动有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画面感极强,尤其是最后一句,既完成了描写女主焦虑的功能,又以秋风扫叶的意境点出了萧瑟悲苦,非大手不能为之——当然这是废话,这可是吴祖光、金仲荪的手笔——这段唱词不在辞藻雅驯,而在描摹细腻。
一个细节,胜过一万句铺陈。
我觉得一段唱词优美与否,不能孤立地看其文字,得结合前后剧情和剧中人心境。
能完美契合的,才是好词。
否则纵然精致优美,搁到戏里格格不入,也算不得好。
我对这一段的评价,甚至要高于程先生在《春闺梦》里那四句:”去时陌上花似锦,今日楼头柳又青。
可怜侬在深闺等,海棠开日到如今”。
还有《野猪林》林冲那段: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
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
往事萦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
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
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怀雪刃未除奸。
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满怀激愤问苍天。
问苍天万里关山何日返
问苍天缺月儿何时再团圆
问苍天何日里重挥三尺剑
诛尽奸贼庙堂宽。
壮怀得舒展,贼头祭龙泉。
却为何天颜遍堆愁和怨
天哪天
莫非你也怕权奸
有口难言
这段单拉出来看,每句都不特别出彩,但这么一大段一气唱下来,那真是气魄宏远,豪气充盈,让人不由得击节赞叹,林冲就是林冲,英雄就是英雄,哪怕穷途末路满腔悲郁,也是林冲式的慷慨、还有一段唱词,最最值得和大家分享,只要你们有一点点耐心。
《定军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天助黄忠成功劳。
站立在营门传营号, 大小儿郎听根苗: 头通鼓,战饭造, 二通鼓,紧战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上前个个俱有赏, 退后难免吃一刀。
众将与爷归营号,到明天午时三刻成功劳。
这是《定军山》老黄忠的一段经典唱段。
单看唱词,也就一般。
不过欣赏这段的重点不在文字,而在一部电影。
杨立新曾经主演过一部电影,叫《定军山》,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讲的是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过程。
其中”老黄忠“ 谭鑫培的扮演者,正是他的曾孙谭元寿。
这部电影不温不火,整体水准还可以,属于没什么不好的地方,但也不算经典——除了它的结尾。
我贴了视频,麻烦大家往后拖,从1小时30分开始看起。
前面讲照相师傅任景泰(杨立新)经过一番波折,终于说服谭鑫培拍成了《定军山》电影,在北京城里头播放,围观者水泄不通。
因为那时候电影都是默声,所以任景泰还借了一台留声机,现场配音。
不料留声机出了故障,眼看大戏要砸,任景泰只得强忍肺病亲自上阵去唱。
唱到一半,吐血唱歌不下去了,夜空之中,突然炸出一声嘹亮的”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如穿云飞箭,震惊全场。
众人一看,原来是谭鑫培本人站在楼上,主动献声配唱。
在他带动下,众戏迷不由得自发齐声合唱,响彻在这北京城内……算了,文字实在没办法我看到这一段时的感动,还请各位自己欣赏。
如果看哭了的话,可以回来咱们共鸣一下。
(可惜我找到的这个版本有点问题,谭鑫培只唱了几句,合唱部分就被剪掉直接切配乐了,有兴趣的盆友可以按图索骥,去找更好的版本来看。
)总之自从看过这个桥段以后,这段唱词在我心目中变得无比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