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对比的一段话25字
描写景物对比的句子:1、太阳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发烫,脚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烟。
2、小鸟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垂头丧气;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头高叫,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3、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4、湖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笋也钻出来放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如何学好作文
我给提个建议,在一开始去网上多找几篇同一题目的文章,然后先进行融合,再是写了几篇后试着自己综合,再就是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至于多看书,你可以试着去想的深刻些,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思想感情,加深自己作文的深度
写景的优美段落(100字左右)
初秋的风掠过原野,掠过树林,也掠过了路边那株向日葵。
它泛着太阳的光芒,用向上的姿势迎接那风,那光,那淡淡的水一样流淌的白云。
脚下的野菊正在绽放,一只蚂蚁在草的密林中孤独地跋涉,还有热烈振翅的蜜蜂或者蜻蜓,正试图靠近向日葵高昂的花瓣。
高远的阳光,透亮的雪蜂,原野起伏如鸟巢飞过的痕迹。
天空在白云之上,那种湖泊般优雅的宁静,从一棵树浓密的枝叶间洒下来。
高一新生好的学习方法
一、片段练笔,培养细节描写意识那些记叙文写得平淡空洞的学生,大多头脑中没有细节描写的意识。
他们在写人叙事时,习惯于粗线条地记叙说明,不知道把笼统抽象的概述具体细化为一幅幅静止的画面,或者一个个动态的场景。
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课堂片段练习,来让学生体验自己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事物若像电影特写镜头般一一呈现到细微处,就会显得更加具体生动。
这样的体验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细节描写的好处,进而学着有意识地在记叙文写作中运用细节写人叙事。
九月份刚开学,天气炎热,我要求学生把“天热”具体化,字数不限。
开始时,学生不知该如何入手。
我提醒他们可抓住个人的感受与言行,或借助其他生物来表现天热。
他们这才恍然大悟,马上动笔书写起来。
在全班交流评议环节,我引导学生关注他人所写片段是怎样表现天热,好在哪里,还可以怎么修改来使之更完善
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简单的“天热”两个字,居然可以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细节展现出来。
于是,我趁势让学生再一次完善自己的练笔。
下面是一位学生练笔修改前后的对比:(原稿)窗外的树叶有气无力地垂了下来。
外面的哈巴狗也热得伸出了舌头。
我把风扇的风开到了最大,可还是觉得很热。
(修改稿)窗外的叶子上铺了细细的一层灰,有气无力地垂了下来。
热得躲进了屋里的哈巴狗伸出舌头,死盯着我手里的冰淇淋,好像也要扑过来咬一口解解暑。
修改稿中补充的叶子上的灰,应该是受了一个学生所写的“天好久没有下雨”的启发。
而把哈巴狗由室外“移”至屋内,则来自交流时另一位同学的建议。
更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有同学提到自己热得吃雪糕,小作者就补充了狗也想吃自己手中的冰淇淋解暑的细节。
总体来说,修改稿较之原稿,不但更能体现天热,而且还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有时候,我还会抓住一些课堂突发事件让学生观察练笔。
像有一次上课时,有个学生突然跟一只意外闯入的虫子较上了劲。
一时间,学生们的视线都聚焦于那不速之客,教学活动只得停滞。
这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显然,这却是极其难得的让所有学生都兴趣盎然的观察练笔机会。
于是,我趁机提出练笔要求,让这一偶发事件变成了学生即时练笔的好素材。
下面撷取两个学生的练笔:一只听“啊”的一声惨叫。
咦
怎么回事
原来是有只虫子飞在了周杰同学的头上。
只见他猛地站了起来,那红润的脸上顿时写满了惊吓。
只见他左拍一下,右拍一下,大家看见他那滑稽的样子,笑得前仰后翻。
(向敏慧)二“砰
”一本书重重地拍在课桌上。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沈华的桌子上有一只虫正在栖息着。
周杰看见有虫,二话不说双手挥动着语文书在桌上拍上拍下,那动作像刷墙似的。
可是,那只虫丝毫不理会他,一跳就跳好远去了。
全班同学顿时哄堂大笑起来:有的笑得花枝乱颤,有的笑得前俯后仰,有的笑得东倒西歪……可我们在这儿笑,周杰却尴尬极了,他脸蛋红红的,我猜想此时他一定想找个缝钻进去吧
不过,没多久笑声变成惊呼声,因为那只虫子正朝我们坐的位置驶来。
大家都忍不住惊恐地呼叫着。
这时只见语文老师一个小碎步,一招“佛山无影脚”,那只虫子立刻光荣地牺牲在老师的鞋下了。
(沈钰)课堂上的即时练笔训练,也能引导学生做起了有心人。
他们开始留心观察自己感兴趣的生活细节,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由此可见,进行课堂片段练习训练,除了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培养细节描写的意识外,还可以带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样的“跳一跳,就够得着”,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喜欢上细节描写。
二、课堂表演写作,学习观察描写细节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
可是,有些学生不仅缺乏细致观察的能力,还缺乏用文字恰当表达细节的能力。
他们的观察要么浮光掠影,不够深入;要么忽略主体,不得要领。
因此,即便他们在写作中运用了细节描写,也是人云亦云,没有独特的个人体验,更不用说依据文章主旨,抓特征去枝叶,以最有价值的细节来表现人物和事件了。
针对这一情况,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描写课堂情境表演。
如晚自习时,让学生玩“贴鼻子”的游戏,并写一篇作文。
一听说要玩游戏,学生都很高兴。
我趁势提出观察要求:(一)注意观察参与“贴鼻子”的同学的动作、神态、表情等,(二)留心观察班上其他同学观看游戏中有代表性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三)着重关注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动作、心理活动等。
这样,学生的游戏就不是简单的玩儿了,而是对游戏活动中最能展现游戏状态的细节情境有意识地进行观察。
游戏进行了五六分钟后,学生已经积累到一定的观察素材,便开始写作了。
我告诉他们,写作时可以小声交流。
这样一来,学生遇到困难时,不再像过去那样等着我挨个儿去辅导。
同学间的互助也不局限于生字词,还包括对所描写细节的完善,以及在语言表达上的互相指导。
学生的初稿完成后,便是鉴赏佳作和针对性评改的环节。
首先,我展示在巡回辅导中发现的佳作,然后引导学生赏析。
接着,我提出学生练笔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修改一篇带有问题的作文。
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修改,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
作文收上来后,我发现,即使是写作能力最差的学生,也学会了在写作中对游戏过程进行具体细微的描述。
这样的训练,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观察细节、描写细节的能力。
首先,教师在情境表演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观察指导,指引他们有目的地积累细节描写素材,并将之用于当堂的作文中。
这等于为学生指明了方向,让其明白如何观察有价值的细节,怎样选用细节来表现事物。
其次,对学生共同经历的游戏过程进行即时写作,使学生间的同伴互助更深入有效。
同学间对细节的相互补充与提示,能弥补个别学生观察不够仔细的缺点,也克服了教师分身乏术,无法及时辅导的局限。
最后,初稿完成后的师生互评互改,能够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字,合理展现有价值的细节内容。
三、欣赏评鉴佳作,揣摩学习技巧技法初中语文教材里有不少细节描写的范本。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范本,通过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品读文本,揣摩体会细节描写的方法技巧与表达效果,甚至直接进行读写迁移,让学生在“学语用言”中提高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
在教《观舞记》时,我抓住课文中的第17自然段,引导学生品读体会文本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神态、服饰、动作等多个角度描写舞蹈艺术,然后再由“读”迁移到“写”——要求学生欣赏杨丽萍的舞蹈《雀之灵》,当堂练笔。
具体内容做法发表在《湖北教育》(教育教学)上,下面撷取其中三位学生的练笔:一她的手指娇柔,如同向我们诉说着优美的诗歌故事;她的裙袂飘飘,如同那天边美丽的彩霞;她的舞姿优雅,如同孔雀轻巧地旋舞;她的动作柔美,如同百灵鸟在高歌柔舞。
二她忽而身体旋转着,表演着飞舞的轻盈;她忽而手臂微颤着,表现着蛇舞般的动感;她忽而昂首挺立,展现着孔雀的高傲;她忽而伏身趴地,表演着休憩的宁静。
三轻柔的音乐缓缓响起,舞蹈上走来了一只蓝色的孔雀,细腰,长裙,在一束月光下熠熠生辉。
随着音乐的变换,孔雀旋转起来了,美丽的长裙舞动起来,美丽的孔雀飞舞起来。
用语言文字表现舞蹈艺术,原本是七年级学生描写的难点。
但由上面的练笔可以看出,因为前面品鉴环节铺垫得到位,学生基本上能够学以致用。
可以说,学生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从多角度来描写舞蹈动作细节,读写迁移功不可没。
不过,有心理研究发现:在青少年同辈中,“彼此之间容易相互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
这就提醒教师在教细节描写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佳作的引领作用。
在教学生学习运用环境描写时,我深有体会。
刚开始,尽管我在阅读教学中多次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在写作辅导时也特别强调范文中运用环境描写的好处,但写作时能运用环境描写的学生却寥寥无几。
后来,在作文评讲中,我特地选读了学生环境描写的句段,哪怕只有只言片语,我都大加赞赏。
随后,便有更多的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心情了。
但我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趁势梳理出学生描写环境的优秀段落,引导他们进行赏析。
下面撷取其中的一个课堂片段:学生作文片段……已经深秋了,稻田里只剩下枯黄的谷桩。
棉花地里,零落着几球白色的棉花。
有几只小麻雀,胖嘟嘟的,落在带着黄叶的棉花杆上,似乎在开会。
“姐,等等我——”远处传来妹妹稚嫩的呼唤声,惊扰了麻雀们的会议。
它们似乎被吓着了,“噌——”地冲出棉花地,飞过树杈,落在了路边的电线上。
”——严俏丽《假日黄昏》课堂片段实录……生1:麻雀们开会运用了拟人手法,很生动。
生2:我觉得写麻雀,还是为了引出妹妹的出场。
师:你们品鉴得很仔细,也很深入。
的确,这里不是为了描写景物而描写景物。
在记叙文写作中,环境描写要为写人叙事服务。
生3:我特别喜欢她写的麻雀,“胖嘟嘟的”,好可爱啊!(生哄笑)师:很形象。
生4:还有,“麻雀‘噌——’地冲出棉花地,飞过树杈,落在了路边的电线上”一句,也写得特别好,仿佛这样的情境就在眼前一样。
师:是啊,把受惊的麻雀写活了。
这说明她平时的观察很仔细。
不过,能写得这么有现场感,应该得益于她在细节描写中的生动语言表达。
生4:嗯,恰当地运用了拟声词“噌——”,让作文具有现场感。
生5:还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冲、飞、落。
师:是啊,这些动词的准确运用,也让麻雀的行动仿佛就在眼前,活灵活现了起来。
……像这样评鉴同学的佳作,一方面能让学生在强烈的认同感中揣词品句,更有助于他们揣摩体会到细节描写的语言表达技巧;另一方面,身边同学的作文受到表扬,能激发其他学生不服输的劲头,让他们萌生赶超同学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细节描写能力。
当然,言传胜于身教。
作为教学活动的另一方——教师,若能活用自身的细节描写教学资源,现身说法,同样能发挥其它教学资源所无法企及的作用。
我偶尔也写点豆腐块,有时,便站在写作者的角度,跟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体验。
比如有段时间,我看到不少学生的细节描写语言过于平淡,而自己在新写的散文中,恰好有意识地运用了陌生化的语言。
于是,我就把这篇文章展示给学生们看。
我先让他们比较句子,体会“一路上,雪花用不超过0℃的冷冰亲吻着我的脸颊,我用37℃体温将它们感化”与“一路上,雪花打在我的脸上,不久就化了”的区别;然后,站在写作者的角度,谈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考量。
像这样,引导学生在分享老师锤词炼句经验的基础上,感悟如何在细节描写中合理运用语言表达技巧,也是极富引领效果的。
小学二年级写秋天的作文怎么写
最的一件事作文400字篇一:最开心的一件事许许美好的回忆。
它们像沙滩上的一颗壳,我拣个闪亮的给大家看看。
那是上幼儿园大班时的事。
在一天的活动课上,老师对我们说:“今天,我们来做‘袋鼠蹦 ’的游戏,好吗
”我们一听,凳子像长了钉子,再也坐不住了。
同学们一边使劲鼓掌,一边拖长了声音喊:“好——” 老师让我们分成四队,接着又从办公室拿来了四个麻袋。
她拿出其中的一只,把双脚伸进麻袋里。
同学们用惊奇的目光看着老师,只见老师用双手拎着麻袋口的边上,两脚用力一蹦,身子腾了起来,一下子又稳稳地落在地上。
同学们看着这新颖的游戏高兴起来。
老师把麻袋分给每个领头的人,领头的四位同学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脚伸进麻袋里,两只小手使劲地抓住麻袋的边,双脚向前一跳。
有的同学站不住摔倒了,有的同学胆小溜回了队伍。
轮到我蹦了,我的心跳个不停,我把双脚慢慢地伸进麻袋,双手拎着麻袋的边,两脚叉开一蹦,又稳稳地落在地上了。
“ 啊,成功了
”我不禁欢呼起来。
老师和同学们也为我鼓掌。
我心里甜甜的,快活极了。
这是我由此以来最开心的一件事。
篇二:最开心的一件事 你喜欢小狗吗,我就很喜欢它,如果你也喜欢的话,就听听关于我和小狗的吧
去年放暑假时,我想养一只可爱的小狗爸爸和妈妈就答应我:借老爷家的小狗乖乖养几天,我可开心啦
我和妈妈来到老爷家,看到小狗乖乖正趴在笼子里睡觉呢,老爷一叫它,它就像士兵一样立刻站了起来,乖乖长着一身短短的、灰白相间的毛,耳朵长长的搭拉在脸两边,眼睛像两个黑葡萄,鼻子短短的,瘦瘦的。
它见到我一点儿也不陌生,就像好朋友一们跟我玩了起来。
虽然小狗乖乖用笼子关着,但是,我还是很喜欢把它放出来,让它散散步,锻炼身体,趁机和它一起好好玩玩。
乖乖也好像很懂事的样了解,冲着我:“汪汪汪………”直叫,好像在对我说:“谢谢你啦,小主人。
我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乖乖一起玩耍,它高兴的时候又蹦又跳,然后跑到你跟前又又闻,可爱极了
快开学了,我依依不舍得把小狗乖乖送回老爷家。
走的时候乖乖冲我:“汪汪汪………”直叫,好像在与我再见
妈妈答应我,今年放暑假时,可以把乖乖接回我们家,我听了真开心啊
篇三:最开心的一件事 时间匆匆而逝,很多的记忆已随日子的消失而褪色。
但有一件事,让我历历在目,感动不已——那一份深沉的母爱。
那天早晨,我背着书包正要上学,妈妈递给我一把伞,说:“波波,天气预报今天有雨,还是带上伞好。
”我抬头看看天空,万里晴空,怎么会下雨呢
我丢下伞,一溜烟跑出门去。
正当中午放学的时候,忽然电闪雷鸣,顷刻间暴雨骤然而下。
带了雨具的同学都回家了,其他人也一个个被家长接走了。
我爸爸在外地学校教书,中午从不回家。
刚好,妈妈这几天正发着高烧打着点滴。
我想不会有人来接我了。
我一个人在教室里呆呆地坐着,又急又饿,望着窗外哗哗直下的大雨,我不由得哭了起来。
这时,大雨中出现了一个我熟悉的身影。
哦,是妈妈
狂风夹着大雨好象要把妈妈吞没似的。
妈妈挣扎着向我艰难地走来。
“波波,快过来,穿好雨衣。
”妈妈边说边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我身上。
此时,雨越下越大。
妈妈的头发,脸上,身上都被雨水淋透了。
望着“落汤鸡”似的妈妈,望着她那青白着的脸,我不禁又哭了起来…… 一把伞撑起一片天,妈妈爱的伞给我快乐和幸福。
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时时感动着我,教我好好做人,好好读书……篇四:最开心的一件事 最开心的一件事2010年到了,我们中国人日日夜夜期盼中的世博会也在不知不觉中来临了。
这是我最开心的一件事,也是全国人民最开心的一件事。
我和妈妈坐在电视机前、电脑前,关注着世博会的一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我看到了网上的世博会,心里非常吃惊,太精彩了。
真不知道能到上海看世博会的时候我会怎样的尖叫,怎样的拍照,怎样告诉人们世博会有多么好。
先说说中国国家馆,真不愧有“东方之冠”的称号。
清明上河图原长50米的画放大到100米,真厉害。
再说我最喜欢的冰岛馆,它是一个“冰立方”,因为它几乎用摄影技术把整个馆变成冰岛。
一进门就有冰岛的气息。
比如冰岛火山岩石,冰岛的夏天湿度,冰岛的花香,可美丽了。
光看网上的世博会的冰岛馆,我仿佛已经闻到了花的芳香。
真不知道冰岛馆开放时我能高兴成什么样啊。
最后给大家介绍中国航空馆,它像一片云,可好看了。
虽然只能从电视、网上看世博,但这是我最开心的一件事。
希望上海世博会能顺利举办。
我们也需要努力,加油
篇五:最开心的一件事 你知道我最近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吗
那就是我的作文在网上发表啦
开学初,我到姐姐家玩。
姐姐问我:“乐乐,你在家会上网看作文吗
”我不好意思地说:“不会。
”“那我告诉你一个网址吧,叫南京作文网,我带你去看看吧。
”姐姐说完就打开了电脑,输入了网址,我一看,这么多作文,内容真丰富啊
有写人的有写景的还有叙事的。
一时间,看得我眼花缭乱。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上网浏览作文,看着看着,我就想,他们能写出这么好的作文,我也可以的。
于是我就动手写了一篇《校园的早晨》。
我想我这篇作文一定要好好写,争取能在网上发表。
写完之后拿给妈妈看,妈妈说写得不好,让我重写,于是我又重新写了一遍。
写完之后又拿给妈妈看,妈妈还是说不行,我有些不耐烦了,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教育我说:“文章不厌百回改。
”听了妈妈的话,我知道了要反复地修改。
于是我又拿回去仔细地修改,终于觉得可以了,就投到网上了。
过了几分钟,我就急着去看有没有我的作文,妈妈看到我这么急,就笑我:“哪有那么快呢
”过了几天,我惊喜地发现我那篇作文在网上发表了,还有老师点评我的作文呢
说我的作文写得不错,句子也很优美。
我赶紧叫爸爸妈妈过来看,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连声称赞“不错”。
听了爸爸妈妈的夸奖,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呢
我想以后要写出更多的作文在网上发表,成为作文博士。
这不,我还想把这篇作文拿到网上去发表呢
篇六:最开心的一件事 我最开心的一件事,莫过于我组织的那次烧烤活动。
在秋天的一个星期天上午,秋高气爽、凉风习习,我组织了一次烧烤活动。
首先我做了一个烧烤计划:参加人员:张芷琪、刘嘉倩一家、吴聿洹、刘伟涛一家、丁俊贤和我一家。
我们还特意邀请了梁老师、钟老师、陈老师。
地点:贞山公园荔枝园烧烤场。
材料安排:张芷琪购买火腿肠和饮料、刘嘉倩购买水果、吴聿洹购买叉子和报纸、丁俊贤购买水和炭、我购买鸡翅、玉米。
我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贞山公园荔枝园烧烤场,爸爸妈妈首先租了一个烧烤炉,我们几个同学捡了一些干木柴,将干木柴放去烧烤炉里面,点燃火,丁俊贤发现刘嘉倩脸上一片漆黑,我们哈哈大笑,刘嘉倩同学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还问我们笑什么,我们笑完才说:“你的脸脏了。
”我们等火烧旺了,就开始烧鸡翅、火腿肠。
烧了一会儿我们闻到了一股香味,刘嘉倩发现吴聿洹忍不住口水都流出来。
我们又笑了一番。
等烧好之后我们把香喷喷的鸡翅、火腿肠先献给我们的亲爱的老师和家长。
他们吃着鸡翅、火腿肠都夸我们是个好孩子。
作文 啊
美好的时光过得真快啊
一下子到了中午,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贞山。
篇七:最开心的一件事 如果你问我春节里最快乐的一件事是什么,我会回答:那是大年三十晚上在姥姥家和姐姐、妹妹一起燃放烟花爆竹。
大年三十晚上,我和姐姐、妹妹一起在姥姥家楼下放鞭炮。
由于五岁的妹妹不敢放鞭炮,所以她开始躲在姥姥家中窗户前观看我和姐姐放鞭炮。
我们买了各种各样的烟花爆竹,有“三角塔”、“照明灯”、“钻石升天”…… 我和姐姐先燃放了“照明灯”,它是圆柱形的,点燃引线,冒出火花,有一个圆球从里面飞出来,随圆球爆炸产生小圆球,并发出劈里啪啦的声音,我们非常开心。
之后我燃放了“钻石升天”,它是三角塔形状,外表蓝色。
刚点燃引线,火苗就像一只小虫,飞快的向鞭炮跑去。
鞭炮一点燃就开始旋转,并迅速地向天空飞去。
它就像真正的钻石一样,我们非常惊奇,同时还拍手称赞。
此后我们还燃放了其它各式各样的鞭炮。
我和姐姐、妹妹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开心自由地燃放各种烟花爆竹,我们非常快乐,也希望明年的春节还能开心地燃放让我着迷的烟花爆竹。
转自
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好句赏析
一滴水从雪山之巅醒来看见了之流上的丽江:600多年前的明代,丽江木氏土始带领老百姓在狮子山脚下修建四方街,“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
从此,纳西文明开始在玉璧金川大地上孕育。
这滴水看见了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从遥远的东方走来,把悠久的中原文明和年轻的纳西文化连在了一起。
玉龙雪上,丽江古城开始向四处流传。
这滴水还看见了1997年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逐渐融入世界的丽江:“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
黑眼睛的人,蓝眼见的人”都来了。
在21世纪蓬勃发展的旅游大潮中,丽江这个封闭的边疆地区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它正张开双臂拥抱现代文明。
一滴水从玉龙雪山漂游而来,它看见了空间格局上的丽江:丽江坝的北面是海拔5596米终年云遮雾绕的玉龙雪山。
山上有高大挺拔的云杉与松树,有春天开满鲜花的杜鹃和山茶。
坝子的南边有象山、狮子山、笔架山。
群山环拱,丽江坝就就像一块翡翠镶嵌在云贵高原的深处。
一滴水在丽江坝中旅行,它看见了因水而“秀”的丽江:水道在地下蜿蜒曲折,清澈的水挟裹着岩石的味道在寂静中流淌。
在象山脚下,水冲破了岩石和地表的束缚来到了地面,形成了闻名遐迩的黑龙潭。
潭边有树,潭中有亭。
清澈的潭水倒影着洁白的玉龙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潭水流经玉河在古城口被大水车的转轮高高扬起,又哗的一声落下,水雾在阳光中行成一道道彩虹。
潭水分三路穿过古城,形成了“家家门前流水,户户屋后垂杨”的诗画图。
潭水被万千游客当做摄影留念的背景带到了四面八方,潭水用来冲洗黄昏的街道,潭水被装在壶中浇淋有隐约香气的兰花,潭水在古城的河道中辉映五彩斑斓的灯光,潭水穿越古城灌溉了古城外的庄稼和果树,潭水融入了奔腾的金沙江,奔向了辽阔的太平洋。
一滴水在丽江坝中旅行,它看见了因文化而“奇”的丽江:在古城的一些院子里,“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这里有至今依然还活着的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这里有体现纳西族和谐共荣文化精髓的城市布局,有“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有“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有“顺水而去的蜿蜒的老街”。
一滴水在丽江坝中旅行,它看见历史的丽江,现代的丽江;它看见了自然的丽江,文化的丽江;它看见了流动的丽江,静止的丽江;它看见了寂静的丽江,热闹的丽江;它看见了白天草甸上放牧着牛羊的丽江,它看见了夜晚满天星光下的丽江……文贵新,文贵特。
丽江作为知名旅游地,写丽江的文章自然很多很多。
但唯独这篇《一滴水经过丽江》能入选中学教材,我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它精巧而独特的构思:从一滴水的视角来展示丽江美。
一滴水从北到南经过了丽江,在一滴水画出的轨迹上,中国发现了丽江,世界发现了丽江。
一滴小小的水,映照出了一个斑斓的丽江。
我愿意是那滴水,无论走到哪里,都以一颗一尘不染的心,拥抱不一样的丽江。
在今年春季开学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发现,由著名作家阿来写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出现在了人教版的八年级语文课本上。
怀揣着喜悦和自豪,我一遍遍品味这些珠玑之语,作家笔下熟悉的故乡,再一次向我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