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逃难 丰子恺传优美句子
林语堂说:“中国正统派文学的目标:明明是在于表现古圣的心胸,而不是表现作者自己的心胸,所以完全是死的。
性灵派文学的目标:是在于表现作者自己的心胸,而不是古圣的心胸,所以是活的。
”“发乎本心的文学,不过是对于宇宙和人生的一种好奇心。
”我想,丰子恺当是很认同这样的观点。
那些从细微处观察生活而来、从孩子的日常里而来、从信仰的守护里而来的画作,是那么活泼泼充满生命力。
然而,在一个动乱、政治纷争的时代,要做一个顺从自己心意的知识分子,是多么不容易。
要么赞成革命,要不就成了反对革命,要么支持某党,要不就成了没有立场。
社会只有左与右,是与非,没有中,也没有自我的自由。
看到丰子恺和他同时代的很多人,自觉或不自觉的妥协、顺从、改造,有种深深的无奈和心疼。
1949年后,在随时面临各种威胁的境遇下,丰子恺一直未间断的,是履行对恩师弘一法师的承诺,完成六卷本《护生画集》。
这大概是在风云突变、纷纷扰扰的世间,最可以让他安静的角落,最能给他安慰的创作了。
这样的坚持,不只是师生情谊,也还有广阔的同情与爱意。
或许,《护生画集》里的丰子恺,描摹孩子的丰子恺,才是丰子恺最愿意的自己吧。
他以自己所秉持的同情之心,温和且坚定地传递出人性之永恒价值。
丰子恺散文中有哪些好词好句
丰子恺散文名句大全1) 乡下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田野,到处都是高大的树木,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小花,到处都是绿色的小草。
小路边,偶尔有蝴蝶在一簇簇野花中翩翩起舞。
泥土散发着清香,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闻起来舒服极了。
2)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3)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4)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5) 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
6) 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7)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8) 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9) 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
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
10) 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11) 虚心的人用文凭来鞭策自己,心虚的人用文凭来炫耀自己。
12) 哭的时候用全力去哭,笑的时候用全力去笑,一切游戏都甩全力去干。
13) 你住几层楼?——“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14) 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15)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16)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17) 人生一方面求寿命之长,一方面又求生活过去之快,两者看似矛盾,而其实无妨。
因为这是在实际上求寿命之长,而在感觉上求生活过去之快,人工的时间划分,便是在感觉上求生活过去之快的一法。
18) 正当的游玩,是辛苦的安慰,是工作的预备。
19) 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20) 成人的世界,因为受实际的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所以非常狭小苦闷。
孩子们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因此非常广大自由。
21)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
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22) 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
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
23) 世间的大人都为生活的琐屑事件所迷着,都忘记人生的根本。
24) 由预想进行于实行,由希望变为成功,原是人生事业展进的正道。
25) 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26) 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27) 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
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
28) 全为实利打算,换言之,就是只要全家。
充其极端,做人全无感情,全无义气,全无趣味,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
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
29) 时间划分愈细,感觉上过去愈快,生活上兴味愈多。
故“快”就是“乐”,快乐称为“快活”。
30) “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丰子恺散文名句精选1)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2)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
3)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养;有舍有得,看智慧;是成是败,看坚持。
4) 由预想进行于实行,由希望变为成功,原是人生事业展进的正道。
——丰子恺5)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惧将来。
如此,安好。
——丰子恺6)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 ——丰子恺7)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丰子恺8) 夜本来是一日的最深沉的,最幽邃的一部分,就是一日的神秘的时间,又可说是人的退省时间。
——丰子恺 《青年与自然》9) 哭的时候用全力去哭,笑的时候用全力去笑,一切游戏都甩全力去干。
——丰子恺《谈自己的画》10) 因为我 那种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钻研,搜求,或敷衍,应酬,比较起他们的天真健 全活跃的生活来,明明是变态的,病的,残废的。
——丰子恺 《儿女》11) 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我─—我们大人─—的举止谨惕,是为了身体手足的筋觉已经受了种种现实的压迫 而痉挛了的缘故。
孩子们尚保有天赋的健全的身手与真朴活跃的元气,岂像我们的穷屈?揖让进退规行矩步等大人们的礼貌,犹如刑具,都是戕贼这天赋的健 全的身手的。
于是活跃的人逐渐 变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残废者。
残废者要求 健全者的举止同他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丰子恺 《儿女》12) 我带了这虚空而寂寥的心,彷徨在十字街头,观看他们所转入的社会,我想象这里面的人,个个是从那天真烂漫广大自由的儿童世界里转出来的。
但这里没有“花生米不满足”的人,却有许多面包不满足的人。
这里没有“快活的劳动者”,只见锁着眉头的引车者,无食无衣的耕织者,挑着重担的颁 白者,挂着白须的行乞者。
这里面没有像孩子世 界里所闻的号啕的哭声,只有细弱的呻吟,吞声的呜咽,幽默的冷笑,和愤慨的沉默。
这里面没有像孩子世界中所见的不屈不挠的大丈夫气,却充满了顺从,屈服,消沉,悲哀,和诈伪,险恶,卑怯的状态。
——丰子恺 《谈自己的画》13) 那末我们的人生,都是——同我的晨梦一样——在梦中晓得自己做梦的了。
——丰子恺 《晨梦》14) 他们已不复是“快活的劳动者”,正在为分数而劳动,为名誉而劳动,为知识而劳动,为生活而劳动了。
——丰子恺 《谈自己的画》15) 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练的孩子们的空想界中找求荒唐的乌托邦,以为逃避现实之所,但我也可笑他们的屈服于现实,忘却人类的本性。
——丰子恺 《谈自己的画》16) 人散后, 一钩新月天如水。
——丰子恺17) 你住几层楼?——“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 ——丰子恺18)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
深谋若谷,深交若水,深明大义,深悉小节,已然,静舒。
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这般,最佳。
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丰子恺 《不宠无惊过一生》19)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钱钟书对应:目光放远,万事皆悲。
——丰子恺20) 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风尘花草中。
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无惊过一生。
——丰子恺《不宠无惊过一生》21) 藏书如山积,读书如水流。
山形有限度,水流无时休。
——丰子恺22)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
既然没有如愿。
——丰子恺23) 在我们以前,“人生”已被反复了数千万遍,都像昙花泡影地倏现倏灭。
大家一面明明知道自己也是如此,一面却又置若不知,毫不怀疑地热心做人。
——丰子恺 《晨梦》24) 上海是骚扰的寂寞,山中是清净的热闹。
——丰子恺 《山水中的生活》25) 我只是看看那堆灰烬,想在没有区别的微尘中认识各个字的死骸,找出那一点是春字的灰,那一点是蚕字的灰。
又想像它明天朝晨被此地的仆人扫除出去,不知结果如何:倘然散入风中,不知它将分飞何处?春字的灰飞入谁家,蚕字的灰飞入谁家?。
倘然混入泥土中,不知它将滋养那几株植物?。
都 是渺茫不可知的千古的大疑问了。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26) “儿童对图画富有兴味,而拙于技术。
因此儿童描绘物象,往往不真实,甚至错误。
西方的教育论认为这是符合生物进化论的,因该听他们按照本能而作画,不可加以干涉。
这是错误的图画教育论……”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27) 我的生活全部沉浸在“时间”的急流中,跟了它流下去,没有抬起头来望望这急流的前后的光景的能力。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28)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 无愧于天,无愧于地。
这样,人生! ——丰子恺 《不宠无惊过一生》29) “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
得我的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 ——丰子恺30) 这便是为了人生的饱暖的愉快,恋爱的甘美,结婚的幸福,爵禄富厚的荣耀,把我们骗住,致使我们无暇回想,流连忘返,得过且过,提不起穷究人生的根本的勇气,糊涂到死。
——丰子恺 《晨梦》31)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深谋若谷,深交若水.深明大义,深悉小节.已然,静舒! 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这般,最佳! 勿感于时,勿伤于怀.勿耽美色,勿沉虚妄.从今,进取! 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丰子恺《不宠无惊过一 生》32)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丰子恺33)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
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丰子恺 《豁然开朗》34)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
——丰子恺《不宠无惊过一生》35) 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
这般,最佳。
——丰子恺
优美的句子摘抄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 从不寻找。
——三毛孤独·情感·心情·忧伤3万4千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丰子恺人生·孤独·正能量·情感2万4千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
——仙枫红叶古风·忧伤·情感·生命2万4千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
却怕长发及腰,少年倾心他人。
待你青丝绾正,笑看君怀她笑颜。
——何晓道古风·情感·忧伤·伤感1万4千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李白人生·分手·孤独·古风1万2千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周星驰伤感·失恋·爱情·人生1万3千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哲理·励志·伤感·歌词1万3千帝王: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国臣: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将军:待我半生戎马,许你共话桑麻;书生:待我功成名达,许你花前月下;侠客:待我名满华夏,许你放歌纵马;琴师:待我弦断音垮,许你青丝白发;面首:待我不再有她,许你淡饭粗茶;情郎:待我高头大马,许你嫁衣红霞;农夫:待我富贵荣华,许你十里桃花;僧人:待我一袭袈裟,许你相思放下。
——佚名古风·歌词·爱情·哲理1万2千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泰戈尔人生·泰戈尔·青春·成长1万1千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爱情·表白·伤感·古风1万2千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幸福,便是终点。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你若流泪,先湿我心。
你若微笑,日光倾城。
你若未央,安若暖城。
你若回忆,半暖倾殇。
你若回眸,一笑倾城。
你若离去,后会无期。
你若不离,我亦不弃。
——佚名幸福·回忆·哲理·生活1万1千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说何必。
——周立波伤感·人生·伤心·情感1万2千当面对两个选择时,抛硬币总能奏效。
并不是因为它总能给出对的答案,而是在你把它抛在空中的那一秒里。
你突然就知道,你希望的结果是什么了。
——曾小贤哲理·希望·爱情·人生9千1千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冯唐冯唐·时光·古风·书籍8千1千去见你想见的人吧。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走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趁世界还不那么拥挤,趁飞机还没有起飞,趁现在自己的双手还能拥抱彼此,趁我们还有呼吸。
——佚名爱情·青春·励志·表白7千1千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三毛目送·爱情·三毛·古风7千1千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刘向古风·表白·伤感·爱情7千1千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莎士比亚人生·莎士比亚·励志·希望6千1千你的脸上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紧。
你走路带着风,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曾摔伤的淤青。
你笑得没心没肺,没人知道你哭起来只能无声落泪。
要让人觉得毫不费力,只能背后极其努力。
我们没有改变不了的未来,只有不想改变的过去。
——刘同孤独·刘同·励志·哲理5千895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优美的句子。
1、白鹅中的好句子: (1)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
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
——这段写鹅的外观和脾性之间的联系:高傲。
(2)鹅的叫声,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都是轧轧然的。
但音调上大不相同。
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也要它引亢大叫,其叫声的严厉,不亚于狗的狂吠。
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
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这段活灵活现的拟人化写出鹅的叫声中凸显的傲慢:严肃、嚣张、霸气。
(3)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但鸭的步调急速。
有局促不安之相。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平剧里的净角出场。
这正是它的傲慢的性格的表现。
我们走近鸡或鸭,这鸡或鸭一定让步逃走。
这是表示对人惧怕。
……那鹅就不然: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这表示它不怕人,看不起人。
但这傲慢终归是狂妄的。
我们一伸手,就可一把抓住它的项颈,而任意处置它。
家畜之中,最傲人的无过于鹅。
同时最容易捉住的也无过于鹅。
——这段写鹅的步态,如漫画一般的语言,画出了鹅傲慢。
(4)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
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
真是架子十足的
——这段以白描的语言,诙谐的写出鹅的吃饭态度,是傲慢到要人守着伺候的。
(5)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气了。
但我觉得,比吃鹅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
——这段写主人的态度:虽然鹅之傲慢似乎令人鄙视,其实因为它的精神是为主人所深深喜爱的。
2、《白鹅》通篇语言风格幽默诙谐,简练有趣。
虽不说字字珠玑,却也是华彩满篇。
正所谓文章如画,如在眼前。
源氏物语丰子恺经典语录
丰子恺只是翻译了源氏物语,而且用的翻译底本还不是紫式部的原本,即便丰老想用紫式部的版本翻译,这个版本也只残留了十几卷,而且还有残。
下面是丰子恺译本中的有关古歌的一些内容,若想知道其他的可以再提出来。
《桐壶》“珠帘锦帐不觉晓”见《伊势集·诵亭子院长恨歌屏风》。
下句是“长恨绵绵谁梦知”。
《帚木》古歌‘夫妇之床不积尘’ 《古今集》中亦有和歌云:“乐见今朝蟢子飞,想是夜晚我郎来。
” 催马乐《我家》全文,“我家翠幙张,布置好洞房。
亲王早光临,请来作东床。
肴馔何所有
此事费商量。
鲍鱼与蝾螺,还是海胆羹
”《夕颜》《古今和歌集》:“陋室如同金玉屋,人生到处即为家。
” 和歌:“惊涛拍岸荒渚上,无家可归流浪儿。
” 见《和汉朗咏集》。
《紫儿》“犹不许相逢”,此古歌载《后撰集》,歌云:“焦急心如焚,无人问苦衷。
经年盼待久,犹不许相逢。
” “不识武藏野,闻名亦可爱。
只因生紫草,常把我心牵。
”,武藏野地方多紫草.故紫草称为“武藏野草”。
此古歌见《古今和歌六帖》。
催马乐《葛城》全文:“闻道葛城寺,位在丰浦境。
寺前西角上,有个榎叶井。
白玉沉井中,水底深深隐。
此玉倘出世,国荣家富盛。
”见《续日本纪》。
昔日日本儿童习字之初,必书《难波津之歌》。
歌云:“辽阔难波津,寂寞冬眠花;和煦阳春玉,香艳满枝枒。
”难波津是古地名,今大阪。
“我在常陆勤耕田……”的风俗歌,风俗歌《常陆》云:“我在常陆勤耕田,胸无杂念心自专。
你却疑我有外遇,超山过岭雨夜来。
” 《末摘花》“天天白浪飞”,此古歌见《后撰集》,歌云:“好比末松之名山,我袖天天白浪飞。
” “百鸟争鸣万物春……”,此古歌下一句为“独怜我已老蓬门”。
见《古今和歌集》。
“依稀恍惚还疑梦……”,此古歌下一句为“大雪飞时得见君”。
见《古今和歌集》。
《红叶贺》“春潮淹没矶头草”,此古歌下一句是“相见稀时相忆多”。
见《万叶集》。
‘但愿天天常见面’,此古歌下一句为“犹如朝夕弄潮儿”。
见《古今和歌集》。
“林下衰草何憔悴,驹不食兮人不刈。
”,此古歌载《古今和歌集》。
‘试听杜宇正飞鸣,夏日都来宿此林’,此古歌载《信明集》。
‘犹如津国桥梁断’,此古歌按《细流抄》所引,下一句为“衰朽残年最可悲”。
“为了心爱者,情愿穿湿衣”此古歌载《后撰集》。
催马乐《山城》之歌:“……好个种瓜郎,要我做妻房。
……想来又想去,嫁与也何妨……”。
催马乐《东屋》之歌全文:“(男唱)我在东屋橹下立,斜风细雨湿我裳,多谢我的好姐姐,快快开门接情郎。
(女唱)此门无锁又无闩,一推便开无阻当。
请你自己推开门,我是你的好妻房。
” 。
催马乐《石川》云:“石川高丽人,取了我的带。
我心甚后悔,可恨又可叹。
取的什么带
取的淡蓝带。
深恐失此带,恩情中途断。
”时人信为男女幽会时倘带被人取去,则恩情中绝。
古歌“若有人问答不知”,古歌:“若有人问答不知,切勿泄露我姓氏
”见《古今和歌集》。
《花宴》“不似明灯照,又非暗幕张。
朦胧春月夜,美景世无双。
”此古歌见《千里集》。
催马乐《贯川》全文:“(女唱)莎草生在贯川边,做个枕头软如绵。
郎君失却父母欢,没有一夜好安眠。
(女唱)郎君失却父母欢,为此分外可爱怜。
(男唱)姐姐如此把我爱,我心感激不可言。
明天我上矢蚓市,一定替你买双鞋。
(女唱)你倘买鞋给我穿,要买绸面狭底鞋。
穿上鞋子着好衣,走上官路迎郎来。
”源氏欲以此多情女子对比冷淡的葵姬。
“山樱僻处无人见,着意留春独后开”此古歌见《古今和歌集》。
《葵姬》“竹丛林荫处,”,和歌:“竹丛林荫处,驻马小河边;不得见君面,窥影也心甘。
”见《古今和歌集》。
“心如钓者之浮标,动荡不定逐海潮。
”,此古歌见《古今和歌集》。
‘悔汲山井水,其浅仅濡袖。
’,此古歌见《古今和歌六帖》。
“若非剩有遗孤在,何以追怀逝世人
”,此古歌见《后撰集》。
“秋日生离犹恋恋,何况死别两茫茫”,此古歌见《古今和歌集》。
‘年年十月愁霖雨’,此古歌按《河海抄》所引,下一句为“不及今年落泪多”。
‘恋情倘染色,虽浓亦可观。
我今无色相,安得请君看
’,此古歌见《后撰集》。
“豆蔻年华新共枕,岂宜一夜不同衾
”,此古歌载《万叶集》。
《杨桐》古歌:“擅越此神垣,犯禁罪孽深。
只为情所钟,今我不惜身。
”见《拾遗集》。
古歌:“妾在三轮山下住,茅庵一室常独处,君若恋我请光临,记取门前有杉树。
”见《古今和歌集》。
古歌:“杨桐之叶发幽香,我今特地来寻芳。
但见神女缥缈姿,共奏神乐聚一堂。
”见《拾遗集》。
‘奔驰天庭之雷神,亦不拆散有情人。
’,此古歌载《古今和歌集》。
“沉浮尘世间,徒自添烦恼。
何当入深山,从此出世表。
”,此古歌见《古今和歌集》。
“破晓望残月,恋慕负心人。
”,此古歌见《古今和歌集》。
‘安得年光如轮转,夙昔之日今再来。
’,此古歌见《伊势物语》。
‘好似美锦在暗中’,古歌:“深山红叶无人见,好似美锦在暗中。
”见《古今和歌集》。
‘霞亦似人心,故意与人妒’,古歌:“欲往看山樱,朝霞迷山路。
霞亦似人心,故意与人妒。
”见《后拾遗集》。
“采薪及果蔬,汲水供佛勤。
我因此功德,知解《法华经》。
”,此古歌乃大僧正行基所作,见《拾遗集》。
“久仰松浦岛,今日始得见。
中有渔女居,其心甚可恋” ,此古歌载《后撰集》。
日文“渔人”(或“渔女”)与”尼姑”发音相同,都称为ama。
故此处之渔女暗指尼姑。
松浦岛是渔人所居之处。
下面的诗根据此古歌。
催马乐《高砂》大意:“高砂峰上花柳香,好似贵家两女郎。
我要两人作妻房,好似两件绣罗裳。
不可性急徐徐图,定可会见两姑娘,貌比初开百合花更强。
” 《花散里》 ‘绿与篱垣两不分’,古歌:“树头花落变浓荫,绿与篱垣两不分。
”见《细流抄》所引。
“候鸟也知人忆昔,啼时故作昔年声。
”,此古歌见《古今和歌六帖》。
《须磨》“离情别绪无穷尽,日夜翘盼再见时”,此古歌见《古今和歌集》。
“袖上明月光,亦似带泪颜。
”,古歌:“相逢诉苦时,我袖常不干。
袖上明月光,亦似带泪颜。
”见《古今和歌集》。
“行行渐觉离愁重,却羡波臣去复回。
”,此古歌见《伊势物语》。
眼泪就象桨水一般滴下来,古歌:“今夕牛女会,快桨银河渡。
桨水落我身,点滴如凝露。
”见《古今和歌集》。
“寂寞度残生”,出自“若有人寻我,请君代答云:离居须磨浦,寂寞度残生。
”见《古今和歌集》。
“忆君别泪如潮涌,将比汀边水位高
”,此古歌见《古今和歌六帖》。
‘摆脱离忧伊势去,小舟破浪度今生。
’此诗根据风俗歌“伊势人,真怪相,为何说他有怪相
驾着小舟破巨浪。
” “相思到死有何益,生前欢会胜黄金。
”,此古歌载《拾遗集》。
“须磨浦风”,行平中纳言的歌:“须磨浦风越关来,吹得行人双袖寒。
”见《续古今和歌集》。
“请曲谅”,古歌“当时心似舟逢浪,动摇不定请曲谅,”见《古今和歌集》。
“远浦渔樵”,古歌“当年岂料成潦倒,远浦渔樵度此生。
”见《古今和歌集》。
“一样泪流两不分”,古歌:“或喜或悲同此心,一样泪流两不分。
”见《后撰集》。
“交游过分亲”,古歌:“对景即思人,交游过分亲。
只缘相处惯,暂别亦伤心。
”见《拾遗集》。
《明石》“汀水骤增”,古歌:“居人行客皆流泪,川上汀边水骤增。
”,见《土佐日记》。
“昔居淡路岛,遥遥望月宫。
今宵月近身,莫非境不同。
”,此古歌见《凡河内躬恒集》。
“黄昏秧鸡来叩门,谁肯关门不放行
”,此古歌见《河海抄》所引。
‘山僧’、‘松风音’,古歌:“山僧听惯松风音,闻琴不知是琴声。
”见《花鸟余情》所引。
“欲抑不能抑”,古歌:“暗藏相思情,勿使露声色。
岂知心如焚,欲抑不能抑。
”见《古今和歌集》。
“今宵大喜袖难容”,古歌:“昔日有喜藏袖中,今宵大喜袖难容。
”见《新勅撰集》。
“未曾相识难言恋”,古歌:“未曾相识难言恋,唯有芳心暗自伤。
”见《孟津抄》。
“方知戏不得”,古歌:“欲试忍耐心,戏作小离别,暂别心如焚,方知戏不得。
”见《古今和歌集》。
“良宵花月真堪惜,只合多情慧眼看”,此古歌载《后撰集》。
“我心倘背白头誓,天地神明请共诛。
”,此古歌见《河海抄》所引。
“山盟海誓如磐石,海水安能漫过山
”,此诗引用古歌:“我生倘作负心汉,海水亦应漫松山。
”见《古今和歌集》。
“我身被遗忘,区区不足惜,却怜弃我者,背誓受天殛。
”,此古歌见《拾遗集》。
《航标》“人似孤舟离浦岸,渐行渐远渐生疏。
”,此古歌见《古今和歌六帖》。
紫姬暗伤自己失宠。
“刻骨相思苦,至今已不胜。
誓当图相见,纵使舍身命。
”,此古歌见《拾遗集》。
“舍身”与“航标”,日语读音相同,都读作miotsukushi。
难波地方海中航标特别有名。
此古歌乃就目前所见“航标”而咏为恋爱“舍身”之意。
犹如中国诗“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亦因“晴”与“情”同音而指东说西也。
以下源氏与明石姬唱和的诗,也都根据此古歌。
《蓬生》“恐是我身命独乖”,古歌:“莫非人世古来苦,恐是我身命独乖
”见《古今和歌集》。
‘世间苦’、‘窜入深山’,古歌:“欲窜入深山,脱却世间苦。
只困恋斯人,此行受挠阻。
”见《古今和歌集》。
东歌,“敬告贵人请加笠,树下水点比雨密”,此古歌见《古今和歌集》。
东歌是东国的风俗歌之意。
‘你家门前的树木虽非杉树......’,古歌:“妾在三轮山下住,茅庵一室常独处,君若恋我请光临,记取门前有杉树。
” ‘庭院中的松树,虽非源氏公子手植......’,古歌:“莫怪种松人渐老,手植之松已合抱。
”见《后撰集》。
《松风》“彼此已熟识”,古歌:“彼此已熟识,蓦地生离别。
试问此别离,可惜不可惜
” 见《河海抄》所引。
“修短不可知”,古歌:“我命本无常,修短不可知。
但愿在世时,忧患莫频催。
” 见《古今和歌集》。
“大限不可逃”,古歌:“大限不可逃,人人欲永生。
子女慕父母,为亲祝千春。
” 见《伊势物语》。
“浦上朝雾”,古歌:“天色渐向晓,浦上多朝雾。
行舟向岛阴,不知往何处。
” 见《古今和歌鱼》。
“君家何太远”,古歌:“君家何太远,欲见苦无由。
暂见也难得,教人怎不愁
”见《元真集》。
‘......连苍松也已非故人了’,古歌:“谁与话当年
亲友尽凋零。
苍松虽长寿,亦已非故人。
” 见《古今和歌集》。
“我乡名桂里,桂是蟾宫生。
为此盼明月,惠然来照临。
”,此古歌见《古今和歌集》。
‘便唱着神乐歌《此马》之章,跳起舞来。
’,神乐歌《此马》全文,“吁嗟此马,向我求草。
卸其衔辔,饲以草料。
亦取水来,自彼池沼。
” 《薄云》“轗轲多苦辛”,古歌:“地僻君难到,迁地以待君。
待君君不来,轗轲多苦辛。
”见《后撰集》。
“再来哭诉有何言”,古歌:“痛数薄情终不改,再来哭诉有何言
”见《拾遗集》。
“好似梦中渡雀桥”,古歌:“世间情爱本飘摇,好似梦中渡雀桥。
渡过雀桥相见日,心头忧恨也难消。
”见《河海抄》。
“今岁应开墨色花”,古歌:“山樱若是多情种,今岁应开墨色花。
”见《古今和歌集》。
“回思往事袖更湿”,古歌:“罗袖本来无干日,回思住事袖更湿。
”见《拾遗集》。
“旧恨余烬犹未消”,古歌:“旧恨余烬犹未消,惟有与汝永缔交。
”见《源氏物语注释》所引。
“春天只见群花放,不及清秋逸兴长。
”,见《拾遗集》。
“秋夜相思特地深”,古歌:“无时不念意中人,秋夜相思特地深。
”见《古今和歌集》。
“樱花兼有梅花香,开在杨柳柔条上”,此古歌见《后拾遗集》。
“谁教君心似此愁
”,古歌:“情如泡沫原堪恨,谁教君心似此愁
”见《古今和歌六帖》。
《槿姬》“此誓神明不要听”,古歌:“立誓永不谈恋情,此誓神明不要听。
”见《伊势物语》。
“请君出看憔悴身”,古歌:“我今行过君家门,请君出看憔悴身。
”见《住吉物语》。
“彼此不宜太亲昵”,古歌:“彼此不宜太亲昵,太亲昵时反疏阔。
”见《源氏物语注释》所引。
“没有父母亲而饿倒在地的旅人”,古歌:“片冈山上有旅人,又饥又渴倒地昏,可怜的旅人
你是否没有父母亲
你是否没有好主人
可怜的旅人,又饥又渴倒地昏。
”见《拾遗集》,是圣德太子所作。
“惯说他人老可憎,今知老已到我身。
”,此古歌见《源氏物语注释》所引。
“犹忆一言‘亲之亲’。
”,古歌:“若念亲之亲,应即来探视。
若不来探视,非我子之子。
”见《拾遗集》。
“亲”在日文中是指父母亲。
亲之亲,即祖母,指前文桐壶帝戏称她为“老祖母”。
“愁苦无时不缠身”,古歌:“相思若从心中起,愁苦无时不缠身。
”见《河海抄》。
“若有人问答不知,切勿透露我姓氏
”,此古歌见《古今和歌集》。
《少女》“荻上冷风吹”,古歌:“何时最凄凉
无如秋之夕。
荻上冷风吹,荻下寒露滴。
”见《藤原义孝集》。
“风之力盖寡……”,陆士衡《豪士赋》中有句云:“落叶俟微飙以陨,而风之力盖寡。
孟尝遭雍门而泣,琴之感以末。
何者,欲陨之叶,无所假烈风;将坠之泣,不足繁哀响也。
” 见《昭明文选》第四十六卷。
“满身染上荻花斑”,催马乐:“诸公听我言,我欲换衣衫。
行过竹林与野原,满身染上荻花斑。
”“雾浓深锁云中雁,底事鸣声似我愁
”,此古歌见《河海抄》所引。
此人称为云居雁,即根据此古歌。
日文“云居”即 “云中”之意。
“犹如密叶重重隔”,古歌:“犹如密叶重重隔,爱而不见我心悲。
”见《拾遗集》。
催马乐《安名尊》词云:“猗欤美哉,今日尊贵
古之今日,未有其例。
猗欤美哉,今日尊贵
”此乃宴会赞歌。
“安名”是赞叹之词。
“今我思畴昔”,古歌:“橘花开五月,到处散芬芳。
今我思畴昔,伊人怀袖香。
”见《古今和歌集》
丰子恺写的手指的课文里形容用力的词语
手 指 丰子恺 我们每个人,都随时随地随身带着十根手指,永不离身。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
身材矮而,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
讨好生活的事,却轮不上他。
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
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
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
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
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
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在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
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
他因为身体啊长,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是在旁略为扶衬而已。
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然而,能力薄弱也无过于他们了。
无名指本身的用处多用于研脂粉、蘸药末、戴戒指。
小指的用处则更渺小,只是掏掏耳朵、抹抹鼻涕而已。
他们也有被重用的时候,在丝竹管弦上,他们的能力不让于其他手指。
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
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除了这等享乐的风光事以外,遇到工作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
手上的五指,我只觉得姿态与性格,有如上的差异,却无爱憎在其中。
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优美的句子200字。
春天。
枯黄的原野了。
新绿的叶子在枯枝上长出来。
阳光温柔地对着每个笑,鸟儿在歌唱飞翔。
花开放着,红的花,白的花,紫的花。
星闪烁着,红的星,黄的星,白的星。
蔚蓝的天,自由的风,梦一般美丽的爱情。
窗户大开着,阳光带笑地爬进来。
花在窗外对蝴蝶微笑。
蜜蜂和苍蝇在房里飞舞。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
和熙的东风吹遍了原野上的每一个角落,和暖的阳光照耀在大地上,唤醒了大地的万物,给大地带来无穷的希望。
啊
原来和暖的春天来临了。
堤上的杨柳,岭上的树木,都长出了新枝嫩叶,呈现着无限的生机。
在春水绿波上自由自在游泳的白鸭、天鹅在欢乐地嬉戏。
原野上的花儿也纷纷盛开了,艳丽的桃花更是争先开放。
万紫千红、群芳竞艳。
蜂蝶在花间飞舞,鸟儿在树上歌唱,首首都是迎春曲,赞美着春天的明媚,歌唱着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希望。
春天给大地换上了新的衣裳,使人恢复了清新的感觉。
田间的农人们,随着春天的来临,为春耕忙碌起来了。
他们一边耕种,一边高声地歌唱,整个田野都洋溢着欢乐的歌声和气氛。
春光是这样的美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因此,我们一定不让它虚度,要好好地珍惜这明媚而又短暂的春光。
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
蚱蜢多得像草叶,再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