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一句话经典语录网
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当前位置:一句话经典语录 > 格言 > 并肩战疫格言

并肩战疫格言

时间:2014-10-17 17:31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第一次战争,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共12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由遭遇进入交战。

我之基本意图为稳定局势,站住脚跟,掩护北撤整顿,为尔后作战创造条件。

志愿军参战部队共6个军18个师,敌方参战部队为4个军10个师另1个旅1个团。

敌我兵力为1∶1.2(敌海空军未计在内)。

10月19日,志愿军在紧急情况下入朝,原预备抢占龟城、泰川、球场洞、德川、、五老里一线,组织防御。

后因敌人已越过志愿军预定组织防御的地区,并继续分兵冒进,志愿军即采取了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针,利用敌未估计到志愿军参战这一战略上的忽然性和敌分兵冒进的弱点,以一部兵力(第之第125师)于东线黄草岭地区进行防御,阻敌前进。

同时集中主力(第38、第39、第40军、第50、第66军和第之第125师)于西线之宣川、龟城、博川、云山、温井、熙川等地区,在运动中将敌各个歼灭。

此役于10月25日打响,志愿军实施大胆的战争迂回,配合正面主力果断勇猛地进攻,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赢得了初战胜利,歼敌1.55万余人。

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妄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以前吞并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

  第二次战争,从1950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共29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诱敌深入、正面突击与战争迂回相结合。

第一次战争后,敌虽遭志愿军沉重打击,仍错误地判定志愿军兵力不大,轻视志愿军力量,发动了所谓“圣诞节”(12月25日)攻势,妄图占领整个。

对此,志愿军决定采取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争取将战线推进到平壤、元山地区。

在战争布势上,志愿军以刚入朝之第9兵团(辖第20、第26、第27军)于东线长津湖地区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一部;同时,集中主力于西线博川、价川、德川、地区,向敌实施反突击。

根据第一次战争的教训,西线采取双层战争迂回,以两个军(第38、第)从敌翼侧薄弱部(德川、地区)突破,向敌纵深猛插,断敌退路,主力四个军(第39、第40、第50、第66军)由正面配合,实施战术上的分割合围,各个歼灭敌人。

东线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法。

西线和东线参战部队在缺乏冬装的情况下,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气温,艰苦战斗,战胜了敌人,歼敌3.6万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领土,迫敌于“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基本上扭转了战局。

  ,从1950年12月31日开始,至1951年1月8日结束,共8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主要从政治上考虑必须打过三八线,中朝部队向预有防御预备之敌发起进攻。

战争企图为粉碎敌人利用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的防御,不给敌以喘息机会。

中朝两军以5个军(第38、第39、第40、第50军和人民第1军团)于西线向东豆川、汉城实施主要突击;以4个军(第42军、第66军和人民军第2、第5军团)分别向济宁里、加平、春川方向和自隐里、洪川方向实施突击。

作战中,经短促炮火预备后即全线发起进攻,突破敌防御后,迅速投入第二梯队,向敌纵深实施穿插迂回,切断敌人退路。

全线进至“三七线”四周时,即停止了追击,转入积极防御作战。

此役,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大规模向预有防御预备之敌的进攻。

志愿军与并肩连续作战7昼夜,歼敌1.9万余人,向前推进80至110公里。

  第四次战争,从1951年1月25日开始,至4月21日结束,历时87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一翼进行坚守防御,从侧翼实施反突击和作顽强的机动防御作战。

在三次战争中,敌遭中朝部队连续打击,损失惨重,被迫退至“三七线”,将兵力集中后稍事整顿,即趁志愿军转入休整之际,向北发起进攻。

志愿军因连续进行了3次战争,减员甚大,极度疲惫,部队未得到休整和必要补充,又值严寒季节,工事构筑不易,粮食缺乏,且运输线延长,补给十分困难,在战争第一阶段,以3个军(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西线汉江南北地区进行坚守防御,箝制敌主要进攻集团;在东线横城地区诱敌深入,集中主力6个军(第39、第40、第42、第66军和人民军第3、第5军团)实施反突击。

东线反突击取得了胜利,但进攻砥平里受挫,未能打破敌全线进攻。

战争第二阶段,志愿军全线转为机动防御,节节阻击敌人。

经过艰苦奋战,制止了敌人的进攻,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

此役共歼敌7.8万余人,敌天天前进不到1.5公里,志愿军赢得了掩护战略预备队集结的时间。

  第五次战争,从1951年4月22日开始,至6月10日结束,共50天。

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为粉碎敌军登陆计划,提前发起进攻战争。

参战部队共15个军,即除使用原有的志愿军第9兵团和第39、第40军,人民军第1、第2、第3、第5军团外,还投入了刚入朝的2个兵团6个军(即第3兵团的第12、第15、第,第19兵团的第63、第64、第65军)。

战争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一部分兵力突破敌防御后,直向战争纵深发展进攻,割裂敌整个防御体系,集中主力对预期歼灭之敌实施两翼迂回,配合正面突击,分割包围,各个歼灭敌人。

战争共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军集中3个兵团12个军(内人民军一个军团)于西线实施主要突击,经7天激战,推进50余公里,歼敌2.3万余人,造成东线之敌翼侧暴露,迫敌主力退至春川、汉城地区组织防御。

第二阶段,敌为破坏志愿军的进攻,继续北犯,志愿军迅速调整部署,转移主力,以第3、第9兵团和人民军金雄集团向东线之敌实施主要突击。

首先集中主力一部割裂美军和南朝鲜军的联系,歼灭县里地区之敌,尔后向纵深发展。

以第19兵团在西线箝制美军主力,积极配合行动。

此阶段歼灭南朝鲜军第3师、第9师大部,将第5师、第7师击溃。

第三阶段,实行战略转移。

敌及时以战争预备队堵塞了缺口,形成东西相连的防御体系。

解放军经连续作战,粮弹基本用完,继续进攻亦有困难,决定停止进攻,以一部兵力进行机动防御,掩护主力转移休整。

转移中,志愿军第180师遭受了严重损失。

此役共歼敌8.2万余人,消耗与缴获了敌大量物资装备,锻炼了刚入朝参战的部队。

二战中的名人名言!!!!!!!!!!!!!!!!!!!!!!!!!!!!!!!!!!!!!!!!!!!!!!!!!!!!!!!!!!!!!

[1,“不管怎么样,中国是会有办法的。

”——蒋百里(这是一个相比较陌生的名字,他颇有才华,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时,因成绩为有史以来最优,获日本天皇亲赐指挥刀一把。

曾任国民党陆军大学校长,因积劳成疾,1936年病逝,生前曾写书称‘日本必将侵略中国’,他的观点与毛主席《论持久战》不谋而合。

这是该书扉页上的话。

)  2“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阵地共存亡

”――七七事变中,二十九军军部发给前线的电报。

随后,不可一世的日军第一次遭到了中国军队全面的顽强的抵抗

如果中国军队都能如此视死如归,那么抗战也许就不必打8年了

  3,“一个人一辈子杀一个人是犯罪,一天之内杀十万人就是英雄。

”——曼斯坦因元帅(许多历史学家公认二战中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他首先提出并获得希特勒首肯进攻法国的‘黄色计划’)  4,“俄国虽大,但已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

”——莫斯科保卫战中一名前线苏联军官在最后时刻说。

随后,这句话就传遍了整个苏军。

德军止步于莫斯科城下。

  5,“我的命令就是进攻,不断的进攻,直到他娘的汽油用光。

”——巴顿将军(二战中,美国人在登上欧洲大陆时,仍旧为那些德国同行所瞧不起,美国人只会凭借火力优势一线平推,‘纵深迂回,深远包抄,战役合围’这些战争艺术他们根本不懂,唯一的例外只有巴顿,那个不象将军倒象个粗俗的马夫的巴顿)  6,“我要让美国人在身经百战的非洲军面前有一种自卑感。

”——隆美尔元帅( 他确实做到了,凯瑟林山口之战,美军“大红一师”步一师遭到灭顶之灾,前沿一个加强团被包围后投降,后全部被德军杀死。

)  7,“像我们伟大的先辈苏沃洛夫,库图佐夫学习,将敌人消灭在莫斯科城下。

”——斯大林在红场上的演讲(他们确实做到了,象百余年前库图佐夫击败拿破仑一样,苏联红军也将德军阻于莫斯科城下。

)  8,“不要俘虏。

”——李宗仁(台儿庄战役时,李宗仁下的命令)  9, “Nuts!”——美军101师师长麦考立夫(阿登战役中,101师死守巴斯托尼,被四个德军师合围,德军劝降,麦考立夫掷地有声)  10,“把少佐以上的军官全宰了,要救海军只此一路

”——“大和”号士兵的最后遗言。

用毫无空中掩护的战列舰和几千架美军飞机对抗,其结果可想而知,要是山本五十六大将九泉下有知,不知该怎么想。

  巴顿名言  在这场战争中与英国人联结在一起是非常糟糕的。

到目前为止,这场战争一直在为英帝国的利益而战,为战后的打算而战。

  现在人们根本就不管是不是为了赢得战争本身而战。

  战斗的时间越短,死伤的人就越少,因此官兵的自信心和战斗热情就越高。

要想进行一场短时间的战斗,坦克必须迅速、但不是仓促地前……应大规模使用机动部队,并加以有力领导。

  他必须能够知难而上,勇于冒险。

  战争是人类最壮观的竞赛!在竞赛中,人可以为所欲为。

在战斗中,强者胜,弱者亡。

  陆、海、空三军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官。

问题是,我们缺少性格坚强的指挥官。

我有能力胜任这一职务,而实际上也许我会被任命担任此职。

我从自己的经验中体会到,我并不觉得自己了不起,而认为别人一无是处。

人,即使是所谓的伟大人物,也是非常软弱和怯懦的。

他们太温和了。

战争是简单、干脆和无情的,因此需要一个既简单又无情的人把战争进行到底。

当我想到我的工作的伟大,意识到我成为我现在这样一个人,我惊呆了。

然而又想到谁还能像我一样出类拔萃?据我所知,还没有这样一  个人。

  为什么美国陆军要归蒙哥马利指挥?除了保全这个小猴崽子的面子外,我真不明白还有什么其他理由。

  我来这里和你们并肩战斗感到很自豪,让我们把那些德国佬掏肝挖心,直捣柏林。

  我们能打败那些德国混蛋和意大利杂种

我们不但要枪崩了那些狗娘养的,我们还要掏出他们的内脏润滑我们的履带

  ――在诺曼底登陆前巴顿发出了这样的动员令,几乎每个官兵都记住了这位上将司令的信条:“战争就是杀人的买卖,你不放他的血,他就宰了你

”在随后的战争中,美军所向披靡。

  “请问哈尔西将军,我们将用什么战争方案,打赢瓜岛战役

”  ――记者  “杀日本鬼子

杀日本鬼子

不停的杀日本鬼子

” ――美国海军的“公牛” 的确威猛。

  “死伤:无数

” “伤亡比例:不知道

” “战况:我军必胜

”  吉尔伯特战役:美海军陆战队第一次攻击日军坚固的堡垒。

透过这短短的三行字,我们几乎可以感受那令人窒息的战场气氛。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阵地共存亡!  ――七七事变中,二十九军军部发给前线的电报。

随后,不可一世的日军第一次遭到了中国军队全面的顽强的抵抗

如果中国军队都能如此视死如归,那么抗战也许就不必打8年了

  让他们多送几个日本鬼子来受死吧

  ――当珍珠港硝烟弥漫的时候,当南太平洋的盟军被打得丢盔弃甲的时候,日军却在小小的威克岛吃了亏。

据说这是一个排长在战斗中发出的电文。

虽然战后采访他的时候,他说:“我他妈的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但是这个最后的电文在当时却极大的鼓舞了美国人的士气

  7.进攻,进攻,再进攻

  ――面对两倍于己的日本海军,美国海军中将(后晋升上将)哈尔西发出了这样的咆哮

最终,损失惨重的美军终于顶住了日军的进攻,从而赢得瓜岛战役的胜

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

上甘岭!1952年10月8日,美帝国主义中断停战,于14动“金化攻势”,妄取朝鲜金化东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上甘岭阵地。

志愿军依托坑道,打退了敌人数百次冲击,坚守阵地四十三天,于11月25日粉碎了人的进攻。

此役歼敌两万五千五百余人,志愿军指战员在缺水、缺氧、缺粮、缺弹等极端困难残酷的作战中,发扬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迫使美帝国主义于次年4月恢复了其无理中断的停战谈判。

抗美援朝有哪些著名战役

抗美战争第战役  (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五日至十一月五日)  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进行的首次作战。

这次战役,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共歼敌1万5千余人,将疯狂进攻的美国侵略军及仆从军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取得了初战的重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一九五零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至十二月二十四日)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是在第一次战役胜利的基础上进行的。

此役,中国人民 志愿军针当时战场的实际情况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的心里状况,采取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经过一个月的奋战,共歼“联合国军”三万六千余人 (其中美军二万四千余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以外的全部敌占地区,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瓮津两半岛,迫敌退到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初步扭转了朝鲜半岛的战局。

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  (一九五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至一九五一年一月八日)  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是突破三八线的一次进攻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经七昼夜的连续进攻,歼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一万九千八百余人,挺进八十至一百一十公里,前出到三七线附近,解放了汉城,粉碎了美国及仆从国在联合国玩弄的“停战”阴谋,及守住三八线,争取时间,准备再次北犯的企图。

进一步扩大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加深了敌人内部的矛盾。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  (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  第四次战役是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利用中朝军队休整之机发起 反扑的情况下,进行的防御作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经过二十一天的汉江南岸坚 守防御与横城地区的反击作战,和六十二天机动防御作战,歼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七万八千余人,掩护了中国新入朝部队的开进,集结和展开,为下一次战役的准备赢得了时间, 并初步取得了在优势装备之敌进攻面前实施防御作战的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  (一九五一年四月二十二日至六月十日)  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是为打破敌“联合国军”从我侧翼登陆的企图而实施的进攻战役。

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五十天的战斗,歼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八万二千余人,缴获和消耗了敌人大量物资装备,迫使敌军转入了战略防御,也使中国军队进一步取得了对美军作战的经验。

但由于种种原因,志愿军损失也很大。

  金城以南地区防御战  (一九五一年十月八日至二十二日) 九五一年秋季金城以南地区防御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转入战略防御,粉碎敌人在东线发动的“秋季攻势”的阵地防御战。

志愿军第20兵团第67军,第68军,先后粉碎了敌人共六个师在大量坦克,飞机支援下的进攻,打击了美军疯狂气焰,直接配合了朝鲜停战谈判。

  上甘岭战役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  上甘岭战役、是我志愿军在金化东北上甘岭附近的突出部之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约三点七平方公里)为主的阵地上,依托坑道工事,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进攻的一次成功的坚守防御战役。

此役,敌先后投入美第7师,伪第2师、第9师及美空降第187团等部共六万余人和大量的武器装备,我参战兵力为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29师,第12军第31师及第34师第102团和炮兵、高射炮兵等共四万二千余人。

战斗自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四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历时四十三天。

我军经过反复激烈的争夺作战,阵地多次失而复得,终于粉碎了敌之进攻。

取得了歼敌二万五千余人,击毁击伤敌机三百架,击毁敌大口径火炮六十一门、坦克十四辆的重大胜利。

  金城以南进攻战役  (一九五三年七月十三日至二十七日)  金城战役是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在第24军配合下,于7月13~27日,对金城以南地区南朝鲜(韩国)军4个师防守的坚固阵地实施的进攻作战,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

二战十大战役

二战著名战役:欧洲战场:波兰战役、法国战役、不列颠空战、列宁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敖德萨战役、基辅战役、南高加索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阿登战役、西西里战役、柏林战役等。

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亚洲战场:诺门坎战役、菲律宾战役、马来亚战役、偷袭珍珠港、中途岛战役、滇缅战役、珊瑚海海战、莱特湾海战、琉球战役等。

中国战场: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太原会战、长沙会战、百团大战、豫湘桂战役等。

如果在以上战役中推选十个列为最经典战役的话,个人觉得应该是:1 莫斯科战役、2 斯大林格勒战役、3 库尔斯克战役、4 阿拉曼战役、5 诺曼底登陆战役、6 阿登战役、7 偷袭珍珠港、8 中途岛战役、9 莱特湾海战、10 徐州会战。

1948年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其中最早的是:

在做题是吧。

最早的是辽沈战役 之后是淮海战役 再次是平津战役最后才是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不是三大战役。

带战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成语有:背水一战、百胜、北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骁勇善战、战战兢兢、百战、身经百战、决一死战、胆战心惊、血战到底。

一、能征惯战 [ néng zhēng guàn zhàn ]释义:形容作战经验丰富,很能打仗。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二、背水一战 [ bèi shuǐ yī zhàn ] 释义: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自:理由《高山与平原》:挫折也有两重性。

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能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

他只有背水一战 了。

三、决一死战 [ jué yī sǐ zhàn ]释义:决:决定;死:拼死。

对敌人拼死决战。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来日尽驱百姓当先,以军继其后,与曹操决一死战。

”四、战无不胜 [ zhàn wú bù shèng ]释义: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九回:自先王以来,楚兵战无不胜。

五、百战不殆 [ bǎi zhàn bù dài ]释义: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

形容善于用兵。

出自:春秋 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联系xxxxxxxx.com

Copyright©2020 一句话经典语录 www.yiyyy.com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心理测试 图片大全 壁纸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