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杂志中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摘抄(儿童文学) 只做一件事 有这麽一家人:男的是教师,在一家中专学校教经济学;女的下岗,在街面开一纽扣店;女儿在一所普通中学读初三。
男的没什麽爱好,教学之余,除了到图书馆翻翻经济类杂志,就是到妻子的小店转悠。
女的也没什麽大志,除了卖纽扣,最多再卖些头饰和胸花之类的小玩意。
女儿学习很一般,没拖拉过作业,也没有得过一次奖。
总之,这是一家普通的中国人。
一天,男的告诉女的,他有一个新发现。
他在图书馆看到一份杂志,上面介绍的全是世界上的大公司,叫做“五百强”。
他发现,他们都是一根筋,一条路。
女的问:“什麽意思
”男的说:“打个比方,你卖钮扣,就只卖纽扣,买所有品种的纽扣。
店再大,也不卖别的。
”女的说:“这算什麽新发现
不就是开专业店吗
” 男的不算一个执著的人。
但自从有了这个新发现后,就没有放弃琢磨。
他认真查阅了世界零售业的老大沃尔玛,发现他自始至终只做零售,钱再多都不买地,都不做房地产...... 有了这一认识之后,他的心有些动。
一天晚上,他对妻子说,以后再进货,什麽东西都不进了,只进纽扣,有多少种进多少种,看看会怎麽样。
也许是他发现了天机,也许从一而终的做法本身就蕴涵着天机。
总之,自此之后,一家航空母舰式的纽扣店,在这座城市出现了。
所有做纽扣批发和销售的人,来到这座城市,都是直奔这艘“航空母舰”而来,他因此成了“纽扣大王”。
女儿成绩差,没有考上大学。
但是,女儿喜欢英语,他就聘了老师,专门教女儿英语。
再一次外企招聘中,女儿因英语好被聘为翻译。
后来,女儿到英国去了,是自费留学。
据说,坚持登一座山峰的人,一定会达到顶峰
如此看来,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人,一定会成功,并且会成为一个佼佼者。
摘抄自《格言》 中国是传统文明太久了,大男人都变成了小男人,没了野心没了霸气,做男人的没有了这两样还剩下什么了呢?~~~ 其实真正的自信不体现在货币货上面,而应是在精神上,不是因为我比你强我才有自信,自信是相信自己作为独特的个体有独特的价值,相信袭击有能力达到自己的目标,战胜一切困难。
自信的男人都是理想主义者,敢于放弃一切,从头开始--- 长期以来,有野心在中国一直被视作一种性格上的缺陷,但如今,大丈夫当雄起,安能雌伏?这个时代中国男人急需的不是温柔内向害羞,而是野心和激荡
·2.一位画家在张很大的白纸中间画了一个小黑点,这幅看似简单的画在他眼里却弥足珍贵,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盯着这幅画陷入沉思。
他的朋友不解的问,你每天都看这幅画,为什么呢?只不过是个小黑点而已啊~ 画家答道:我们生活犹如这幅画,白色是生活中的快乐,而小黑点是烦恼,生活中有许多的快乐,人们却往往视而不见,而对那么一个小黑斑,却盯住不放耿耿于怀
3.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负案学习;到了大学里,他们则应该站起来,四面观望(80后的人,上小学的时候大学免费;念大学的时候小学免费)4.告诉喜欢锻炼的女人,百炼成缸; 现实和理想一模一样,那人类还要理想干吗
(这里顺便提一下,吗和“嘛”在用法上面的区别:“干吗”用在疑问语气中,不可以换成“干嘛”) 5.只有读之无悟得,绝少读之无益的。
走在路上,读路,或直或曲或宽或窄或平或陡,世上路最多,却无两条是完全一样的;走一程,读一程,思而悟,悟而行,行必高远。
脚印就是你发表在路面上的一篇篇或深或浅的读后感。
6.易中天品三国品了微言,讲了细节,却没能阐发有时代气息的大义而这个却正是传统经典中美丑善恶价值取向,正是任何人都应汲取的精神之食7.痛苦是什么,他怕的是麻木。
这个世界上爱和恨都不互成反面,他们的共同对里面都是麻木 让我想到曾经看到的一句话,对一个人最严厉的惩罚不是打他骂他而是忽视他--这可能就是所谓的麻木吧
格言杂志中的好词好句标明题目
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 契诃夫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