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S版4年级上册 所有的的格言与生字
回答者赏分30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五至八单元) 一、读拼音写词语 姓名: miáo xiǎo cán kuì qì něi páo xiào jiāo qiào kū ɡǎo liáo kuò tiān yá fènɡ xiàn jiāo liú 渺 小 惭 愧 气 馁 咆 哮 娇 俏 枯槁 辽 阔 天 涯 奉 献 交 流 chénɡ rèn sù zhì jī’è dān bó ɡōnɡ jìnɡ jiān dū xiānɡ ɡǎnɡ chóu hèn pǔ sù zāi shù 承 认 素 质 饥饿 单 薄 恭 敬 监督 香 港 仇 恨 朴素 栽 树 qín fèn qīn xí huā pínɡ zī wèi línɡ dāng jiàn bǐnɡ bān fā cǎn huò xī ɡǔ biān fú 勤 奋 侵 袭 花 瓶 滋 味 铃 铛 剑 柄 颁发 惨 祸 膝骨 蝙 蝠 ké sou qū rǔ tóu xiánɡ jué jiànɡ hōnɡ xiào xiǔ làn jídù dǒu qiào yuè pǔ bào fù 咳 嗽 屈 辱 投 降 倔 强 哄 笑 朽 烂 嫉妒 陡 峭 乐 谱 报 复 yuán ɡù ɡāo shànɡ fēnɡ dù pàn duàn shì tàn míxìn rào dào duàn yán biàn bù lún kuò 缘 故 高 尚 风 度 判 断 试 探 迷 信 绕 道 断 言 遍 布 轮 廓 hén jì xié dài dào qiè tiáo jié ɡuān jiàn qīnɡ biàn tiào yuè fú xiàn zhuānɡ yán hé ǎi 痕 迹 携 带 盗 窃 调 节 关 键 轻 便 跳 跃 浮 现 庄 严 和 蔼 jì mò shī shě zhōu dào zhuānɡ shì jìnɡ wèi xuán yá wěn hé chán zhù bēi āi hé xié 寂 寞 施 舍 周 到 装 饰 敬 畏 悬 崖 吻 合 缠 住 悲 哀 和谐 二、多音字组词。
bò(薄荷) lōu(搂树叶) shě(舍不得) háo(号叫) 薄 搂 舍 号 báo(单薄) lǒu(搂住) shè(宿舍) hào(学号) pēn(喷水) kǎ(卡车) chōng(冲锋) āi(挨近) 喷 卡 冲 挨 pèn (喷香) qiǎ(发卡) chòng(冲着) ái(挨饿) jiàng (下降) 降 差 cī(参差不齐) 参 cēn(参差不齐) xiáng (投降) chāi(出差) shēn(人参) 三、四字词语。
微不足道 全神贯注 不约而同 参差不齐 安然无恙 藕断丝连 无影无踪 满不在乎 无可奈何 龇牙咧嘴 气势汹汹 目不转睛 见势不妙 赞不绝口 成群结队 敲锣打鼓 震耳欲聋 浩浩荡荡 四面八方 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欢呼雀跃 自投罗网 勤学苦练 斩妖除魔 趾高气扬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顶天立地 冰天雪地 春暖花开 无忧无虑 破涕为笑 寻欢作乐 流离失所 忍饥挨饿 轰然倒地 载歌载舞 心灵手巧 富丽堂皇 暴跳如雷 心急如焚 波涛汹涌 寡不敌众 无精打采 诚心诚意 天涯海角 躬身弯腰 四、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画蛇添足 井底之蛙 庖丁解牛 望洋兴叹 杞人忧天 愚公移山 滥竽充数 郑人买履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刻舟求剑 亡羊补牢 惊弓之鸟 五、照样子写词语 1、AABB式,如:清清爽爽 干干净净 清清楚楚 高高兴兴 整整齐齐 马马虎虎 2、ABAB式,如:整理整理 收拾收拾 研究研究 探讨探讨 讨论讨论 参考参考 3、ABB式, 如:绿油油 黄澄澄 白花花 红彤彤 黑漆漆 4、东×西×,如:东躲西闪 东翻西找 东张西望 东奔西跑 东拼西凑 东倒西歪 六、造句。
可是——我的老家在农村,可是我从来没有去过。
不是……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
既然……就……你既然知道学习很重要,就应该坚持下去。
全神贯注——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
再三——姐姐的病还没有痊愈,就再三要求出院上班。
逐渐——秋天一到,天气就逐渐变凉了。
尽管……还是……尽管他痛得非常厉害,医生还是把他治好了。
如果……就……如果大家一起动手去干,这个工作三天就能完成。
终于——经过反复较量,敌人终于被打败了。
先……然后……放学以后他总是先做功课,然后帮着做些家务劳动。
因为……所以……因为他平时坚持体育锻炼,所以身体一直很好。
七、读读背背知识。
1、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林杰) 2、成语:九牛一毛 沧海一粟 孜孜以求 全力以赴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格言(有关理想的)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法]拿破仑) ☆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理想必须要人们去实现它。
这就不但需要决心和勇敢,而且需要知识。
(吴玉章) 4、歇后语: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芝麻开花——节节高 八、寓言说明的道理 《掩耳盗铃》说明做事要老老实实,不可自作聪明。
《守株待兔》说明凡事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能寄希望于意外的收获。
九、作文范例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昨天上午上数学课前,妈妈叫我喝了一碗中药,不知道是因为药太苦了还是空腹喝的原因,数学课正上一半,我吐了。
我捂着肚子拼命地往教室外面跑,只听见周围的同学发出几声厌恶的叫声,随即有几个同学跑出来拿拖把…… 当我捂着肚子跑到饮水机旁时,我又吐了。
胡琳杰又从楼梯上跑下来给我捶背,并且还扶我到水管旁边。
到水管旁时,胡琳杰又递给我纸巾按住我身上的一个穴位,她告诉我,在她呕吐时,她的妈妈也是这样做的。
此时,那些拖地的同学们也下来洗拖把了,紧跟着,卢晓萱将我的水拿下来让我漱口,在他们涮拖把时, 胡琳杰还让我离他们远一点,免得水溅到我身上。
一会儿,我虚弱的身体好些了,她们俩牵着我的手,将我扶到了三楼的宿舍。
从这件事中,我体会到了友情的珍贵,在我需要帮助时,这些同学向我伸出援助的手,我想在此对所有帮助过我的同学说一声:"谢谢"
未来的笔 上四年级以后我有了新的烦恼,铅笔换成了钢笔,由于经常写错字,本子被我涂得墨迹斑斑。
因为害怕犯错,写字速度变慢了,书写水平却没提高,歪歪扭扭的字实在是不漂亮,为此,可没少挨老师的训。
所以我在想如果能发明一种笔,这种的笔的样子和普通笔的一样,但它还不用灌墨水,可以永远不停地使用。
那多好呀
这笔具有神奇的功能:当我用它写字的时候,这笔有自动提速开关,打开它,写字的速度会变得很快,我就不必担心自己完成不了作业,也不会为做不完试卷而苦恼;当我用它写作文的时候,它能揣摩我的心思,知道我要做什么,就提示我写什么,那样就不会病句连篇了;有了这支笔,你还不用担心遇到不会写的字,因为这种笔有自动提示的功能,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这笔会有语音提示,像老师一样教你如何记住这个生字的写法;不但如此,它还能自动调整写得不规范的字,用它做语文作业,字写得可漂亮了,工整得像印刷出来的。
用它来做数学计算题,又正确又快。
做试卷就更好了,试卷上会没有一滴墨点,干净整洁。
听到这你一定会说:“太好了,有了这样的笔,不动脑筋都可以学习,顶呱呱
”你别高兴得太早,这笔还有一个感应功能,如果你自己不努力学习,它的这些功能都不会实现的,因为它不会包办代替,它只是一个特殊的小钢笔老师
多么希望能早点拥有这种笔,用它来认真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等着我的发明吧
第一次做手抄报 前天,老师布置了一个我们从来没有做过的作业——做手抄报。
我知道做手抄报是很难的,尤其是版面的设计,可我在做时并没有遇到困难。
昨天,我和妈妈先设计大体框架,最终,我决定用“书样”的版面,因为这次的主题是“读书”,我在下面画了一条圆弧形的波浪线,把画面分成了几个小版块。
妈妈说:“要不再画两支笔,作为版块的分界线
”我同意了。
左边画了一支铅笔,右边画了一支钢笔。
设计了一会儿,正好找不到铅笔了,我就顺手去拿纸上的铅笔,可是却没拿到,这才意识到是我画的太逼真了,差点儿就要“拿”起来了。
今天我们写了内容,加了插图,一张手抄报就做成了
妈妈建议拍成照片,发到我的博客上。
这是我做的第一张手抄报,不知道是能不能获奖
春节的传说 传说,玉皇大帝为了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
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是佛主啊,为啥不让我去呢
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
”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法。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照顾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
”如来佛心眼多,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照顾花为借口来行此事。
面前这两盆花,恐怕玉帝一定已暗地作了安排,于是也想出个小计来。
他借弥勒佛闭目谢恩的机会,悄悄地把两盆花换了个位置。
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
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采烈的过了一天。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做“春节”。
我敬佩的长辈 我们的大院里,有一位年龄最大的人。
她就是我的邻居李奶奶。
我最敬佩好老人家了。
李奶奶已经78岁了,但她的身子骨还是坚硬,她每天天还没有亮,我们都躺在暖和的被窝里,总能听到“咚、咚”的声音。
肯定是李奶奶拿着锄头翻沙去了。
她去了很久,我才懒洋洋的起来。
有一次,我和要奶奶还有几个小伙伴去砍柴,我们来到山坡上,动手砍起柴来。
不大一会儿,李奶奶就捆好了。
她说:“小朋友,你们怎么这么慢,还没有我这个老婆婆快。
”后来,我们把柴捆好了,一同走在回去的路上。
李奶奶挑着柴一个劲儿地往前走,我挑得有点腰酸背痛了,就休息了一会儿。
可是李奶奶挑着柴走了很远。
李奶奶的力气真大,比我们小伙子还要厉害呢。
还有一次,我和奶奶赶场去了,把被子晒在两根凳子上,只有李奶奶一个人在家里。
忽然,晴天变成了满天乌云,下起了大雨。
我和奶奶说:“我们的被子那不打湿了吗
”我和奶奶借了把伞,回家了。
回到家里,看见我们的被子还没有打湿,我就说:“是谁帮我们收的被子呢
”我就去问李奶奶。
李奶奶说:“是我帮你们收的,没什么问题吧
”我说:“没有。
”李奶奶你做的好事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
我长大后,也要像李奶奶这样,多帮助别人,为别人着想。
我敬佩的一个人 在班里,有一位同学,他学习并不怎么样,可是,每当想起他,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都有了新同桌,可是老师把我调到一个差等生旁边。
这使我极不情愿,他脏兮兮的。
我非常讨厌他。
他在做作业的时候,我不小心碰了他的胳膊,可他也不怪我,把字擦掉重写;有时我硬往他身边挤,直到把他推在地上为止。
他每天早上早早来到学校,大声朗读课文,看见我来了,他微笑着向我问好,我却不理他。
有件事使我难以忘怀:一天上数学课,我忘记带数学课本,急得乱翻书包,怎么也找不见。
就在这时,我的同桌把课本移到我的课桌上,说:“我们一起看吧
”这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激动地看着他,不知说什么才好。
还有一次,放学了,我高高兴兴地向回家的路上走去。
突然,天空乌云笼罩,一阵狂风大做,下起大雨,雨打在地上“啪啪”直响。
我十分着急,忙顶着书包往家跑。
可就在这时,一个大红雨伞遮住我的头顶。
一看,原来正是我的同桌,他说:“雨下得非常大,咱们一起走吧
”我暗暗的想:我的同桌真好啊,可我以前对他的态度,真是不应该。
我要向我的同桌学习。
我为我有这个热心助人的同桌感到骄傲,我们今后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虽然他现在已经转学了,但每次想起他,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激励着我前进。
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及例子。
常用的标点有句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略号、书名号等。
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如下: 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 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
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
如:(2)我们回去吧。
3、用在复句的后面。
如:(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
如:(4)你叫什么名字
李美。
(句中“李美”是“我叫李美”的省略) 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
如:(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用在独词句后。
如:(6)好。
(在特定情境下,一“好”字表示大家都明白的完整意思。
) ● 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二、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
如:(7)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
如:(8)为什么我们不能刻苦一点呢
●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
如:(9)国家主席可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
3、用在设问句后。
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
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
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
如:(13)我
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
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
(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你的车。
”则错误。
)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15)中国现今文坛(
)的状况,实在不佳…… (16) 曹邺(816--
),桂林人。
●特别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
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例如:(17)……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 (18) 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
(19)关于什么是智力
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17)(18)(19)三句都是非疑问句,(17)(18)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19)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三、感叹号 ●特别提示: 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如:(20) 多么雄伟壮观啊 ,万里长城
2、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如:(21)啊,这儿多么美丽
下面介绍句中点号的用法。
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一 、逗号 提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二、顿号 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
如:(22) 邓颖超的品德、人格、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3) 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 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如:(24)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
(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25)三年级四、五的学生。
(26) 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26)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7)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8)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9)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30)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31)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32)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33)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注意】如并列词或词组简单,它们之间则用顿号。
如:(34)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9、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如:(35)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 分号 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35)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36) 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个子也长成了,按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他还小。
2、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如:(37)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3、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如:(38)阅读有许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等等。
●【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不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 四 冒号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如:(39)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 (40)她是秋天没丈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提示:用于提示下文的词语“注意”、“指出”、“宣称”、“证明”、“告诉”、“如下”、“例如”等后常用冒号。
】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
如:(41) 日期: 10月20日 地点: 县剧院 ● 【特别提醒】 A、 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4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
(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B、 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43)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应将冒号换成逗号) C、 一个句子中不要出现两个冒号。
如:(44)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一些自己国家的历史,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
(第二个冒号应删去。
) 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九种。
一 引号 主要作用有: 1 、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45)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 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46) 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
(表否定) 4、 表明是简称。
如:(37) 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5、 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如:(47) 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赞精妙的艺术品为“巧夺天工”。
(48)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6、 表示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
如:(49) “五四”运动 (50) “一二·九”运动 7、 表明是象声词、音译词、绰号、专有名词。
如: (51) 青蛙“呱呱”叫,惊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
(52) 一条“金利来”拴在脖子里,叫人不自在。
● 【特别提醒】 A、引文中有引文,要分双引和单引,单引中还有引文则用双引,总的原则是双中有单,单中有双。
B、引用的文字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将其写在后引号的里面。
如:(53)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如: (54)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55)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56) 在老张“同志们,走吧
”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队伍又出发了。
C、 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只在每段开始使用前引号,该段末尾不用后引号,直到引文结束时才使用后引号。
二 括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
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如:(57)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
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如:(58)他培育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的一只没有妈妈的小虎,每天用牛奶喂它。
) ●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
句外括号里的注释如是一句话,句末可用点号。
如:(59) 1861年以后,那拉氏(慈禧)曾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
),指使刽子手…… (句中括号里的句号应去掉) (60)她先是寄希望于刘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
),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
三 破折号 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义的转换、递进、中断、延长等。
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其作用主要有: 1、 表示注释。
如:(6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 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如:(6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54)“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
”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 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63)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 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如:(64)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 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 表分项列举。
7、 用于副标题前。
● 【提示】 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65)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
(66)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折号。
破折号前可用点号以示强调突出。
(67)如: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 四 省略号 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的规定是:省略号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句末标点应保留,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是句内停顿,则句末不保留标点;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只有需要表示不跟下文连接才可以使用句尾标点。
书刊中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也易出错,例如: (68)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69)“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 例句(68)中省略号后逗号应去掉;(69)省略号前之逗号也应去掉。
● 【特别提示】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省略部分只能用“等”或“等等”表示,不能用省略号。
如:(69)“新时期文学”以来,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评奖活动,从国家到地方评过几次
(70)对于有志于文学的后来者们,除了继续关注文本语言风格幽默荒诞等等之外,也应该是大有启迪的啊
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
省略号前的句子语义表达完整可在句子末尾加句末点号,否则不加。
省略号后一般不加标点,如果省略号后还有文字,为表示其不与省略号前的文字相连,可在省略号前加句末点号。
如:(71)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长篇呢
一部,两部,三部……。
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却有“水分”可挤。
五 书名号 使用书名号时注意 1、 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只用一个书名。
书名写在前面,篇名写在后面,中间用间隔号隔开。
如:(72)《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2、 词牌名和题名同时出现时,要用书名号。
前面是词牌名,后面是题名,中间用间隔号隔开。
如:(73)《念奴娇·赤壁怀古》。
3、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如:(74)《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评述》一书已出版。
4、影视作品的名称应用书名号,但电视栏目、报社及杂志社名称不用书名号。
如:(75)“焦点访谈”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看的栏目。
(76)语文报社出版的《语文报》,我们大家都爱看。
丛书名称也标书名号,“丛书”两字是否在书名号内,宜视该丛书封面上有无冠“丛书”两字而定,有“丛书”字样的,“丛书”两字放在书名号内,无“丛书”字样的放在书名号外,如《力学丛书》、《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丛书。



